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1_第1页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1_第2页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1_第3页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1_第4页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联考行测真题(山西卷)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套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民间职业演出积极地适应农村娱乐需要,或者重新恢复传统民俗演剧形式,借助节庆礼俗,发挥戏曲传统的礼乐教化职能;或者与时俱进,以时尚流行的艺术元素充实戏曲本体,衍生出新的戏剧娱乐形态。体制内职业剧团在传统与创新中进行艺术传承,或者深入农村、送戏下乡,仍然维持在基层农村的演出;或者放弃农村,寻求多元的创新

2、方式,勉力维持城市市场,导致戏曲在农村文化生活中趋于弱势和边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要寻求多元化和与时俱进 B.戏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C.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职业剧团在农村的演出 D.戏曲在农村的影响力出现了两极化发展趋势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生态变化,并从“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戏曲在农村中的发展状况,“民间职业演出”积极适应农村娱乐需要或者通过与时俱进衍生出新的戏剧娱乐形态体现其发展趋势良好,“体制内职业剧团”采取的方式使其在农村文化生活中处于弱势和边缘。故文段通过“民间职业演出”和“

3、体制内职业剧团”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强调戏曲在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对应D项。 A项,“多元”对应文段尾句,由“寻求多元的创新方式,勉力维持城市市场,导致戏曲趋于弱势和边缘”可知,寻求“多元”并不是合理的做法,排除;B项,文段强调的是戏曲面临的新变化,“戏曲是重要载体”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C项,“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职业剧团”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美丽乡村:戏曲绽放异彩的广阔空间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传统戏曲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接着从“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两方面具体阐述这些变化。“民间职业演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是

4、“恢复传统民俗演剧形式”,二是“以时尚流行的艺术元素充实戏曲本体”。“体制内职业剧团”同样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维持在基层农村的演出”,二是“放弃农村、寻求多元的创新方式”。文段重点阐述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曲在农村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首先梳理行文脉络,注意文中并列陈述的“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在戏曲传承上的不同情形,把握主旨需要综合二者。文段首句提出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戏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变化,接着分别介绍戏曲的“民间职业演出”和“体制内职业剧团”在农村不同的发展状况

5、。综合二者,文段是介绍戏曲在农村发展出现分化这一情形。D项正确,当选。 A、B两项均未提到“农村”这一关键信息,排除。C项只涉及体制内职业剧团一方面,且推断过度,文段没有表达这一意思,排除。故本题选D。2.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的第二大发明。如果说,语言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由动物到人的转变,那么文字的发明,则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上升到文明社会的高级阶段,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文字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因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渊源和特点 B.能够使用和传承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不仅是一种文化责任和文化能力,更是一

6、种文化情怀和文化热爱 C.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具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这正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区别所在 D.正是有了汉字,才有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才有了中国五千年绵延不绝光辉灿烂的文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在文段尾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文段开篇提到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大发明,使人类从原始社会升到文明社会,使人们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文字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故前文强调的是文字出现的意义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后的内容应围绕“文字”总结前文,对应B项。 A项,偷换概念,文段强调的是“文字”而非“文化”,排除;C项,前文并未强调“中国文字文化”,故与前文话题不

7、一致,排除;D项,“中国人自己的精神”与前文所述内容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结论引导词“因此”可知,横线处应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通读文段,文段先指出“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的一大发明,并将语言和文字对人类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强调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即从低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之后继续论述文字的重要意义,也就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后通过“因此”得出结论,所填语句话题应该围绕“文字”与“文化”的话题展开。 第二步,对比选项。根据话题一致原则,B项围绕“文字”与“文化”的话题展开阐述,符合语境信

8、息。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填充与衔接。横线部分位于文末,其前有总结词“因此”,可推知横线部分所在句子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首句先指出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的第二大发明,接着进一步说明了文字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文字”是文段的主题词。另外基于话题一致原则,横线部分应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进一步说明,即应与文字对文化的重要意义相关。与前文“文字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对应,B项恰当。 A项未提及主题词“文字”,排除。C项,“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区别”与文段无关,排除。D项,“中国人自己的精神”与前文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3.诱发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

9、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发运动的是: A.在黑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并注视着烛光会看到烛光在运动 B.多张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与时间距离相继呈现形成电影 C.注视瀑布的某一处,再看周围的树木,会觉得树木在向上飞升 D.当我们注视夜空时,会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烛光本来就会随风摇动,并不存在让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电影的动态画面是多张图片连续切换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物体

10、的运动使相邻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瀑布是往下流的,注视瀑布久了,再看树木,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的方向飞升。之所以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方向飞升,原因是长时间注视,与题干的原因不同,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月亮并未运动,只是由于云在运动给人以错觉,误以为月亮在运动,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相继呈现”说明图片都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物体,不符合定义;B项:根据常识,云是运动的,月亮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注视夜空时之所以

11、觉得月亮在动,是由于云的运动所产生的错觉,符合定义;C项:蜡烛的烛光本身就一直在运动,并不是错觉,没有体现“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D项:“树木在向上飞升”,是由于先“注视瀑布的某一处”,形成了视觉的惯性,再看树木,由于这种惯性,而产生的感觉,而不是同时观察两者产生的错觉,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诱发运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 A项,多张图片相继呈现形成电影,但每张图片

12、本身的内容都是静止的,不符合定义。 B项,由于云的运动造成相邻的静止的月亮产生运动的错觉,符合定义。 C项,蜡烛的烛光本身就是晃动的,并非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不符合定义。 D项,先看瀑布再看树木会觉得树木在向上飞升,产生树木运动的错觉是因为长时间注视瀑布,与题干所述的原因不同,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4.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化妆品公司也将能够更加快速地通过 皮肤来创建相应的模型,而且还能够创建更加强大的原型。皮肤非常薄,对3D打印而言,制造皮肤将是一个相对 的过程。3D打印机中的一个注射器能够沿着器官线移动,并非常缓慢

13、地挤压出细胞溶液。然后,再一层层增加,以此达到用户所想要的厚度。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印 容易 B.复制 简单 C.保养 复杂 D.修复 简易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化妆品公司运用3D打印技术来建立模型,A项“打印”能够体现出3D打印技术的功能。B项“复制”、C项“保养”、D项“修复”均不是3D打印技术的功能,排除。 第二空,代入“容易”验证,根据后文可知,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皮肤没有太大难度,可以实现,“容易”填入文段语义合适。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3D打印机将能打印人类皮肤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

14、入手分析,文段是对未来3D打印技术发展,制造皮肤模型技术的展望,B、C、D三项均与“打印”的语境无关,排除。第三步,验证A项第二空,确定答案。第一空,由“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可知,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创建模型所用的皮肤可以通过“打印”得到。“复制”“保养”“修复”均与“3D打印技术”无关,排除B、C、D。第二空,由“皮肤非常薄”及后文对制造皮肤过程的描述可知,未来打印皮肤将变得不再困难,“容易”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随着3D打印技术现在可以”可知,该空应体现“打印”的含义。A项“打印”符合文意。B项“复制”、C

15、项“保养”和D项“修复”的前提均是“有皮肤存在”,而文中并未体现已有皮肤原件,且第二空前提到“制造皮肤”。这三个词均不能体现“制造”之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更加快速创建模型”“创建更加强大的原型”可知,打印皮肤对3D打印机来讲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A项“容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5.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朝被

16、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刺激泛化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属于刺激分化 C.为突出品牌,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力图使顾客产生刺激分化 D.某品牌牙膏创成名牌后,生产商将其生产的化妆品也以同品牌命名,利用的是顾客的刺激泛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刺激泛化:“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对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被蛇咬后怕井绳是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泛化”定义,排除;B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17、不同”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的观看所产生的视觉差异,不涉及刺激反应,不符合“刺激分化”定义,当选;C项: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和其他品牌进行区分,想让顾客看到该厂的产品后,做出和看到其他厂商相同产品时不同的反应,符合“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对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分化”定义,排除;D项:生产商将化妆品也以同品牌命名,想让顾客看到同品牌化妆品后也产生名牌的认知,符合“想让消费者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泛化”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刺激泛化

18、”和“刺激分化”,其关键信息如下:(1)刺激泛化:对类似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2)刺激分化: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被蛇咬后对蛇产生恐惧,进而对与蛇类似的井绳产生恐惧,体现了“对类似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泛化定义,说法正确;B项:从不同角度和远近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未体现“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符合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定义,说法错误;C项: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提高自己产品的辨识度,更好地区分开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的产品,体现了“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分化

19、定义,说法正确;D项:某品牌牙膏创成名牌,生产商将其生产的化妆品也以同品牌命名,生产商想通过品牌连锁效应,利用消费者对其牙膏的喜爱和购买倾向,让消费者对其同名化妆品也产生喜爱和购买倾向,体现了“对类似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符合刺激泛化定义,说法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两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则需要对题干的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刺激泛化是指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指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A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是某人被蛇咬了一次,后来看到与蛇差不多的提井水用的绳子也感到

20、害怕,比喻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这是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属于刺激泛化,正确。 B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其中并不涉及不同的刺激,不符合题干的任一定义,错误。 C项,厂家对包装进行独特设计,是为了让顾客对该品牌(条件刺激)与其他品牌(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属于刺激分化,正确。 D项,生产商将其生产的化妆品也以同品牌命名,是利用顾客对该品牌牙膏的喜爱和购买倾向,使顾客对同品牌的化妆品也产生喜爱和购买倾向,属于刺激泛化,正确。 故本题选B。6.2013年110月我国货物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是: A.

21、水运 B.民航 C.铁路 D.公路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干“2013年110月我国货运运输总量最大的领域”可知,本题是基期比较问题,比较各领域110月基期货物运输总量即可。观察表格可知,各领域111月和11月同比增速相差不大,故本题可直接比较110月现期值。铁路运输总量为35.0-3.2=31.8亿吨,公路运输总量为303.6-30.7=272.9亿吨,水路运输总量为54.5-5.4=49.1亿吨,民航运输总量为538.0-55.5=482.5万吨,可明显看出公路272.9亿吨最大。(注意单位换算,1亿吨=10000万吨) 故正确答案为D。7.近年,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人造皮肤”,能够

22、模仿健康年轻皮肤的特点,有望成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人造皮肤”交叉融合了医学、生物、化学、材料、工程等多个学科,通过对材料的不断筛选、优化及临床测试,最终才取得这样的成果。现实中,类似的成果还有很多,比如通过心脏外科医生与电气工程学家及计算机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利用3D打印将患者病变心脏的扫描成像转变成用于心脏手术的物理模型。历史上,任何一项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创新都并非是临床医生或某个学科专家单独完成的。基于临床问题的多学科交叉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自主创新。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医疗自主创新促进多学科合作 B.医疗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C.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难以创新

23、 D.医疗自主创新依托多学科合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科研人员研发的一项成果“人造皮肤”,并指出其交叉融合了多个学科,接下来指出类似的成果还有很多,并举例说明。之后阐述历史上的情况,任何一项医疗技术和器械并非单独能够完成,尾句强调只有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才能实现自主创新,故文段重点强调医疗自主创新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对应D项;A项,逻辑错误,文段重点介绍多学科合作对医疗创新的影响,而不是医疗创新对多学科合作的影响,排除;B项,没有提及多学科交叉合作,偏离中心,排除;C项,“难以创新”为问题的表述,文段重点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这一对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人造皮肤”

24、带来的医疗创新启示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由“人造皮肤”引入话题,然后介绍“人造皮肤”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成果,接着引出了现实中类似的成果还有很多,并进行举例和分析,最后通过必要条件引出文段重点,即“基于临床问题的多学科交叉合作”。文段属于“分总”结构,重点在最后一句,强调医疗自主创新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概括文段着重说明的内容。文段谈论的内容多而杂,需要逐步分析文段的脉络结构,寻找关键词,进而提炼文段重点强调的内容。文段由“人造皮肤”引出多学科合作研发取得重大医学成果的话题,强调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创新并非

25、能由临床医生或某个学科专家单独完成,而只有多学科交叉合作才能实现自主创新。D项与此相符,当选。 A项因果倒置,文段说的是多学科合作促进医疗自主创新,排除。B、C两项脱离了“多学科”这一关键词,排除。故本题选D。8.青衿:读书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庙 C.春蚕:奉献 D.袍泽:官员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青衿借指读书人,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南冠借指囚犯,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浮屠借指佛塔,而不是寺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春蚕借指乐于奉献的人,而不是奉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

26、致,排除;D项:袍泽借指军中的同事,而不是官员,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9.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化长期的智慧结晶。一切人类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深度表达和精彩,如果将文化视为人类精神或思维自觉的形形色色的神奇“痕迹”,那么,语言就是这种“痕迹”中最鲜活、最深邃和最久远的核心部分。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进 描述 保存 B.培育 演绎 留传 C.发展 诠释 存留 D.积淀 阐释 遗留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前文“文化”搭配且修饰后文“智慧结晶”,A项“演进”、C项“发展”均侧重强调变化,而“智慧结晶”表示智慧的凝聚而非变化,

27、故排除。 第二空,出现并列关联词“和”,故横线处与前文的“表达”意思相近,B项“演绎”、D项“阐释”填入文段均可。第三空,B项“留传”指留下并向下传,文段并无代代相传的意思,排除;D项“遗留”指遗落下来的,与“痕迹”对应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中国表达提升文化软实力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快速锁定最能与“长期”“智慧结晶”构成对应的D。第三步,代入验证D项后两空,确定答案。第一空,由“长期”“智慧结晶”“最鲜活、最深邃和最久远的核心部分”可知,语言是人类文化经过长时间积累造就的成果,且是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培育”指

28、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语言不是文化培育的结果,排除B。“演进”“发展”均侧重强调事物的变化过程;“积淀”指积累沉淀,侧重结果。“积淀”与 “智慧结晶”的形态更具有相似性,且“文化积淀”为习惯搭配。 验证D项后两空,“阐释”“遗留”填入均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人类文化长期_的智慧结晶”可知,所填词语要与“文化”和“智慧结晶”搭配。A项“演进”指演变进化;B项“培育”指培养,适用对象通常是幼小生物或人;C项“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三者均不能与“结晶”搭配,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积淀”指积累沉淀,可分别与“文化”“

29、结晶”搭配,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根据“深度表达和精彩_”,“和”字前后形成并列关系,D项“阐释”指阐述并解释,可与“表达”构成并列;“遗留”指(以前的事物或现象)继续存在,(过去)留下来,与“痕迹”照应,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10.甲、乙、丙三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各不相同的职业:教师、律师、工程师。其他同学做了如下猜测:小李: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小王:甲是教师,丙是工程师。小方: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后来证实,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甲、乙、丙分别从事何种职业? A.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工程师 B.甲是工程师,乙是律师,丙是教师 C

30、.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丙是教师 D.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工程师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条件不确定,优先采用代入法。 将A项代入,小李和小方两句都猜错了,而小王两句都猜对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将B项代入,小李两句一对一错,而小王和小方两句都猜错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将C项代入,小李和小王两句都猜错了,而小方两句都猜对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将D项代入,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符合题干要求,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因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选项信息充分,优先采用代入法。A项:代入后,小李的猜测

31、为“错、错”,小王的猜测为“对、对”,小方的猜测为“错、错”,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代入后,小李的猜测为“对、错”,小王的猜测为“错、错”,小方的猜测为“错、错”,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代入后,小李的猜测为“错、错”,小王的猜测为“错、错”,小方的猜测为“对、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代入后,小李的猜测为“错、对”,小王的猜测为“错、对”,小方的猜测为“对、错”,符合题干要求。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三个人和三种职业,要求我们推出两类元素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根据三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可以结合找突破口法进行解题,即寻找某个人的半句与另一个人的两个半句均矛盾的

32、情况,即可判断出这个人的半句一定为假,进而继续推理得出结论。利用找突破口法解题。分析三人的话发现小方的后半句和小李的两句话均不能同时为真,因此小方的后半句一定为假。根据三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可知小方的前半句为真,即甲是律师;结合小王的话可知丙是工程师,则乙是教师。故本题选D。11.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而无需借助任何空间技术。研究发现,激光能够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将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的百万分之一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原子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研究者利用这些成果,可以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它们的波动,从而定位其运动,

33、并准确查明它们的所在位置。此时,其踪迹定位工作会交由一个仅有1米长的装置来完成,关键在于如何把它打造成微缩装置,以便将其安装在智能手机之中。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革新 B.激光在科技创新中的新用途 C.新定位系统在前沿领域的应用 D.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英国科学家宣称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的方法,接下来对新的定位方法进行具体阐述,通过“限制并冷却放置于真空条件下的原子”“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来进行定位,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对应D项,当选。 A项“智能手机”非文段重点,且“应用程序的革新”文中未体现,排

34、除;B项“激光”偏离主题词,非文段重点,且“新用途”表述不明确,排除;C项“在前沿领域的应用”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中“科学家宣称”是观点,说的是“已找到了一种替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方法”。之后的研究发现是解释说明,说的是利用原子在特定温度下对地球的磁性和重力领域的变化极度敏感的成果,在一台小型装置上限制原子,研究其流动进而进行定位的原理。因而文段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通过原子进行定位”。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利用原子进行定位的原理”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阅读文段可知,论述内容较

35、为专业,理清行文思路即可抓住关键,切忌产生畏难心理。本文是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但这一观点需要抓住后文论述的关键词加以补充。文段首先指出英国科学家宣称找到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然后具体介绍了这种定位方法的原理利用真空中的原子。原子是这种定位方法的核心,且文段多次提及,可见其为文段的主题词,D项既体现了“定位”又包含了“原子”,当选。 A、B两项没有提及“定位”。C项“在前沿领域的应用”文中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D。12.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可以有效地欺骗大脑进入“白昼模式”,哪怕当时人的眼睛是闭着的也没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光照疗

36、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包括持续光照和不同间隔的闪光,而每10秒一次持续仅2毫秒的闪光最有效。研究还发现,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以下哪项如果是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每次闪光间隙的黑暗都有助于让眼睛重启,从而恢复眼睛对光照的敏感 B.大部分睡眠时经历“闪光处理”的人的睡眠质量都不会受到闪光的影响 C.去时区早两小时的城市,启程日日出前两小时经光照疗法的人无时差感 D.依靠自身来调节时差耗时良久,大概平均每天只能倒过一个小时的时差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论据:研究表

37、明,光照可以有效地欺骗大脑进入“白昼模式”,哪怕当时人的眼睛是闭着的也没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光照疗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包括持续光照和不同间隔的闪光,而每10秒一次持续仅2毫秒的闪光最有效。研究还发现,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论点讨论的是光照是否可以影响生物钟系统,该项讨论的是眼睛对光照是否敏感,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论据讨论的是闪光处理是否可以延后人出现困意的周期,即让人睡得晚,该项讨论的是“闪光处理”是否会影响睡眠质量,即让人睡不好,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举例说明去时区早两小时的城市,光照疗法确

38、实可以帮助人调整时差,补充论据加强,当选;D项:论点讨论的是光照是否可以影响生物钟系统,该项讨论的是自身调节时差需要大量时间,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论据: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光照疗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包括持续光照和不同间隔的闪光,而每10秒一次持续仅2毫秒的闪光最有效;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闪光间隙的黑暗能够恢复眼睛对光照的

39、敏感,与光照能否调整生物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闪光处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与光照能否调整生物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论据。通过具体例证,表明经过光照疗法可以让人无时差感,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依靠自身调整时差耗时良久,并未涉及光照对我们生物钟系统的作用,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我们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据和论点。题干的论点为“可以用光照疗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其他内容均为论据。要支持题干观点,需要说明光照疗法确实能够对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产生影响,帮助我们调整时差。题干结论:用光

40、照疗法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且在睡眠时经历过“闪光处理”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会延后两个小时。 A项,“恢复眼睛对光照的敏感”并不能说明光照是否对生物钟有影响,以及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B项,“睡眠质量都不会受到闪光的影响”并不能说明“闪光处理”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C项,“无时差感”说明经光照疗法的人出现困意的周期延后了两个小时,所以去时区早两小时的城市没有时差感,证明了光照确实能对生物钟产生影响,能帮助我们调整时差,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依靠自身来调节时差”并不能说明光照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调整时差,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C。1

41、3.人类的寿命与基因有关,体内有多个基因着你的生命长短。研究表明,那些在恶劣环境下控制机体防御功能的基因,能够显著地改善多种生物的健康状况并且延长其寿命。了解这些基因的运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消除老年疾病、延长人类生命的秘诀。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操控 规律 B.支配 原理 C.决定 机制 D.主宰 流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意思“人类的寿命与基因有关”可知,A项“操控”指的是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排除。B项“支配”是指支配主体按照给定的条件和目标,对支配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和行为,文段中的“基因”与“生命长短”之间并无明确的主客体的行为关系,排

42、除。 第二空,“了解这些基因的运作”,基因对于生命的作用是复杂的,C项“机制”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当选。D项“流程”指在工业品生产中,从原料到制成品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过程太简单机械,无法反映基因的复杂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网易科技长寿基因挑战寿命极限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A项“操控”形容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完全控制。基因并不是影响生命长短的唯一因素,语义过重,排除A项。B项“支配”指安排;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侧重具体的过程和行为,与“生命长短”搭配不当,排除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帮

43、助我们找到消除老年疾病、延长人类生命的秘诀”可知,我们要了解的是基因运作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顺序。C项“机制”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关关系,符合语境,且和后文的“秘诀”相互呼应。D项“流程”指事物进行过程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抓住第一空修饰对象“长短”,并根据选项词语的词义进行判断。第二步,仔细辨析第二空词语含义,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操控”与“生命长短”搭配不当,排除A。 第二空,句意为了解基因影响寿命的具体机理。“原理”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多用于理论层面,与此处强调的了解

44、具体运行方式的语境不符,排除B。“机制”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填入更恰当,且“运作机制”为习惯表述。“流程”指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词义与句意不符,排除D。第一空填入“决定”亦与后文的“显著地改善并且延长其寿命”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C。14.通常情况下,使用高压锅可以大大缩短食物的烹煮时间,节约能源。下列对其所用物理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降低 B.锅内水的沸点降低,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 C.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升高 D.锅内水的沸点升高,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参考答

45、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水的沸点受压强影响,当水所受的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在标准大气压强下水的沸点为100,高压锅的原理相当于把水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于是高压锅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锅内水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提高,这样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食物煮熟。故A、B、D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随着压强的增加,水的沸点将高于100,高压锅内部因此而形成

46、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很快熟了。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其优点在于省时及节能,缺点在于不正确操作或有瑕疵时,有可能会爆炸造成伤害。高压锅应用的是“气压和水的沸点成正比”的原理,在高压锅内通过对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在密封环境下形成高温高压,使高压锅内部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且水高于100时沸腾,这样就会缩短饭做熟的时间

47、。15.仪态万方:美丽多姿 A.风度翩翩:富富有余 B.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C.其貌不扬:荣华富贵 D.仪表堂堂:身无长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美丽多姿也是指姿态美丽,二者是近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风度翩翩指仪态万方,气质不凡;富富有余指物品等十分充裕,除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腰缠万贯指人极其富有;富甲一方指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比喻十分富有,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其貌不扬指长得不漂亮,相貌普通;荣华富贵比喻兴盛或

48、显达,形容有钱有势,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仪表堂堂形容人外表端正、举止大方、姿态威严;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6.日前,被称为“法国大展”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一次重量级的展览,10幅名作都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_的精品之作,_了法国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艺术精华。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挑细选 再现 B.沙里淘金 展现 C.百里挑一 融合 D.优中选优 浓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中“这是一次重量级的展览”“10

49、幅名作都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的“精品之作”可知,文段体现的是从好的作品中选出更好的。D项“优中选优”符合文意,保留;A项“精挑细选”是指非常仔细地挑选,强调的是挑选的动作而非文段表达的从好的当中选出更好的意思,排除;B项“沙里淘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或者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从一堆普通的东西中寻找好的东西,而文段中“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里一定都是精品,排除;C项“百里挑一”意思是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不可多得,也没有体现出从精品当中挑选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考查的是实词的固定搭配,与“精华”搭配,代入验证D项,“浓缩精华”是常用搭配,当选。故正

50、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人民网博物馆:不该被忽视的免费课堂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形容选择名作的过程。B项“沙里淘金”的“沙”和“金”相对,“沙”是不好的,而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的作品肯定不是“沙”,排除B项。C项“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出众,不能形容“艺术作品”,排除C项。A项“精挑细选”和D项“优中选优”含义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从文艺复兴到当代”“从各大博物馆”可知,这10幅名作是“在长期历史中、众多作品中”选出的。A项“再现”指重现,无法体现上述语境。D项“浓缩”体现了“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的含义,符合语境,且“浓缩精华”属于固定搭配。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

51、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关键词“名作”“博物馆”“精品之作”可判断第一空词语的使用恰当与否。第二步,第二空根据词语的用法可快速锁定答案。第一空,此处说的是10幅名作是从法国各大国立博物馆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是精品中的精品。“沙里淘金”侧重从一般的事物中筛选好的,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 第二空,此处说的是这10幅画代表了法国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百年间的艺术精华,由数量少和时间长的对比可知,“浓缩”最符合文意,且“浓缩精华”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D。17.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着社会成本,着世道人心。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

52、的全社会的共识。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耗费 扰乱 遏止 B.消耗 损害 遏制 C.耗尽 蛊惑 禁绝 D.侵蚀 破坏 杜绝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与B项“消耗”与之搭配均可。C项“耗尽”是指消耗完毕、用尽所有,与“极大地”和横线后的“着”搭配不当,排除;D项“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与“社会成本”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世道人心”,A项与B项填入均可。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与“网络谣言”搭配。A项“遏止”强调用力阻止,侧重强调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且常见用法为“对暴动进行遏止”,后面

53、基本不接宾语;B项“遏制”是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侧重强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面常直接接宾语,如“遏制不良风气蔓延”。本题横线后直接搭配“网络谣言”,因此B项“遏制”更加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遏制网络谣言的治本之策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语义过重的C和与后文搭配不当的D。第二空较难排除,继续分析第三空。第三步,辨析第三空两项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耗尽”程度过重,不能与“极大”“着”搭配,排除C。“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与“成本”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遏

54、止”指阻止。“遏制”指制止、控制。从常理来看,完全阻止“网络谣言”是不可能的,句意强调的是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谣言泛滥成灾的现象得以控制,选择“遏制”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应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指消耗;B项“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二者均可与“社会成本”搭配,符合文意。C项“耗尽”指用尽所有,与“极大地”表意矛盾,文中并没有用完社会成本之意,另一方面“耗尽”不能与“着”搭配,排除C项。D项“侵蚀”指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文中没有侵占之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遏止”强调“阻止”,B项

55、“遏制”强调“控制”,网络谣言目前来讲不太可能被“阻止”,所以只能“控制”其发展,A项“遏止”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B项“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损害着世道人心”指使世道人心受到伤害,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18.泥石流的依赖于三个危险因素:沉积物中的粘土、大量的水快速涌入以及山区的地势差异。发生泥石流时,地上的各种大小石头和泥,小到直径只有零点几微米的粘土,大到数十厘米乃至更大的巨型漂砾,都有可能在泥石流中“泥沙俱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诱发 裹挟 B.成因 汇集 C.出现 夹杂 D.引发 聚集参考答案:A

56、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泥石流的产生形成依赖三个因素,A项“诱发”、C项“出现”、D项“引发”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成因”指原因,与后文“因素”语义重复,排除。 第二空,横线表达石头和泥等卷入泥石流中,而且石头和泥本身是静止的,受到了泥石流的冲击才被动的跟随泥石流移动,所以第二空应体现“被动”的意思。C项“夹杂”指掺杂,D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均无“被动”之意,排除;A项“裹挟”指人或物被迫卷入其中,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别忘了还有泥石流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大量的水快速涌入”“小到都有可能_到泥石流中泥沙俱下”可知,所填的词

57、语含有“卷入”的意思。B项“汇集”指聚集;C项“夹杂”指掺杂,混杂;D项“聚集”指凑在一起。三者都没有卷入的意思,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裹挟”指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符合语境。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诱发”有致使发生的意思,填入横线处是说明泥石流发生的因素,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A、C、D三项意思相近,B项差异较大,可根据句意排除不合适的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其余三项词语的意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第一空,“成因”已含有原因之意,填入与“依赖于因素”语义重复,排除B。 第二空,“裹挟”指(风、流水等

58、)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夹杂”指掺杂;“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此处形容“大小石头和泥”,且与“泥沙俱下”对应,“裹挟”更恰当,排除C、D。 故本题选A。19.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现有的养老模式一般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以房养老等。下列关于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张大爷根据四个儿子之间的协议,每月轮流到其中一个儿子家中生活 B.王大娘的两个儿子均没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于是将其送到附近一家养老机构 C.李大爷选择将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每月支付其养老费用 D.赵大娘不愿离开熟悉的社区和朋友,于是选择在社区服务机构中养老参考答案:C 解题

59、思路:A项:正确,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张大爷轮流到四个儿子家生活,是家庭养老模式; B项:正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农村的房子是建在宅基地上的,故李大爷不能做此选择;D项:正确,赵大娘选择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

60、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解题。既然是“以房养老”,那应该需要房屋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金融机构才会愿意支付养老费用,而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上建的房屋大多用于自住而不是租出去或者卖出去,并且虽然我国现在逐渐开始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但对宅基地的流转仍有诸多限制,相对城市商品房来说流通十分不便,这个模式不适合我国农村的现状。A项说法正确。这种方式属于题干中说的家庭养老。 B项说法正确。这种方式属于题干中说的机构养老。 C项说法错误。“以房养老”适合具有高房价城市、高潜质房屋和高素质“三高”特征的老人,对于手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