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案: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第1页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案: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和谐相处的思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古代,有自然灾害,人们的群体采集和狩猎也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和谐相处的思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古代,有自然灾害,人们的群体采集和狩猎也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20世纪末,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请谈谈从 19 世纪末至 20世纪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自然之王”到“自然之子”。人类这种? 规范和约束。? 和谐与平衡关系。? 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2.

2、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第一节学习目标定位 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1) 原因: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2) 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无视自然的存在。(3) 环境问题:人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 原因: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

3、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2) 人与自然:人们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3) 标志: 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 ? 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思考1.古代,人类畏惧、崇拜自然,因此没有环境问题出现,你认为呢?答案引起部分物种灭绝,这些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2.19 世纪末,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你对这种观念变化的理解。答案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源于自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传统伦理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2.环境伦理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与自然环境保持3.环

4、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 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1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伦理观的含义:环境伦理观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_阶段( ( (1)A 人地关系低下提高) ) ) (2)C 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畏惧、崇拜自然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伦理观的含义:环境伦理观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_阶段( ( (1)A 人地关系低下提高) ) ) (2)C 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畏惧、崇拜自然与发展;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

5、(3) 或工业文明阶段。无视自然、征服自然。(4)D 思考3.环境伦理观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问题?答案关系时,什么是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探究点一读“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畏惧和崇拜的阶段是A. B. C. D. (2) 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出现在A. B. C. D. (3) 培根有一句名言:“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该观点反映的是哪个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4) 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是A. B. C. D. 答案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

6、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如下表:生产力与阶段科技水平影响很小,局部地区生物资源受到第一阶段一定的破坏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第二阶段宰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问题从区域蔓- 2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很高(1)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3) 农业生产活动: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本题提供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考查不同时期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很高(1)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7、(3) 农业生产活动: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本题提供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考查不同时期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2) 题,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由于降水多,土壤侵蚀严重,如果(3)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环(2) 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变得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延到全球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确立了尊重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第三阶段协调发展境问题开始改善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 在我国江

8、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 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其原因。答案脆弱。解析影响等重要知识。第 (1) 题,乙图所示人类开发环境力度加大,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即人地矛盾开始并已经激化。在原始社会由于人口数量少,生产力落后,不会出现此种情况。第广泛修建梯田,必然带来森林减少、生态系统更脆弱,由于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第题,古代由于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往往直接放火烧山、围湖造田,从而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探究点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

9、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 3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土地荒漠化。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向环另一方面,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 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基本要求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土地荒漠化。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向环另一方面,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 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基本要求自然界既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顺应自供物质和能源,容纳人类产生的废弃物而且涉及人与人之间、 国与国之间、 地区

10、关心个人如同社会政治、 经济问题一样, 存在着不主要依据又给人类提与地区之间利益与关系的调整。环境问题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1) 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是出现了怎样的环境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 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的过程是人类在怎样的环境观指导下行为的必然结果?这种环境伦理观为什么容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3) 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说明人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4) 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

11、变迁,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做?答案会经济的发展。(2) 传统的伦理观 (或征服论发展观 )。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境排放的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 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4) 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于“正确环境伦理观”的理解(1) 环境伦理的含义环境伦理主要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环境伦理是不一样的。(2)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核心思想

12、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主要内容必须做到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物种,尊重与善待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自然然规律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境,取关爱人类并决于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尊重个人必须首先服从关心全人类的大局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 4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 并从后代人的立场还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 并从后代人的立场还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1) 不符合。过多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B

13、 ) 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 人类同样具有繁兼顾当代人衍和照顾后代的本能。 人类不同于其他生与后代人的物之处在于除了繁衍和照顾后代之外,利益意识到对后代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德判断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并说明理由。(1) 为促进粮食高产,多施化肥。(2) 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3) 天津放飞 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周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4) 建立自然保护区。(5) 大力发展私家车。答案(2) 符合。伏季休渔可促进鱼类繁殖和生长。(3) 符合。生物治虫无污染,利于生态平衡。(4) 符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5) 不符合。易导致环境污

14、染和交通拥挤。1.下列社会发展阶段与人地关系的搭配,错误的是A.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B.第三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C.第一阶段人类萌发过“天人合一”的思想D.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答案- 5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阶段:从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理智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 B.农业文明D.工业文明D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阶段:从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理智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 B.农业文明D.工业文明D 18世纪至新技术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15、以人的自身发展为核心,破坏自( D 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受环境制约比较大。( A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认为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或_,其形成原因是) ) ) 解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即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的文明时期是A.后工业文明C.采猎文明答案解析然,使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全球。该时期,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时期。3.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

16、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答案解析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种植范围的扩大,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活动,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产业革命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对抗性增强,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代,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4.下列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A.征服自然B.人是自然界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答案解析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5.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17、) 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 。- 6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这一时段属于人类社会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_发展的结果。(1)A 点以前工业化可持续本题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理解。从图AC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B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较低12题。( B.农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_,这一时段属于人类社会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_发展的结果。(1)A 点以前工业化可持续本题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理解。从图A

18、C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B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较低12题。( B.农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 1.B 2.C 第 1 题,我国东汉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耕活动,当然,部分地区仍有狩猎活动,但是总2 题,农业文明时期,人们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_时代。此时此时人口数量较少,生产规模小,利用自然资源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都在人类征服自然) ) (2)AC 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的人地关系思想为 _。(3)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类进入信息社会,人类谋求与环境答案环境所承受的范围之内(2)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3)B 点以后解析中

19、可以看出, A点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程度都较低;也随之加剧; C点以后经济继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水平,而此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逐步成熟,环境问题最终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课时作业基础过关 下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上半部分是戈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分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回答1.图中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A.采猎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

20、自然环境高度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追求生态文明与人地和谐答案解析体而言,已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第- 7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定胜天,世界主宰B.D.C 反映的是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反映的是第二阶段人类无视C。(a 表示经济发展, b 表示环境质量 )为) D 发达国家在发展的早期,只顾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渤海伏季休渔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定胜天,世界主宰B.D.C 反映的是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反映的是第二阶段人类无视C。(a 表示经济发展, b

21、表示环境质量 )为) D 发达国家在发展的早期,只顾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渤海伏季休渔D.赤潮的发生B A、D两项均是由人类排放过多废气、废水而导致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等生( C 超载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山地丘陵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但不能严禁砍伐;化肥、农药的A、B、D都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要求。( ) 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 ) ) 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征服自然的思想形成在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是盛行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采猎文明时期的思想。由于认识水平较低,农业文明阶段形成了天人合一

22、的可持续发展萌芽,但是还没有达到追求生态文明的境界。3.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休养生息,永续利用A. C. 答案解析自然,试图主宰自然,反映的是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根据人地关系的发展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选4.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图表达的曲线( 答案解析的,此阶段环境质量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后期经过对环境的整治,所以环境又有所好转。5.以下反映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C.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答案解析态问题;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有利于鱼类的再生,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6.下列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A.草原发展畜牧业,载畜量越多

23、越好B.山地丘陵植树造林,严禁砍伐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答案解析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7.下列行为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的是- 8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C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B 南极洲资源非常丰富,但其环境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来说更为重要。并且南极地区自然条件(1) 上升生态可持续发展垃圾集中填埋或焚烧会影响地下水或空气的质量;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C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B 南极洲资源非常丰富,但其环境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来说更为重要。并且南极地区自然条件(1

24、) 上升生态可持续发展垃圾集中填埋或焚烧会影响地下水或空气的质量;(2) 下降经济可持续发展(3) 上升社会可持续发展A.垃圾集中填埋或焚烧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C.用菜篮或布袋买菜D.大规模围垦洞庭湖答案解析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大规模围垦洞庭湖,会造成对湿地的破坏。8.当前,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是 (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采答案解析差,生态一旦破坏,极难恢复。但是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是必要的,便于人类

25、更广泛地认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环境。9.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1) 人口曲线呈 _趋势。(2) 资源曲线呈 _趋势。(3) 污染曲线呈 _趋势。(4) 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_ 。(5) 为保持适度人口规模,降低资源和环境压力等,我们必须走_道 路,实现_、_、_。答案(4) 人口增长快、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5)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 9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012 题。转变发展方式。 (第 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傣族古歌谣欢乐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26、三( _态度( B.改造自然D.善待自然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012 题。转变发展方式。 (第 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傣族古歌谣欢乐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_态度( B.改造自然D.善待自然_描述的文明时期 ( 10.C 11.C 第 10题,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生12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 D 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这两个选项体现了) ) ) ) ) ) ) 12.A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珍惜地球资源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它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

27、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 (椎尔威尔白鲸 ) 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啾!啾!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10.四段文字中,描述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A. B. C. D. 11.材料描述的生产场景体现人类对自然的A.依赖自然C.征服自然12.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A. B. C. D.答案解析活场景。第 11 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13.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人类活

28、动都会对生物群体带来灾难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答案解析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的思想,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人类活动尊重客观规律,合理、适度、有效的改造自然,也会对生态系统起到保护甚至促进的作用。人类与环境之间应是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所以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14.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参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B.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C.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10 - / 12 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D 由题干低碳经济的理念可以看出,在空调房里健身,耗费的能源多,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_。(每个选项限填一次 )。人类与环境协调6教学案: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D 由题干低碳经济的理念可以看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