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1页
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2页
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3页
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4页
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小剧场戏曲”到底是什么?与“大”相对应,直观来看,“小剧场”的“小”首先反映在剧场的物理规模上。不同于大剧场宽阔平展、与观众泾渭分明的演出舞台,小剧场的舞台常采取半伸出式的结构,直接探入观众席当中,使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发生在更近的距离之内。同时,与大剧场动辄成百上千的观众人数相比,小剧场所容纳的观众要少许多,一般仅在几十人到二三百人,许多在大剧院里听惯了

2、戏的观众对“小剧场”的模式感到陌生,其实这种模式才是戏曲最传统的表现形式。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小剧场”: A.结构布局的主要特点 B.表演形式的发展历史 C.所能容纳的观众数量 D.演员与观众间的互动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与判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一一对应,从中找出原文中没有提及的一项。A项在文段中有提及,即“小剧场的舞台常采取半伸出式的结构,直接探入观众席当中”。 B项在文段中未提及。 C项在文段中有提及,即“小剧场所容纳的观众要少许多,一般仅在几十人到二三百人”。 D项在文段中有提及,即“使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发生在更近的距离之内”。 故本题选B。

3、解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和D项均对应“不同于大剧场宽阔平展、与观众泾渭分明的演出舞台,小剧场的舞台常采取半伸出式的结构,直接探入到观众席当中,使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发生在更近的距离之内”。因此,“结构布局和演员与观众间的互动”均有提及,排除A项和D项。C项对应“与大剧场动辄成百上千的观众人数相比,小剧场所容纳的观众要少许多,一般仅在几十人到二三百人”,故“观众数量”也提及了,排除C项。B项“表演形式的发展历史”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小剧场的舞台常采取半伸出式的结构,直接探入到观众席当中”为结构布局,排除;

4、 C项,“小剧场所容纳的观众要少许多,一般仅在几十人到二三百人”为容纳的观众数量,排除;D项,小剧场的舞台“直接探入到观众席当中,使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发生在更近的距离之内”,提到了演员与观众间的互动,排除;B项,“发展历史”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小剧场戏曲是回归还是创举?2.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包含着一种叫作高氯酸镁的有毒化学化合物,它在紫外线下能够摧毁细菌。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枯草杆菌放置在短波紫外线辐射下,其状况类似于火星表面。他们发现在该状况下,高氯酸镁具有强杀菌性,使得枯草杆菌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失去生存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火星不

5、适宜生命存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枯草杆菌是太空飞船中最常见的细菌 B.地球自然界土壤中高氯酸镁的含量很低 C.高氯酸镁对生物体的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危害健康 D.火星表面的氧化铁和过氧化氢,与高氯酸镁结合后,杀菌性能增强10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加强题干结论的一项。解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研究人员认为”之前的内容,论点为“火星不适宜生命存活”。若要加强题干结论,可以说明火星的确不适宜生命存活。题干论据:火星表面可能包含着一种叫作高氯酸镁的有毒化学化合物,它在紫外线下能够摧毁细菌;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枯草

6、杆菌放置在短波紫外线辐射下,其状况类似于火星表面;他们发现在该状况下,高氯酸镁具有强杀菌性,使得枯草杆菌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失去生存能力。题干论点:火星不适宜生命存活。 A项,指出枯草杆菌是太空飞船中最常见的细菌,但不能说明火星不适宜生命存活,不能加强题干论证。B项,指出地球自然界中高氯酸镁的含量很低,但与火星不适宜生命存活无关,不能加强题干论证。C项,指出高氯酸镁对生物体的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危害健康,但危害健康不代表该生物体就不能存活,并且并非所有生命都含有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不能加强题干论证。D项,指出火星表面的物质与高氯酸镁结合后,会增强杀菌性能,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说明火星几

7、乎不会有细菌存活,进而说明火星表面不适宜生命存活,加强了题干论证。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火星不适宜生命存活。论据:火星表面可能包含着一种叫做高氯酸镁的有毒化合物,它在紫外线下能够摧毁细菌。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枯草杆菌放置在短波紫外线辐射下,其状况类似于火星表面。他们发现,在此状况下,高氯酸镁具有强杀菌性,使得枯草杆菌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失去生存能力。本题论点与论据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需要补充高氯酸镁与不适宜生命存活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描述的是太空飞船中的情况,与题干论点讨论的话题无关,无法加强,排除;B项:该项描述的是地球上的

8、情况,与题干论点讨论的话题无关,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表明高氯酸镁会危害健康,但是健康与生命存活的关系不明确,是不明确选项,排除;D项:该项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高氯酸镁的杀菌性会增强,说明火星的环境确实不适宜生命的存活,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早期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并不清晰,质量管理专家给出的质量定义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质量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从生产角度来定义的质量,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质量是产品的适应性,强调产品要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任何产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需要,不管它多么符合产品标准,也不是好的

9、质量,这是人们首次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_,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到供给需求 B.从对产品的保量要求转变到保质要求 C.从强调产品转变到强调服务 D.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与文段的衔接与呼应。设空位置在尾句,再结合指代词“这”可判断,所填句子是文段的总结句。文段主要介绍了质量认定从生产角度向用户角度转变的过程,故画横线部分应体现这一转变。 尾句“这是质量观的一次重大转变”中的代词“这”提示,横线处句子讲的是前文所述的质量观的变化。文段首先指出早期人们对质量的定义是从生产角度进行,接着说明

10、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从顾客需要即用户的角度来定义质量。由此可知,质量观的转变对应的是从生产角度到用户角度,D项表述与此一致。A项错误,文段是说质量观从关注生产转变为关注消费者需求,而不是说从“满足生产需求”转变为“满足供给需求”,排除。B项错误,“保量要求”文段未提及,且“保质要求”对应“即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应是早期质量观,排除。C项错误,文段是说“满足顾客需要”,而不是“强调服务”,偷换概念,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横线位于文段结尾,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首先指出早期人们对质量认识不清晰,专家是从生产角度定义质量,强调产品要达到规定要求或标准。接着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

11、专家提出产品要适合用户的需求,即从用户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由此可知,横线前主要强调人们对质量的定义从生产方的角度转向用户需求的角度,即“从关注生产方转变到关注需求方”,对应D项。 A项,偷换概念,“供给需求”是产品的供给方的需求,而文段说的是“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是关注用户的需求,排除;B项,“保量要求”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说的是“适合用户的使用需要”“从用户的角度认识和定义质量”,即关注需求方,选项中的“服务”只是用户需求中的一个方面,范围缩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质量观是质量管理创新的原动力4.一个正方形跑道如下图所示。甲从A点出发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跑步,其到达

12、AB中点时,之前一直在A点保持静止状态的乙也出发,沿顺时针方向以与甲相同的速度跑步。问:以下哪个坐标图最能准确地描述甲跑步时间(横轴T值)和甲、乙之间直线距离(纵轴L值)之间的关系? A. B. C. 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应分段分析甲、乙的位置。甲到达AB中点之前,乙不动,甲在移动;甲从AB中点到B点,甲、乙同在AB边,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可用走过的路程直接作差;甲从B点到BC中点,乙仍在AB边,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需根据勾股定理确定根据每段中直线距离的函数确定符合的函数图象。 设甲、乙的速度均为1,正方形的边长为2,甲跑步的时间为t。当甲从A点跑到AB中点时,即0t1,乙在A点

13、没有出发,甲、乙之间的距离等于甲跑过的路程,为t;当甲从AB中点跑到B点时,即1t2,甲、乙之间的距离等于甲跑过的路程乙跑过的路程,为t-(t-1)=1;当甲从B点跑到BC中点时,即2t3,如下图所示,甲、乙所在的位置和B点构成直角三角形,甲走过的距离为t,乙走过的距离为t-1,乙所在位置到B点的距离为2-(t-1),B点到甲所在位置的距离为t-2,则甲、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此段函数图象是开口方向向上的抛物线。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如图所示,令AB中点为M。赋值正方形的边长为16,甲、乙的速度均为1。分情况讨论如下:当时,即甲从A向中点M运动,甲乙之间的距离即甲走的距离,此段距离为匀速变化

14、的直线;当时,即甲从M到B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此段距离不变;当时,即甲从B点继续运动,用描点法枚举可得:当时,甲到达E点,乙到达E点,根据勾股定理:;同理,当时,甲到达F点,乙到达F点,根据勾股定理:;当时,甲到达G点,乙到达G点,根据勾股定理:;当时,甲到达H点,乙到达H点,根据勾股定理:;观察可得,当时,随着越来越大,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且下降速度逐渐变缓,排除A、B、D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5.近年来,“共享单车”在许多城市兴起,给群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赵某用技术开锁的手段解锁共享单车并贩卖,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盗窃罪 B.

15、钱某酒后为寻求刺激砸坏多辆共享单车,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寻衅滋事罪 C.孙某将共享单车搬回家里解锁后又砸坏,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李某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换成手机病毒二维码,非法获利5000元,构成诈骗罪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对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盗窃罪的被害人并没有基于自己的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欺骗他人并使之处分财物的行为。其行为构造是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产生或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受骗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或交付)财物行为人获得或使第三人获得财产受骗人遭受财产损失。特别注意,受骗人的处分意识不仅包括处分行为,还包括将

16、财产处分给谁的意识。A项表述正确。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第一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较大”。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解锁共享单车贩卖,价值共计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B项表述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

17、,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第四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钱某为寻求刺激任意毁损共享单车,价值共计5000元,情节严重,构成寻衅滋事罪。 C项表述正确。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18、孙某将共享单车搬回家里,共享单车的所有权也不属于孙某。孙某毁坏的共享单车价值共计5000元,数额较大,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项表述不正确。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在于受害人是否产生处分财物的错误认识。受骗者在处分财产时必须有处分意识,即意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占有。用户在支付时没有将自己的财产处分给李某的意识,因此李某不构成诈骗罪。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民财物达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本题有很大争议,C项中孙某将共享单车搬回家的行为与盗窃罪的犯罪要件相似,但我们认为其将共享单车解锁后又砸坏了,明显不是为了非法占有,而是故意毁坏财物。 故本题选D。 解

19、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依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诈骗罪的行为结构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了错误认识对方因为错误认识自愿的处分财产行为人成功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选项D中,李某非法获利5000元过程中,被害人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具体而言,被害人扫码开车时的主观心态是想把自己的财物转移到共享单车公司的账户,而不是李某的个人账户。从这个角度来说,被害人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不满足诈骗罪的行为结构,所以不是诈骗罪。此行为应理解为盗窃罪,行为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偷换二维码的手段方式,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

20、行为构成盗窃罪。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题中,赵某解锁并贩卖共享单车,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在共享单车经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了车辆的占有,侵犯了其对共享单车的所有权,应以盗窃罪论处。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21、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题中,钱某为求刺激酒后砸坏多辆共享单车,符合该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C项正确,题干,孙某将共享单车搬回家里解锁后砸坏,主观上不具有占有利用的意思,应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要想成立,需要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知,并基于错误认知处分财产。本题中,李某将二维码进行调换,导致使用共享单车

22、的人将钱转到李某的账户中,而未能转入共享单车所属公司,不存在被害人产生认知错误处分财产的过程,故不符合诈骗罪的行为结构。而李某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调换二维码的方式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符合盗窃罪特征,故应成立盗窃罪。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注:本题C项有一定瑕疵,没有明确说明孙某的目的是为了砸车还是偷车,但结合D选项,优中选优选择D项更合适些。6.食品:蔬菜:绿色食品 A.电影:历史片:科幻片 B.中国:海口市:海南省 C.地图:交通图:单色地图 D.孔雀:绿孔雀:蓝孔雀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二个词项(蔬菜)和第三个词项(绿色食品)为交叉关系,

23、且二者都属于第一个词项(食品)。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即可。蔬菜和绿色食品是交叉关系,二者都属于食品。 A项,历史片和科幻片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二者是组成关系,二者与中国均是组成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交通图和单色地图是交叉关系,二者都属于地图,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绿孔雀和蓝孔雀为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孔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7.来黄山旅游的游客往往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兴致登山,下山却被厚重古雅的徽州古城、西递宏村等建筑所_,沉醉于_的砖雕木雕、技艺天成的徽墨歙砚、味重色浓的徽菜、洒脱不羁的新安书画“原来,徽州,有一个古老雅致

24、的中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撼 巧夺天工 B.折服 妙趣横生 C.吸引 浑然天成 D.感染 独具匠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此处修饰的对象是“砖雕木雕”,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B、C。第三步,再看第一空,此处描述的是山下建筑给游客带来的感受,辨析剩余选项的词语,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先看第二空,所填词语与“砖雕木雕”相搭配。“妙趣横生”意为美妙的意趣层出不穷,多用于形容语言或文章。“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两词均不能用来修饰“砖雕木雕”,排除B、

25、C。 再看第一空,“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此处描述的是山下建筑给游客带来的感受,建筑不能“感染”游客,排除D。“震撼”指震动,摇撼,也形容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受,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其填入此处恰能用来形容人们看到徽州古城等建筑时的心理变化。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分析第二空。该空所填词语修饰“砖雕木雕”。A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D项“独具匠心”指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表示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妙趣横生”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洋溢着美妙的意趣,文中无此语境,排除B项。C项“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

26、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语义不符,排除C项。 第二步,再分析第一空。该空所填词语表示人们看见徽州古建筑的感受。A项“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被“建筑所震撼”符合文意。而D项“感染”指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语义不符,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第一空不易判断,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所填成语修饰“砖雕木雕”,A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D项“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二者均可用来修饰“砖雕木雕”,保留;B项“妙趣横生”指洋溢着美妙的意趣,文段并无“有趣”之

27、意;C项“浑然天成”是指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多形容诗文结构、用词、人的才德,与“砖雕木雕”搭配不当,均排除。 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游客看到徽州古城和西递宏村时的状态,且由“原来,徽州,有一个古老雅致的中国”可知,游客是十分惊讶,震惊的,A项“震撼”指震动,摇撼,也形容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摇动人的心灵,符合文意,当选;D项“感染”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无法体现出惊讶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清冷徽州是故乡8.日前,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影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他们的喜好左右着市场方向和创作方

28、向。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有利于文创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形成有效对接,以需求拉动生产,激活市场潜力。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市场需求也可能导致创作方的中长期迷失。新一代年轻人兴趣多元,关注力持续度不高,由此构成的市场需求很多情况下并不具备中长期生命力。创作者和制作方如果一味跟进年轻人多变的兴趣,难免顾此失彼、陷入被动。因此,创作者和制作方更应该仔细研究这些兴趣背后的社会基础和真实有效的需求。这段文字着重指出文创产业存在的哪一问题? A.盲目迎合受众喜好 B.缺乏中长期规划 C.产品供应能力不足 D.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概括与归纳。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分析文段结构。文

29、段先指出年轻人成为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然后指出由此带来的影响,并重点说明创作者和制作方一味迎合年轻人喜好的问题,最后指出如何解决问题。综合分析可知,文段着重指出了创作者和制作方一味迎合年轻人喜好的问题。 文段首先指出年轻人正在成为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其喜好左右着市场方向和创作方向;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其影响,并重点阐述了其不利的一面,指出过度依赖市场会导致创作方的中长期迷失,一味迎合年轻人多变的兴趣难免会使创作者和制造方顾此失彼,陷入被动;最后总结指出创作者和制作方应该如何做。由此可见,文段着重指出文创产业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市场需求,一味迎合年轻人多变的兴趣。A项表述与此一致。B项错误,“缺

30、乏中长期规划”是指过度依赖市场需求即迎合消费者喜好可能带来的不好的结果,是问题引发的结果,排除。C、D两项错误,文段未提及“供应能力不足”和“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年轻人的喜好左右着文化产品市场的方向,紧接着从积极层面分析其作用,可以激活市场潜力,而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问题,过度依赖市场需求会导致创作方的中长期迷失,后文针对迷失的原因进行详细论述,尾句通过结论词“因此”,总结全文并提出对策,创作者和制作方应仔细研究真实的需求。由于题干问的是文段的主要问题,故正确答案应为问题的同义替换,即过度依赖市场需求,对应A项。 B项,“缺乏中长期规划”对应文段提

31、出问题后的具体解释部分,非重点,排除;C项,“产品供应能力”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缺乏创新”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光明日报讨好年轻观众不能只是噱头9.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请把它找出来。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折纸盒类问题,首先观察左边的展开图,发现每个面中都有黑色小图形,且形状和位置各有差异,可以利用区分相对面与相邻面、小图形特征判定法以及两面定位法等技巧解题。A项,假设顶面和正面正确,则右侧面中的两个黑色小图形的位置错误,不能由题干展开图折叠而成。 B项,可以由题干

32、展开图折叠而成。 C项,假设正面和右侧面正确,则顶面图形错误,不能由题干展开图折叠而成。 D项,正面和右侧面是相对面,不可能相邻,不能由题干展开图折叠而成。 故本题选B。10.人与工具协同进化、互相改变的进程从未停止。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人们为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可能会_。而当技术瓶颈被突破,人类的丰富创意和巨大需求,又会把技术力量化作新的创新行动,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绚丽篇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逆来顺受 B.退避三舍 C.因噎废食 D.削足适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由“而”提示的反义关系可知,文意表达的是人们为了

33、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而去迁就、适应技术,所填词语应表迁就、适应之意。第三步,辨析备选词语,选择符合文意的一项。由“而”可知,空缺处前后文存在反义关系,后文表达的是技术瓶颈被突破后,人类可以尽情释放创意和需求。与之相对,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人们会削减自己的需求去适应技术,以便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由此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具有迁就、适应之意。 “逆来顺受”表示人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因噎废食”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两词均不含迁就、适应之意,排除A、C。“退避三舍”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文段强调的是人适应技术,而非不与之相争,排除B。“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

34、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该空应体现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人们为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可能会如何去做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B项“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C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意,提及“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和“当技术瓶颈被突破”两种情况,两者语

35、意相反,故横线处体现为了享受新技术的便利和效率而不顾新技术尚未成熟,D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削足”对应“技术尚不成熟”,“适履”对应“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符合文意,当选。 A项“逆来顺受”指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文段并未涉及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B项“退避三舍”泛指对人让步,不与相争,与文意不符,均排除;C项“因噎废食”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与文段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语言智能的文艺范,影响不简单11.主流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双足行走的主要驱动力。几百万年前,非洲森林的面积开始缩减,草原面

36、积大量增长。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因此,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人类祖先从四腿行走到双足行走的过程中,多处身体结构发生了转变 B.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 C.新生儿表现出一些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 D.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地相似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论证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结论。题干论据为“几百

37、万年前”后面的内容,题干结论为“因此”后面的内容。要削弱题干论证,可以说明草原面积的增长与人类的行走方式无关。题干论据:几百万年前,非洲森林的面积开始缩减,草原面积大量增长;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题干结论: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 A项,人类祖先从四腿行走到双足行走的过程中,多处身体结构发生了转变,无法说明人类变为双足行走的原因是否为草原面积的大量增长,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B项,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指出森林时期人类

38、就已经开始双足行走,说明人类双足行走并不是因为草原面积的增加,削弱了题干论证。 C项,新生儿表现出一些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说的是人类祖先的居住方式,与早期人类双足行走的原因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D项,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地相似,与早期人类双足行走的原因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论据:几百万年前,非洲森林的面积开始缩减,草原面积大量增长。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

39、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人类祖先身体结构的变化,与人类双足行走和草原环境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说明双足行走和森林环境有关,而不是草原环境,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新生儿表现出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这是人类祖先的居住方式,而论点讨论的是人类双足行走与草原环境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的相似,但膝关节相似与论点无关,论题不

40、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论据: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本题论点说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论据说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两者都在说草原对人类双足行走的影响,话题一致,优先考虑削弱论点。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指出人类祖先从四腿行走到双足行走的过程中,多处身体结构发

41、生了转变,但无法确定人类变为双足行走是否是因为草原面积增长,无法削弱,排除;B项:指出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说明其实在森林时期已经有人类实现双足行走,证明不是因为草原出现才有了双足行走,削弱论点,当选;C项:指出新生儿表现出一些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讨论的是新生儿表现出来的迹象,而题干讨论的是人类双足行走与草原面积增长的关系,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指出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的相似,讨论的是早期人类与现代人类膝关节的特点,而题干讨论的是人类双足行走与草原面积增长的关系,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2.某

42、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 (2)丁企业没有捐赠。 (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 (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 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 由此可以推出: A.甲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B.乙企业进行了捐赠 C.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D.丁企业进行了捐赠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四种情况,并明确其中“两种为真,两种为假”,可优先寻找是否存在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然后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情况,进而快速解题。(1)(4)是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根据

43、“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可知,(2)(3)也有一真一假。若(2)为真,则(3)也为真,与“(2)(3)有一真一假”矛盾,因此(2)为假,(3)为真。根据(2)为假可知,丁企业进行了捐赠;再结合(3)为真可知,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进而可知,(1)为假,(4)为真,但根据题干条件无法判断甲企业和丙企业是否进行了捐赠。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和(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属于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已知四句话中有“两真两假”,其中(1)和(4)为矛盾关系,即(1)和(4)为一真一假,

44、那么(2)和(3)也是一真一假。利用假设法,如果(2)“丁企业没有捐赠”为真,那么(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也为真,这与题干的限定不符合,所以(2)只能为假,即丁企业捐款了。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矛盾。 (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与(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已知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可以推出(1)(4)一真一假,(2)(3)也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余。当(2)丁企业没有捐赠为真时,可知(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也一定为真,但(2)(3)需满足一真一假,不符合条件,因此可以推出(2)丁企业没有捐赠只能为假,

45、即丁企业捐赠为真,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3.在游戏的世界里,人们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同样行为造成的后果,游戏输了可以点击“再来一次”一键复活。因此游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游戏可以成为一种短暂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游戏里建立社交关系,不断升级,提供了持续的挑战和个体存在的意义。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游戏成瘾,如何解决 B.游戏社交:安全无负担 C.现实越受挫,游戏越成瘾 D.游戏:另一种“自我实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解答此类试题,应先归纳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契合主旨、生动形象的标题。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游戏提供

46、了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自我实现方式。正确标题应体现这一含义。 文段首先指出在游戏世界里,人们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同样行为引起的后果;然后说明游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最后对这种自我实现方式进行具体说明。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是说游戏是个体的一种自我实现方式。D项表述与此一致。A、C两项均论述“成瘾”问题,文段未涉及此内容,排除。B项,“游戏社交”只是游戏为个体提供自我实现方式的一种表现,概括不完整,且“无负担”文段也未提及,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提出观点,在游戏的世界可以“一键复活”,其提供了一种自我实现方式。随后通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在游戏中可以逃避现实并且

47、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行举例,进一步论证前文观点,即“游戏”提供了一种自我实现方式,对应D项。 A项,文段未提及解决游戏成瘾的方法,“如何解决”,无中生有,排除;B项,“社交”对应尾句内容,非重点,且“无负担”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越受挫”,“越成瘾”,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搜狐网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障碍DSM-5提出9条诊断标准14.研制超材料就是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搭配出不同电磁响应属性的人工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属性除由材料本身决定外,还与其结构的形状、尺寸、排列和组合方式等紧密相关。通过改变超材料关键位置的结构和尺寸,人们就可以像搭积木一般实现对光

48、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弯曲和精细“裁减”。比如,研究人员借助超材料薄层能让光线绕过物体的属性,开始研究使物体无影无踪的“隐身斗篷”。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超材料的: A.研制原理 B.应用领域 C.分类标准 D.设计意图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概括与归纳。文段首先介绍如何研制超材料,然后说明影响材料属性的因素,接着阐述使超材料发挥作用的方法,最后以“隐身斗篷”为例进行说明。由此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如何制作超材料,即研制原理。 文段首先介绍研制超材料的方法,然后指出影响这些材料属性的因素除了材料本身外,还与其结构的形状、尺寸、排列和组合方式等紧密相关;接着说明

49、通过改变超材料关键位置的结构和尺寸,便可以发挥超材料的作用;最后以“隐身斗篷”为例进行说明。由此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如何制作超材料,即研制原理。A项表述与此一致。B、C两项错误,“应用领域”“分类标准”文段均未涉及,排除。D项“设计意图”仅能对应“实现对光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弯曲和精细裁减”,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研制超材料的做法,并介绍这些材料的属性,接下来用对策标志词“通过”指出利用这一做法“改变超材料关键位置的结构和尺寸”就可以实现“对光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弯曲和精细裁减”这些目的,尾句通过“比如”举例论证,故

50、整个文段旨在强调让超材料发挥作用的方法,即研发原理,对应A项。 B项“应用领域”、C项“分类标准”,均无中生有,排除;D项“设计意图”对应“对光波、雷达波、无线电波、声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弯曲和精细裁减”,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超材料:会改写未来战争吗?15.阳刚 对于 ( ) 相当于 谦恭 对于 ( ) A.男孩 女孩 B.阴柔 倨傲 C.果敢 谦逊 D.外表 内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阳刚指刚强,多用于形容男孩的风度、气概、体魄;

51、谦恭指谦虚而有礼貌,谦恭并非多用于形容女孩。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阳刚和阴柔是反义关系,谦恭和倨傲是反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阳刚和果敢没有必然联系,谦恭和谦逊是近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阳刚可以用来形容外表,但谦恭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而不是内心,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16.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最_的需求。这些影响可以被归纳为“消费”这一_的词汇,但其中实际上包括了大量的资源开采、生态破坏和能源消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础 空洞 B.根本 抽象 C.基本 笼统 D.低级 模糊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

52、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分析句意,根据词义程度和词义可排除B、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由“但其中实际上包括”可知,人们把这些影响都归纳为“消费”,是很宽泛的,所填词语应表宽泛、不具体之意,排除与此不符的A。第一空,句意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生物存活下来的最简单的需求。“根本”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填入此处词义过重,排除B。“低级”指初步的,形式或构造简单的,亦可指庸俗的,与句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由“但其中实际上包括”可知,人们把这些影响都归纳为“消费”,是很宽泛的,所填词语应表宽泛、不具体之意。“空洞”指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与句意不符,排除A。“笼统”指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

53、含混。其填入符合句意,当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该空填入的词语形容“生物的需求”,意思是超出了正常满足生存需求的限度。A项“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B项“根本”指基础或本质;C项“基本”指根本的、主要的。三者均符合文意。D项“低级”指与高级相对的,较简单、原始的,两者相比较,较简单、较弱的那个,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消费”这一词汇。A项“空洞”指不着边际,缺乏实质内容,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抽象”指不具体、不实际的,文中并无此意,排除B项。C项“笼统”指含糊,无分别,对应下文“但其中实际上包括了大量的资源开采、

54、生态破坏和能源消耗”,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形容生物的需求,A项“基础”、B项“根本”和C项“基本”均能体现出生物最本质的需求,符合文意,保留。D项“低级”表示形式构造简单或庸俗之意,文段既无构造简单,也无与高级相反的庸俗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对应前文“归纳”,体现出整体上概括的意思,后文“实际上包括了大量的资源开采、生态破坏和能源消耗”阐释了“消费”的内涵,C项“笼统”表示含糊、不明确,可表达整体概括之意,且与后文对应恰当,当选。A项“空洞”指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与后文“包括了大量的资源开采、生态破坏和能源消耗”表意不符,排

55、除;B项“抽象”指不具体,不易捉摸,侧重不具体、不好理解之意,体现不出整体概括的意思,且“消费”一词,并无不好理解,不易捉摸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地球上理想的人类数量是多少17.油田:钻探:石油 A.房产:交易:证书 B.车站:驾驶:乘客 C.渔场:捕捞:海鲜 D.灯塔:搭建:轮船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可以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将题干三个词项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 在油田钻探石油。A项,房产可以交易,证书是交易的凭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车站与驾驶没有必然联系,乘客可以在车站候车

56、,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在渔场捕捞海鲜,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搭建灯塔,灯塔可以为轮船导航,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18.小王和小张系工友,因琐事发生纠纷后互殴,小王将小张打成轻伤。公安机关立案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小张也表示了谅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B.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 C.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 D.公安机关可以撤销刑事立案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考生需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具体内容。在备考时,考生可结合刑事诉讼的管辖、证据、强制

57、措施、诉讼程序等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形成清晰的思路。 A、B、C三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D项说法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一)没有犯罪事实的;(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58、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小王将小张打成轻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属于犯罪行为,不属于可以撤销刑事立案的情形。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B、C三项均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D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

59、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不同于民事案件,需要案件撤销的,应当是人民检察院撤销立案。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9.下列哪种情形可以在甲、乙之间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甲跟乙口头约定,第二天早上八点甲搭乘乙的车上班,结果乙忘记此事,导致甲错过一单50万元的生意 B.甲购物时看到乙在扶梯上摔倒,情急之下上前救乙,但乙仍被电梯夹伤 C.甲在一场赌博中输给乙5万元,现场支付3万元,还有2万元未偿还 D.甲对乙说,如果乙考上研究生就把自己的

60、劳力士手表赠送给乙,乙表示同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结合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进行解答。民事法律关系是被民法所调整的,在双方之间产生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社会关系。如不满足该要求则不当选。被民法所调整就是被民法所规定,考生可通过选项情形是否在民法中被规定进行排除选择。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A项不选。好意施惠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好意施惠关系的双方虽有约定,但欠缺法律上的效果意思,即无受其拘束的意思。甲跟乙口头约定,第二天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