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讲稿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讲稿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讲稿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讲稿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第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一、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的特点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例如祭祖风俗 ;八月十五吃月饼。 1、积久性第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比如祭祖这一风俗,产生于四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它所体现的感情是后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认为先祖生育了后代,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有生育功能。因此,祭祖风俗实发端于生殖崇拜。但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活着,于是就用自己吃的东西祭奠他们。 大抵初时只是一些鱼、鸟和野果后来便专用酒肉。随着宗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不但祖先被奉为一家一族的神明,年年岁岁享受子孙员虔诚的祭祀,而且祭奠的东西也日益丰富,后来还发展到烧纸钱、纸衣服。因此,宗法制度形成以后的先祖,已不仅仅是只有繁殖后代的功能,还是家族兴旺发达、家庭平安康健的保证。第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到封建社会的中晚期,祭祖活动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密要结合到一起,被看作是“人生第一吃紧事”。人们把遵循教条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看成是对先祖恩德的最好报答。 因此,那些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光宗耀祖,而那些家境败落或毫无成就的人,总是在内心深处谴责自己愧对“列祖列宗”。这种祭祖活动的道德化与政治化,

3、是封建制度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中生理的、道德的、政治的、宗教的各种积淀,都表明祭祖风俗的积久性。第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2、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多系统性。它的多系统性是指民俗中存在着各种系统的 “神”。中国自古是多神崇拜,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天神、地神、日神、月神、山神、河神以及家中的门神、灶神,但中国始终没有一个主宰万事万物的神。第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及至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以后,逐渐形成儒、佛、道三大系统的神谱,尔后又形成三教合一的民间系统的神谱,明代编写的三教搜神大全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在漫长

4、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各个系统的神灵以各自不同的特性,与中国人发生着信仰关系,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宗教习俗。虽然三教之间时有斗争,但并不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 第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1火把节 西南地区的彝族、傈傈族、拉祜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这说明,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存在着民族差异。彝族认为火可以除害(蝗虫),阿细族和白族认为火可以除霸(奴隶主和国主);纳西族认为火可以救己,拉祜族则认为火可以驱恶。第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2婚俗 婚俗,各个民族的婚俗更是干差万别,异

5、彩纷呈。其原因,是各自经历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所受的封建礼教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来,汉族婚姻束缚性很强,而云南少数民族婚姻男女间的自由度较大。这是习俗的多民族性和多区域性。第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3、相融性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例如在丧葬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第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汉族崇尚土葬、厚葬,特别是帝王公卿,在秦汉时代已形成一定的陵寝制度。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丧葬问题上都受过汉族的影响,如藏族崇尚天葬,但吐蕃时期的藏王都是建墓立碑的;宋代的西夏王和辽

6、代诸王也建有陵园和陵墓。金人入主中原以后,帝王建陵方式完全学习汉人。在今北京的房山区建有规模宏大的金陵。清代帝王在入关前就仿效汉人葬法,入关以后的东陵和西陵,跟明十三陵的规制几乎完全一样。第1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在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帝王中,只有元代帝王保留了蒙古贵族的葬法,“贵族死后不起坟,葬毕以马踩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野,人莫知也”,所以在中国找不到元陵。这大概是蒙古游牧部落的生活决定的。元朝统治中国一百余年,但其游牧式葬法并没有改成汉人的方式。第1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

7、星期四二、中国传统的人生礼仪风俗(一)诞生礼仪 生命礼仪的起始 世界上多数民族,都有比较丰富的生命礼仪。这种生命礼仪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它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开始,至生命的逝去而结束。经过了十月之久的长长的酝酿,婴儿的哭声终于终结了父母忐忑的猜想,骄傲地宣布着一个全新生命的到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大人们为了表达对新生命的爱意、对新生命的祝福,就以各种仪式来为孩子祈福。这就是出生礼。 第1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1.男弄璋、女弄瓦: 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

8、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第1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2.男悬弓、女悬帨(shui)生男孩时,要在产房门的左面挂上一张木弓(弧),象征阳刚之气:生女儿时,要在产房门的右面挂一幅佩巾(手帕),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3.报喜,以传统习俗来说,婴儿出生后,一定要向祖先和有关人员报喜。一般是由孩子的父亲赴亲友家,主要是岳父母家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等。 第14页,

9、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4.三朝礼是孩子出生三日后举行的礼仪 。洗三 ,又叫“洗三朝”、“洗儿”等 。用艾熬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往洗澡盆里搁,叫作添盆。 添盆之后,产婆拿起棒槌往盆里搅一搅并说一些吉祥话后,开始替婴儿洗澡。万一婴儿受惊哭了也不打紧,反而是吉祥的表征,谓之响盆。产婆边洗口中边念着,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帮婴儿梳头打扮的时候,还要说,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亲;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再用鸡蛋在婴儿脸上滚,并说,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

10、真正是爱人儿.第1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5.拜床母 传说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因此信仰习俗中七夕这一天要拜床母。除此之外,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年节、二十四节气、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也要祭拜她。 6、满月,满月酒 民间普遍流行的满月礼风俗。此日,亲朋好友带礼物来道贺,主人设丰盛宴席款待,称为满月酒。剃胎发 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称为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 第1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7. 百日 穿百家衣 幼儿百日,民间风俗给他穿百家衣

11、。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 戴长命锁 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在汉代,每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 第1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8.周岁 周岁礼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抓周”了。抓周,又叫“试儿”,“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 红楼梦第二回:“那年周岁时,政老爷便要试他将来

12、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悦。”第1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二)成人礼仪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男子成人礼冠礼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 古时行冠礼及其它仪礼,提前沐浴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第1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女子成人礼-笄礼笄,即簪子,笄礼是中国古代女子成

13、年时举行的礼仪。 (三)婚姻民俗婚姻是男女缔结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历史久远、疆域广袤、民族众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以及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婚姻文化蕴含丰富且特色鲜明。第2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我国古代婚姻礼仪,有“六礼”之规。六礼即:纳采(求婚)、问名(问女姓氏)、纳吉(定婚)、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六礼定下了婚姻基本程序,虽然后来有所改变,但仍为历代遵行。我国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就算成年人,要举行加冠及加等之成年礼,称为冠等之礼。男女婚嫁,全凭父母之命,煤的之言。家有儿女年及冠等

14、,提亲的人就上门来了。第2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古代婚姻重礼轻爱。举行正式仪式的婚姻才被社会和家庭认可。所谓“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 古代婚姻文化的经济性表现得十分突出。男女双方在选择配偶时大多考虑双方家庭财产多寡。婚姻文化还具有跨越民族、国界的政治性。 “和亲”政策 第2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朝鲜族朝鲜族十分重视人生仪礼中的冠、婚、丧、葬四大仪礼。青年男女只有举行过冠笄之礼后,才可以选择配偶。托媒说亲也严格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程序进行。亲迎时的仪礼先在女家举行。 朝鲜族举行婚礼时,

15、新郎要身穿礼服,接受嘱咐,辞别父母,亲自骑马到女方家去迎亲。一路上,有一位手捧双雁的“雁使”,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边。迎亲者到了新娘家,要举行一系列仪式.第2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回族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女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言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

16、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第2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闹公婆 回族婚礼上闹公婆可算是最热闹的一幕。回族认为:“结婚三天没大小,不耍不热闹”。婚礼上,大姑娘小媳妇可把婆婆抓住,头上簪上花朵,脸上搽上粉,抹上胭脂,穿上红袄绿裤,拉着去迎媳妇,引得满院子里的人捧腹大笑。这时的婆婆,拿出糖果撒在地上,趁姑娘媳妇们争抢糖果之机,悄悄溜之大吉。小伙子们也把公公抓住,脸上涂上颜色,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头上戴个破草帽,脖子上挂一个小铜铃,反穿羊皮袄,倒骑毛驴转圈圈,尽情戏耍,逼得公公只好向大家告饶许愿,撒糖果,赠礼品,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回族人家结婚闹公婆,图的是个高兴吉利,即

17、使公公是当官的,也得乖乖地由着人们来戏耍,为婚礼增添喜庆色彩。 第2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在藏族婚礼上,来宾向新郎、新娘献哈达 藏族第2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蒙古族第2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第28页,共109页,20

18、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婚俗,包括订婚、结婚两个阶段,订婚时男方母亲在媒人艾勒其陪同下带衣料、砖茶和方块糖拜访女方家长,赠送礼品。关系正式确定后,男方父母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彩礼,商量吉日,举行结婚仪式。第2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出嫁前全家男女老幼均为新娘祝福、祈祷。 第3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乡亲们翩翩起舞,婚礼的头一天是见不到新娘的,男女双方均在家与各自的亲朋好友欢歌劲舞以示喜庆。 第3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此地盛行陪送丰厚的嫁妆,多则可达两三

19、万元。 第3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出嫁前新娘的嫂子要用餐巾包三个馕在新娘的头顶上绕圈,以祝贺新娘婚后生活平安、幸福,日子富足。然后再将此馕布施于人。 第3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新娘一下车就踏在地毯上,由男方邻里四个壮汉抬入洞房。第3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摩梭族 走婚在摩梭语中叫“色色”,意为“走来走去”,它形象地表现出走婚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以走婚为主要婚姻模式的母系大家庭中,男人女人生活在母亲身边,夜晚才与自己的情人在一起。摩梭男子称自己的情人为“阿夏”,女子的情人则

20、叫“阿都”。走婚的男女情人之间,完全凭感情交往,凭双方情感交流的深厚决定维持时间的长短。一旦感情破裂,离异自由,男子不再走访,或女子不再打开“花楼”房间门,这一婚姻关系即告结束。 第3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在女方家举行这个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 第3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阿夏”异居婚。阿夏”是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所谓阿夏异居婚,就是男不

21、娶妻、女不嫁人,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亲家里参加生产生活,这叫“走婚”。男女双方一生可以结交多个阿夏,但不可同时结交两个,只有跟一个终止了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一个。阿夏双方结合自愿,离异自由,一旦感情破裂,一方不再登门,或一方不再开门,甚至托人捎个口信,便可自己解除阿夏关系,另找自己的意中人,双方没有相互的怨恨和嫉妒,他人也无非议。因为男女双方建立阿夏关系,完全以爱情作基础,不受家财、地位的影响,不带政治宗教的背景,所以从未产生过情杀、自杀,更不会牵涉到家庭和社会的纷争。 第3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阿夏”同居婚。这种

22、婚姻形态是在阿夏异居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女双方不再是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或者女到男家,或者男到女家,共同生产生活,养育子女。这种阿夏同居婚,是在男女双方经过长期的异居走婚,感情较为牢靠,且年纪已近中年后组合的。无论是女到男家,还是男到女家,都是根据双方家庭人口及劳力的多少来定,不带任何钱财及门第意图。所以,进行阿夏同居婚不必花费聘娶和人赘的钱财,结合和离异都由双方协商。如果双方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感情破裂而发生离异,也不会引起财产及子女归属的纠纷,因为这些同居的阿夏无论到哪家,仍是母系大家庭,不是他们另立门户,财产仍属大家庭所有,无论孩子靠哪边,都属大家庭成员。 第38页,共109页

23、,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转房婚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这种婚俗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代人戏言,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此话倒也不差,因为据民族学家考证,这种婚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掠夺婚时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嗣承观念。杨玉环、王昭君等。第3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姑表婚在表兄弟姐妹之间结成配偶,俗称“姑表婚”,亦称“姑表亲”,昔时盛行。这种婚姻,是古老的血缘婚、亚血缘婚制的残余,对生代子女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童婚多为童养媳。

24、即领养人家的幼女做媳妇,俗称“细媳妇”。待成年后,再与其子完婚,此俗流传甚早。 第4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指腹婚亦称“指腹为婚”、“指腹联姻”、“指腹裁襟”,大多发生在好友之间。当两妇同时怀孕后,通过商议,指腹约定,产后若为一男一女,则结为婚姻而故称上门婚 亦称“招婿”、“招郎”、“上门”、“入赘”、“招赘”等。系男嫁女娶婚姻。 第4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四)丧葬民俗 1、停尸仪式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

25、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第4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在对死者进行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第4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报丧

26、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在广西一带的地区,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也有地方报丧俗规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第4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报丧的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

27、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 第4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别具特色。比如,云南一带的怒族用吹“竹号”来报丧。竹号的数目根据死者的年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未婚的青年只吹一个,有儿有女的吹两个,头人吹三个,巫师吹四个。在中甸、维西一带,不少民族用吹牛角来报丧,也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吹海螺。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

28、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来报丧,如果死者是女性的话则敲锣。 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第4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3、做七仪式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

29、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 第4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4、吊唁仪式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洋溢着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

30、”,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第4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5、入敛仪式吊唁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等待他生还过来。按照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在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而七星板则是求寿之意。在七星板上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叫铺金,褥子上锈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而清末北京丧家流行用的陀罗

31、经被、如意寿枕等物,都寄托了这种意思。 第4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6、丧服仪式在所有的这些丧葬习俗中,丧家必须穿戴丧服。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7、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 第50页,共109页,2022

3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8、下葬仪式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第5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

33、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 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第5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三、岁时节令风俗 (一)春节民俗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1、祭灶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灶王爷两旁贴上“

34、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第5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2、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放爆竹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吃年夜饭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第5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给压岁钱有童谣云: 三星

35、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3、正月初一 拜年 聚财 开门炮仗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类: 一是走亲戚。二是礼节性的拜访。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四是串门式的拜访。 第5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4、元宵节

36、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是春节后我国第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吃元宵,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元宵节是灯节,到了夜晚,各种彩灯争奇斗艳,热闹非凡。过十五过十五,挑花灯,小朋友们喜盈盈。跑旱船,放花炮,欢欢喜喜真热闹。晚上还要吃元宵,全家围坐乐陶陶。元宵节为什么要放灯 第5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二)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37、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第5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三)端午节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第5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59页,共109页,2022

38、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四)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第60页,共109页,2022年,5

39、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6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五)中秋节中秋节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认真研究这个节日,就会发现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品质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圆满的象征,美满的寄托,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这是中秋节所包含的基本意义。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人的又一个伟大发明,把月亮做成月饼品尝,这种奇思妙想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第6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第6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6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傣 族

40、拜 月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

41、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第6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第6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六)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

42、叫“登高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6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七)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腊八节原来是佛教的节日。 腊八节原来是佛教的节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原来是古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觉得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以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成道节”。 第6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

43、5点58分,星期四四、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一)日常生活的文化观念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群体消费活动。它由衣、食、住、行等各种日常化的生活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第6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具有东方社会的独特形态,它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传统美德,值得反思、改造、继承和发扬。我们重点介绍居住、饮食、服饰、行旅等日常文化事象与文化内涵。1、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第7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 房

44、子不等于文化。我们的祖先最初在建造住所时,可能是十几或上百人栖居在一起的。他们住在树上、山洞里、地穴中、临时搭建的房屋里,朝居夕迁,或者群出群没,过着公共群体生活。这时的房子只是住人的地方。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民居。民居为发展单一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这是的房屋不仅仅是为了住人,而且要按照家的结构来布局,承担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等诸种任务。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是取决于这种家的结构的。 第7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1)居住方式居住

45、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第7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79页,共109页,2

46、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南方的气候潮湿多雨,故南方各民族多采用干栏式建筑,如苗族的吊脚楼。北方的气候干燥寒冷,故多建筑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屋,比较普遍的是四合院。(2)居住建筑格局中国是长期的农业社会,从西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室的居室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这种格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8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院墙,居室的外边界,一般由土、石或砖砌成。用木桩、竹子、芦苇搭建的围墙又叫篱笆墙。 院门是居室的入口,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也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正式通道,亲友往来、婚丧嫁娶、必

47、走正门。庭院 是院墙和居室之间的空地。我国的居住院落的用途,一是迎神祭祖,人神相处;二是日常生活,人与自然(动物、植物、阳光、空气、水)和谐相处;缺一不可,于今亦然。第81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居室 我国很早就有了把居室和人伦联系起来的概念,这使居室建造和使用时,采取两种原则,一是以睡处为家庭中最为内聚的地方,如古人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二是以正房为公共空间,被用来远接神祖、近待友朋。在住宅格局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以四合院为例,正房的建筑通常高于侧房一般由家长居住。正房又称堂屋,其作用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 第82页,共109页,2022

48、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3)居住建筑住仪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的文化含义从盖房起就显露出来了。房屋寄托着人们的幸福、人生希望和生命安全感,于是各种住房仪式应运而生。选址仪式,皇帝取正南方向,称“子午向”。普通民居的朝向都稍偏一些,或东南向、或西南向。这种选址方式,表现了传统中国人的一种人生哲学。即房子的方位象征一种社会秩序,在一般情况下,上下阶层的居室方位秩序,是被共同遵守的,彼此有阶层差别。第8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上梁仪式。一般由唱“上梁诗”、 “掼梁红”、 “接财宝”、 “掼元宝”、 “吃上梁酒”等几个步骤组成。 贺新房仪式。新房落

49、成后,亲友四邻要来新房庆贺,唱喜歌、赠礼品、吃酒宴、闹新居。居住方式、居住格局和建筑仪式能把居住建筑定义为文化,能使居室因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变得与众不同。第8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饮食习俗,既是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也是考察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方法。从中国文化史上说,研究饮食,就是研究在中国文化的系统内,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2、饮食习俗的文化底蕴(1)饮食的文化观念民本思想。饮食,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足食,是让国民吃饱,是传统社会稳定秩序的一项国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发展了一套富有天道人伦色彩的饮食观念。历代上、下层文化都把粮食

50、和吃饭当作基本的社会问题。第8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一首通俗的劝善歌,劝人不要浪费粮食。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的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中国人利用饮食的机会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第8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食疗观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了饮食与养生的道理。中医认为,人要以五谷养气,食肉多,则食气为肉气所胜,会破坏内脏的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国人的“以形补形”观念。

51、(2)饮食文化的群体实践 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这么一套程序,既供食品,又唱诵经词。这类饮食又称信仰饮食,由来已久。第8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阶层饮食。饮食是受经济条件限制的。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霄、中秋的月饼、腊月的八宝粥,它们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是只有过节时才品尝的特殊食品。行为上的讲究,是强调全家围坐在一起吃节日食品,民间还伴有相应的祭祀仪式,有的是敬神,有的是祭祖,这些行为源远流长。从观念上说,节日饮食的讲究更多,如除夕的年夜饭,从准备材料到吃,一道道手续,大都含有象征意义:如包饺子的人,要把皮和馅都剩一点,称“留余头”;做菜

52、要有“鸡”和“鱼”,表示吉庆有余;烧菜要有芹菜,表示一年勤快;上菜要上十二种,表示对来年十二个月的祝福。第8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民间组织饮食地处湘黔边界的侗族,每年四月八过“乌饭节”。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要回娘家,和村里的姊妹一起吃乌饭,吃饭时还要讲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叫“姑娘话”,内容对别人保密待客饮食好客,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美德。中国人表白友谊的一种热情洋溢的方式,是请客吃饭。馈赠饮食提食馈赠,亦为一俗,从先秦起源,到现在还有。在我国,逢会友宴客、华诞祝寿、节日喜庆等场合,人们少不了赠送食品表达心意。 第8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

53、点58分,星期四3、服饰习俗的文化标志服饰起源于双重性格,第一重性格是实用,第二重性格是装饰。两重性格的顺序不能颠倒。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原料)、形(样式)、饰(佩带的饰物)、色(颜色)和画(图案)。服饰的双重性格,是由这五种要素体现出来的。第90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衣着。第二,附属装饰品。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适应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要求。第91页,共109页,

54、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92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性别标志。原始服饰已有性别差别,中国传统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的含义被阴阳五行学说所附会,男为阳,天为阳,地为阴,光为阳,暗为阴,所以古代男子的服饰色调鲜亮,女子的服饰相对暗淡。至今服装制作讲胸围、臀围,仍体现了性别标志。体形标志。指高矮胖瘦等人体条件。古代瘦官穿棉袄,起垫肩作用。垫肩使人精神,插肩使人苗条。胖人穿竖条图案,瘦人穿横条图案,起到服饰与体型的互补作用。第93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年龄标志。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有年龄组的标志。但就

55、一般情况讲,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有穿不同样式服装的习惯。婴儿宜穿毛边衣服,不伤皮肤;老人喜穿宽松衣服,悠然闲适;年轻人着状随意,显得潇洒自然、青春活泼等。这里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 信仰标志。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服饰图案,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自然崇拜的信仰,描绘着古老农业国度的神话传说故事。汉族服饰中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象征至尊至贵。天体和云霞等自然现象有图案象征吉祥。第94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服饰图案, 既具有审美功能, 也标志着某种信仰的涵义。我们经常会在汉民族的服饰和饰物上发现可爱的小动物图案, 在时尚的T 恤、文化衫上也会有

56、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画像。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服饰和饰物上,禁绘带眼睛的动物图案, 即便在个别饰物如地毯、毛巾、枕巾上出现小鸟等动物, 也仅是图中一小小的点缀而已。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 第95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由于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 禁忌在服饰、饰物和建筑物上描绘人物、动物的造型,聪慧爱美的维吾尔人对美的追求转向对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也因为维吾尔族曾信奉过的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对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维吾尔族把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他们以各种花卉纹样, 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

57、案纹样, 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 并以直线、曲线、第96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妇女的裙裤、坎肩, 维吾尔族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之美。第97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98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第99页,共109页,2022年,5月20日,15点58分,星期四阶层标志。随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身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