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小华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它在真空中不能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为20赫兹到2万赫兹2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等于30cmB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C

2、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D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3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3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次声音的利用例子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C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D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4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4.2米/秒B4米/

3、秒C5米/秒D3米/秒5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是A天平B弹簧测力计C停表D刻度尺6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烛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实验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A的成像原理相同。B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不成像。C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远离景

4、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8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B照镜子C汽车观后D水中筷子变弯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只放大镜组

5、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只放大镜中,只有近处的一只成放大的像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10小明经过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里的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鱼”是虚像B看到的“鱼”在真实的鱼的上方C看到的“鱼”比真实的鱼要短一些D要用激光笔照射鱼要对准看到“鱼”的下方三、填空题11 (云南中考)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_(填“虚”或“实”)像12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

6、了_(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_(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选填“像距”或“物距”)。13有甲、乙、丙三辆小车,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若某两地相距6000m,丁小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0m/s的速度行驶,后一半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那么丁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14小明同学家中有一台电冰箱、一台洗衣机、六盏照明灯,它们是_(

7、“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如果多开一盏照明灯,那么干路上的电流大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明发现冰箱里的灯在打开冰箱门时亮起,关上冰箱门时熄灭,则冰箱门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15医院急救用的氧气瓶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密度为5kg/m3,当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质量将_,密度为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或手机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方,需要佩戴用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乙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

8、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_ 18水中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光在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其中一束光线AO的折射光线。(_)19(10分)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法。(2)下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选

9、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五、计算题20(6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求:(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将瓶子中的水倒出后,装满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所装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千克?21(6分)一辆油罐车装了的石油,从甲地开往相距120km的乙地,需要2小时30分,到达目的地后,技术员从车上取出的样品,测出其质量是80g,试求(1)油罐车的平均速度;(2)石油的密度;(3)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向外传播时,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它不能在真空中

10、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340m/s,故C错误,符合题意;D人耳可感知的听觉范围20赫兹到20000赫兹,就是人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便是凸透镜的焦点,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f=20.0cm,故AB错误;C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5cm刻度线处,物距u=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所以,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故C错误;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30cm处,此时2fufv2f=40cm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图

11、中光屏向右移动到40cm以外,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信息;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利用的是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A【详解】前2s内的路程s1=v1t1=3m/s2s=6m,后3s内的路程s2=v2t2=5m/s3s=15m,总路程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v=4.2m/s,故选A。5、B【分析】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见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详解】A、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故A不符合

12、题意;B、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C、停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 调节仪器时看到窗外的景物所成的像应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对应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对应乙图中烛焰A的成像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 由乙图可知,A、B、C所对应的像均是倒立的,则可知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实验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远离景物的

13、方向调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经水池侧壁反射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通过上图可知:我们在上方看起来,光斑的虚像在Q点,即Q在S的上方故选B8、D【详解】A. 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 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 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 插在盛有水的碗中的筷子

14、变“弯了”,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C【详解】AB由于物体离物镜距离较大,所以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不是一台显微镜,故A正确,B错误;C前面的放大镜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后面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AC。10、AB【详解】ABC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入射光线的上方,我们看到的“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在真实的鱼的上方,所

15、以是看到的“鱼”是虚像,并且比真实的鱼要长一些;故A、B正确,C错误。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故选AB。三、填空题11、一定 虚 【详解】由题意可知,小明能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了也能看见小明;后视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因此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12、反射 靠近 物距 【详解】1我们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上发生了反射,进入人眼从而看见的;2要使二维码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16、,需要靠近二维码;3用自拍杆比直接自拍时人与镜头的距离较远,增大了物距。13、甲丙 24 【详解】1如图甲车,st图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即s与t与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4m/s;乙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6m/s、4m/s;所以甲车与丙车的速度相同;2丁车前半程所用时间为:丁车后半程所用时间为:则丁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4m/s14、并联 变大 开关 【详解】1家用电器工作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2如果多开一盏照明灯,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变大,总电压不变,所以总电流变大。3打开冰箱门时亮起,关上冰箱门时熄灭,说明冰箱门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所以冰箱门相

17、当于电路中的开关。15、变小 变小 【详解】12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质量减半,由于氧气瓶体积不变,则由可知,瓶中氧气密度变小。16、前 凹透镜 【详解】1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2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些将像成在视网膜上。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连接人的眼和B1 ,与水面交于一点O,O即为入射点,再连接人的眼A与O、以及OB,最后标上箭头,如图:18、【详解】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19、控制变量法 乙 丙 【详解】(1)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量,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2)2甲和乙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因此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乙来进行研究;3乙和丙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因此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丙来进行研究。五、计算题20、(1)100cm3; (2)0.08kg。【详解】(1)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水的质量为,由题意知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根据可得水的体积;(2)将瓶子中的水倒出后,装满酒精,则酒精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根据可得酒精的质量。答:(1)瓶子的容积是100cm3;(2)装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