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解练)教学讲练_第1页
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解练)教学讲练_第2页
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解练)教学讲练_第3页
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解练)教学讲练_第4页
新高考版历史高中总复习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解练)教学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历史第七部分选考内容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基础梳理考点一古代中外重大改革一、商鞅变法1.历史背景(1)经济上: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私田越来越多,导致井田制逐渐被破坏。(2)政治上:宗法分封制度被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4)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的思想理论依据。(5)秦国状况: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发愤图强,决心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的变法为

2、秦国变法提供了经验。2.内容(1)第一阶段:公元前356年 措施作用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稳定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强了秦国力量;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地主阶级的优势(2)第二阶段:公元前350年 措施作用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政治废分封,行县制;制定秦律有利于确立中央集权社会习俗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刺激小农生产的积极性文化燔诗书,明法令加强专制统治3.作用(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

3、的改革。(2)评价进步作用a.总体上: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d.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局限a.轻视教化,轻罪重罚。b.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

4、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c.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历史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2)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面临统治危机。(3)掌握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积极推动北魏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进行改革。2.改革内容3.评价(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运动。(2)作用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5、。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推行三长制;迁都洛阳文化习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内忧外患: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辽和西夏的威胁。(2)积贫积弱:财政危机,机构重叠,官俸开支多,军队废弛,战斗力弱。2.目的(

6、1)直接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2)根本目的: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4.结果:改革失败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新法实行过于急进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注意用人得当5.评价(1)性质:是地主阶

7、级自上而下的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2)进步意义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3)局限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考点二近现代中外重大改革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民的反抗斗争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3)

8、思想: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涌现。(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激化俄国内外矛盾,暴露制度的腐朽性。(直接原因)(5)统治阶级: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出发点: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组织措施: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特点:缓慢而谨慎。2.概况时间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目的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主要内容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权利,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组织上:为了

9、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将农民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3.评价进步性(1)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3)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4)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局限性(1)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3)改革后的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租地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二、日本明治维新1.历史背景(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

10、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3)前提:武装倒幕成功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日益成熟。2.主要内容政治(1)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文教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发展近代教育军事富国强兵,建立新式军队3.主要特点(1)“破旧”和“立新”同时进行。(2)工

11、业化过程中政府实行大力扶植的政策。(3)全面向西方学习。4.评价(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2)历史影响进步性: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强国;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三、戊戌变法1.历史背景国际局势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社会基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危机加深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对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2.经过(1)宣传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的

12、兴起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a.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翻译天演论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b.实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c.作用: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公车上书。a.时间:1895年4月。b.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

13、变法的序幕。创办学会、报纸、学堂。(2)维新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内容 内容进步性和局限性除旧布新政治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人才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局限:未涉及实行君主立宪制等政治主张经济裁撤驿站等旧机构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采矿产等进步:有利于保护农工商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文教

14、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创办学堂,选派学生赴海外留学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3.结果及失败原因(1)结果:戊戌政变,变法失败。(2)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评价(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欺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

15、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综合提升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经济改革1.经济改革的原因(1)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如商鞅变法。(2)统治面临危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如王安石变法。(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如北魏孝文帝改革。2.经济改革的内容(1)制度方面: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经济管理政策。(2)金融方面:货币、金融体系。(3)其他方面:少数民族学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改革。3.经济改革的影响(1)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2)改变了社会形态,如商鞅变法。(3)消除

16、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二、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1.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三、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肯定或否定的判断。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