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模块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章 中学生认识发展 第一节 认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一)认知发展的机制 1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2同化和顺应: (1)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3.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的。 (二)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经验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获得的知识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平衡化不断发展的平衡状
2、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 (27岁) 自我中心、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获得守恒观念、思维的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运用符号进行思维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一)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含义:
3、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3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 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例: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
4、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 维果斯基 B 乔姆斯基 C 巴甫洛夫 D 弗洛伊德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觉发展: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知觉发展:有意性、目的性提高;精确性、概括性发展;开始出现逻辑知觉;空间、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1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 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情绪型、意志型、自觉意志型)(二
5、)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二)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三)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四)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五)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四、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 (二)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三)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五、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一)智力水平得到飞跃胜提高,智
6、力发展进入关键期 (二)智力基本达到成熟 (三)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并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而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始时间与到达成熟的时期不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
7、展速率。(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只有了解这些个体差异,才能通过因材施教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补充第二章 中学生情绪发展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的分类 (一)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二)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例:1.小洪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有十多天了,仍心
8、情愉悦,经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例:2.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补充:情感与情绪的区别: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续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动物和人类都具有情绪,而只有人才具有情感。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2)理智
9、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3)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第二节 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情绪是源于身体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詹姆斯二、坎农-巴德学说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生,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
10、解除丘脑抑制的功能,即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 输送到大脑皮质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输送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产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三、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 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 拉扎鲁斯将其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 主要内容:既承认情绪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绪手社会文化情境、个人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评价中。 四、沙赫特的情绪理论(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提出情绪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证过程三种因素制约。 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
11、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肉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第三节 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一、情绪情感更加丰富二、情绪的强烈性三、情绪不够稳定四、情绪的易激动性五、情绪两极性明显六、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七、逆反性例:1.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小名获得了唯一的满分,当老师宣布成绩时,小名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 稳定性 B 持久性 C 掩饰性 D 短暂性第四节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12、一、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常常由于对某事物的过分担心和忧虑而导致) 二、抑郁(抑郁是人的一种持续的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其外部表现为孤立、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焦虑) 三、恐惧(恐惧是指人对某些事物或特殊环境产生的害怕、惧怕的情绪反应,如对黑暗、动物、社交或某种危险感到恐惧、害怕。) 四、易怒(易怒或称易激惹,或称爱发脾气,是指人容易被较小的刺激引发较大的愤怒,从而引起叫喊、怒骂、攻击等行为。)例:1.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过自杀念头。他的主要问题是( ) A 焦虑 B 强迫 C 抑郁 D 恐怖第五节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一、中学生良好情绪的
13、标准 (一)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正确的感受。 (二)能对一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三)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二、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一)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二)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四)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五)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第三章 中学生人格发展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二、人格的特征(
14、一)独特性(二)稳定性(三)整体性(四)功能性(五)社会性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性格、气质、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四个方面。 (一)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2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态度特征 (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 (2)意志特征(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3)情绪特征(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4)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3良好性
15、格的培养 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补充:气质的四种类型(重点)1.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
16、;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强、不平衡 、兴奋型)教师对其的教育: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2.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强、平衡、灵活、活泼
17、型) 教师对其的教育: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乏严厉批评。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教师对其的教育: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期生气勃勃的精
18、神。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弱、不平衡、 抑制型、抑郁质) 教师对其的教育:对抑郁质的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
19、气、秉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指的是气质)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联系 一方面,气质和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气质与性格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二者相互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另外,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第二,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括实践的要求。 (2)区别第一,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第二,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第三,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的比较晚
20、。第四,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三)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有许多种,主要有: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人对外部环境的不同依赖程度上) 冲动和沉思(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同时性和继时性 (四)自我调控系统(也称自我意识)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第二节 人格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3部分组成。 2.人格发展的
21、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一)口腔期:从出生到12至18个月 (二)肛门期:从12、18个月到3岁 (三)性器期:从3岁到6岁 (四)潜伏期:从6岁到12岁 (五)生殖期:从12岁到成年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二)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三)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四)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五)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六)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七)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八) 成年晚期(50岁至
22、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例:上初中以来,刘俊好像突然不认识自己了,“我是谁?”“我将来做什么?”这类问题常困扰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第三节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因素(权威、放纵、民主) 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第四节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 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建
23、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四章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过渡性 闭锁性 社会性 动荡性 第二节 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一、中学生性意识的出现:(一)渴望了解性知识;(二)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三)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四)性冲动和性欲望的出现 二、中学生性情感的发展变化: (一)疏远异性阶段 (二)接近异性阶段 (三)异性眷恋阶段 (四)择偶尝试阶段第三节 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培养健康交往意识 引导学生广泛交往 引导学生有礼有节 引导学生把握好分寸根据知识的功能分,可以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作描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表征形式是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程序性知识也叫作操作性知识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年后的校园课件
- 三年级音乐采山课件
- 荒坡承包合同
-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课件
- 部门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 《团队协作与执行力》课件
- 执行和解协议的完善及民诉法2条的修改
- 2024年度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合同2篇
- 文了解居间合同般收费标准
- an en in un 课件教学课件
- 田径运动会检查员报告表
- 家居卫生 第三章 家居环境的布置与美化 第三节家居卫生 云南省劳动与技术 七年级上册
- 3.1 材质检验报告
- 盘扣式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计算
- 精益生产成熟度评估表
- 化工仪表基础培训调节阀
- 视觉设计行业SWOT分析报告-第2篇
- 伪装隐身技术
-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示范公开课教案
- 富宁县方鑫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毛姐山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