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与预防“艾滋病”课件_第1页
了解与预防“艾滋病”课件_第2页
了解与预防“艾滋病”课件_第3页
了解与预防“艾滋病”课件_第4页
了解与预防“艾滋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艾滋 预防艾滋艾滋起源艾滋病流行于70年代,但在80年代才开始出现。1981年7月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例。该病人在一家医院作美容手术,割除了脸上的紫色肉瘤,手术顺利,但手术后3个月,该病人极度衰弱,在极度消瘦痛苦中死去;此时,他的两名同性伙伴也出现相同的紫色肉瘤并渐次衰弱,出现多种感染,最后衰竭消瘦而死,这是发现最早的艾滋病病人,这一发现使全人类都感到了恐慌。起源70年代末期,美国东西海岸的内科医师发现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并发症。患者是一些沉溺于同性恋活动的男性,其临床表现有卡波齐氏肉瘤(皮肤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口腔和食道的念珠菌病,以及其他感染和形成肿瘤为特点的严重的细胞

2、免疫缺陷病。不久以后,在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和接受过血、血制品的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了同样的并发症。因此,这一类疾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曾译为“艾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1型和H-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 HIV是一种极为细

3、小的球形病毒,其结构简单,外壳是由蛋白质组成,核心部分是为核糖核酸(),为逆转录病毒。 HIV生存能力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射线不能灭活HIV。 传播途径(一)性传播经性接触感染的人数将占全部感染人数的90(包括同性性接触在内),而且妇女占其中的大多数。据泰国调查,在各自有多个性伙伴者中,男性感染率是79、女性则23。另据研究,1名健

4、康男子同1名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女子发生次性交,这名男子被感染的危险性是1/300;反之,这名女子被感染的危险性变为1/100,如果这名女子原已患有其他性病,则其感染艾滋病危险性升为1/2030。有三类人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危险人群:妓女;与妓女有过性交者;多个性伙伴的男男女女。(三)母婴传播 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都可使无辜的婴儿受害。受感染的婴儿存活时间通常不能超过23年,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婴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约占1/3。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后,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以受到

5、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的分期急性期 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

6、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B、全身症状 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

7、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典型的艾滋病期(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包括原虫、真菌、病毒、细

8、菌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西氏(Kaposis)肉瘤、淋巴瘤等;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恶性病变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称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并发率在20%-40%。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爱滋病病人,表现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结节、浸润性斑块,褐红、紫红到蓝紫色。单个结节常成椭圆形,在躯干的皮疹常沿皮纹分布。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后期结节可融合成溃破。多数病人(70%)内脏也被累及,最常见为胃肠道、淋巴结、其次为肺。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9、。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据统计,在19811991年艾滋病蔓延的前十年里,全世界为其付出直接花费已达2400亿美元。我国目前一位艾滋病人的医疗费用达10万18万元,约等于一个普通人20年至30年的收入。 定期检查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吴尊友说,艾滋病已从“世纪瘟疫”转变为一种慢性传染病。试验表明,如果晚期接受治疗,患者可多活14年,而如果早期发现并坚持治疗,可多活40年。这大大超出癌症的预期寿命,所以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检测不去治疗。预防HIV感染传染源的管理:高危

10、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操作程序,避免职业暴露。 特别护理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

11、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产生报复社会心理,甚至自杀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倾听患者诉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庭护理: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家属应了解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消除误区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咳嗽或打喷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也不会传播艾滋病毒。世界艾滋病日的设定世界卫生组织将12月1日定为世界

12、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设定目的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

13、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的标志红绸带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稠带标志的意义:红稠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历届主题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 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14、 of Each Other)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Women and AIDS)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Sharing the Challenge)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 Commitment)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来”(Time to Act)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AIDS and the Family)(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Shared Right,Shared Responsibilites) (1996年)“一个世界,一个希望”(One World,One Hope)

15、(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Listen,Learn,Live!)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 Difference) (2001年)“你我同参与”(I care,and You?)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16、,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Girls,H and AIDS)(2005 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stop AIDS,keep the promise) (2006年)(2007年)(2008年)均是“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2010年)“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 the light on H and human rights) (2011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 to Zero) (2012年)“行动起

17、来,向零艾滋迈进” ;中国的副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艾滋现状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面对因艾滋酿成的一桩桩悲剧,我们不需要旁观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扭转这场恶性流行病的传播态势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以我们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共同抗击艾滋!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280万到360万之间)人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人是儿童。 数说艾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病毒感

18、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15岁至24岁青少年感染报告9514例,50岁以上人群感染16131例。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新报告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占84.9%。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21.1%。世界现状201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50万,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约170万。截至2011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约一半的人并不知情。近68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法获得相应治疗。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男男同性恋中艾滋病疫情蔓延迅速;学术界认为,同性恋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为同性恋的性接触方式多为肛门性交,而肛门性交常造成直肠黏膜充血轻度损伤,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破损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所以性伴侣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很大。而同性恋者的性伴侣不固定,易把病毒传播给普通人群,其中,大学生群体也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 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在行动习近平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 强调消除社会歧视 温家宝: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艾滋病的合力 保险剔除歧视条款就业呼唤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