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并为我 的农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 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体系陈旧;科研、教育、推广、生产相互脱节;条块、部门、 地区分割严重;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 足;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推广经费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等。针对我国农 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上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探索了如何建立
2、 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农业科研人员、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农民的积极性,合理地组织分工与协作, 发挥组织效能,改善农业技术推广宏观管理行为,使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成为人、财、物、信息、管理最优组合的系统,从而 提高科研成果的扩散与转化效率。并提出以下对策:(1)按照 农业区域化布局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中心,采用派出形式改 革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并引入竞争和 激励机制;(2)加大政府农业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 完善项目经费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3) 采用“产学研”紧密结合模式,依托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 管理、科技信息、技能培训、成果
3、转化四个平台,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4)采用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保证农业技术成果的 有效转化。(5)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信息网络化建设,保障农 业技术信息的畅通传递;(6)引导农民合作组织的构建,提高 农民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7)完善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 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关键词:农业推广,推广体制,推广经费,推广人员AbstractAgrculture technique extension system of China is set up in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4、period,and contribute to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with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technique extension system is displayed gradually : Agrculture extension Organization is old; the departments of research、 education and extension are grievously disjointed; Se
5、ctions and regions are divided up; the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agriculture technique extension is not sound; and materils supply is seriously lack; govemment management is not seasoned with the markets demand; extension budget is lack and construction is not reasonable. The quality of basic extensio
6、n deputy and farmer technology is low, e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questions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of China,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the world, combin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ina, make great efforts to explor
7、e the scientific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system, in order to excite the enthusiasm and inherent potential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deputys, farme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deputys and f
8、armers, promote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macroscopical administration, ensure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systemand the supplyof manpower,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 information , optimum system, thus raise diffusion of the scientific findings and transformation ef
9、ficiency , shorten the cycle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findings apply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hing that make investigations to the system of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drawback existing to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
10、arization system carries on in-depth analysis,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reform: (1) Set up the centr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gricultural area overall arrangement, adoptand send the form to reform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
11、ion organizations of villages and towns, implement the qualification system of the job, introduce the competi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2)Strengthen governments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ggregate investment, improve investment structure, perfect the input mechanism of project funds, form the syste
12、m of pluralistic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rogressively ; (3)Adopt production , teaching, research and combine the mode closely,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kills training, achievement of relying on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
13、ndR&D institution transformfourplatforms,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4)It is multi-form, multi-channel to adopt,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f the extension worker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peasa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utural
14、 dynamics, guarante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5) Technique extension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ing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urther, ensure the unblocked transmis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6) Guide the const
15、ruction of peasants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improve peasants ability to resist market risk; (7) Perfect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ensure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xtension worker and peasa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
16、gy. Key words : Agriculture extension; Extension system; Extension find; Extension personnel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1选题背景经过20多年的 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和 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这即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前 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置身于这样的背景 下,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怎样发展,怎样应对新的 挑战、适应
17、新的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1993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对推广 工作的原则、推广体系的职责、推广工作的范围和国家对推广 工作的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原则规定,是我国农业技术 推广事业的一个里程碑。1995年,农业部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 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全国种子总站 合并,建立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使其成为全国种植 业技术推广的龙头。2000年底统计,我国有种植业技术推广机 构5.1万个,农技推广人员38.4万余人。国家设有全国农业技 术推广服务中心,省级为省农技推广中心或分设的农技推广、 植保、土肥、种子等总站,地(市)级设农技
18、推广中心或分立的农 技推广、植保、土肥、种子等站。县级主要设农技推广中心。 乡镇一级设农技站。全国约20%的村设有农技服务组织,共有 193万农民技术员,660多万个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技术协 会15万多个,囊括500多万农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 这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巩固我国农业的基 础地位、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不能适应 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2研究目的和意 义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研究,借鉴国际上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努力探索科学 的农业技
19、术推广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农业 技术推广工作者、农民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提高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合理地组织分工与协作,发挥组织效 能,改善农业技术推广宏观管理行为,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 为人、财、物、信息、管理最优组合的系统。从而提高科研成 果的扩散与转化效率,缩短科学技术、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 产的周期。在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 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革的 对策。1.3研究内容和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总结世 界上主要的推广体系类型,美国、日本等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的 组织形式、人员组成、经费来源、推广内容、特
20、点和我国的农 业技术推广发展、成绩和特点。通过过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措施和建议,从而探求加快农业创 新和发展,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途径。1.了解农业技术推 广的主要理论基础。2.从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取得的启示, 归纳其共有特点和管理经验。3 .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措施和建议1.3.2研究方法文献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文献,通过认真分析与综 合研究进行分类整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以及相关理论 均在此基础上提出。(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农业推厂体系 的特点、现状与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横向比较提出我 国农业技术推
21、广体系建设的思路。因素分析法:论文写作中, 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涉 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农民合作组织与法律保障等,为农 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访谈法: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技术推广研 究和管理方面的教师进行请教,了解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的看法,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以 及进行农户访谈,了解其认识、学习和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途 径和过程。 第二章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经验2.1美国农 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美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高达7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0%,位居世界前列。 如此之高的农业科技贡献率
22、与其完善而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 系是密切相关的2.2.1.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体系1.联邦农业 技术推广机构联邦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指联邦政府农业部 下属的合作推广局,其具体职责是就农业技术推广问题联络农 业部与各州推广机构之间的关系,协调农业部的教育活动并负 责管理“斯密一利弗法”。它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在规划、进 行和评估推广工作计划时为各州推广站提供信息、指导和帮助; 审批联邦资金资助的合作推广项目等。2.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指赠地大学校外工作机构的农业技 术推广站系统,其具体职能是制定各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负 责组织实施、选聘县农业技术推广员并安排必要培训以
23、及提供 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3.县级推广机构县级推广机构是州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派生机构,同时也是农业合作推广体系的基 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农民发现农场经营的问题并协助 解决、说服鼓励农民采用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组织农民 以改善其处境、使农民了解影响农民利益的环境变化并协助他 们寻找有效的相应措施等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由县推广 办公室和县推广理事会共同承担。县推广理事会是根据州法律 授权或赠地大学与各县之间签定的在各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 作的谅解协议而成立的,与州推广站联合指导该县的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如:选择项目、安排计划、确定推广预算和帮助实施推广计划等。2.2.2.美国农
24、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点 美国合作 推广体制的本质特征是合作,它是联邦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各 州农业技术推广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美国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灵魂与核心。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1)经费来源的多渠道性:首先,按法律规定,各级政府 以预算形式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所需经费;其次,由社会 上各种基金会和私人企业资助;再次,由农民自愿酬款。农 业技术推广人员来源的广泛性:州立大学的推广专家由从事教 学科研以及推广单位的专家教授兼任,而县推广站的推广人员 由州立大学统一雇佣和管理,辅助工作人员则由县政府雇佣和 管理。除此之外,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和不计报酬的农民也参 与到农
25、业技术推广当中来,从而构成了推广人员的广泛性。 推广项目的提出、制定与实施是多方力量合作的结果:各县推 广项目由各方人士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根据当地的需要提出,再 由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人员合作制订出项目方案。项目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除科研、教学和推广人员参加外,各级农业局、 农协、大众宣传媒介和涉农企业甚至一些农场主也积极参与配 合。2.2.3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 系中建立赠地学院的目的就是要“把大学带给人民”,使那些没 有机会进入校门学习的农民也能受教育,并向所有农民提供社会教 育和服务。随着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其推广内 容也不断丰富,并且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相 应的调整和补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 20世纪之初,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标是提供技术咨询和 解决农场的生产问题;到了 20年代,市场价格和投资的变化 使得农村收入有所减少,因而,改善农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 效益则上升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30年代,响应政府的 农业调整法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融入了开发农民经济资源的 内容;二战期间,保证和提高粮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开发统一课件
- 民间玩具美术课件
- 2025标准借款协议合同范本
- 刘卫国: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
- 家庭教育课程课例分享
- 体位性低血压的抢救与护理
- 2025标准设备租赁合同
-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清华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水路货物运输合同范本GF12
- 2024-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附参考答案
- GA/T 1047-2013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
- 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教学案
- 代理授权书模板
- 论语子路篇-论语子路篇讲解课件
- 咯血-护理查房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黄河上游历史大洪水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 图纸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64部分:城镇供水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