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第16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1.gif)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第16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2.gif)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第16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3.gif)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第16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4.gif)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第16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cb14c1b2098bad69a6b287ecee28e90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第十六课 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第十六课 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二)壹辨伪发展的高峰 贰汉学的兴盛与文献学成就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伍版本学的发展与兴盛陆思考题和教学实践题壹辨伪发展的高峰 贰汉学的兴盛与文献学成就叁四库全书的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几乎囊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堪称传统文化的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
2、,也是清代文献学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叁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二丛书刊刻的兴盛叁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二1.纂修背景和起因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在18世纪清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进行的。 康熙年间,丛书的刊刻开始受到学者的重视。学术界重视典籍搜求,呼吁建立“儒藏”,清统治者为标榜文治,多次下诏征访图书。安徽学政朱筠就征书事宜上奏朝廷,提出了搜访校录书籍的四条建议,引发争论。赞成意见占据上风,军机大臣拟定实行办法,加紧访求书籍,派员查阅永乐大典。军机大臣议定的措施,得到了乾隆帝的批准,
3、征书活动一变而为编纂大型丛书的举措。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1.纂修背景和起因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必然性的因素:封建盛世时期安定富庶的社会环境,为清统治者从事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清初以来学风的变化和学术的发展,又具备了整理古代典籍和总结传统文化的学术条件。 作为盛世君主,乾隆帝雄心勃勃,要在文治武功上有所作为,超越前代帝王。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必然性的因素:一 四库全书的纂2.四库馆组织机构 为保证纂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清廷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正式开设四库全书馆,建立
4、了一个组织完备、人员众多的专门机构。 最高职务为总裁、副总裁,大都由皇室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 其下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纂修、缮书、监造三大处。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2.四库馆组织机构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 纂修处专职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司缮书处书籍的分校工作,设有:总阅官、总纂官、总校官翰林院提调官、武英殿提调官总目协勘官纂修官(包括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校办各省送到遗书纂修官、黄签考证纂修官、天文算学纂修兼分校官等)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纂修处专职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司缮书处书
5、籍的分校工作, 缮书处则专司全书的缮写和校勘事宜,设有:总校官分校官篆隶分校官、绘图分校官督催官翰林院、缮书处、武英殿收掌官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缮书处则专司全书的缮写和校勘事宜,设有:一 四库全 监造处,主要经管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设监造官专司其职。 据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馆开列的任事诸臣衔名,各项专职人员达360人之多,如果再加上那些由于身故、升转、调任、告退、回籍,乃至被革职、解任等各种原因在馆时间不长而未能列名的人员,四库全书馆的专职人员当在400人以上。 在这个庞大的纂修机构中,集中了一大批学有专长、名重一时的文人学者。一 四库全
6、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监造处,主要经管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设监造官3.全书编纂情形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系统工程,数百名学者济济一堂,按照一定的取舍标准,对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四库馆内的上万种书籍,进行了甄别采择、爬梳辑校、考订辨正、整理编目的全面清理工作。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3.全书编纂情形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 永乐大典的辑佚 从永乐大典中搜辑佚书,是四库全书馆最早进行的一项工作。乾隆帝亲自规定采辑标准。总裁拟定办理章程,考核督催纂修官。纂修官检阅校核,符合标准者粘签标识,送交缮书处缮写底本。底本缮成后反复校
7、勘考证,并按原书体例加以编排,同时撰写提要,一并呈送总裁。总裁复加勘定,赶缮正本进呈。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永乐大典的辑佚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 内府书籍的办理 清内府各处如武英殿、懋勤殿、摛藻堂、味腴书屋等地,都藏有不少前代流传的旧书,以及本朝皇帝敕令纂修的书籍。四库全书开馆后,这些内府藏书也都集中到翰林院西斋房,由总裁指定纂修官专职办理。其中大多直接送交缮书处缮写,少数由纂修官予以校阅或酌情修改。 与永乐大典的爬梳辑校工作相比,内府书籍的办理比较偏重于改纂增补,其后又转入各种书籍的纂修,一直持续到乾隆末年。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
8、盛 内府书籍的办理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 进呈书籍的校阅 进呈书籍主要指在征书活动中全国各地呈送至四库馆的书籍,其中既有各省督抚采进本,也有各地藏书家、学者个人的进献本,还包括当时社会上流传的通行本。 进呈书籍在四库全书所收各类书籍中所占比例最大,数量最多,因而纂修工作相对繁杂。其一,甄别。其二,校阅。其三,提要。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进呈书籍的校阅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经过长达九年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第一部四库全书告成,贮藏宫中文渊阁。 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一月,第二、三、四部四库全书相继办理完竣,先后送
9、藏圆明园文源阁、盛京(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 乾隆五十二年(1787)四月,续缮三部四库全书同时告竣,其后陆续送藏江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浙江杭州文澜阁。 江浙三阁四库全书因特许士子入阁抄阅,故很快成为事实上的图书集聚传播中心,大大促进了清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经过长达九年的辛勤工作和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毕竟是在清代盛世,由统治阶级直接主持,文人学士“奉敕”进行的。这决定了它对古代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总结清理,不能不打上深深的时代印迹,不能不受到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 四库全书纂修期间,也正是乾隆帝大行
10、禁书与文字狱之时。在文化高压政策下,编纂时对收入全书中的某些书籍予以抽毁、改易和重编。这种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而不惜破坏书籍原貌的做法,造成四库全书纂修无法弥补的诸多缺憾。一 四库全书的纂修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毕竟是在清代盛世,由统治阶级直接主1.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刊刻 在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乾隆帝专下诏谕,将其中收录的部分珍本善本,特别是辑自永乐大典的罕见之本汇集成帙,交由内府刻书机构武英殿刊刻行世。 由于传统的雕版印刷方式无法适应大量刊刻四库全书珍本秘籍的需要,总管大臣金简提出制作枣木活字,摆版刷印书籍的建议。乾隆帝深为赞赏,批复“照此办理”,并下令将活字版改名
11、为“聚珍版”。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1.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刊刻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 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聚珍版各书的刊刻工作正式开始。 在排版刊印的实践中,金简将总结出来的一整套刊印程式笔之于书,定名为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乾隆五十九年(1794),金简辞世,武英殿聚珍版书籍的刊印随之结束。其间陆续刊印四库全书珍本秘籍达138种。 聚珍版特点:其一,版式划一。 其二,行款一致。 其三,墨色不均。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 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聚珍版各书的刊刻工作正式开2.丛书刊刻的迅猛发展 在四库全书纂修和武英殿聚珍版丛
12、书刊刻的影响下,清代丛书的搜集和刊刻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综合性丛书 这类丛书总汇四部,囊括诸家,以卷帙浩瀚、刻印精良而闻名于世。专科性丛书 这类丛书多取材于某一方面,以专精见长。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兴盛2.丛书刊刻的迅猛发展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地域丛书 此类丛书偏重于某一范围,一般有明确的地方或区域界定。氏族丛书 此类丛书专收一家一姓的著作,带有鲜明的家族色彩。个人专著丛书 此类丛书专收个人著述,实为个人著述的汇编。 丛书刊刻风气的盛行,不仅成为清代图书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而且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的
13、兴盛地域丛书二 丛书刊刻的兴盛叁四库全书的纂修与丛书刊刻肆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二目录学的发展肆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二 四库全书总目是伴随四库全书的编纂而产生的一部大型官修目录著作。1.编纂过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响应乾隆帝发布的征书谕旨,奏请开馆校书,并提出了编纂目录的设想。 四库全书开馆不久,总裁采纳朱筠的建议,决定为各书撰写提要,由从事辑佚、校阅的纂修官分别负责撰写工作。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 四库全书总目是伴随四库全书的编纂而产生的一部大型1.编纂过程 提要撰写完毕后,集中送到总
14、纂官纪昀和陆锡熊处,经反复考校编排,并由总裁官于敏中等审核定夺之后,缮写进呈。 四库全书总目200卷于乾隆末年正式成书,武英殿于乾隆六十年(1795)刊刻发行。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1.编纂过程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2.目录学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目录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堪称传统目录学发展的高峰和丰碑。 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详悉的书目提要。 各篇提要既有统一的体例规定,又因书而异,或述篇章体例,或考文字讹误,或论学术得失,或叙典籍源流,起到了提要钩玄、指示门径的作用。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2.目录学成就
15、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2.目录学成就 其二,严密的分类体系。 总目建立了一个比较严密、完善的分类体系,即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于部下分类,类下再分子目,计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子目。在类目的设置归并以及书籍的具体隶属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和创新。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2.目录学成就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2.目录学成就 其三,系统的部类小序。 总目通过系统的部类小序乃至按语,对中国传统学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判。 在清理历代典籍,疏理学术源流,总结传统文化的同时,四库全书总目还通过对书籍的进退取舍、分类编次,以及钩玄提要、议论评介等方式,
16、鲜明地传递出一代知识精英的价值理念和认知水平。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2.目录学成就一 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肆四库全书总目1.目录著作的大量涌现 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影响和带动之下,清代的目录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包括专科目录和特种目录在内的目录著作。 各种目录著作,除具列书名、卷数、版本、作者等各项内容之外,许多都撰有详略不同的书目提要,有的还著录书籍“存、佚、阙、未见”等不同情形,有的甚至抄录原书序跋,广辑相关资料。 清代目录著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既反映了目录学自身的繁荣,也促进了一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二 目录学的发展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1.目录著作的大量涌现二 目录学的发展肆四库全书总目2.目录学理论的新建树 目录学理论方面,最为系统,也最有代表性的当推乾隆时期的章学诚以及他的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 章学诚的主张:其一,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目录学。其二,以史为中心,力图突破经史子集的界限。其三,重视目录学揭示学术源流的作用。二 目录学的发展肆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与目录学的发展2.目录学理论的新建树二 目录学的发展肆四库全书总目 章学诚所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反映了在清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办公园区草坪设计与生态友好合同
-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南
- 家具购销合同协议书
- 知识产权与法务管理作业指导书
- 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
- 游戏策划设计作业指导书
- 医美股份转让协议合同
- 藕塘承包合同样本
- 地质勘察合同付款条件
- 2025年雅安货车丛业资格证考试题
- 服装厂安全生产培训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优劣势分析
- 10kV配网工程变配电(台架变、箱变、电缆分接箱)的安装设计施工精细化标准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转出申请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