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专题分析题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专题分析题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专题分析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3/33/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专题分析题一、选择题1.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 ,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高山冰川融水解析:河水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 ,四选项中地下水补给最稳定并且是枯水期的主要补给水源。答案:B2.“云气西行 ,云云然 ,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上不竭 ,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C .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这段文字主要涉及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2、和径流输送环节。答案:B以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答复34题。3.该水库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江淮地区C.西北内陆D.横断山区解析: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 ,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 ,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8月的流入量较小 ,可能受副高影响 ,伏旱天气,降水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答案:B4.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A.5月B.6月C.9月D.10月解析:提前图示信息.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 ,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 ,10月之前的几个月 ,根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 ,故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

3、后 ,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 ,蓄水水位下降。答案:D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57题。5.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 ,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海陆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解析:海陆间水循环能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答案:B6.以下水体中 ,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水解析:河流水属地表水 ,和海洋水直接相连 ,更新周期最短。答案:A7.以下地区水循环最活泼的是()A.南极大陆B.长江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D.撒哈拉沙漠解析:亚马孙河流域位于热

4、带雨林气候区 ,是四选项中水循环最活泼地区。答案:C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答复810题。8.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海洋水D.地下水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可以和河流水及湖泊水相互补给 ,由此可判断其为地下水。答案:D9.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解析:a箭头表示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此时一般应为河流的丰水期 ,即长江流域的67月份。答案:C10.假设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 ,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a变小C.b变稳定D.b在枯水期变大解析: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围湖造田 ,将会使湖泊面

5、积缩小 ,其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即a、b都变小。答案:B截至目前 ,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涉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 ,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读图 ,答复1112题。1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地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 ,为水质性缺水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开展 ,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B.C.D.解析: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

6、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 ,是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尽管水量丰富 ,身在水乡 ,由于河道水体受污染、冬春枯水期又受咸潮影响 ,清洁水源严重缺乏 ,因此节约用水、珍惜和保护好水资源已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开展 ,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答案:C1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 ,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缺乏工农业兴旺 ,需水量大A.B.C.D.解析: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 ,降水季节变化大 ,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 ,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量。答案:B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

7、表 ,完成1315题。13.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1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开展B.改良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缺乏15.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假设采取大水漫灌 ,会导致()A.出现地下水漏斗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D.绿洲面积扩大解析: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改良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土壤板结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的结果;地下水漏斗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结果。答案:13.

8、B14.B15.B二、非选择题16.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 ,完成以下问题。(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 ,其原因是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 ,其原因是 ,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 ,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 ,该河流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 ,其中A汛期是补给形成的 ,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 ,可知该河流至少有种补给类型。(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 ,河流甲分布在我国地区 ,河流乙分布在我国地区。解析:首先要读懂两幅图 ,这两幅统计图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各代表径流量和月份 ,径流量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其次 ,根据径流量变化的特点 ,分析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

9、、对应的补给类型 ,推出它在我国的分布状况。答案:(1)78气温高 ,冰雪融化量大12气温低于0 ,冰雪不再融化 ,河流没有补给水源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 ,使河流径流量减小气温(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3(3)西北东北17.以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 ,根据图示资料信息答复以下问题。(1)比拟甲、乙两图 ,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拟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拟小的原因。(

10、4)依据甲图信息 ,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A.时间分配不均B.空间分布不均C.污染严重D.浪费严重(5)根据甲图判断 ,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第(1)题 ,读图可知甲图夏季平均径流量所占比重大 ,原因与气候特征有关。第(2)题 ,据图分析B处为太行山东侧 ,处在山地迎风坡 ,降水几率大 ,A地位于太行山脉背风坡。第(3)题 ,乙图阴影局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天有伏旱天气 ,降水少 ,故所占百分比拟小。第(4)题 ,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季节分配差异较大。第(5)题 ,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答案:(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原因是: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