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课件_第1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课件_第2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课件_第3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课件_第4页
多民族与多文化交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多民族與多文化的交流第一節 胡化與漢化第二節 多民族文化的融匯第三節 佛教的中國化與道教的發展章目錄1第一節 胡化與漢化 P.81 魏晉南北朝的胡化與漢化 從華夷一家到夷夏之防的大唐帝國本單元重點Lungteng節目錄2一、魏晉南北朝的胡化與漢化經濟型態與胡、漢的界線 p.81 1. 經濟型態 A.先秦時期:雜居農業與游牧並存 B.戰國以後:氣候變動專業化游牧 2. 胡漢界線秦朝修築的長城線 A.是區分胡漢的文化界線 B.農業與游牧之間的過渡地帶成為漢 人胡化與胡人漢化的前哨站Lungteng3戰國到漢武帝時期農牧界線變遷圖p.82胡人強大時,往往南下,游牧黃河以南漢人強大時,在游牧地

2、區屯田4/viewthread.php?tid=1078892&extra=page%3D16/viewthread.php?tid=1078892&extra=page%3D17二元政治與胡、漢的互動 p.81 1. 二元政治 A.原因 a.胡人君主入主中國以漢文化正統 自居,爭取漢人支持 b.以本族舊制統治族人保有本族人 民的擁護 B.又稱:雙軌政治Lungteng92. 胡漢互動 p.82 A.北方胡人君主漢化 a.後趙石勒(羯) 重用漢人,建立 制度,人民生活比西晉末年時好 b.前秦苻堅(氐) 一度統一北方 c.鮮卑慕容政權(慕容皝) d.涼州張氏政權(張軌) B.因漢化過快而引發衝突

3、 a.北魏太武帝崔浩事件(國史事件) L-5 b.北魏孝文帝太子謀反、六鎮之亂 c.東魏北齊胡漢衝突不斷,被胡漢融合的 北周消滅。Lungteng10後趙為羯族石勒所建。以淮水與東晉為界初步形成南北對峙局面。330年石勒稱帝。採用胡漢分治政策。 P.82 石勒初起時對西晉王公卿士塢堡主及士大夫多加殺戮。以後則在俘虜中區分士庶將士族集為“君子營”以示優待。石勒恢復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制度使士族取得了特權。石虎即位後也肯定士族特權。 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在其統治期間軍旅不息眾役繁興刑罰嚴酷起義不斷發生。349年石虎病死諸子爭立互相殘殺。350年石虎養孫漢人冉閔乘政局混亂自立。整理.tw:80

4、80/Content.asp?ID=5147711魏晉之際鮮卑慕容氏自遼西遷於遼東北。294年其酋長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開始了定居的農業生活。子慕容皝()繼立。於337年稱燕王建燕國史稱前燕。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統治。前燕政權循魏晉九品官人法肯定士族特權承認塢主壁帥勢力。境內大族勢力有所發展。又興立學校培養統治人才。慕容皝時能留意農桑興修水利國勢日盛。後來政治腐敗矛盾交錯終至亡國。 P.82 整理自.tw:8080/Content.asp?ID=5217612前涼 P.82 八王之亂後,西晉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紛紛前來避亂。張氏子孫世代據

5、守涼州,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漢人士族在那裡傳授儒學,保存了中原失傳的一些經籍和學說。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為西北漢文化的中心。13崔 浩 事 件(國史事件) p.82 起因 A.北魏明元帝急於遷都河北鄴城 崔浩極力勸阻 B.崔浩想重定北方世族等第以壟斷官位 遭寒族與鮮卑貴族聯手反對 太武帝的藉口:崔浩撰修北魏國史暴 揚國惡,譏詆鮮卑祖先 結果:崔浩舉族遭誅滅Lungteng14鮮卑貴族元顯隽的墓誌銘,其姓氏本應姓拓跋,此處以改姓元,籍貫也改為洛陽16中原地區胡化趨勢 p.83 1. 情形 A.西晉胡床(椅子的前身) 、貊槃(盤)(食案)、 羌煮(羌涮肉)、 貊炙(東胡的烤肉) 、 以氈為貊頭及

6、絡帶、褲口 B.北齊官員學習兩種文化,兩面討好 顏氏家訓:中國口音南染吳越,北雜夷虜 2. 漢人食衣住行胡化 A.食胡椒、胡餅、胡羹、酪乳、奶酥 B.住使用胡床等高足家具傳統用席、跪坐 C.樂胡服、胡歌、胡舞、胡樂、胡戲 Lungteng17 胡床 p.83/chinese/gallary-chinese-furniture/northern-Southern/gallary-qi-001.htm/shinden.html19新將唐墓出土之陶製麵點,具胡人飲食風味單元重點20大唐帝國內部的民族融匯 p.83 -5 1. 胡漢融合華夷一家 A.五胡到隋唐已不見於史冊記載 融合成新漢族 P.84

7、B.隋唐皇室為胡漢融合的關隴集團 a.隋唐皇室具有胡人(鮮卑)血統 b.唐太宗氣度恢弘:自古皆貴華夏, 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c.唐太宗任用外族擔任文官、武將二、從華夷一家到夷夏之防的大唐帝國Lungteng21 c.唐太宗任用外族擔任文官、武將 p.84 +12 如日人朝(晁)衡(文官)、 阿拉伯人李彥昇(進士及第) 、 突厥人哥舒翰、 契丹人李光弼、 高麗人高仙芝等 長安出土之胡人俑Lungteng22由於唐室不重夷夏之防,異域文化在中國流行。 P.84 +12民間:胡樂、胡舞。朝廷:正式典禮也以胡曲是尚。娛樂活動:擊鞠(馬球)、繩技、雙陸等。服飾:受胡風影響,較為開放。婦女行為與裝扮:

8、大膽開放。/img/assets/14/maqiu2.jpg23擊鞠(馬球)/news/upload/file/2_20050916143144_c11.jpg24胡旋舞/bbs/uploadfiles/20051619305113155.jpg/0507/html/0507d16/0507d16.html#26胡旋舞/dh/zizhu/4-bh/b/4/big/07.jpg白居易對胡旋舞的描述: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舞,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萬周匝無已時。 wmv/0507/html/0507c07/0507c07.html#wmv27胡服p.87/3.ht

9、m29雙陸(棋戲)/news/uploadfile/2004871550554.jpg30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圖/uploadFiles/2003-12/24_1016433_3.jpg31唐朝服飾文化 P.84服飾文化:集各地風尚之大成 A.披帛:仿自中天竺的披肩 B.簪步搖:源自波斯流行的耳環 C.小頭鞋履窄衣裳:西域時尚 D.半胸酥嫩白雲繞、粉胸半掩擬晴雪: 印度的流行風 32 2.夷夏之防 P.84 -9 A.背景:安、史(胡將)勢力盤據的河朔 地區(河北),胡化深,漢化淺 B.唐中葉以後,夷夏之防呼聲漸高漲 原因:a.安史之亂(胡人造反) b.邊族不斷挑釁 例如:韓愈諫迎佛骨33大唐帝國

10、與外部的文化交流 p.85 1. 唐帝國的盛衰與周遭外族的盛衰有深刻 的互動關係 A.隋末唐初:李淵起兵初,曾向東突厥可汗 稱臣免除後顧之憂 B.唐帝國強盛時:西、北外族君長紛紛入貢 C.唐中衰後:a 飽受邊族勢力擴張威脅 b.聯某一外族牽制另一外族 D.中唐以後:a.聯合回紇或南詔牽制吐蕃( ) b.與回紇實施絹馬交易 與吐蕃實施茶馬交易Lungteng34唐代盛世疆域圖35突厥 隋唐年代,北方最強大的部族是突厥,原居於今阿爾泰山一帶,是匈奴的別種;崛起於南北朝的末期,據地東起遼東,西迄裡海,經常南擾,為中國北邊的大患。36一、東突厥隋文帝時,先使用離間政策,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繼又行遠交近

11、攻之計,削其勢力,迫其稱臣。隋末,東突厥占據大漠南北,當時割據北方的群雄,無不與之交結,奉為上國。唐初,東突厥頡利可汗悖傲驕橫,求請無饜,曾兩度逼臨長安,太宗患之。因利用東突厥連年雪災、內部分離之際,命李靖率領大軍乘機滅之。一時,唐威大振,西北君長紛紛歸順,向太宗上天可汗的尊號,推戴為盟主。37西突厥 西突厥占有蔥嶺東西之地,於西域勢力最強,玉門關(甘肅敦煌縣西)以西各國都聽它指揮。 高宗初年,為蘇定方所討平,西突厥西走。38回紇回紇亦匈奴苗裔,位於突厥之北。在唐玄宗時,攻取東突厥故地,成為塞北第一大國。後以助唐平安史之亂,持功而驕,每對內地進行搜掠,甚至聯合吐蕃內犯,肆意勒索,唐代府庫為之空

12、虛。德宗時,改名回鶻(音),並與唐室和親,從此,維持了十年的和好關係。至宣宗,為來自北方的蠻族黠戛斯所破,才消除了唐代近百年的北邊大患。39吐蕃( ) 吐蕃在今西藏。唐初,其君長棄宗弄贊有勇略,國勢驟強。貞觀中,唐妻以文成公主,弄贊漸慕華風,中國文化及佛教因而傳入西藏。弄贊卒,吐蕃不時北侵,清海及甘肅邊地多為所有。宣宗時,河西吐蕃為當地義民張議潮結合漢人所逐退,西北邊患始告平息。40南詔隋末唐初,在今雲南分布有六個大部落,史稱“六詔”(“詔”之意即王)。蒙舍詔地處各詔之南,故又稱南詔。至唐玄宗時,統一六詔,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 750年,南詔背唐而附吐蕃。唐調兵徵討為南詔所敗。安

13、史之亂起,吐蕃東進,唐無力應付西南,南詔乘機擴展疆土,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794年,南詔又因徵兵問題與吐蕃決裂,與唐恢復盟好,並與唐聯軍大敗吐蕃,接受唐的“南詔王”的封號。.tw:8080/Content.asp?ID=5208241南詔29世紀中葉,吐蕃政權瓦解,唐朝國力也十分衰弱,南詔既無西北後顧之憂,對唐境的侵擾更為頻繁,成為晚唐最嚴重的邊患。42雲南茶馬古道上一頁432. 邊族接受唐文化程度不同 P.85(L-5) A.唐化程度很深:新羅、日本、越南 B.保有本族文化:突厥、回紇、吐蕃 a.西突厥被唐高宗蘇定方打敗後 西遷融入回教世界,其後裔建立塞爾柱 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b.回紇進

14、入西域成維吾爾族祖先 c. 吐蕃吸納尼泊爾的佛教 塑造獨樹一格的西藏文明 Lungteng44新羅-君子國隋唐的文治武功影響:新羅最著 (1)中央與地方政策均仿自中國,宰相府 名為執事府,下設六部 (2)耕稼、婚禮、喪葬等社會習俗也與 中國近似,經常派遣子弟大臣入唐, 因此文教興盛 (3)唐玄宗因新羅知書達禮,有類中華, 而號之為君子國 45越南 P.85 -4A.秦始皇已在越南設象郡,首先將之納入版圖 B.漢武帝設立交阯、九真、日南三郡,漢字已 逐漸在越南傳播 C.五代漸脫離中國獨立 D.歷代王朝仍沿襲中國的制度 a.政治:如制朝服、立社稷,並舉辦科舉。 b.文化:曆法、醫學、思想方面無不受

15、中國 影響,史書也用漢字來記載。 c.社會生活:一般風俗習慣,無不受中國文 化的影響 46西藏密教最初藏族人信仰它們的原始宗教苯()教。西元7世紀,西藏吐蕃王朝的國王松讚幹布大力吸收外來文化,並從印度引入了佛教。松讚幹布先後與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聯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帶了一尊佛像到西藏,修建起拉薩的大、小昭寺,隨同前來的佛教僧人開始翻譯佛經,佛教開始從尼泊爾和漢地傳入西藏。後來更是禮遇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師入藏弘法,結果融合了西藏原始宗教缽( )教(苯教),創立了西藏密教(紅教) 。 :82/feitures/qctlwh/ls/t20060628_266475.html:82/fei

16、tures/qctlwh/zl/t20060630_268322.html47Lungteng藏人每日必備的飲料酥油茶單元重點48第二節 多民族文化的融匯 陸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天可汗秩序的建立 隋唐時期的都市本單元重點Lungteng節目錄49一、陸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絲路與中西貿易、文化交流 p.86 1.中國文物西傳 A.漢代絲綢、五銖錢、紙、鐵器 B.唐代以後瓷器、火藥、印刷術 2.中國製造技術西傳 A.養蠶繅絲南北朝時,經波斯僧侶傳 到歐洲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時) B.造紙術唐玄宗時,怛羅斯之役(751),傳到 阿拉伯帝國,12世紀再傳

17、入歐洲Lungteng503. 歐洲、中亞文物傳入 p.87 A.商品:牲畜、毛織品、珠寶、琉璃、玻 璃、以及各種奓侈品 B.植物品種:葡萄、苜蓿、石榴、胡麻、 胡豆、胡荽、胡蒜、木棉 C.外來文化:宗教、音樂、舞蹈、繪畫、 雕刻藝術、天文、曆法、 醫學Lungteng單元重點51西域樂舞美術的傳入中國1 p.87隋承齊、周以來的舊樂,唐太宗時,定為十部樂,其中的西涼、天竺、龜茲、安國、康國、疏勒、高昌等樂,都是從西域傳入,龜茲樂以琵琶為主,唐朝君王如太宗、玄宗等,皆喜歡琵琶,一切新曲,更非配以琵琶不可。玄宗時,最著名的便是霓裳羽衣曲,這也是唐代漢樂與胡樂融合發展的最高成就。.tw/histo

18、ry/history1/newpage88.htm52西域樂舞美術的傳入中國2 p.87西域之舞,主要有柘枝舞、胡旋舞、胡騰舞等三種。柘枝舞出自西域石國。胡旋舞源由西域康國,玄宗深為喜好,安祿山且曾在玄宗面前作此舞。胡騰舞大約出自西域石國,李端胡騰兒詩云: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蒲萄長帶一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攬袖為君舞。53犍陀羅(Gandhara)藝術 位置:今巴基斯坦西北部、阿富汗東部 特色:融合希臘雕刻技術與印度 佛教風格 傳入中國:自中亞、西域(絲路) 影響甘肅 敦煌、山西雲岡、 洛陽龍門石窟藝術影響東亞:新羅與日本 佛教藝術Lungteng上一頁54Ga

19、ndhara上一頁犍陀羅55二、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p.87從陸上絲路貿易到海上絲路貿易的轉變 1.秦 漢時期 A.陸上絲路:中國與西方的絲綢貿易 B.海上絲路:主要與朝鮮、日本;向西 遠到印度半島、非洲、歐洲。 2.唐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 A.新興產業(茶、瓷)以江南地區佔優勢 B.海上絲路貿易 a.海上通道較不受政治變遷影響 b.取代陸上絲路 成中國與亞、歐各國的主要貿易路線Lungteng56漢代南海交通自從漢武帝平定南越,設置九郡,與南海的交通和貿易也隨著展開。南越的番禺(廣州)、徐聞(廣東徐聞)、日南(越南順化)、都是當時對外的交通要地,商船航行南海,均自此出發,經馬來半島,遠至

20、印度東岸的黃支國。遠航者攜帶黃金及雜繒(各種絲織品),以交易明珠、璧流離(琉璃)及奇石異物,南海各國前來貿易或入貢者極多。史載東漢桓帝延熹九年(西元166年),大秦王(羅馬帝國)安敦也遣使由海道至日南,然後由日南到洛陽來獻。不論其是否為正式使者,或係商人冒充,足見當時中國與南海航路的大通。57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路線示意圖58海上絲路與文化交流 P.88 1. 中國大量物資透過海上絲路外傳 A.歐洲、非洲茶葉、瓷器、絲綢 B.東亞、東南亞絲綢、瓷器、漆器、 銅鏡、書籍、銅錢 2. 外國物資也透過海上絲路進入中國 A.日本、朝鮮摺扇、人蔘、貂皮 B.東南亞珍珠、象牙、麝香、香料、 檀木、玳瑁、犀角

21、、翡翠Lungteng59肯亞兒童與除蟲菊除蟲菊是一千多年前經由絲路傳入歐洲,然後又由歐洲傳入非洲。單元重點60三、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天可汗秩序的建立東亞文化圈的範圍 P.88 1. 範圍 A.包括:中國、越南、日本、朝鮮半島 等亞洲東部地區 B.經濟型態相似,生活方式類似 2. 廣受中國文化影響 A.自秦漢以來:(越南北部從秦到唐是我國領土) B.隋唐時期形成東亞文化圈Lungteng61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要素 p.89 1. 形成要素:漢字、儒教、法律制度、 中國化佛教、中國科技 2. 情形 A.漢字:a.成日本、朝鮮、越南上層社會 的共通文字 b.大量進口中國書籍,閱讀中國 經典,接受中國

22、文化價值觀 B.儒教:將學校與孔廟結合廟學制Lungteng62孔廟中國最早的孔廟是孔子的古宅改造而成的,也就是現在的曲阜孔廟,也是中國最大的孔廟。它是前479年,孔子逝世後,魯哀公下令改造的。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孔廟。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在當時的京城建立了第一座位於京城的孔廟。唐朝貞觀四年(630年),皇帝下令各州縣學校都要有孔子廟,自此孔廟遍及中國。(廟學制:孔廟與學校結合 ) p.89/wiki/%E6%96%87%E5%BB%9F63越南孔廟中國的儒家文化對越南影響非常深。越南的孔廟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最早記載的孔廟是越南李朝神武二年(1070年)在首都興建的。越南陳朝光泰十四年

23、(1397年)明各府設立學校,孔廟開始遍及各地。形制和中國相似,不同的是,大成殿之前有拜殿,大成門前有建築。比較著名的有順化國子監、會安文廟、海陽文廟、安寧文廟等。祭祀對象也仿照中國的制度,但是還增加了越南的學者。 P.89/wiki/%E6%96%87%E5%BB%9F64越南古文字字喃65http:/www.personal-media.co.jp/tron/catalog/ck/webp/images/exdaikanwa.gif66朝鮮、日本孔廟朝鮮是除中國外孔廟最多的地方。高麗時,開始設立孔廟。1268年孔廟開始推向地方。李成桂時期,命令地方各級都要建立孔廟,從此孔廟遍及朝鮮全境。

24、在大韓民國現存非禮制孔廟有12座祠堂、2座書院、3座書齋。日本孔廟 湯島聖堂-東京都文京區 孔子廟-長崎縣長崎市 p.89 /wiki/%E6%96%87%E5%BB%9F67C.法律制度:日本大化革新 p.89 a.班田收授法模仿唐代的均田制與租 庸調法 b.大寶律令、養老律令吸收唐律的精華D.中國式科技: a.建築:平安京、平成京模仿唐長安城 市坊分離的格局 b.天文、曆算、中醫、陰陽五行E.中國化佛教:成為東亞世界的共同信仰 a.透過高僧、學問僧的交流 b.佛教典籍的翻譯、輸入Lungteng68從平城京到平安京 p.89710年誕生了“平城京”(奈良)。平城京是模倣中國唐朝古都長安建造

25、的日本最早的正式的首都。1998年完成了位於平城京南面的朱雀門的復原工作。作為法治國家而享有安定的奈良時代,被稱為天平文化的獨特的文化繁榮一時。藥師寺東塔、唐招提寺金堂、法隆寺夢殿等,以及東大寺的日光、月光菩薩等現存的優秀的建築及美術工藝品將天平文化流傳至今。794年,首都遷到京都,“平安京”(京都)誕生。此後,到明治維新一年之後的1869年遷都至東京為止,京都有1000多年時間曾是日本的首都。http:/www.kippo.or.jp/about_t/ak_05_p3.html69平城京依長安建造 p.89 平城京首都中心是天皇的居所平城宮以及天皇出席國家儀式之太極殿,宮殿四周環繞著圍牆,有

26、朱雀門等十二個大門,平城宮遺跡目前已被指定為世界遺產。 平城宮正門朱雀門是取名自中國唐朝長安城的門號,是天皇迎接外賓或舉行宮廷儀式常用的大門,於一九九八年修建完成,而太極殿則取自長安皇帝居所之名。 /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Travel/travel-list/0,4232,11051703+112007040300326,00.html70平城京71這就是朱雀門現代重建 平城宮跡就是指平城宮的遺跡 平城宮跡是世界遺產 平城宮跡.tw/chin1/o10.htm72平安京平面圖http:/www.city.kyoto.jp/minami/img/shokai/he

27、ian.gif73日本大化革新 p.89吉備真備教導日本仕女學習唐代織錦技術情況 推動者:孝德天皇(629-54) 內容:大規模唐化運動 A. 文字 B. 制度 C. 建築 D. 儒教、佛教 E. 習俗節慶Lungteng上一頁74平假名學問僧空海仿中國草書發展出平假名 平假名就是中國漢字草書體簡化而來的日本文字。例如的字源是安,的字源是以以。一般的文章中,以平假名和漢字混合書寫的方式,在現代日語中已經成為一種固定的形式了。例:(wa ta shi:為羅馬字發音記號)這是由三個平假名所組成的單詞。中文意思我。 75片假名(吉備真備仿中國楷書偏旁創立片假名 )例如的字源伊、的字源是呂、片假名就是

28、採用相同讀音的中國漢字楷書字形的一部分(部首或偏旁)所設計而成的日本文字。和平假名一樣、都是表音文字。現在,凡從西歐傳入的外來語,或是外國的地名、人名等,大多以片假名書寫。例: 英文中的bus,是由日文的兩個片假名所組成的外來語單字,其唸法用羅馬字來標示其發音記號為ba su。 .tw/master/japan/teach1/basic/basic10.htm76Hiragana(平假名)日文假名漢字字源日文羅馬拼音 安a 以i 宇u 衣e 於o 加ka 幾ki /question/?qid=100501250351977Katakana(片假名)日文假名漢字字源日文羅馬拼音 阿a 伊i 宇u

29、 江e 於o 加ka 幾ki /question/?qid=100501250351978東大寺/chinese/pict/japan04/w6/c_jp-6w-4.htm79東大寺.tw/80天可汗秩序的建立 p.89 1. 始自:唐太宗滅東突厥 A.西、北君長奉上天可汗尊號 B.成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2.天可汗的職責 A.調動各國軍隊維繫國 際和平 B.仲裁各國糾紛 3. 式微:安史亂後,唐朝 勢力衰微唐太宗Lungteng81調動各國軍隊維繫國際和平天竺即漢代的身毒(身音),在今日印度半島的北部。隋時不肯入貢。唐初,震於唐的聲威,曾遣使朝貢。貞觀末,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篡位的新王阿羅那順(A

30、runasva)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最後為使者王玄策所發動的吐蕃與泥婆羅(尼泊爾)的聯軍所敗。從此入獻不絕。 82北疆昭蘇的突厥墓前石人像 p.90突厥是中國北方草原上第一個創建自己文字的游牧民族。單元重點.tw:8080/Content.asp?ID=5264183.tw:8080/Content.asp?ID=52641突厥文無量壽宗要經 84古突厥文字母表 /data/articles/g01/591.html85四、隋唐時期的都市 p.90隋唐時期城市的分布 1. 國際性大都市:大食(阿拉伯)商人最活躍 A.廣州設有市舶司管理外貿事務和蕃坊 B.揚州與廣州同為海上絲路

31、起點 2. 中唐後:揚一益二成唐代國家命脈 A.商業繁榮,戶口眾多 B.財賦上繳中央Lungteng86 蕃坊 p.90蕃坊是唐朝、宋朝專門為到中國經商居住的外國人設置的區域。蕃坊居民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他們保留本國的語言和穿戴、飲食、禮拜習慣,有清真寺、清真市場,有教長和審判長審理蕃坊居民的糾紛。蕃坊有蕃長一名,由中國官府從蕃坊居民中挑選一人任命,蕃長的衣服、冠帶同中國官員。宋徽宗大觀政和年間還設立為外商子女學習的蕃學。泉州聖友寺、廣州懷聖寺都是往日蕃坊的清真寺。/wiki/%E8%95%83%E5%9D%8A87揚一益二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

32、、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佈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gate/big5/misc/2006-07/20/content_1449.htm88南北大運河穿越揚州古城而過89多元文化交匯的長安 p.90 1. 地理位置:關中平原 A.東臨黃河,阻山帶水進可攻、退可守 B.歷史上十個政權定都之地 2. 隋唐時期長安城 A.格局整

33、齊棋盤式設計、市坊分離 B.為國際性大都市Lungteng90長安城西市熱鬧景況想像圖91人情濃郁的古都洛陽 p.91 1. 地理位置優越 A.位天下之中河運便利 B.山川形勢可鎮壓東方,又可牽制南方 2. 有九朝古都之稱 A.歷代建都於長安,多以洛陽為東都 B.文化深厚園林密佈, 牡丹花處處綻放 (紅紫色牡丹花又稱富貴花)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Lungteng單元重點92第三節 佛教的中國化與道教的發展 兩漢時期佛教的傳入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發展 隋唐時期的中國化佛教 道教發展概述本單元重點Lungteng節目錄93一、兩漢時期佛教的傳入 p.92佛教傳入的時間與路線 1. 佛教傳入

34、的時間與發展 A.西漢哀帝時:大月氏使者東來,口授 浮屠經予一太學生 B.東漢明帝時:派使西行求法 西域高僧東來,於洛陽 白馬寺翻譯 四十二章經 C.東漢桓帝:為第一個信仰佛教的皇帝 D.東漢獻帝時:官員在江南大造佛像、 廣招佛徒Lungteng94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某夜,明帝夢見金人,非常高大,頭頂有光明。明帝問群臣,有大臣說西方有神,名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面黃金色。於是漢明帝遣蔡愔使天竺問佛道法,蔡愔請來了天竺最出名的經典學者聶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於公元67年(漢永平十年)來到洛陽傳播佛法。漢明帝把兩位尊者安置在洛陽的白馬寺(因兩位尊者以白馬馱經來華而名),兩位尊者在中國的

35、學者幫助下譯出五部經書,他們在洛陽傳教,漢明帝建築二十四座佛寺,以供佛像,他們在傳教的同時,也帶來了天竺的文化。他們先後在洛陽逝世。 P.92/buddha/buddha057.htm95佛佛,梵文 Buddha 是佛陀的簡稱。證悟宇宙真理,解脫一切煩惱的人, 佛陀又譯為“浮陀”,“浮屠”,“浮圖”等,意思是覺者。(大徹大悟者)覺有三個含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 - 是佛教的最高果位。佛陀才俱三項,菩薩缺最後一項,羅漢缺後兩項,凡夫俗人則三項全缺。 .tw/Article/Detail.asp?SN=17896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語錄,也就是佛所說四十二章的佛法

36、。佛的弟子在結集經藏的時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結集在一起,這也可以說是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話,聚集在一起,成為一部經。 第一章 出家證果 第二章 斷欲絕求 第三章 割愛去貪 第四章 善惡並明第五章 轉重令輕 第六章 忍惡無瞋 第七章 惡還本身 第八章 塵唾自污第九章 返本會道 第十章 喜施獲福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question/?qid=100501080050697四十二章節次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

37、苦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第三十章 欲火遠離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第三十四章 處中得道 第三十五章 垢淨明存 第三十六章 輾轉獲勝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 第三十九章 教誨無差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第四十二章 達世如幻 982. 傳入路線 p.93 A.主要:經由陸上絲路 西域高僧來中國弘法,如鳩羅摩什 B.近年來發現:海路傳入南方的證據 江蘇海邊發現東漢佛教摩崖造像Lungten

38、g99江蘇連雲港孔望山的漢朝石刻石刻中佛教與道教人物同時並列,學者推論此處佛教應由海路傳入。上一頁100漢代佛教遺跡分布圖 p.92單元重點101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發展佛經的翻譯與傳布 p.93 1. 格義的產生 A.高僧常借用儒、道以及玄學觀來解說佛 教義理。如用仁愛解釋慈悲,用無解釋空 B.有助佛教中國化,但也曲解佛教原始教義 2. 佛經的翻譯:A.西晉竺法護 B.東晉道安 C.五胡十六國鳩摩羅什 3. 僧人西行求法:法顯Lungteng102格義老子六十七章說: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仁愛、慈悲;儉,即清心寡慾;不敢為天下先,即是謙卑;和佛教的重

39、慈悲、戒貪、謙卑相同;可以相比附。佛教真正的壯大,開始於西晉末東晉初的名僧攀援於名士,透過格義,使般若(佛學)攀附於玄學,融會老、莊、易儒道二教的精華於佛學中,以中土本體論道物之說,來彌補般若偏空的不足,使得佛學足以抗衡儒、道。.tw/lbc/6lufo/b/2-5cue.pdf103竺 法 護 p.93 生平:梵名達磨羅察,是世居敦煌的月氏 僑民,原來以支為姓,八歲依竺高 座出家,以後從師姓竺 時人稱敦煌菩薩: A.通曉西域各國36種語言文字,搜集大量 經典原本回到長安譯經沿路傳譯, 寫為晉文 B.佛教史家稱:經法所以廣流中華者, 護之力也。Lungteng上一頁104 道 安 p.93生平

40、:本姓衛,河北人。12歲出家,24歲 至鄴城,成為佛圖澄的弟子。貢獻:對佛經與傳經者姓名做了整理,編 成經錄一書主張:僧侶以釋為姓名弟子:慧遠法師 Lungteng上一頁105鳩 摩 羅 什 p.93生平:西域人,七歲出家;後秦時始入 關中,受姚興以國師之禮遇翻譯之佛經稱新譯 A.精通漢文與多國文字 B.文筆流暢 C.較符合佛學原意 D.不斷被後人援用Lungteng上一頁106法 顯 p.93 求法艱辛:他從陸路絲路走到印度,又由 海上返歸中國,共達14年之久 翻譯佛經:於東晉建康 著作 佛國記(又稱法顯 學) 記載當時遊歷 各國的佛教、歷史與風 土民情Lungteng上一頁107華籍僧尼的

41、增加 與寺院經濟的建立 p.94 影響佛教中國化的重要因素佛教教義與中國思想的衝突與調適 1. 調適:佛圖澄(五胡十六國初期) A.以法術得到胡人君 主(石勒、石虎)信任 引導他們皈依佛法 被胡人君主稱大和尚 B.其弟子道安,道安弟子慧遠為影響佛教 發展之重要人物。Lungteng108佛圖澄 p.94當石勒問佛圖澄佛道有何靈驗時,佛圖澄說:至道雖遠,亦可以近事為證。佛圖澄的意思是:要問靈驗,這用不著什麼高深的道理,只需讓你親眼目睹就行了。於是,佛圖澄取應器盛水,燒香祝之。不一會兒,應器水中生青蓮花,光色耀目,石勒由此而信服。 /hengyu/p-012.htm109慧遠 .94釋慧遠(334

42、年416年),俗姓賈,少通六經與老莊之學,年十三曾隨舅父令狐氏遊學許(河南許昌)、洛(洛陽)。354年欲南下訪儒生范宣,值世亂道阻,聞道安法師(314年385年)於太行宣山弘道學,遂改道前往,面見道安,謂真吾師也,敬服出家。慧遠拜別道安,原欲南向訪同學慧永,以踐昔日羅浮山共住之約。因慧永棲止廬山西林寺,遂亦居止廬山。慧遠初住龍泉精舍,後慧永請江州刺史桓伊建東林寺。寺成,慧遠乃移居東林寺,從此影不出山、跡不入俗以迄圓寂。春秋八十有三。慧遠被後代淨土宗人推尊為中土初祖 。/wiki/%E6%85%A7%E9%81%A0110佛教思想與儒家思想的比例與調和1112. 衝突:挑戰儒家思想 p.94 A

43、.出世觀牴觸統治階層所要求的忠、 孝 出家有三破:破國破家和破身 a.東晉權臣庾冰、桓玄要求沙門必須 禮敬王者 b.東晉末慧遠大師撰寫沙門不敬王者論反駁 B.士人攻擊僧尼斷髮出家是不孝行為 佛教界翻譯天竺佛經父母恩重難報經 證明佛教講究孝道 C.以本位文化排斥佛教思想顧歡、范縝Lungteng112以本位文化排斥佛教思想 p.94 顧歡 A.著夷夏論 B.應取中國之道而棄外夷之佛 范縝( ) A.著神滅論 B.駁斥靈魂不滅與輪迴轉世之說 C.指責佛教造成骨肉分離、滅絕子嗣 的不良社會風氣 D.受梁武帝圍剿、利誘,不為所動Lungteng上一頁113范縝神滅論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

44、形謝則神滅也。未聞刃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范縝因為“神滅論”而不相信因果報應,竟陵王蕭子良問范縝:“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貴貧賤?”縝答道:“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墜。附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 114佛教勢力的擴大及其與統治勢力的衝突 1. 佛教勢力的擴大 p.95 A.道 安:倡導出家人以釋為姓 B.梁武帝:強制規定出家人一律茹素、單身道安梁武帝Lungteng1152. 與統治勢力的衝突 p.95 A.原因 a.寺院產業不斷擴大,又不必負擔賦役 信徒喜捐財產給佛寺,以累積功德 b.政府控制的戶口與稅收大量減少 百姓出家或掛籍佛寺 B.壓制

45、佛教政策 a.北魏太武帝 下令坑殺沙門、燒毀經像、沒收產業 b.北周武帝 強迫僧尼還俗,納入編戶,將寺院產業 收歸中央Lungteng單元重點116三、隋唐時期的中國化佛教 p.95中國化的佛教宗派 1. 講究師徒衣缽、寺產由嫡系繼承 A.天台宗 (法華宗) B.唯識宗 (法相宗) C.華嚴宗( 賢首宗) D.律宗Lungteng117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成立的佛教宗派。奉法華經為根本經典。又稱法華宗。隋朝智顗(智者)依據法華經撰述,開創出具中國特色的教義及教判理論,乃天台宗實際創立祖師。/question/?qid=1405121903745118唯識宗唯識宗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

46、此宗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創立八識說,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由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亦稱為法相宗。/buddha/buddha080.htm119華嚴宗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根本經典而得名。杜順和尚被譽為華嚴宗初祖。三祖法藏賢首大師,集華嚴宗的大成,建構以法界緣起為本宗思想體系的理論,曾為武則天宣講華嚴經,令其心開意解,茅塞頓開,故華嚴宗可說是在武則天的護持下,由法藏所創立。/question/?qid=1405121903745120南山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以研習及傳持戒律為主的宗派。可分成三系:一是道宣所傳的南山宗。

47、二是法礪所傳的相部宗。三是懷素所傳的東塔宗。後來相部、東塔兩系逐漸衰微,只南山一系傳承獨盛,所以後來所謂的律宗,多指南山律宗。 1212. 唐中葉後:廣受民間歡迎的佛教派別 A.禪 宗:a.創立:慧能大師 p.95 b.尊祖師:菩提達摩 c.主張:頓悟、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不立文字 B.淨土宗:a. 創立:善導法師 b.尊祖師:慧遠法師 c.主張:透過觀想、 稱名即能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Lungteng122禪宗中國佛教宗派。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後,北宗神秀大闡

48、宗風於長安、洛陽。中唐以後,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123善導大師 p95 大師處世為人師表,上受帝王之尊崇,下則普為世人所敬仰。宋代時宗曉,擇取宋前不同年代修持得力,盛弘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共七人,立為蓮宗七祖,將大師列于廬山慧遠大師之次,列為蓮宗二祖。而淨土教法傳到日本後,日本淨宗更尊稱大師為“高祖”、“宗家”等。並有奉阿彌陀佛為初祖,善導為二祖,法然上人(日僧)為三祖的說法,誠乃推崇之至。然若了知善導大師之生平事蹟者,皆謂為名至實歸。1243. 唐武宗毀佛:又稱會昌法難 p.96 A.唐武宗下令打擊道教以外的宗教 (佛教、 景教、摩尼教、祆教),佛教受創甚深 B.只有禪宗、淨土宗勢力得以保存不

49、墜 因不強調出家的修行方式4. 叢林制度的產生 A.背景:因應排佛人士的攻擊不事生產 B.創立:百丈懷海禪師 C.方式:自食其力一日不做,一日不食Lungteng125隋唐高僧的異域交流 p.96 1. 玄奘:唐太宗時 從中亞絲路到印度取經 2. 義淨:唐高宗時 從海路到印度留學 3. 鑑真:東渡至日本弘法Lungteng126玄 奘 p.96 從絲路取經: 歷經17年,回長安翻譯佛經 創立:唯識宗 口授大唐西域記 有助了解七世紀中亞、 印度歷史與社會風土民 情Lungteng上一頁127義 淨 p.96 從海路到印度留學 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南海寄歸內法傳 保留許多佛教史與 海上交通

50、史重要材料Lungteng上一頁128鑑 真 p.96六次渡海:晚年應日之邀東渡,曾五度出 海失敗,歷盡滄桑、顛沛,以 至雙目失明,但赴日之志未減至日本:受詔賜傳燈大法師,被尊為 日本律宗始祖將中國文化東傳日本:佛學 、醫學、建築、文學、飲食Lungteng上一頁129鑒真上人a.應日本聖武天皇之請,率領弟子東渡日本,首創日本律宗 b.貢獻:(1)宗教建立日本佛教剃度制,日本 的天台宗與藥商也奉他為始祖 (2)醫學鑒真上人秘方成為日本 最珍貴的藥物學典籍 (3)建築興建唐招提寺,被譽為奈良 時代(710794年)建築的代表 (4)雕塑技術以乾漆法創作的佛像,成為 日本雕塑史上的招提寺派 c.歷

51、史地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典範 130唐代鑑真和尚東渡日本路線圖從揚州港出發單元重點131四、道教發展概述 p.97從民間宗教向上層階級宗教轉化 1. 東漢末 A.雜揉道家思想、民間巫術與神仙思想 B.企圖奪權黃巾之亂 2. 東晉、南北朝 A.漸受上層階級青睞 提供服食丹藥、追求長生的方術 B.發展為教義完備成熟的宗教 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Lungteng132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發展的關鍵人物 1. 葛 洪 (東晉) p.98 2. 陸修靜 (南朝宋) 3. 陶弘景 (南朝宋、齊、梁) 4. 寇謙之 (北魏)唐朝道士煉丹用的石榴罐許多帝王皆因服食丹藥而暴斃Lungteng133葛 洪 p.

52、98時代:東晉著作: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調和道教、儒家與醫學:以道教的煉丹與導引術養生,以儒術應世、醫術濟民葛洪煉丹圖Lungteng上一頁134葛 洪抱朴子1.對戰國以來神仙方術加以整理闡述,並以鍊丹服藥學理來附會易、老,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 2.外儒內道:用儒術治國安民,用道術養生修仙,將道教的神仙理論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結合起來 3.廣獲公卿士族的崇信,建立了貴族的金丹道。 .tw/senior/history/ks_rs/page/w16.htm135肘後備急方簡稱肘後方,取肘後的意思是說此書可藏於肘後衣袖之內而隨身攜帶,以便急診時,取出參考應用,類似現在的臨床診療手冊;他從驗(有效應)、便(便利)、廉(價廉)三方面著眼,收集許多民間的單方與驗方,貧苦病家在野處即可找到的蔬果物品,如生薑、烏梅等,用來治療臨床常見疾。書中亦有詳盡的記錄常見疾病,如傳染病天花、結核病、霍亂疾病等。 .tw/pages/show.php?qry_dtnbr=23&qry_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