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市级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语文试题含解析及点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将“加大”改为“增加”)B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将“传承文化”与“传递感情”互换位置)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就可能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或思想大于形象

2、。(在“形象”后加上“的情况”)D考试有两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删去句中的两个“不能”)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虬枝(qi) 浮躁 浪敛波平(lin) 尽如人意B慰藉(ji) 匮乏 叱咤风云(zh) 稍纵即逝C猝然(c) 巉岩 奄奄一息(yn) 眼花缭乱D褶皱(zh) 荒谬 坦荡如砥(d) 婷婷玉立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C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D他的成绩不仅在学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4请根据情境和所

3、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_也。”论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孟子富贵不能淫_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秋瑾在满江红中,描写京

4、城中秋花好月圆,秋色清爽的美景的话句是:“_,_。”人们常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表达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人生不应以名利为重,而应有古仁人“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思想境界,做到不计得失,宠辱不惊。6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你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的情节,在叙述中至少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

5、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两人铺毡对坐B至于夏水襄陵C今齐地方千里D贤者能勿丧耳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这)B湖中人鸟声俱绝。(停止,没有)C言

6、和而色夷久。(连词,表并列)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但是,表转折)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B第二段,主要描绘西湖雪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随意挥洒几笔,就点出了雪景神采。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大雪三日,湖

7、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8 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紕繆而成经矣。(选自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注)翔集:详察而采辑。术:道路,方法。曲昭:详尽明白。黩:滥用。练:熟练。跨:超越。略:省略。骛:追求。纰(p)缪:错误。风骨:要求内容富有感染力和语言刚健挺拔。1下列选项与文章画线句“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警新作”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B盲目

8、创新C独辟蹊径D求同存异2刘勰认为必须学习经书,同时也要参考子书和史书,进而创作新意奇词,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旨在告诉我们,文章只有在“_”和“_”兼备的基础进行“_”,才是理想的作品。9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

9、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未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走送之(_)礼愈至(_)腰白玉之环(_)主人日再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

10、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是成为德才兼备的人。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C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作者写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如人也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4说说你从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10非文学作品阅读校服能否好看些?(材料一)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言行,还能有效杜绝学生间的攀比。但是,有人坦言,校服式样往往会引来学生抱怨,“没有型”“款式太土”。光明日报微博发起的调查显示,“不喜欢”的原因中,82.

11、3%的人选择了“款式设计”,81.3%的人认为“校服并不能体现学校特色”。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们穿着并不很得体的校服时,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主任潘波总会感慨,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校服还没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别怯,无法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面料也不轻薄、吸汗;款式肥大、不符合青少年人体特点,甚至做工也很粗糙。”一套美观、适合学生的校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从服装专业的角度,潘波给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式、工艺都是评价校服优劣的重要标准。(材料二)尽管一直被质疑,但为什么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面口袋”校服没有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强、资质优的生产商和面料商并

12、未进入校服制作领域。记者曾在浙江某小型服装加工厂,看到七八个工人正在制作印有昆明某学校字样的校服。这批订单共有千余件,包括了运动短袖和衬衫套装。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服制作的利润很低,只能以销定产,有订单来了才能做。所以,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漂亮的校服往往伴随着高价。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一些小学生的置装费折成人民币要1000元左右。但记者发现,我国多省市校服限价标准不足百元。比如,2017年,南昌市中小学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60元、春秋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80元,学校只有获家长委员会许可自主采购时才可突破限价。“限价令”遵循了均衡原则,照顾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13、优质企业的进入意愿。以一套定价80元的夏季校服计算,厂家会把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因为还涉及量体、调换等服务,这50元就要分摊在面料、加工、服务三个环节,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材料三)6月2日,雄安新区向全球征集校服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元素有创意,款式色彩体现新时代青少年形象气质。既要充分考虑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兼顾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符合形象气质”“考虑地域特色” “体现校园文化”,这些要求可视为对校服标准的解读。然而,很多人认为校服的功能仅仅是用于统一识别,而校服本应承载的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能往往被忽视。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设计师周游感觉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意

14、识到校服的美育功能,开始向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每接触到一所学校的设计要求,我们会提前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凝炼出有学校特色的校服设计。”只有我们从理念上把校服定位为改变学生气质、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改变学校视觉识别效果的服装,甚至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主动选择适合学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服饰,中国校服才能真正美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服必须从“穿得起”向“穿得安全、舒适、美观”过渡。(以上三则材料摘自 2018 年 7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根据语境,(材料一)划线句中的“怯”字含义为( )A胆小,没勇气。B不大方,俗气。C见识浅薄,不合时宜。2小武订购的校服裤子

15、,快一个月了还没收到。根据(材料二)推测原因有哪些。3某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有关校服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图:(1)根据上图,你得出的调查结论为:_。(2)小静同学经常把校服裤挽成八分裤,大冷天也要露出脚踝。作为朋友,你该如何劝说她?4下列图片为民国校服式样。很多网友认为这才是最美的校服,强烈要求校服还原“民国风”,你赞同吗?结合上述材料和 生活经验阐述理由。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学会低头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年轻气盛的他一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模样,笑着说:“很痛吧,可这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想要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

16、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富兰克林应该是在这件小事中学会了低头。正是他这种睿智的生活态度,使他对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国国家制度的初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被称为美国之父。还看过一个故事: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一对夫妻偶然解决了这个谜底,因为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大且密,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如此反复雪松便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便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柏和女贞之类。首先倒下的,是那些傲然挺立的树,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懦弱的树却以俯

17、首之姿逃过了一劫,最后巍然成林,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学到的更多的是坚贞不屈的正气。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曾让我们愤慨激昂,郑燮的竹石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可在生活中,我们却是要学会低头的,昂首挺立固然能表明一个人执着的品格,可只有学会低头,我们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总是和风细雨,老天总会不时地降下一阵大雨吹来一阵狂风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而且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深壑和大河等待着我们,我们总会碰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或许我们有勇气在风雨中继续前进,或许我们有毅力去迈过高

18、山大河,可成功却并不一定属于我们。可能我们会摔得鼻青脸肿,可能我们也会跌得体无完肤,甚至丧失继续前进的信心。生活中,我们是要学会低头的。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农村也有古谚:出头的橼子先烂。人生并不需要时时锋芒毕露,也不需要处处刀光毕现。在某些时候,我们固执地用鸡蛋去碰石头,能得到什么? 。当然,低头并不是一种懦弱,一个人不能一生都做挺着腰板的人。A低头是一种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需要时刻低头去向他人学习,我们也需要低头认识自己的过错并总结自己,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注入动力。B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只是撞到南墙不回头的傻子,只有审时度势,分析困难,另辟蹊径,我们才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19、,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C低头更是一种大度。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为学会了低头,我们会少了些许争执,多了几分友情,少了烦恼,多了随和。人生中我们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需要坚贞不屈的气概,可我们更需要那种低头的勇气。学会了低头,我们才会使自己迷途知返,才会找准前进的方向,才会摘取胜利的果实。当然,低头也应恰到好处,过多的低头会使我们丢掉人格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那样我们会迷失在人生的航线上。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学会低头”中“低头”的含义是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所述的两个事例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根据你对文章第段的理解,补写一个事例。5仿照第段中A、C两处画线句子的形式,

20、在B处为画线句子提炼一个论点。三、应用12综合性学习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

21、,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时间绿地率(百分比)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2015年33102016年3512.22017年3915.6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请以“你,助力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你”须特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某篇课文。(2)文体自选,不少

22、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A【解析】A中“加大质量”不搭配,改为“提高”。2、D【解析】D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误。改为:褶皱(zh),亭亭玉立。3、B【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的能力。A否定不当。三个否定相当于一个否定,句意成了“网络技术没有为生活带来方便”,与事实不符。去掉“没有”即可。C残缺宾语。句末应加上“的行为”。 D分句间的语序不当。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先班级,再学校。4、A【解析】A.有误。“手足”指兄弟。5、(1)志 (2)行天下之大道 (3)曲径通幽 (4)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不以物喜 不

23、以己悲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拭”的书写,理解型默写(4)的关键词是“中秋花好月圆,秋色清爽”。(5)抓关键词 “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6)的关键词“不计得失,宠辱不惊”。6、句式符合例句,意思合乎语境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结合名著中的一个故事,简要叙述出书名,人物、情节,并按要求“至少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就可以了。示例: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刘备真的慧眼识英雄啊。二、阅读7、1C2D3D4(1)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2)不要说

24、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C: “今齐地方千里”应停顿为:今齐地方千里。故选C。2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意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翻译为“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25、故选D。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应该是侧面描写。故选D。4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句中“焉得”意思是“哪里”,“更”意思是“还”。(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句中“更”意思是“还”,“似”意思是“像”。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5此题考查的是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

26、气也仿佛冻结了。为后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据此理解作答。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

27、)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8、1B2 风骨 文采 创新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警新作”意思是倘若风骨和文采还没有圆熟,有关驾驭风力言辞的方法还没有提炼,却要超越旧有的规范,好高骛远去追逐新的创作,结合下文“虽获巧意,危败亦多”,意思是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创新。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意,结合关键句子回答。“若

28、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意思是倘若风骨和文采还没有圆熟,有关驾驭风力言辞的方法还没有提炼,却要超越旧有的规范,好高骛远去追逐新的创作,虽然能够获得奇巧的文意,然而遭到失败的也很多。这里强调了风骨和文采的作用,只有在这两者兼备的情况下,才能“骛新作”,即创新。参考译文:至于依照经书的规范来熔铸提炼创作,吸取诸子史传创作的方法,洞彻通晓感情的变化,详尽明白文章的体制,然后才能像草木百果萌芽新生一样,创造新颖的文意,修饰不平常的文辞。明白了各种体制,那么才能做到文意虽新颖而不用不恰当的文体;通晓写作上的变化,那么才能做到文辞虽奇巧但并不违反严正的修辞手法。倘若

29、骨力和文采还没有圆熟,有关驾驭风力言辞的方法还没有提炼,却要超越旧有的规范,好高骛远去追逐新的创作,虽然能够获得奇巧的文意,然而遭到失败的也很多,难道徒然用了一些奇特的字句,就能把错误看成正常吗?9、1 跑; 周到; 腰佩,腰间挂着; 两次。 2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3A4示例:学习要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 诚心。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跑着送还人家。走:跑;句意为:礼节更为周到。至:周到;句意为:腰间挂着白玉

30、环。腰:腰佩,腰间挂着;句意为:主人每天提供两次饭食。再:两次。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尝,曾经;趋,走;先达,前辈;执,拿;句子翻译为: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句中重点词有:负,背着;箧,书箱;屣,鞋子;句子翻译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据此翻译即可。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的判断。A: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

31、的优劣,以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故选A。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启示的总结。文章主要写了作者求学的经历,从他小时借书抄书来读,最终“因得遍观群书”,可见读书要不畏艰苦,要博览群书;从他成年后,向“乡之先达”求学叩问来看,告诉我们求师要有诚心;再写他从师求学,在行、住、穿、吃等方面的艰苦,可以看出求学过程是艰辛的,但它不是阻碍我们学习的关键。 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

32、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

33、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10、1B2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厂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意对即可)3(1)大多数(近八成)同学不赞同(在校服上写字画画)(意对即可)。(2)小静,你好!;从个人来说,大冷天露出脚踝,不利于身体健康;校服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

34、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意对即可);规范着装,也能体现学生的形象气质。所以,咱们还是应该规范着装。(必须有,中写两点即可)4示例 :赞同。款式简约大气,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展示学生端庄儒雅的气质;色彩素朴、协调,体现青少年庄重素雅;设计元素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对中国经典元素的传 承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自信;整体能够承载礼仪熏陶、唤起审美意识等功能。(答对三点即可)【解析】1“怯”的意思有胆小,没勇气;俗气,见识不广,不合时宜。明显不能取的意思,的意思适合语境。指校服俗气。2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梳理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校服制作的利润很低,只能以销定产,有订单来了

35、才能做。所以,小订单制作时间相对较长。”“还涉及量体、调换等服务,这50元就要分摊在面料、加工、服务三个环节,其售后质量及服务水平体验感较差。”提取概括即可。3(1)考查图文转换。答题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用好表格中的文字提示;二是将表格中的数字虚化,抽象为文字。可从表格的横向或纵向角度,寻找出数字变化的某种规律,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此题找出最明显突出的方面,据此答案为:大多数同学不赞同在校服上写字画画。(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静;其次针对情况,小静同学经常把校服裤挽

36、成八分裤,大冷天也要露出脚踝,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4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 :不赞同。不能与国际化校服流行色系的藏青、酒红、纯白、高级灰等接轨;服装的版型不方便运动;设计元素缺少创新。11、1忍让、谦虚、能屈能伸。2引出中心论点;同时充当论据证明论点。3生活中我们只有学会低头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答案示例:三国时的杨修恃才放旷不把主公曹操放在

37、眼里,锋芒毕露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5答案示例:低头也是一种智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学会低头”中“低头”是忍让、谦虚、能屈能伸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后分论点。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同时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引出中心论点;同时充当论据证明论点。段列举了富兰克林的故事,既引出中心论点,又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3本题

38、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文章前四段列举富兰克林的故事,在第五段提出论点“只有学会低头,我们才能迈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此题考查学生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做到两个明确:一要明确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二要明确要补的论据的类型。如果是事实论据,表述格式一般为:人物+事件。如果是道理论据,则要力求准确,最好能有出处。围绕“生活中,我们是要学会低头的”这一观点列举事例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仔细读文段,然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判断要衔接的句

39、子应该是什么句式,据此进行拟写。这一段从三个角度论述“低头并不是一种懦弱”,根据每一层阐述的内容来概括,第二点应该是“低头也是一种智慧”。三、应用12、1材料三2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材料三的内容是“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2试题分析:考查对材料要点的概括。通读全部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

40、,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材料一讲的是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材料二讲的是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材料四通过对表格中数字的比较分析可得出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结论。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你,助力我成长闲来无事,翻开课本,一篇篇熟悉的课文映入眼帘,看着看着,我的目光不由得又落在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上。这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故事,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有令人心酸的角逐:比赛谁先到达南极点。斯科特一行人虽然没有第一个到,但在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人类勇于探索的光辉,体现着为祖国和所热爱的事业的献身精神,以及强烈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了探险队员与恶劣天气搏斗的经过和壮烈牺牲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探险队员的钦佩和崇敬之情。读着读着,我仿佛也成了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