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综合知识课件_第1页
煤矿安全管理综合知识课件_第2页
煤矿安全管理综合知识课件_第3页
煤矿安全管理综合知识课件_第4页
煤矿安全管理综合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发展历史回顾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我国最早在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记载,发展到今天,历史悠久。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就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同志来说,是必读的第一课。因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说,是以“若干人的生命为代价”写成,是用生命换来的最宝贵的财富。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避免悲剧重演,最大限度的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

2、发展、沿革、监管、监察体制的变迁等: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通过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生活越来越丰富,也产生了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的安全问题。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人类“钻木取火”的目的是利用火,如果不对火进行管理,火就会给使用火的人们带来灾难。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第三王朝在建造金字塔时,组织10万人花20年的时间开凿地下通道和墓穴及建造地面塔体,对于如此庞大的工程,生产过程中没有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维

3、护社会治安和救火的工作由禁卫军和值班团承担。到公元12世纪,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17世纪颁布了人身保护法,安全管理有了自己的内容。人类“钻木取火”的目的是利用火,如果不对火进行管理,火就会给在我国,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人所著周易一书中就有“水火相忌”、“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说明了用水灭火的道理。自秦人开始兴修水利以来,其后几乎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到北宋时代消防组织已相当严密。据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当时的首都汴京消防组织十分严密,消防管理机构不仅有地方政府,而且由军队担负值勤任务。在我国,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人所著周易一书中就有“水火到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

4、革命,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开始出现,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作业环境中从事超过10h的劳动,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时刻受到机器的威胁,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断出现。为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与健康,工人采用很多手段争取改善作业环境条件,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和范畴有了很大发展。到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革命,大规模的机器化生到20世纪初,现代工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相继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使人们不得不在一些企业设置专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到了20世纪30年代,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

5、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呈现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到20世纪初,现代工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进入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创造就业机会、改进工作条件、公平分配国民生产总值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安全工程专家和政治家的注意。工人强烈要求不仅有工作机会,还要有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一些工业化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产生了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预防原理等风险管理理论,以系统

6、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模式、思想、理论基本形成。进入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到20世纪未,随着现代制造业和航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安全生产成本、环境成本等成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成非官方贸易壁垒的利器。在这种背景下,“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理念逐渐被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到20世纪未,随着现代制造业和航空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职业第二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沿革1安全生产管理历史记载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

7、这样记载煤炭开采情况:“深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刨土的工具)拾取者;或一井而下,炭纵横有广,则随其左右阔取,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凡煤取空,而后以土充其中。”说明煤炭开采瓦斯、顶板安全管理很早就有,并且开采方法延续至今。第二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沿革2安全生产管理历史分段回顾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历史,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7):初始建立阶段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在全国煤矿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煤矿生产,安全第一”的方针;2安全生产管理历史分段1951年

8、9月1日燃料工业部颁发了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煤矿在恢复生产的同时,纷纷建立保安专职机构,制定了主要工种保安规程及日常安全活动制度,到1952年底,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19531957“一五”期间,小煤矿安全规程、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救护试行规程等颁布实施,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51年9月1日燃料工业部颁发了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第二阶段,19581977:破坏恶化阶段“大跃进”的大破大立,安全第一不提了,安全管理忽视了,规章制度取消了,“高指标”、“瞎指挥”代替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直到几起100人事故接连发生,1961年,党中央重申“安

9、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方针,在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8字方针,至1965年,安全生产处于稳定时期;第二阶段,19581977:破坏恶化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安全管理又受到冲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被视为“管、卡、压、罚”遭批判,规程被否定,安全工作形成无人管理状态,事故上升。1970年12月,中央发出(70)71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全生产管理又重新得到重视和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安全管理又受到冲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三阶段,19781991年:恢复整顿阶段。粉碎四人帮后,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

10、了较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确立,特别是1988年能源部成立后,邹家华副总理作出煤矿安全工作谁抓也不越位,怎么抓也不过分的指示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突出出来,煤矿安全管理步入正规化和规范化轨道。相继出台实施了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第三阶段,19781991年:恢复整顿阶段。第四阶段,1992-2002:法制建设阶段第四阶段,也就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为发挥企业的市

11、场经济主体作用,199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相继颁布了矿山安全法、劳动法,以及工伤保险、重特大伤亡事故报告调查、重特大事故隐患管理等多项法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劳动部承担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交由国家经贸委行使。第四阶段,1992-2002:法制建设阶段2000年初,在国家煤炭工业局加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牌子,成立了20个省级监察局和71个地区办事处,实行统一垂直管理。2001年初,组建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02年11月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开始纳入比较健全的法制轨道。但这一阶段

12、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民营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等,使安全生产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安全状况出现较大反复。2000年初,在国家煤炭工业局加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牌子,成第五阶段,2003年以来:创新发展阶段第五阶段,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发展阶段,也是安全生产工作历史以来极为重视的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在法制、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第五阶段,2003年以来:创新发展阶段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有如下体现:(1)体制、机制方面。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成立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0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5年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2006年初,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有如下体现:自2003年到2006年,从国家到省、地(市)、县、乡都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各级政府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体制。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 “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格局。自2003年到2006年,从国家到省、地(市)、县、乡都成立(2)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

14、度方面加强安全生产,推进安全发展,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大事,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现阶段,到了极端重视的程度。把安全生产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2)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方面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还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强调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

15、五中全会以来,全党、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高度关注、支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为。 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温家宝总理强调说:“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胡锦涛总书(3)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方面a2004年初国

16、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3)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方面(3)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方面a2004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

17、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3)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方面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2011年1月13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透露,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了中国“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其中包括相对指标、绝对指标、较大以上

18、事故下降指标、职业健康工作目标和煤矿瓦斯抽采量等五个部分。“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是: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努力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36%以上,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十二五”煤矿安全生产仍是重中之重,绝对指标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2011年1月13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透露,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一五”煤矿安全指标顺利完成。与2005年指标相比,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3%。反映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亿元GDP生产安全

19、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四项相对指标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这些成绩,标志着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从“十五”末的2005年到2010年,在全国煤炭产量增长51%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由3306起减少到1403起、下降57.6%。以去年为例,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2010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13起、198人,分别下降13.2%和7.5%。“十一五”煤矿安全指标顺利完成。与2005年指标相比,亿元Gb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对“十一五”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

20、解。确定到2010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0.7降为0.4;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3.85降为2.88;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提出了13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具体指标,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5%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以上,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农机、渔业船舶等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b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对“十一五c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国务院确定了煤矿安全工作的两个近期目标:即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争取用三年左右

21、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c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国务院确定了煤矿安全工(4)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方面a将继续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落实安全生产规划,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政府安全监管监察职责;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依靠人民群众做好安全生产工作。(4)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方面b抓紧实施安

22、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各项措施,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国务院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一些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在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宏观调控、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监管应急体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12项治本之策。b抓紧实施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各项措施,致力于建立安近年来,国家在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提高事故伤亡赔偿、扶持重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随着宏观、微观层次政策举措的制定实施,以及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治本之策的贯彻落实,

23、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势必得到解决,我国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条件日益具备。近年来,国家在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提高事故伤c将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政府、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等的合作与交流,认真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工作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提升我国安全生产水平。c将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5)安全生产工作地位及作用方面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左传有句古语“

24、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整个天是一个和谐”,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只有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得到保证,才能快乐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5)安全生产工作地位及作用方面安全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生命最宝贵,生命至高无上,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是最大的人权。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彰显了执政党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和信念,同时也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安全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

25、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安全发展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和谐社会所具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都与安全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都应在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体现。 安全生产必须贯彻依法治安的方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形成规范完善的法治秩序;必须严厉打击无视生命安全、践踏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的非法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必须建立安全诚信机制,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安全发展反映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26、,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大幅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创伤和震荡,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安全生产事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安全生产列为专节,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减少35、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

27、故死亡率减少25两大目标,将这两大指标与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一并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各省(区、市)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设立了与国家规划指标相衔接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保障措施,从规划上保证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安全生产事业。十3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目前已有一部主体法即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海上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铁路法、民航法、电力法、建筑法等十余部专门法律中,都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

28、监察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50多部行政法规,上百个部门规章。3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此外,各省(区、市)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大致上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已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此外,各省(区、市)都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安全生第三节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 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1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模式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波兰、印度、英国、美国等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煤矿事故频繁,煤矿安全状况恶化。各国均采取了强有力

29、的措施,但做法大体相同:即:动用最高国家权力,由中央政府直接对各个煤矿实施直接监察与管理。其后,世界多数国家均效仿,形成共同模式:第三节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1)中央政府设立独立的矿山安全卫生监察管理机构,该机构在全国派出若干区域机构,形成垂直领导体制。(2)区域机构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员,代表国家对煤矿实施现场监察,如:计划经济国家,向每个煤矿派驻12名监察员;市场经济国家,每名监察员负责23个煤矿。(3)监察管理机构对煤矿安全卫生的监察机制是: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技术标准的作业场所、设施、设备,或从业人员无安全资格证的,一律下令停产而无需解释。发生事故追究监察人员责任。(1)中央政府设立独立的

30、矿山安全卫生监察管理机构,该机构在全(4)监察机构同时负责安全与健康的管理职能,如:起草法规与技术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和科技项目;审发工种安全资格证书和设备安全合格证;事故统计分析。市场经济国家多数负责安全培训。(5)都有技术支援机构,实施量化监察。(4)监察机构同时负责安全与健康的管理职能,如:起草法规与技2以美国为代表的监管(监察)体制(1)机构成立背景 20世纪前30年,美国平均每年事故死亡2000多人,最严重的1907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3242人,成为历史最高记录。其中西弗吉尼亚州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58人,百万吨死亡率8.37。在煤矿安全恶化的情况下,1901年,美国政

31、府成立了矿业局。1941年,美国颁布了煤矿第一部煤矿安全法规,并在煤矿区开始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1949年,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3。1968年11月20日,美国康苏尔9号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8人,导致煤矿工人大罢工,使政府1969年颁布了煤矿安全与健康法,并加强了监察力量。2以美国为代表的监管(监察)体制(2)机构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是美国的政府直属机构,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下属的煤矿安全与健康监察司是煤矿的监察机构,该机构在全国11个地区设监察处和65个矿区设监察站。1991年有工作人员1475人。(3)职能对井工煤矿进行一年4次安全大检查,对露天煤矿进行一年2次安全大检查;调查事

32、故: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和处理;(2)机构对违法矿主进行处罚;组织违法矿主召开安全与健康会议;审批煤矿顶板控制和通风设计及培训计划;管理煤矿安全与健康科研计划;培训安全教员和颁发合格证。煤矿安全监察员如发现煤矿违法或存在对矿工的安全威胁情况,有权停业,关停或撤走矿工,处以罚款,直到条件恢复为止。对违法矿主进行处罚;第四节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1综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体制。(1)安委会。国务院到县级地方政府成立安委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机构。(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到县级地方政府成立安全生

33、产监督管理局,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部门。第四节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2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体制。2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第二章 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第一节 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体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通过学习是煤矿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运用煤矿安全管理原理,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法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第二章 煤矿现代安全管理一、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管理是对管理对象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简称安全管理,是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34、。作用: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关键;2、搞好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特征 ;3、搞好安全管理能使安全与生产技术措施有效地发挥作用 ;4、搞好安全管理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二、安全管理的性质与地位1、安全管理的性质: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的活动,应该具有某些特殊的自然属性。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的掌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规律,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机理来看,安全管理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质:思想性 意志性 效益性 强制性 长期性 科学性 层次性 预防性 群众性 社会功能性二、安全管理

35、的性质与地位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前五项是安全管理内容,后两项是安全管理手段。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这些原理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系统,它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隶属一个更大的系统。现代安全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

36、、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安全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安全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分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这便是系统原理。1、系统原理: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2、人本原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及管理他人,又被他人管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来展开的,使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这就是人本原理。因此,安全管理活动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主动和创造性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2、人本

37、原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3、能级原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系统按安全管理功能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级别,各级别应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内容和安排相应的安全管理者,各级安全管理者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安全管理的能级原理。能级原理确定了系统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能级的层次可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3、能级原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系统按安全管理功能的不同可分 4、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管理的整分合原理。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益的圆满实现。

38、 5、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而有力的反馈。 4、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6、封闭原理: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执行机构,还应由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

39、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行动起来有声有色。6、封闭原理: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7、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内部、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8、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只有正确的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连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动力有三种基本类型: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7、弹性原理:管理是在系统内部、外部环境

40、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4、“三同时”原则: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四不放过”原则。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一、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简介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按时序和方法的改革,把管理总结成为两种对称的方法,一是传统科学管理(简称传统管理),二是现代系统管理(简称现代管理或系统管理)。 企业管理的发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传统科学管理阶段,从1640年1940年;现代系统管

41、理阶段,从1940年至现在。 第二节、现代安全管理方法这两种安全管理方法,都是以安全生产活动为对象,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作指导,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技术。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两种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都被广泛的应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在我国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这一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传统安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虽然为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存在不少缺点,其最主要的就是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也就是说事故预防工作总跟不上技术进步。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引进现代安全管理方法。这种安全管理方法,正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补充和提高。这两种安全管理方

42、法,都是以安全生产活动为对象,以安全生产管理传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管理的对比:1、从概念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基本上是纵向分科,单项保安,事后追查处理,侧重操作者责任。安全与生产脱节,凭经验和感觉处理安全生产问题,从宏观方面查找危险因素 ;系统安全管理把系统科学引入安全工作领域。从性能、经费、时间等整体出发,针对系统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实施综合性安全分析评价,预测事故的可能性,采取措施,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综合指标。 2、从实质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强制安全、被动的事故管理、治标之策 ;现代安全管理是本质安全化、主动的条件管理、治本之策。传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管理的对比: 3、从机能上对比 :传统

43、安全管理对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现代安全管理是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采取措施,也对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 4、从类型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事后追查型、事故分析型,出了事再说 ;现代安全管理是事先预测型,安全评价型,有把握再干 。 5、从做法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主要是人管人的办法,靠行政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是主要是提供物质基础,靠系统分析和评价 。 3、从机能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对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检查6、从重点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抓好对已发生事故的统计分析,即事故本身 ;现代安全管理是抓事前预防 。 7、从属性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安全附属生产,生产要安全,安全为

44、了生产 ;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指导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上所述,现代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新科技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强调八大因素(法规、机构、队伍、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办法是完善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工作以事前为主。6、从重点上对比:传统安全管理是抓好对已发生事故的统计分析,什么是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是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系统的危险认识入手,通过对系统本身的分析、预测、评价来认识问题,从而采取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费用投资等相应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使系统优化,将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达

45、到最佳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什么是系统安全管理? 1、系统安全分析:为了充分认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就要对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分析的准确,才能在安全评价中得到正确答案。每一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都有自己产生的历史和环境条件,所以并不能处处通用。要完成一个准确的分析,就要综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取长补短,互相比较,看看哪些方法和实际情况更相吻合,并力求简单实效。 2、安全评价: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评价。通过分析了解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和薄弱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对系统进行

46、定性和定量的评价。1、系统安全分析:为了充分认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就要对系统3、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可以最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加以修正和加强。采取安全措施,主要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或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展。综上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优越性在于:可以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直观、经验的传统做法,改革成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子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和大幅度的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还可以迅速提高安全工作人员水平。3、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可以最系统进行调二、安全目标

47、管理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夫杜拉克曾说过:“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二、安全目标管理(一)概述部分 1、安全目标管理的含义: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运用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企业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任务定性、定量的转化为目标,并逐级向下分解,然后通过管理使其实现。安全目标管理把企业每个职工科学的组织在目标体系中,使上下目标明确化、具体化、程序化,使之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责任和作用,是各级、各人严格的、自觉的按照所定目标进行工作。(一)概述部分2、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指引作用; 增强组织应变能力作用; 激励和

48、推动作用; 提高领导能力作用; 促进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作用。2、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3、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开展安全教育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制定单位总目标目标展开建立目标体系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定期检查其中考评。4、安全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安全预测;建立系统安全目标;优化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方案;编制和下达安全目标管理计划;实施安全目标计划;监督检查安全目标的实施情况;安全目标管理评价;开始新的循环。3、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二)安全管理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区队、班组的安全目标一般应根据企业安全目标转化分解而来。安全目标可分为长期安全目标(35年)和年度安全目标,主要包括事故次

49、数和经济损失等主要内容。1、工伤事故的次数指标:工伤事故指标是区队、班组安全目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标志着一个区队、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因此,确定这个指标,不仅要考虑企业区队、班组的类型和大小,还要考虑到如何保证本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和本区队、班组的历史情况以及同行业区队、班组的先进水平。(二)安全管理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2、工伤事故的经济损失指标:企业要讲经济效益,区队、班组更需要经济核算。发生工伤事故必然会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下列各个项目加以计算:休工工时的损失;停工工时的损失;煤炭资源、设备工具等物资的损失;工伤治疗费用;死亡抚恤费;其他发生的费用。2、工伤事故的经济损失指标:

50、企业要讲经济效益,区队、班组更需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安全因素的整改等工作转化为数据指标,从而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区队、班组的这些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数据化,作为目标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考核。这些工作可以采用人为的打分标准,将日常的安全工作按照它的重要性以及全管理的难易程度等,给定一个标准分数。这样,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安全因素的整改等工作转化为数据指标,从而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区队、班组的这些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数据化,作为目标

51、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考核。这些工作可以采用人为的打分标准,将日常的安全工作按照它的重要性以及全管理的难易程度等,给定一个标准分数。这样,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 4、费用指标:该指标是指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下达的各种经济费用,如防护用品费用、保健津贴费用、清凉饮料费用等指标也应规定出上限,并落实到人头。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 :由区队、班组长根据企业安全机构提出的总目标,与职工一起提出先进可行的安全目标,经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后确定,并组织实施;长期的安全目标应在前一年的第四季度确定,年度的安全目标应在前一年的12月份确定;为保

52、证区队、班组安全目标的实现,区队、班组必须制定出季度、月份工作计划,并保证实施。安全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 :由区队、班组长根据企业安全机构提安全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国家和上级对安全目标的有关要求;企业区队、班组现有水平和企业总的安全目标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国内外同行业安全目标的标准,特别是先进的标准;过去三年,特别是前一年有关安全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其他有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信息等。安全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三)安全管理目标的管理与奖惩 为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要利用经济手段,实行安全奖罚制度。达到了目标就应该奖励,达不到目标就应

53、该处罚。否则,就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安全目标就很难实现。1、对区队长、班组长的考核。是安全第一责任者。2、对区队、班组安全员和劳动保护检查员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伤亡事故指标和日常安全管理任务。3、对每个岗位工人的考核。总之,通过安全生产的经济奖惩,可以使区队、班组安全目标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起钩来,能够做到奖勤罚懒,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三)安全管理目标的管理与奖惩 (四)安全管理目标的贯彻落实要贯彻落实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1、安全目标一定要层层展开,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并制定为实现各自目标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通过安全目标的逐级展开,一

54、定要达到在安全上层层有保证,即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企业,哪一级都不能出事故。 2、区队、班组要制定完成安全目标的措施,其内容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宣传教育措施、检查措施、隐患整改措施和评比奖惩措施等,并且要确定负责人和完成期限; 3、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企业的矿长、经理必须按季度、年度组织检查,评价安全目标完成的好坏,并进行奖惩; 4、抓好区队、班组安全管理达标创优活动。(四)安全管理目标的贯彻落实三、事故形成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途径综合论的事故模式是世界上广泛被接受的事故理论。这一理论综合的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事故致因,可以对事故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有利于对事

55、故进行分析、预防和处理。综合论认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而形成的。即: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三、事故形成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途径这一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直接造成人员伤害的原因,如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和触电等;二是指直接造成伤亡事故的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构成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或称为事故隐患)。2、间接原因

56、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的原因,及管理 缺陷和管理责任;这一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包3、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是基础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俗、社会历史、宗教和法律等。 4、所谓偶然事件触发,则是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而造成事故和伤害的过程。 综上所述,按照综合论的事故模式,事故的产生过程为: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而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偶然事件的触发而造成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是基础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校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时,则按与上述过程相反的程序进行: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发生过程,在进

57、一步依次寻找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根据综合论可以看出,事故是有其固有规律的,除了人类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地震、山崩等)以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只要是高度重视,探索规律,遵守规律都是可以预防和大大减少的。事故的预防控制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预防第一,防患于未然; 根除事故原因; 全面治理。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时,则按与上述过程相反的程序进行:通过事故现四、安全系统工程管理(一)安全检查表 1、定义与特点:将受检对象事先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这种表就叫安

58、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可在设计、设计审查、基建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中使用。 安全检查表的特点如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易于实现安全检查标准化、规范化;具有直观性;具有监督性;易于编制,容易掌握,适用性强。四、安全系统工程管理 2、安全检查表的种类:由于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对象不同,检查的着眼点也不同,因而需要多种类型的安全检查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设计用的安全检查表;矿井安全检查表; 区、队安全检查表; 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安全检查表应该列举需要检查的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要求不遗漏检查项目,通常从人、机、环境和管理等四个方面考虑,采用

59、提问方式,并以“是”或“否”来回答。一般格式为:序号检查项目标准要求回答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解决时间负责人。 2、安全检查表的种类:由于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对象不同,检查的(二)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的实质就是遵循逻辑学演绎分析的原则,利用事故树这种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并表示各种因素间逻辑关系的逻辑图的形式,对事故进行预测或分析的方法。它是从一个可能的最终事件(即结果)开始,一层一层的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确定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图即事故树把这些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因此,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

60、的方法。(二)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的实质就是遵循逻辑学演绎分析(三)安全信息管理。 1、概 述: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载体所发出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安全信息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起安全作用得信息。安全信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据信息来管理能量; 生产现场的信息是管理能量的主要信息,即第一线信息; 利用循环建立事故的预测信息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实施循环运转和自我完善。 安全信息管理的构成:由管理对象、管理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构成。(三)安全信息管理。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