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建筑史学习资料-作者 : _-日期 : _中国建筑史前言:中国古代建筑特征1、干阑式建筑(木构架建筑)井干式建筑(不是木构架建筑)2、最早空间理论 老子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3、影响建筑形制的因素:1、玄学2、礼制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4、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稳定,变革第一章 清式木构架建筑平面第一节 单体建筑平面一、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1、间的概念:(1)四柱之间的空间( 2)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与山墙平行的屋
2、架的空间)2、出廊正式出廊:(1)无廊式2)前出廊式3)前后廊式4)周围廊式3、面阔和进深4、间的名称:(1)十一开间:尽间稍间次三间次二间次间明间次间次二间次三间稍间尽间2)九开间:尽间 稍间 次二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次二间 稍间 尽间3)七开间:尽间 稍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稍间 尽间4)五开间:尽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尽间5)三开间:次间 明间 次间5、间的不等宽现象(1)中间(明间)最大,依次递减2)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他开间大小相等,宽度介于明间和尽间之间3)间的不等宽现象的原因:功能的原因经济的原因 结构的原因(技术) 审美的原因6、间架柱网:( 1)架(清):檩的数量(进深方
3、向)为架的数量( 2)步架(宋):两条檩之间的距离为一架(檩 -1 步架)二、 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1、正式:长方形2、杂式:除了长方形以外,都是杂式第二节 庭院空间的组群布局一、建筑组群平面的形式1、扩大建筑规模的两种形式:(1)量的扩大( 2)数的增加(中国建筑规模扩大的形式)2、建筑组群的离散型布局:(1)贯联式布局2)联排式布局3)散点式布局4)庭院式布局3、庭院式布局的优点和功能:(1)空间聚合功能:空间组合功能,平面功能布局通过庭院分隔并连接。2)气候调节功能:采光、纳凉、通风、避风3)场所适应功能:四合院式布置建筑占地70,庭院占地 30,建筑面积多,庭院显得宽敞4)防护戒卫功能
4、:每个院都可做关卡5)伦理礼仪功能: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礼制(儒家)6)审美怡乐功能:庭院式布局的空间序列有时空性4、庭院式组群的平面布局和特点(审美功能):(1)突出内向型布局2)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3)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4)突出单体门的作用( 5)突出亦里亦外的空间(1)(2)二、庭院式的构成机制和组合方式1、构成机制(种类)庭院式:(1)廊院式:单核 殿堂栋多重(双核)前后二、三栋( 2)合院式: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中庭式:A、离散型B、毗邻型B中殿式: A、配殿贴边(3)(4)、配殿内移1) 廊院式:廊院是以回廊围合成院,沿纵轴线在院子中间偏后或偏北的位置设主体殿堂一栋或前后二
5、三栋。廊院式是早期大型庭院的主要布局方式。2) 合院式:合院式是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成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每一院落称为一“进”,若干“进”沿纵身轴线串联,称为一“落”或一“路”。3) 中庭式:主殿坐北,把主殿设在庭院北沿正中相应的东西配殿也对称的处在东西两侧的院墙,廊庑部位主辅建筑都与院墙、廊庑一起贴边布置,起到庭院空间的围合构成作用。可形成宏大的开敞院,也可形成小巧的内聚院。4) 中殿式:主要建筑或次要建筑坐中的布局,把主要殿堂设在庭院之内,通常位于中轴线偏后的位置,以保证殿前空间有一定的深度。两侧的东西配殿有两种情况:一种贴边布置,一种内移到院子内。2、组合方式:( 1)对称式
6、2)半对称式3)不对称式3、大门的作用:(1)大门承担了组群外显立面的作用2)大门成为组群的艺术起点3)大门是庭院空间的艺术转折点4、如何突出强调门的作用:(1)不断变化门的种类和形式(2)用影壁和牌楼加强门的艺术效果5、从构成形态上,中国建筑单体门分为:( 1)墙门:(依附于围墙、院墙上的门):高墙门:墙高门低低墙门:墙低门高A 山门B戟门洞门( 2)屋宇门(明间穿堂):山门(通往圣境的门) 戟门(王府大门、隆重的门) 塾门(最古老最原始的门)C 塾门3)牌楼门:也称牌坊,是单体门的一种独特的形态。牌楼平面是独立的单排柱列。是标志性表彰性的单体门。牌楼门的作用: A、歌功颂德BCDE、划分区
7、域、加强门的艺术效果、扩大门面的规模、用作店面的形式牌楼的分类:A、从用材上分:石牌楼、木牌楼、琉璃牌楼BC、从立柱是否出头:冲天式、非冲天式、从额枋上是否带有屋顶:起楼式,不起楼式牌楼的命名:A、几间几柱几楼(非)冲天式(材质)牌楼、几间几柱(非)冲天式(材质)牌坊4)台门:有台座,台墩的门,统称为台门。一般是一对,装饰门面,礼仪性,标志性,祭祀性6、影壁(家)(1)一字影壁2)八字影壁3)跨山影壁4)撇山影壁( 5)一封书影壁第二章 清式木构架形式第一节 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1、抬梁式木构架:中国传统木构架形式之一,也称为叠梁式。梁柱型体系,主要的结构构架包括柱、
8、梁、檩、枋。可以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所用材料较大,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居民建筑。2、穿斗式木构架:中国传统木构架形式之一,也成为立贴式,檩柱结构体系,主要的结构构架包括柱、檩、穿、挑。优点是可以用小材,屋顶轻,构件灵活,构造简单。缺点是室内空间受到限制。一般使用与南方居民。3、穿斗式的优点:(1)尽力用竖向的柱来代替横向的梁,承担荷载2)以小材代替了大材3)构造相对简单4)简化了屋面用料5)建筑平面形状灵活缺点:柱子太密,室内空间受到限制,没有大的空间。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1、柱:按柱子所在的位置分:1)檐柱:凡是檐下最外一列的柱子都叫檐柱。2)角柱:山墙两端处在建筑转角处的柱子叫角柱。
9、3)山柱:位置在山墙之内,并从山墙之内直顶屋脊的柱子。4)中柱:在建筑物横向中轴线上的柱子。5)金柱:在檐柱以内的柱子,除在建筑横向中轴线上的柱子。(金柱又有里外之分,离檐柱近的外金柱,远离的叫里金柱(内金柱),中间是中金柱。)6) 瓜柱: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下端的功用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同的柱子。(童柱或柁橔)2、檩:(大式做法中叫桁,小式做法中叫檩)檩是垂直于山墙布置的,它的取名方式与柱一致1) 内金柱上金檩(桁)外金柱下金檩(桁)中金柱中金檩(桁)2) 中柱脊檩(桁)3) 挑檐桁(飞椽上,斗栱下)支撑飞椽,伴有斗栱出现3、梁:( 1)承担几根檩的作用(重量)就叫几架梁,沿进深方向铺设
10、。2)在有廊的建筑中,主要的梁多半由前后两金柱承担;在金柱与檐柱之间,另有次要的短梁,在有斗栱的建筑中叫挑尖梁,在无斗栱的建筑中叫抱头梁。4、枋:( 1)沿进深方向:A、随梁枋(在几架梁下)B、穿插枋(在抱头梁或挑尖梁下)沿开间(面阔)方向随檩叫2)不承重起连接作用3)连贯两柱间的横木叫额枋或檐枋,其长度按面阔。在较大的建筑物上,有用上下两层额枋的叫大额枋和小额枋,大小额枋之间有立着的板叫做额垫板,大额枋的上皮与柱头平,其上再加一层平板枋,枋上排列各攒斗栱,斗栱之上放梁,梁上放桁。较小的建筑物不用斗栱,梁头直接放在柱子上。( 4)成套出现:檩(沿开间方向)垫板枋第二节 斗栱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
11、的部件,是屋顶与屋身立面的过渡,也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最特有的部分。斗拱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只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和皇家建筑中。斗拱是有斗型方木和肘型曲木组成的。宋代称斗拱为辅作攒是单位斗拱一般是青绿色的一、 斗拱的作用: 1、承托作用2、支撑挑檐桁3、减少净跨4、连接柱网5、抗震性强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在建筑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之上柱头科2、在柱间额枋之上平身科3、在屋角柱头上角科(最复杂)二、 斗栱的组成: 1、斗(方形木块):( 1)坐斗( 2)十八斗升( 1)槽升子( 2)三才升2、栱(肘型曲木):开间方向:瓜栱(
12、最短)、万栱(最长)、厢栱进深方向:翘、昂、耍头正心栱:单材栱(里拽栱、外拽栱)三、斗栱的规模清代:踩、出踩1、偷心造:不是每一踩斗栱都有横栱。2、计心造:每一踩都有横栱的作法。3、插栱:所有的横栱全部都是偷心造。四、斗栱的类别1、按位置分:柱头科、平身科、角科2、按做法分:翘昂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和一斗三升斗栱、品字科斗栱、溜金斗栱、隔架斗栱。五、 斗栱的模数:1 、清工程做法中确定,以“斗口”作为建筑单位的模数单位。2、取平身科的坐斗斗口,所开的大小为标准定位一斗口。第三节雀替一、概念:雀替是清代的名称,雀替原始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它具体位置在梁与柱的交接处,它除
13、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它在宋代营造法式中叫“绰幕”。随着时间的推移,雀替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结构意义,仅作为装饰构件使用,并且清代时还规定了其长度应为所在面阔的四分之一。二、 雀替的作用: 1、增加挤压面和受剪断面2、减少净距3、改善节点构造4、增加艺术上的过渡骑马雀替(廊的雀替是一个开间)第四节 对木构架的评价一、木构架是梁柱框架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1、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234、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调节、可以搭配适用各种地方材料、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二、木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三、体现理性传统,达到高度成熟标准四、费工费料五、 技术局限
14、: 1、没有形成三角形的杆件体系234、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柱基础与柱子连接不牢固、断面不合理六、耐久性差第三章 木构架建筑台基第一节一、台基的原始功能和派生功能:1、防水避潮2、稳固屋基3、调式构图(比例、色彩、边际线)4、调度空间5、扩大体量6、标志等级7、独立建坛二、台基的构成:1、台明:台明即为台基的基座,是台基的主体构成。2、月台:月台称露台,平台,可视为台明的延伸和扩展,做法与台明相同按性质分:正座月台、包座基月台3、栏杆4、台阶:台阶是上下台基的踏道。第二节 普通台基一、平台式台明:1、台明从样式上分为:( 1)平台式( 2)须弥座2、平台式台明根据自身包砌材料不同可分为:(1)普
15、通台明(平台式):砖砌台明满装石座(2)高级台明:须弥座二、台阶:台阶是上下台基的踏道。分类: 1、按做法不同:(1)垂带踏跺(带御路、不带御路)2)如意踏垛3)礓嚓、按所在位置不同:( 1)正面踏跺2)垂手踏跺3)抄手踏跺、按数量分:( 1)单出陛2)三出陛第三节 须弥座一、须弥座的使用位置:1、台基上2、墙基或雕刻的底座二 须弥座的等级:1、全部素光2、只在素腰装饰3、只在素腰和上枋上装饰宋式清式配件多配件少望柱柱头小,截面为八边形望柱柱头大、截面为四边形望柱间隔远间隔近寻杖细长、留空大,通透栏板厚,通透小4、全部雕饰透气,轻快庄重,稳定,粗壮有力宋式清式仿木石材质层次多、线条细层次少、线
16、条粗地栿在望柱的旁边地栿在望柱下自身主次分明不强调主次细部精细硕壮第四节 栏杆一、栏杆的作用:1、维护作用个别线条不合理没有不合理的细部2、分隔空间苗条、女性美粗壮、男性美3、构图花边4、标志尺度仿木头须弥座石头材质二、建筑装饰点:1、关节点2、自由端3、边际线4、棱格网5、表面层三、抱鼓石:位于传统杆端部的三角构件,通过一根望柱以保证栏杆的稳定,其形式主要由鼓镜和卷瓣曲线构成,以优美的曲线形成栏杆尽端的造型。第四章 屋顶屋顶的构成要素“脊”和“庇”中国建筑屋顶构成的两大要素。“庇”是屋顶的覆盖主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屋顶。“庇”呈面的形态。凹曲面。庇面基本上由瓦垄组成。“脊”呈线的形态,是确定
17、屋顶形象的主要线框。第一节 屋顶的基本形态一 正式建筑: 1、庑殿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歇山顶(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悬山顶(山墙出檐)、硬山顶(山墙不出檐)二、 杂式建筑攒尖顶:1、没有正脊,只有垂脊(有几条脊就叫几角攒尖)2、没有正脊,没有垂脊(圆攒尖)三、 屋顶的变化与组合:1、重檐(重楼、重檐):提高等级的做法,庑殿顶与歇山顶可以重檐(多重叫密檐)。2、卷棚(无正脊):降低等级作法,庑殿顶不可卷棚。第二节 大屋顶的形态特征形态: 1、深远的屋檐(出檐大)、凹面的屋面、反宇的檐口、翘起的翼角、突出的脊饰、丰富的瓦件第三节 大屋顶的构造做法一、清举架法(从下往上做)宋举折法(
18、由上往下做)水戗发戗二、出檐嫩戗发戗三、起翘戗指的是建筑的戗脊,发戗指的是起翘。、水戗发戗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构造做法比较简单。2、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的起翘,构造做法比较复杂。出翘:屋顶的平面不是绝对的长方形,而是在四角有向外伸出的曲线,叫做出翘。四、 1、推山:庑殿顶正脊加长(檐部不推)、收山:歇山顶两侧山花有檐柱中心线向内收进的做法,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挑山:悬山硬山顶、悬山顶不起翘、不出翘。第四节大屋顶上的瓦件一、屋面瓦件: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钉帽、勾头瓦(檐口处):带瓦当的筒瓦2、滴水瓦(檐口处):带滴水的板瓦
19、二、屋脊瓦件:正脊、垂脊、戗脊三、吻兽:正吻、垂吻、戗兽(兽头)、仙人、走兽1、正吻:正脊两端各有龙头形雕饰,相向口吞正脊,称为正吻,也叫吻兽。保护屋顶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节点的构件。后沿袭下来演变为具有象征意义和装饰意义。、兽头(垂兽、戗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第五节 大屋顶的评析一、 大屋顶反映的艺术传统:1、理性传统2、惰性传统二、大屋顶的性格序列:1、庑殿顶:厚重、庄严、男性美2、歇山顶:玲珑、华丽、女性美3、悬山顶:大方、舒展4、硬山顶:拘谨、内敛5、攒尖顶:活泼、俏丽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和彩画第一节 装修一、 装修的类别: 1、外檐装修:用来分隔内部空间
20、和外部空间的分隔物。包括门、窗、栏杆、大门。2、内部装修:用来分隔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装修包括罩、博古架、天花板、藻井及内部空间与屋顶的隔断。二、 四合院大门: 1、广亮大门:门被设在脊檩下2、金柱大门:门被设在金柱下3、蛮子门:门被设在檐柱下4、如意门:洞门三、隔扇门、窗1、扇的构成:(1)板、边构成2)板、棂、边构成3)棂、边构成隔扇门立面支摘窗立面2、隔扇门窗的形式3、支摘窗(卧室)4、隔扇的尺度调节:绦环的高度= 2倍的抹头的高度裙板的高度 = 4倍的绦环板的高度一般抹头隔扇最上抹头的上边到窗棂的下边(皮)占整个门扇的3/55、棂心的形式( 1)平棂构成:由直木棂条构成格心:间隔构成网
21、格构成框格构成连续构成沿边构成2)曲棂构成:由曲线的棂条构成格心3)菱花构成:由花瓣的棂条构成的格心6、罩:( 1)隔架:几腿罩、花罩、落地罩、栏杆罩、圆光罩、八角罩2)明间的分隔:太师壁、炕罩3)博古架、书格(书架)-7、借鉴意义: 1、灵活空间构成、半私密空间构成、多层次空间构成、中心空间构成、精神空间构成、民族特色构成第二节 木构架建筑的色彩和彩画一、 用色特点: 1、形成了官式和民间两套配色2、群体用色特点:(1)以大面积的无彩色系做背景,烘托小面积的有彩色2)强调用色的等级观念3)注意环境色4)注意主次色彩的对比3、单体建筑的用色特点:(1)善于把握冷暖变化2)注意单纯与丰富的对比3
22、)善于处理色彩的辉煌效果(红绿相间、金朱交错、青绿点金)二、清式彩画1、彩画分类:(1)殿式彩画:用在大殿正式的房子上,宫殿,陵墓,衙署。殿式彩画分为:和玺彩画(以龙为主要的装饰母题,等级最高)旋子彩画: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形式之一,以牡丹花抽象成的图案旋花为主要的装饰母题,旋子的图案有很多种,其中以一整二破图案为主。这种彩画主要用于寺庙、衙署的主要建筑、宫殿、陵墓、堂庙的次要建筑。( 2)苏式彩画:源自于苏州、江苏、民间、尤其是民间的园林中,得名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园林中。2、彩画的构成机制:(1)彩画的组成:线、地、花2)彩画的变化现象:图案交替变化,上下,左右颠倒,青绿相间3)彩画等级三、彩画
23、现象分析(一)殿式彩画和苏式彩画比较殿式彩画苏式彩画全部采用象征化的母题写实性画题为主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突破构件的结构逻辑严格的运用平面图案,没有透视感,立体感,图案平面化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效果第六章 园林建筑1、中国园林的萌芽期:先秦,秦汉时期2、中国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中国园林的成熟期:隋唐、宋代4、中国园林的高峰期:元(过渡期)、明、清时期中国园林的雏形囿计成的园冶系统地阐述了文人造园的思想和具体的造园技术手法。是我国最早的造园著作。第一节 传统园林的分类传统园林分类: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3、寺庙园林一、私家园林“文士园”1、基本模式:宅+园2、物理功能:住宅的延伸,建筑与
24、自然相结合的环境。3、精神功能:(1)寄情山水2)欣赏诗情画意的美景3)炫耀财富4、特点:小空间;短距离;格调素雅;精巧二、皇家园林帝王苑囿1、皇家园林的基本模式:(1)苑(玩)(2)苑 +囿(玩、狩猎)(3)宫 +苑(住、玩)2、特点:( 1)功能多元,规模宏大2)天然山水与人工山水3)表现皇家气派4)集锦式造园格局3、景观构成:(1)海岛仙山2)林泉丘壑3)佛道奇观4)田园村舍5)街市酒肆三、寺庙园林:宗教园林、佛教园林、道观园林、名人祠堂特点: 1、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2、选址自由、具有旅游性、寿命长5、数量很大第二节 私家园林的创作思想园冶中的造园思想:1 、造园目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5、”2、造园方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3、造园优化标志:“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4、造园步骤:“目寄心期,意在笔先”5、造园构思“三分匠,七分主人”6、造园的鉴赏指引:诗文指引、提名指引、楹联、匾额指引第三节 私家园林的构成要素一、园林建筑:1、厅或堂(厅是方梁堂是圆梁):整个园林的构成中心(朝向最主要景观,体积最庞大)1)厅(堂):前出廊2)四面厅(堂):四面出廊3)鸳鸯厅(堂):勾搭屋顶,南北西厅2、轩、馆、斋、室、房、厂(根据建筑所在位置命名)数量多、体量小、位置灵活3、楼和阁(园林中的二层建筑):作用:活跃建筑景色,丰富天际线,提高视点借景4、榭、舫:( 1)临水建筑,突出亲水性2)
26、舫:水边船型建筑,又叫旱船,三面邻水5、亭:( 1)点状建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占地少,敞开的造型,变化丰富。2)作用: 休憩点观赏点景点6、廊:( 1)作用:交通作用划分空间导游路线(2)类别:双面廊单面廊复廊直廊曲廊回廊抄手有廊二、园林的水理水1、水的作用:(1)物理作用2)精神作用(审美):自然情趣的载体动态的景观水面构成虚扩空间2、水的形态:(1)水有很多种“形”泉、溪、瀑布、潭、池、河、湖、塘2)水色讲究春绿,夏碧,秋清,冬黑3)水的形态:静止,流动,下落,飞溅,波澜,喷射三、园林的山叠山1、山的作用:(1)塑造地表,是园林风景的基本结构2)自然美的信息载体3)可划分景区,增加层次4
27、)延展空间,使风景延伸5)登高远眺,鸟瞰6)提供多种山的形态7)作为入口的屏障,挡边界,挡路线8)山水构成土方平衡2、园林山的构成山的分类:(1)土山:“土包石”2) 石山: 土胎山“石包土” 纯石山四、 园林用石作用:1、用石叠山2、用石驳岸3、绿化配置4、小品5、峰石五、园林绿化:1、作用:( 1)山林气息2)调节局部小气候3)组织景区空间4)取得景物层次5)做为欣赏点6)现实园林的季节感2、要点:( 1)追求自然形态(2)选择合宜地段(3)注意绿化本身的特性(4)考虑绿化的形态(5)考虑绿化的色香声(6)注意与环境协调(7)注意欣赏的重点(8)注意与季节的协调(9)考虑欣赏人的喜好六、
28、园林的路: 1、作用:( 1)交通作用(2)剪辑作用:解决景点的先后次序问题远近问题角度问题久暂问题景观的渐现和突现问题2、设计要点:( 1)游览的诱导性2) 进行的曲折性3) 周始的回环性4) 形态的变换性5) 铺装的多样性第四节 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段一、 划分景区: 1、作用:( 1)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2)变共时性欣赏为历时性欣赏( 3)形成对比效果2、要点(原则):(1)有主有次,主次分明2)要各有特点3)相互联系二、塑造自然山水的形象1、造山:布局模式:(1)规律: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主建筑( 2)使主山与真山相关联2、理水:( 1)水面有聚有分,聚分合理(小型园林主聚,大型园
29、林主分)2)妥善设置水口3)岸的处理三、 处理人工建筑和自然风景之间的矛盾:1、采用隔绝式布局(过渡,矮墙,植物)2、缩小建筑尺度(真缩小、勾搭屋顶)3、虚化建筑界面(刷白、用廊或山)四、运用空间的手法:1、划分景区2、尺度处理3、源流无尽4、周而复始第五节 苏州拙政园一、 中部: 1、中部布局以山水为主体2、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主建筑3、主体建筑用四面厅形式4、善于处理景观对比5、善于处理景观层次,借景和对景二、西部:处理有得有失第六节 颐和园一、整治地形:1、原始地形的美中不足:(1)山水错位(2)养水水位不稳(3)山体造型不好(4)后山景观散乱2、整治方法:( 1)疏浚西湖往东拓宽湖面2
30、) 修筑西堤,支堤,将昆明湖分成大小三个水域3) 整理前山,疏通右湖,进一步密切湖山关系4) 顺依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园林外借景二、 宏观特色(整体特色):1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岛式和堤式综合的湖区布局3、前山区为“寺包山”后山区为“山包寺”4、建筑美和自然美相结合5、以建筑构成景观中心6、两种境界的形成:前山区“仙山琼阁”后山区“山林野趣” 为什么折塔建阁?: 1、消瘦高,分量不够,形体不合适,显得孤立,单调,唐突2、万寿山不高,而塔高破坏山的高度,有损前山区的整体比例3、塔身细高,作为前山区的大型建筑组群的中心建筑,有点分量不足,压不住阵脚4、塔的高度会超过山的高度,塔的部分暴露给后山
31、5、在颐和园中总能看见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若再建延寿寺,则显得雷同和单一。长廊的作用:1、提供了一条全天候的游览路线2、长廊起了引线串珠的作用,把前山区散落的建筑串起来,起到收拢的作用3、大大丰富了排云门附近的园林气氛4、是前山和昆明湖的层次过渡5、自身构成独特的景观三、 后山后湖区: 1、布局特点:(1)两山夹水的河湖、幽静2) 化河为湖,开合多变的基本格局3) 水面的收放与两岸的山势凹凸紧密结合4) 北岸土山与南岸真山协调成整体5) 后湖中段设河街,丰富后湖形态,丰富沿河景象四、前湖区布局:( 1)堤:西堤,支堤2)一池三山一大岛:治镜阁、藻鉴堂、龙王庙岛3)小岛:凤凰墩、小西泠、知春亭第二
32、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建筑第七章 原始社会建筑第一节 考工记和管子的城市规划理论一、吕氏春秋的城市规划模式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二、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因地制宜)“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三、管子乘马篇“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第三节 茅茨 土阶 瓦屋 高台建筑一、 茅茨土阶: 1、茅茨茅草屋顶2、土阶夯土台基二、瓦屋(西周)最早四合院瓦的演变: 1、瓦的尺度由大变小2、由精致到粗糙3、由雕饰到上釉4、由多种规格到少数规格三、 高台建筑: 1、是一种土木相结合的建筑2、木构本身体量不大3、它的夯土工作量
33、大4、它的夯土形体很大5、上下层的结构没有关系6、每层木构都是落地的第三篇封建社会建筑第八章封建社会的宫殿、坛庙、陵墓第一节 北京故宫一、 故宫的布局: 1 、紫禁城(大内宫城)前朝(凸)后庭(凹)2、前朝部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东)文华殿、(西)武英殿3、内廷部分: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后宫(东六宫、西六宫)养心殿。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寿安宫,寿康宫。东路: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二、故宫的规划设计意匠:1、故宫的建造面临很多的问题:(1)高度复杂的使用要求2)森严的门禁戒卫3)繁缛的理智规范要求4)阴阳五行,风水八卦的表征5)代表帝
34、王至尊,江山永固的思想6)创造出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2、设计手法和规划意匠:(1)占据最显要的位置2)采用宏大的规模3)突出主轴线和对称的布局4)院的运用与空间的变化5)形体尺度的对比6)体现了整套的礼制要求7)运用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8)运用其他手段:雕刻、绘画、文字等三、故宫的设计手法1、太和殿庭院:(1)总体布局处在最优越的位置上2)太和殿的庭院采用了宏大的尺度3)太和殿本身采用最高的规格4)太和殿台基的妙用5)处理好大殿与庭院的关系6)处理好其他建筑和太和殿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北京天坛一、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1、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2、总体布局,主轴线偏东3、以建筑形象来表现天:(1)以园来象征天,天圆地方(2)用矮墙来扩大建筑形象(3)用高耸的台基和重檐屋顶来突出天的崇高感(4)用色彩来表现天4、组织极开阔的空间视野,创造一个崇天的境界,两点一线的观天视野5、运用一系列象征的手法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设施维保内容及实施方案
- 2025年湿法混合颗粒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CTD剖面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紫外固化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甘肃省天水市五中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科技产品的伦理设计及市场策略
- 医疗健康信息的多样化传播途径
- 智慧教室中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 家长参与的社区教育项目实践与思考
- 新媒体技术在商业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2025年7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科大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04活性污泥法-2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
- 2025年中国旅游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中国IBD蓝皮书-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暨生存质量报告:克罗恩病部分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踏板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中国公安信息化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山东生态功能区划(文字)
- DP备份软件日常维护手册
- 省教改课题申报书填写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