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宁夏吴忠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何者A1:2B2:1C2:3D3:22小明学了物理

2、后,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声呐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深秋窗户上水雾形成在窗户的外侧3分别由不同物质a、b组成的两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小Bb物质的密度大Ca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3、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冬天搓手掌取暖的过程B水蒸气向上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7朗读者是全民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C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D我们调节电视的音量改变的是音调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A凿壁借光B水中折筷C手影游戏D水中倒影9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A

4、5m3B0.5m3C0.05m3D0.005m310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11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的地方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12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 F1、F2 分别作用于 A、B 两个物体上,A、B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 F1=3N,方向水平向左,力 F2=5N 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 和 B 之间

5、摩擦力为 0B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左DB 对 A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右二、填空题13如图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_。14一个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则镜子中的像高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米。1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折射角的大小为_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得出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_态。 三、实验题17(8分)

6、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水水1.0g/cm3121.50.55021.01.010030.51.5150酒精酒精0.8g/cm3421.60.45051.20.810060.81.215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

7、)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18(8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8、点”。(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关系。(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3)图乙是某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4)关于此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玻璃板必须与纸面垂直B实验中两支蜡烛都必须点燃C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

9、呈现蜡烛的像;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19(8分)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中点和底端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四、作图题20(8分)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试画出图中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21(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

10、经过P点,请你完成此光路图。(_)五、计算题22(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试求: (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23(12分)一辆载重汽车,车及货物共重9.8104N,当行至某桥头处,司机发现桥头上矗立着“最大限重13t”的提示牌,这辆汽车能否在该桥上安全驶过?(g10N/k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由于在弹

11、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 ,即只有B正确2、B【详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故A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故B正确;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水雾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这是窗户内的水蒸气遇到玻璃会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3、C【分析】【详解】由图像可知物质a的密度由图像可知物质b的密度由上式可得故选C。4、B【详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所以,f=10cm,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即u=30cm,此时u2f,成倒立

12、、缩小的实像。故选B。5、A【详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6、B【详解】A冬天搓手掌取暖的过程,该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向上顶起水壶盖的过程,该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水壶盖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该过程中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该过程中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13、故选B。7、A【详解】A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B错误;C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带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C错误;D我们调节电视的音量改变的是响度,D错误。8、B【详解】海市蜃楼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成分分布不均匀,光发生折射形成的;A凿壁借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海市蜃楼的成因不同,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折筷,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与海市蜃楼的成因相同,故B项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海市蜃楼的成因不同,故C项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与海市蜃楼成因

14、不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9、C【分析】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人的密度约为1g/cm3,根据常识估算初中生身体质量,在结合密度公式计算体积【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密度=1.0103kg/m3,中学生的体积:故C选项正确10、A【解析】A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A正确;BC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所以认真细致的测量不可以避免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不可以避免误差,B、C错误;D误差不同于错误,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所以误差不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错误。11、B【详解】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既加快了空气流动,也增加了液体温度,所以蒸发加快。故

15、A不符合题意。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降低了液体温度和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故蒸发减慢。故B符合题意。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的地方,提高了液体温度,增加了液体表面积,故蒸发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分别对A、B作受力分析【详解】A、D. 对A作受力分析,由于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为零,又因为拉力F1向左为3N,故B对A必有摩擦,且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则A、D错误。B、C. 对B作受力分析,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所受合力也为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有水平向

16、左3N的摩擦力,F2对B有5N水平向右的拉力,则地面必对B有摩擦力,且大小为2N水平向左,则B正确,C错误。二、填空题13、60【详解】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知入射角等于90-3060,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是60。14、1.6 6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因此镜子中的像高1.6m;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1m=3m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15、53 44 【解析】解: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根据入射角的概念可知:入射

17、角为903753;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3;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833746,所以折射角为904644点睛: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的规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6、乙 80 液 【详解】123根据图像,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乙是晶体,熔点是80,当乙在90时,是液体状态。三、实验题17、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1、4或者2、5或者3、6 0.7 【详解】(1)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

18、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变大,故可得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3)3当小明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5N0.5N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当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因为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两式相比可得F浮酒0.8N此时应标在弹簧测力计的1.5N0.8N0.7N处。18、大小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相等 垂直 对称 AC 【详解】(1)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19、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故实验时应换用较薄的玻璃板。(3)34分析图2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5如果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会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4)6A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A正确;B在实验中,将一支蜡烛点燃并放在玻璃板的前边,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边,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若将后边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故B错误;C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C正确;D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中,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AC。19、 0.12m/s 不正确 小车在中点的速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