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溶解综合征TLS_第1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_第2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_第3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_第4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肿瘤溶解综合征TLS-CAL-FENGHAI-肿瘤溶解综合征TLS-CAL-FENGHAI-YEAR-YICAI)_JINGBIAN肿瘤溶解综合征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 TLS)是一种肿瘤急症,由肿瘤细胞大量溶 解从而释放大量钾、磷酸盐及核酸至体循环引起。核酸分解代谢生成尿酸(uric acid, UA)会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排泄显着增加会导致尿酸在肾小管沉积,以 及肾血管收缩、自身调节功能受损、肾血流减少、氧化和炎症,从而造成急性 肾损伤。高磷血症合并肾小管中磷酸钙沉积也会引起急性肾损伤。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征(LTLS)定义为启动化疗之前3日或之后7日内出

2、现任何两 种或两种以上下列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CTLS)定义为符合实验室TLS诊断标准,并且满足下列一 种或多种间接或可能由治疗药物引起的异常:血清肌酐浓度增加N1.5倍正常 值上限(ULN),心律失常/猝死或癫痫发作。基于临床TLS严重程度的分级系统 见附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可发生于任何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及治疗后肿瘤细胞大 量死亡的病人,最常发生在高级别淋巴瘤(特别是伯基特亚型)和成熟B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开始使用细胞毒治疗后,但该病也可能自发,和/或可在其 他类型肿瘤存在增殖率较高、肿瘤负荷较大或对细胞毒治疗高度敏感时发生。

3、较少见于实体瘤病人,如小细胞肺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等。然 而,随着靶向治疗(如CART)的产生,据报道目前TLS也出现在以前鲜有该 并发症的癌症患者中,如结肠癌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肿瘤溶解综合征具有以下特征: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而导致的低 钙血症等代谢异常。少数严重者还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如 室速和室颤、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医生应判断出肿瘤溶解综合征 的高危患者,加强预防和检查。国际专家共识委员会将发生TLS风险分为三类:低危、中危和高危(表1)低危组需动态监测、水化土别嘌醇预防,中危组需动态监测、水化和别嘌醇预 防,高危组需动态监测

4、、水化和拉布立酶(不适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预防(具体流程见图2)。计划接受强化疗且具有如下指标者属于最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髓系白血病WBO 100X109/L;伯基特淋巴瘤或母细胞淋巴瘤;高级别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包块 (LDH 2ULN或CT证实肿瘤直径超过10 cm);诊断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伴肾功损害或对别嘌醇过敏需接受拉布立酶治疗。表1发生TLS的风险评估低危中危高危实体瘤(ST)神经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 瘤/小细胞肺癌/大包块/进展 期N/AMMN/AN/ACMLN/AN/A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AN/AHLN/AN/ACLL氟达拉滨+美罗华治疗或WBC50*109/LN/AAML , WBC 25*109/L , LDHV2 ULNAML,WBC25100*109/L ; AML , WBC25*109/L, LDHN2 ULNAML, WBCN100*109/L成人中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LDH2 ULN成人中级别NHL, LDHN2 ULNN/A成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儿童 ALCL, III/IV 期N/AN/A儿童中级别NHL, III/IV期 和 LDH2 ULNN/AN/AALL, WBC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