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1)课件_第1页
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1)课件_第2页
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1)课件_第3页
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1)课件_第4页
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 绪 论一现代化背景下的儒道文化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国文化在自己的土壤根基上沿着历史的发展自成文化体系,但是在近现代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文化的入侵,人们对自有的传统文化开始进行整体性的反思,尤其在现代全球化的推进中,中西文化的争论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逐步成为时代主题。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全球扩张逐步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条件和评判自身的参照体系,打破了原先曾有的那种高度整合的一体自足状态。这种整体性的文化危机迫使中国传统文化背离其固有轨道,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方式;迫使中国人在充分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与保持固有血脉之间的文化张力和两难

2、处境中,作艰难的选择、融合和平衡,以求重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认同。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1.结构文化的冲突;2.制度文化的冲突;3.形式文化的冲突;4.观念文化的冲突;5.心理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境界之学。其二是积极用工业文化改造传统农业文化,使之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把以家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主题的整体主义精神转换为以人类主义为主题的整体主义精神;把以人际伦理道德为主的价值理性提升为包含着生态伦理道德的价值理性;

3、把宗法思想下的家族内部分工协作精神转换为个体性主体意识下的社会专业分工的团队协同精神;把以“求稳防变”为目的的中庸思想改造为以实现和谐为目的的合理生产、适度消费的绿色文化思想。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矛盾及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等。其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矛盾。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寻找出路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其中,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以下四种观点:第一,文化新质论。第二,文化复兴主义。第三,文化多元论。第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 二哲学、文化、思想史的界定1,文化(ku

4、lturcivilizatonculture):1,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3,中国古代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2,学术(sciencelearning):依据中国的实际做出自我定义,自立标准。指学说与方法、道理与技艺、学识与办法等。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义上一般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体系和方法系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学说和方法论。中国学术史面对的不是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的道的体贴和名字体系或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事件、生活、行为所思所想的解释体系,而是直面已

5、有(以存在)的哲学家、思想家、学问家、科学家、宗教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等已有的学说和方法系统,并籍其文本和成果,通过考镜源流、分源别派,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3,哲学(philosophy):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爱智之学。希腊文philosophy有两个词根,即爱、智慧。爱:追求,沉醉或陶醉,境界、信仰。智慧:指追问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的学问,它重 视的是追问的过程和问题思考的本身。4,思想(intellectual):在英语里为形容词,作为规范、描述某种史学的研究,但在汉语里可以独立使用。张立文解释为:指人对于宇宙(可能世界)、社会(生存世界)、人生(意义世界)的事件、生活

6、、行为所思所想的描述和解释体系。即将所思所想,以描述和解释的形式,历史地呈现出来的历程。思想家往往与行动创造有关.5,观念(ideas): 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一译“理念”。威廉詹姆斯说:“哲学是力图清晰地思维。”他的这一定义免去一大堆理论工具,使哲学从特殊的历史和传统中解放出来。清晰思维也是科学的目标,但科学较少执著于清晰思维,他们所讲的“清晰”和所处的情境有关如说“现在足够清晰”、“对这些特定假设足够清晰”。哲学家则对科学家的假设、乃至他们自己的假设加以批判的检验。它们被称之为“思维”或“理性活动”,包括有:1,对前人的思想进行辩证的检验,并用新构建的理论取代之。2,知识积累过程中

7、达到的清晰思维相对开放性。3,人们所探求的理想价值或理想目标,及促使这种价值或境界为人们了解和承认的方法。三。 参考书目:1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17册)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5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6月版。6,张亨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版7,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9月版。 先秦时期: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时期.大约距今有一百七十万年.第一阶段:原始社会阶段.我国古代文

8、化典籍中保存着不少原始宗教和神话学说资料,是研究原始思维的重要凭借.第二阶段:夏商周时期.第三阶段:春秋时期.第四阶段:战国时期.夏商周时期产生了:1,天命思想.2,”敬德保民”思想. 3,宗法道德思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03年.自周平王东迁到韩赵魏三家分晋.铁器的使用.有美金与恶金之分.“士”阶层的出现.他们在思想言论上建立了自己的学派.思想的分化是当时阶级分化和斗争的反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三家学派.孔子在援引诗经时,常常对愿意作新的解释,以适应当时的情况。如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9、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开放性的、解释性的运用。这是一种解释性的思维方法。孔子认为,知识是扎根于构成文化的语言、社会习惯和结构中的;文化给定的世界,而思维则是对文化的说明,即说明这给定世界的有效性;知识既不是从先于文化的实在中得到的,也不能超越决定它的文化;世界总是人的世界。这种思维方式被西方人认为是文化实证论者,与西方人自抽象王国产生新的概念和实践的传统不一样。 二.”仁”的学说“仁”的提出来自对周礼的反省.1,“克己复礼为仁”.真正意思是:仁不是可以凭空来讲的,它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表现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遵守。仁不能只凭良心感觉去做,而要对自己的感性欲望加以控制。要求使自己的欲望符合社会伦理道

10、德。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最根本的就是孝悌,注重家庭伦理。这是着眼于人类的普遍心理,一个人连对亲人、包括父母的爱都不能落实在行动上的话,很难设想还会去爱别人。3,“爱人”与“知人”的结合。爱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人”,即着眼于道德教化。仁学的道德原则: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诸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5次,陈荣捷分析,孔子是第一个把“仁”看作一种普遍德行的人。(中西方对“仁”的解释,载中国哲学1975年第2期)杜维明:“仁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人类关系的概念,虽然人类关系对仁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们不如说,仁是一种内在的原则,内在即指仁不是从外部获得的品质;它不是生物的,社会的,或者政治的力量的产物因此,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而非由外部的礼产生的。它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它赋予意义于礼。此意义上的仁基本上是同个人的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仁与礼的新冲

12、突,载东西方哲学1968年第12期)三.“仁”的德目结构体系:1,“仁”的直接规范与间接规范: 直接规范:具体道德条目,直接表征“仁”。其中的礼、孝、悌、恭、宽、信、敏、惠、敬等偏重于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刚、毅、木、讷等,偏重于规范人的仪表姿势;忠、恕、爱等,偏重于表达人的道德感情。 间接规范:指“仁”的从属义或以直接规范为中介与“仁”相关的具体道德原则。 如论语宪问:“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也是后人归纳的“三达德”。表面看似互不相干,但从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宪问“仁者必有勇”等话来看,有可见“知”、“勇”以“仁”为前提。 另外还有义、直、简等

13、也属此范围。四. “为仁”之方孔子关心如何去行仁,实践仁,所以为仁之方非常重要。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极高明而道中庸”。指仁的境界相当高远,但是又必须体现、贯穿于日常小事中。特点:1,强调主体德行的培养。2,“践仁”。3,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为仁由己”。 “下学而上达”。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公冶长:“未知,焉得仁?”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述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14、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起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是建立社会政治秩序的主要代表,是修养的榜样.带有”仁”与”智”统一的特点.处于通向”成圣”的过程之中。孔子在创建这一形象时有新意。与西方人崇尚的“肉身逻格斯”有不同之处。 百年来“儒学与现代化”的讨论中,也有不少人为儒学仍能存续于现代化社会辩护,其说大体可分为三种论式:(一)儒学的基本精神并不违反现代社会的性质(如民主、科学、自由、工业化,等等)与发展;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实践,则仍是现代化社会中所需要的,现代人仍需要守道德、讲伦理、重心性。但这种辩护较弱势,儒学精神被认为只

15、是现代社会现代性的辅助或补充,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调节因素。 (二)儒学对现代社会之现代性,具有增进及强化的积极功能。但因整个历史观已转向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关系,故很难说由传统儒学可以直接增进或增强现代民主科学工业资本化,乃转而说儒学可以曲折地开出现代。即儒学不仅可作为社会现代化的调节原则,更可通过“良知的自我坎陷”等办法,曲折地开出现代。因为儒学提供了实践理性的另一面,所以,其现代性会比只讲现代而忽略了超越的心性本源者更为健全。六。孟子:性与天道(一) “内圣外王”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孔伋)门人,他以学孔子为志愿,孟子公孙卫上中

16、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句。但又有发展孔子学说的地方。后世有“思孟学派”之称。如果说,孔子主要用格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孟子就已经有很多长篇大论了。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孟子以“好辩”而著称。他不仅是一位雄辩家,还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文章也很美。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孟子生活时代战争蜂起,所以面临很重要问题就是处理国与过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安民,政治哲学问题突出.人民希望和平而国君希望打仗,所面临的就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孟子考虑的是”士”阶层如何担当道义的问题.在外关心政治,在内则讲究内心的修养.:“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7、,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梁惠王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3,天的价值意义。是作为生命整体的自然界的一个层面。他提到的大体与小体、天爵与人爵、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都是讲天的价值意义的。或者是从价值的意义上讲天即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他从生命价值出发谈论人的问题,其价值来源就是天。4,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正实现,只能

18、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方式问题,或生活态度的问题,即如何与自然界相处的问题,就孟子与中国哲学而言,可说是心灵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存在论、境界论方面的涉及。二关于人性。1,“四端之心”。就是四种道德情感,即恻隐之心(同情、怜悯),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有时又称“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应当不应当的问题)。具有道德意义、价值意义,不仅仅是一般心理学所说的情绪情感,或纯粹“自然感情”。但它又处于自然,不能说只是社会经验中形成的。2,性善说 3,心性关系。以心为根。心的创造形成了自觉的道德意识。涉及了主体问题。“良知”涉及了善性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完全是自发的,或出于“本能”的,因而需要“思”即反思,从而

19、作出理性判断,但它本身就是具有普遍性的,不是个人的。“亲亲”与“敬长”既是良知,又是善性(仁义),因为它能够通行天下,只需赋予理性形式而已。4,反求诸己。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

20、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告子上:“水信无分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抟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

21、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三) 圣人论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辉煌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告子上:“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故之人修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存焉。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孝,是处理血缘关系的重要规范。孔子的聪明之处,就是为其仁学理论寻

22、找到了一个理论基础。把血亲之爱推而广之,就是爱一切人,人人爱我,社会就会“民德归厚矣”(论语为政) 。在此基础上,孔子进行了移孝为忠的推演,把调节父子关系的孝推演到调整君臣关系的忠。这样,就把整个社会的秩序规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就使得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儒家学说“孝”的思想,在孔子之后,经由孟子、荀子得到了进一步宏扬和发展。孟子以“人性善”作为其理论基础,提出四心说,提出孝、第、忠、信。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和谐,社会才和谐。家庭的和谐,需要家庭伦理道德的调节。而孝作为调节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规范,我们剔除它封建性的糟粕,取其精华。毕竟,它所包含的勤俭持家、父慈子孝、家庭成员相敬如宾、家庭成员和睦友爱等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仍然起着其它规范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孝的封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