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1页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2页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3页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4页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浙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沈佳权【设计简说】克与千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物体的质量在生活、生 产中经常用到,它与人们的关系密切。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主要靠肌肉感觉。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 多样的活动,以实际感受为主要形式来帮助学生建构质量单位和单位质量的概念,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形成初步的量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这需要让学生通过 对1千克和1克的实物进行屡次地体验感受,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量感。所以 在教学设计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去掂一掂1千克和1克,并说一说体验后的感受, 使学生对这样的肌

2、肉感觉产生记忆。除此之外,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 量物体的质量,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大 量的体验活动时,一直把“选择参照物来估量物体的质量”这种思想和方法融于 始终,强化学生正确估量质量的方法,而不是胡乱猜测物体的质量。1千克的物 体作为估量参照物比拟适合,从课一开始就进行体验感受,接下去活动一中1 千克、2千克、5千克等物体质量的估量也是以此为参照物的,活动二中的估量 那么是以50克的物体为参照物展开。而1克的物体在生活中作为估量参照物显然 太轻,它的主要作用还是作为称量的质量单位,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对1克的体验 环节置于活动

3、二尾部。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所以本课的设计强化了学生有方法 有策略的估量,而弱化了对物体的称量,本节课中的称量只是作为使学生确认估 量是否准确的一个手段,而并不是要教学生怎么去用秤。基于对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的了解,本节课从一个有趣的情境导入,同 时呈现千克与克,然后将大量学习材料同时发放,通过活动一、活动二让学生自 主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等操作体验来到达本节 课的学习目的。这样的设计防止了环节与环节的割裂,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 具有更强全局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 克。2、初步建立1千克和1

4、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1千克白糖、1千克的大米、2千克的大米、4千克的大米、200 克的橙子、50克的薯片、1克的花生和二分钱人民币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经验小朋友们,小骏和小黄在比谁重,一个体重是60, 一个体重是80,你觉得哪个重?师:小骏是谁,看出来了吗?那你想知道小黄是谁吗?现在你觉得谁比拟重?(可是刚刚你们不是都说80这个要重吗?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说斤或公斤,师:斤或

5、公斤是我国常用的质量单位。公斤也就是千克)师:对的,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已经知道了质量单位千克,其实小骏就是60千克。小黄的体重是80克。(直接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千克与克,英文写作kg与g 师:我们先来研究千克二、活动一:找1千克和比1千克重的(一)找找1千克(同时比1千克重的)小朋友们,请看桌子上,有很多物品,你能不能从这么多物品中找出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呢?(板书:1千克红色)1、正好1千克(看标签)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千克”呀?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个物品上标着1千克。师:你们找到了吗?师: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掂一掂好不好?(掂

6、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抛,轻轻地掂)请小组同学按照顺序轮流掂一掂。师:嗯,我们看到已经掂完的小组,已经把这袋糖放进了收纳盒,真是个好习惯。师:谁能说说掂完1千克后的感受吗?2、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找了 1千克的大米。其实在这些物品中,还有大约1千克的东西,你能找出来吗?(生有可能拿出1千克的糖,也有可能拿出2千克的米)(1)反应糖:师:我们先来看,有几组是找到了糖。师:你刚才是怎么找的呀?生:掂了掂,感觉和这个东西差不多重师:你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掂的吗?(两手抓着东西掂)师: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谁来说说看。追问:他们为什么用1千克的米来比?师(表扬):你的这个方法真不错,用两个手同时

7、拿着物品掂,就能比拟出两个物品的 质量大小了。把掌声送给他。(他是以1千克的白糖为依据进行估测,他非常善于利用已经知道的信息,以此为依据 进行估测,真不错。)师:有多少组也是这样掂的呢?如果刚才不是这样掂的,请你也像这样掂掂看(板书:掂一掂)师:你们刚才都说这个大约是1千克重,那要知道到底有多重呢?有什么方法?生:称一称师称:它大约是1千克。表扬:你们真厉害,这个大约是1千克的大米被你们找出来了!(2)反应2千克的米(首先确认2千克的米要重,然后再估这袋米的质量)师:刚刚有小朋友觉得这袋大米也是1千克,你们都同意吗?生:不同意,我觉得它比拟重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叫两位同学说一说)师:那你觉

8、得这袋大米比1千克是重还是轻呢?师:我们刚刚已经知道了什么是1千克?那你能不能跟这袋白糖或者柚子 比一比,来估得更准确一点呢?师:谁也愿意像他这样掂掂看。师请回答不准确的同学:你再掂掂看,什么感觉?(拿1千克的白糖作为参照物)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这袋米比1千克要重,那这袋大米到底有多重?你想怎么办?生:称一称(称两袋)师:我们知道了这袋大米大约是2千克。请小朋友们掂一掂,感觉一下2千克有多重。(二)(把2千克的米和5千克的米同时放在讲台上)师:刚才这袋大米大约是2千克。老师还带了一袋米,看看谁的眼光厉害,它有多少重?(请2位同学猜一猜)师:先别说话,请你把你猜测的质量写在你的自备本上。反应:第

9、一个不讲方法第二个问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并且表扬、评价第三个也问思路:你又是怎么想的?或者让他来拎一拎。预设:2千克的米是这么一小袋,大的那袋米大约就是5千克师:(翻开标签)真的是5千克,你没掂过,知道小的那袋米是2千克,就估出了大的 这袋米的质量,大家觉得他厉害吗?掌声送给他。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拎一拎,对同学们说说5千克的感觉。(三)你还知道,还有比5千克更重的东西吗?三、活动二:找比1千克轻的和感受1克(-)把比1千克轻的物品排排队师:刚刚我们找到了 1千克和比1千克重的。那现在我剩下的东西,都比1千克怎么样? 生:轻。师:那这儿样东西谁轻谁重呢?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上,下面活动要求:1、估一

10、估这几个物品有多重,请组长记录下来。2、把这些物品按质量从重到小轻的顺序排排队。3、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一下。师: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准又快。反应:他们组是这样的排排队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师:那我们来看看你们估的质量。薯片是50克,你是怎么估出来的呢?师:噢,你们都发现了,像这样的包装袋上,很多时候会把质量标注出来,观 察得真仔细。、像薯片这样,比1千克轻的物品,我们就可以用单位克来表示。土豆:反应:先反应结果,说几个结果师:你们是怎么估出来的呢?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做法的?表扬:你们是用已经知道的50克去比,觉得比它重,所以估了 XX克,把 我们前面学习的方法用起来了,真不错。师:那你们估得到

11、底准不准呢?我们来称称看吧(称2个橙子)大约是100克。师:你们估得都只相差了几十克,都已经估得相当准了。当然,这一组估了 100克, 是最近的。(二)感受1克师:还有这粒豆子,你们估一估它有多重呢?说三组。师: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师:老师告诉你,这粒豆子,大约是1克重。师:大家都掂过了 1克了吗?没掂过的小朋友掂一掂吧。师:谁来说说看,掂1克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师:想象一下,生活中还有没有1克重的东西?师:你们说了好多不同的物品,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生:都很轻师:老师还带来了 1克的东西。(三)1000克=1千克师:我们知道了这样一粒豆子是I克,那10粒呢? 100粒呢?师:500粒呢?(500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斤)师:1000粒呢?生:1000克(板书1000克)师:老师带来了 1000粒豆子,已经称好了,标签上写的是1千克。所以1000克,就等于一千克?生:1千克。师反复,注意断句。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掂一掂这袋豆子,跟这袋白糖比比看,什么感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也掂了掂1千克和1 克有多重。那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问题呢?四、巩固练习(一)请在(一)请在(一)请在()里填上“千克”与“克”小学生一rG q请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静静地写一写 收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