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_第1页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_第2页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_第3页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_第4页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内容提要:本文以标准论为理论根底,辅以修正标准理论、盖然性理论、危险领域理论、危险提升理论、多样原那么理论、利益衡量理论等,依托我国内地法律标准,初步构建了我国内地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认为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应包括一般原那么和特殊规那么。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根据当事人主张的不同,令其分别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形成要件事实、权利障碍要件事实和权利消灭要件事实的证明;证明责任分配特殊规那么那么从证明责任转换和证据评价领域特殊规那么两个方面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规那么进展了修正和变更,以缓和一般原那么的僵硬,降低当事人的证明难度。民事证明责任这一概念有广义、一般意义和狭义三个层面

2、的含义,广义的证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结果责任和主张责任;一般意义的证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狭义的证明责任那么仅指结果责任意义上的证明责任。118本文所论的证明责任,是在狭义上使用该术语,其含义可概括为:“针对特定的法律标准,假设作为其被适用的前提的事实要件真伪不明,法官据以判决何方当事人承担败诉后果的法定风险分配方式111。基于这一界定,本文所论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指的那么是“法院在诉讼中按照一定标准或标准,将事实真伪不明时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展划分2206,这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立法理论,还是在司法实务、诉讼活动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不仅是

3、在诉讼法领域,即使是在实体法领域,民事证明责任分配都是必须重视的研究课题与现实问题。本文试图整合现有理论研究与实务认识,初步着手构建一个当下看来较为妥当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一、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学说一标准说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历来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问题,学说众多。长期以来占据通说地位的是德国学者罗森贝克Rsenberg在其博士论文?证明责任论?中系统提出的标准说。正如该论文副标题所标示的那样,该学说立足于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通过对实体法构造的分析,从法律标准互相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来寻找证明责任的分配规那么。罗森贝克认为,“一样的实体法法标准部分互相补充支持,部分又互相抵触,而

4、不同的实体法法标准彼此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络,且在构成要件及其后果方面互相排斥3105。与此相应,罗森贝克将实体法标准从整体上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讼恳求的根底,称为“根底标准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权利形成标准,另一类那么是根底标准的“相对标准,可进一步划分为权利阻碍标准该类标准从一开始就阻止权利形成标准效力的产生致其根本不能发挥效力,因此其法律后果也不发生、权利消灭标准该类标准只是后来才对抗权利形成标准,使其已经产生的权利归于消灭、权利排除标准又译“权利受制标准,该类标准赋予被要求者以形成权,通过行使形成权,被要求者得以排除针对其形成的权利的行使。基于此,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分配原那么便是:主张权利存

5、在的当事人,要证明产生权利的法律要件事实;否认权利的当事人那么要证明阻碍权利、消灭权利、排除权利的法律要件事实。需要注意的是,在其后来的阐述中,又逐渐把权利排除标准纳入到权利消灭标准之中3106107、126,罗森贝克法标准说在德国、日本、台湾等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处于通说地位。但是经过多年适用,对其缺乏注释1:主要表达为法规不适用原那么的舛误、权利形成要件和权利阻碍要件的区分存在困难、标准说的僵化等方面,参见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2022年版,第184页;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441页以下;陈刚:

6、?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现状?,载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2000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以下。也多有批判,修正标准理论和其他试图取代标准说的理论先后涌出。二修正标准理论及其他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由于莱波尔特LEipld、穆泽拉克usielak、施瓦布Shab、普维庭Prtting等人的学说在坚持罗森贝克标准说的根底上就其缺乏之处加以修正,所以都统称为“修正标准理论。4185其中,针对标准说的法规不适用原那么,莱波尔特的证明责任标准说特别标准说主张为了使裁判在真伪不明状态下成为可能,必须适用一种特别的法律标准,并将这种法律标准称为证明责任标准;51721736101而穆

7、泽拉克的消极规那么说消极性根本原那么说为了抑制真伪不明,设计了不同于莱波尔特的一种消极性否认性的根本规那么,即将真伪不明通过证明责任为中介虚拟为要件事实不存在,其反映的是诉讼上有关恳求“被驳回的范畴。61025173174施瓦布的操作规那么说不成认有所谓特别规那么,而是将真伪不明的情形直接判断为要件事实不存在,并将建立在此判断根底上的不适用法规那么称之为“操作规那么。普维庭的操作规那么说也是以一操作规那么抑制真伪不明状态,而此一规那么是一种无视标准性质的方法性工具,并充分意识到在证明责任分配根本原那么外,还存有例外规那么,认为对于证据法问题也可以适用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主张将危险领

8、域、盖然性等本质观点引入证据法规那么的解释之中,从而减轻标准说的僵化程度。4186除上述修正标准理论的观点外,针对标准说不曾重视隐藏于法标准背后的本质价值和本质公平的缺陷,很多理论主张“全面放弃标准说的概念法学方法,不再坚持统一抽象的形式标准,而改从利益衡量、本质公平、危险领域及社会分担等更为详细而多元的标准,借以解决证明责任分配问题689。在德国,皮特斯Peters的详细盖然性理论主张应在详细程序中,就个案的种种事实情况加以详细评价,根据与证明责任的盖然性比例关系,由持较低盖然性主张的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莱纳克REIneke的抽象盖然性理论成认标准说的证明责任分配根本原那么,但是主张在优越盖

9、然性、证据可能性、消极效果等本质理由存在时,完全可以背离根本原那么。普霍斯Prlss危险领域说主张,当损害原因存在于加害人的危险领域时,加害人应当承担证明责任。其所谓“危险领域,指的是为被害人所掌控的空间性、物体性的领域,即其所直接占有的动产与不动产的全部。德兹奇Deutsh的危险提升说为解决在违犯保护法规及其他含有抽象危险要件的行为标准情形下因果关系证明困难的问题,主张当损害发生是存在于此种行为标准的通常发生范围时,应由经此行为之违犯而致被损害法益危险增加的当事人就损害与此一行为标准的违犯无关承担证明责任。瓦亨道夫ahrendrf的多样原那么说损害归属说在否认标准说的同时,主张按照盖然性原那

10、么、保护原那么、保证原那么、信赖原那么、处分原那么、责任一致性原那么以及危险分配原那么等公平正义加以衡量以确定证明责任的归属。注释2:此处德国学者诸多理论学说可参见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2022年版,第186页以下。在日本,石田穰的利益衡量说强势背离标准说,主张法官进展证明责任分配时,应依次考虑立法者意思、当事人与证据间隔 的远近、当事人举证的难易程度、事实存否的盖然性上下诚信原那么、禁反言原那么等因素;新堂幸司的利益衡量说那么不强调石田穰诸多考虑因素的顺序性。龙奇喜助和松本博之的实体法趣旨说那么主张以实体法趣旨和基于实体法的价值判断为标准进展证明责任的分配。

11、注释3:此处日本学者诸多理论学说可参见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444页以下。但是综合来看,虽然罗森贝克的标准说存在假设干缺乏,但是经修正标准理论的修正、补充和开展,其通说地位仍然难以动遥德日学者的诸多反标准说观点虽然各具洞见,但是却缺乏法律安定性和诉讼可期待性,很难彻底取代标准说。但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以标准说作为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的整体构架下,辅以其他各家学说来建构证明责任分配体系。二、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法条根底罗森贝克认为,“?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不仅仅以已存在的证明责任为前提条件,而且还以在争讼双方当事人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证明责任分配

12、为前提条件395。罗森贝克将实体法标准分成权利形成标准、权利阻碍标准、权利消灭标准含权利排除标准,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满足权利形成标准标准的要件事实加以证明,而主张权利阻碍或消灭的当事人,那么应当对权利阻碍标准或权利消灭标准所要求的要件事实加以证明。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标准说有效性的前提是实体法和程序法在立法技术上对于法条要件的证明责任意义有所注意717,也就是说,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应当已在民法立法时为立法者所考虑及安排,因此证明责任分配自可从法律标准之间的关系中获得。以此标准来考察我国现行诸多民事法律,虽不尽理想,但大多数条文还是有逻辑性可循,尤其是作为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

13、法通那么?、?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其法律条文大多数都比较注意要件表述和逻辑关联。一般而言,往往都是先对权利形成标准加以规定,权利阻碍标准那么以但书形式或者单独法条的形式加以规定,权利消灭标准与权利排除标准那么往往也是以单独法条的形式出现。例如就租赁合同而言,?合同法?第13章“租赁合同第212条、第213条先就租赁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进展了规定,随后的第214条第1款后段通过但书的形式规定了租赁期限的权利阻碍标准,?民法通那么?第12条、第13条关于限制民事行为才能人和无民事行为才能人的规定也当然是租赁合同的权利阻碍标准,?合同法?第227条、第232条、第233条那么就租赁合同解

14、除规定了权利消灭标准。再如就侵权行为恳求权而言,?民法通那么?第119条那么是侵权责任恳求权的权利形成标准。在?物权法?与?担保法?中也不乏权利形成标准、权利阻碍标准与权利消灭标准的规定。可见,我国现行法律的法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标准说的要求,标准说在我国法中有其适用空间。除了实体法中三种标准的规定,在程序法中也对证明责任分配作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在第2条、第73条第2款等均为其适例。三、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那么如前所述,虽然罗森贝克的标准说存在缺乏,但是其通说地位至今无法撼动,而且从我国法条现状来看,标准说

15、也有其较大适用空间,即?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据规定?第2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恳求所根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恳求所根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第2款没有证据或者证据缺乏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及第73条第2款“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那么作出裁判的规定,虽然颇为粗略和简陋,但也算是初步勾勒了我国现行法中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而且,?证据规定?关于证明责任分配实际上也是采纳了标准说。注释4:参见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

16、22年版,第208页。另,梁书文主编:?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新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22年版第5354页那么表示,总的来说,?证据规定?采用了以大陆法系法律要件分配说为主,英美法系利益衡量说为辅的分配规那么。因此笔者将罗森贝克证明责任分配原那么作为笔者所欲构建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的一般原那么。也就是说,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即,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就其权利存在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主张权利阻碍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就权利阻碍或者消灭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对于此一般原那么,前文已有相关阐述,此处不再重复。四、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规那么标准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

17、僵化性,面对社会经济的开展和时代形势的变迁,确实存在力有不逮的情形;同时由于过于专注于法条本身的逻辑构造与互相关系,对于本质的公平正义,时常会有所背离。为修正和弥补标准说作为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的缺乏,需要成认证明责任分配特殊规那么。所谓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特殊规那么,是在成认并尊重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的前提下,虑及某类型案件的特殊情况,在盖然性理论、危险领域理论、利益衡量理论等的指导下,对一般原那么所进展的调整。需注意的是,假设没有对一般原那么的成认,也就谈不上特殊规那么。?证据规定?第4条就某些特殊侵权诉讼规定了不同于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的证明责任分配情形,内容比较明确详细。而第7条规定

18、的“在法律没有详细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那么和老实信誉原那么,综合当事人举证才能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那么就较为抽象,从法律安定性和诉讼可期待性的立场出发,需要对该条加以类型化、详细化,否那么法官会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也容易对当事人造成裁判突袭。根据笔者的观点,证明责任分配特殊规那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证明责任的转换,这类规那么对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进展了调整;二是虽然没有直接调整一般原那么的分配,但是在证据评价领域放宽了对证据和证明的要求注释5:与本文不同的是,台湾学者姜世明在其所构建的证明责任分配法那么体系中,将与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那么同为证明责任分配法那么但却相对的部分称为“举证责任减轻。关于姜世明举证责任减轻理论及其所构建的证明责任分配法那么体系,可参见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2022年版,第二编“举证责任;姜世明:“举证责任分配法那么之体系建构,收入氏著?举证责任与真实义务?,台北新学林文化出版事业2022年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调整了当事人证明责任的分担。一证明责任转换所谓证明责任转换注释6:有学者译作“证明责任转移参见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457页,笔者此处不予采纳,原因在于证明责任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