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
2、射现象2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水蒸气无关的是( )A冬天屋檐下出现的冰锥,在太阳出来后开始熔化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冷冻的矿泉水,一会儿瓶上会出现很多水珠C北方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冷冻后也会变干D用电热水壶烧开时壶嘴冒出大量的“白气”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B深海灯笼鱼C宇宙中的恒星D电影屏幕4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5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ABCD6下面是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
3、它们两次成像的说法:(1)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3)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1)(3)B(2)(4)C(1)(4)D(2)(3)7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铁比1 kg棉花质量大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C将铁块从20 加热到800 后,铁的质量不变D将铁块放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铁的质量变小了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镜
4、面的夹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10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1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8m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D人步行的速度为6m/s12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1.0103kg/m3 20gB1.0103kg/m3 10gC1.410
5、3kg/m3 20gD3.0103kg/m3 20g13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体温是39B质量约为500kgC身高约为170mD走路速度约为l.lm/s14哈尔滨是一座季节特征分明的城市,雨、雪、雾、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15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15时空气中声速为3108 m/sD声音在气体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快16下列
6、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17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BCD18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到绕月轨道和返回舱进行对接()A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是运动的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是静止的19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在
7、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20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BCD21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隔音走廊C防止噪声耳罩D环境质量检测仪22关于误差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一般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采用比较精确的仪器可以减少误差C要不产生误差,可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D误差就是错误23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用量简和己调好的天平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70g;将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下
8、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内食用油的质量为62.4gB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65cmC用这个实验方案测量出的食用油密度小于真实值D采用2-3-1的实验步骤顺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24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25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重26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7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河中的冰化成水B夏天 ,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 ,枝头上形成霜D冬天 ,窗玻璃上形成冰花28平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B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29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则()A
10、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光屏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调节光屏可得到缩小的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能成像30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同学们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时,往往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像,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很微小物体的一个更放大的
11、_像。 (填 “实”或“虚”)3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3李老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扩散现象说明_,还能说明_。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选填“A”或”B”)瓶。34让一束平行光源照到凸透镜上,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_是15cm。35小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绘制了a、b
12、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_(选填“a”或“b”)的密度大;当b的质量是4g时,它的体积是_cm1,密度是_kg/cm1如果把b物质砍去一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6下表是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其中声音在_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2304800520037如图,华为公司最新发布的一款手机P30,该手机搭载后置三摄,其中主摄为4000万像素,另外两颗镜头是超广角+长焦的配置,具有超强的拍照功能在利
13、用手机拍照时,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手机镜头实际上是凸透镜,这类透镜在生活中用于矫正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3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39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cm1,此液体的密度是_kg/m1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
14、物体的质量之比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把甲、乙两物体都戳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42哥
15、哥把自己的电学实验盒送给了小明,小明看到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模糊不清了,于是想测量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他找到已知阻值为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出了的阻值。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过程:(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哥哥发现他接错了一根导线,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_(2)改正电路后,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为零处,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3) _,记录电压表的示数;(4)根据_(用已知量和测量值表示)计算。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征征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
16、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g/cm3(保留到整数).(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少cm3?44如图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20,电源电压不变。(1)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0.5A,电源电压为多少?(2)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R2的阻值为多少?(3)当S2、S3断开,S1闭合时,若不计能量损失,电流通过10s,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参考答案
17、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虚像,故A错误;B、本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浮光跃金”,金色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错误;D、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A冬天屋檐下的冰锥在太阳出来后开始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这是熔化现象,该选项的物态变化过程与水蒸气无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矿泉水,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到温度较低的矿泉水瓶凝结成小
18、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北方的冬天,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中的冰逐渐升华变为水蒸气离开衣服,从而使衣服变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D【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详解】萤火虫、深海灯笼鱼、宇宙中的恒星自身都能发光,属于光源;电影屏幕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故选D。4、C【详解】A以河岸的树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船,船和河岸的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船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人,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人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19、;C以人为参照物,被研究的是岸边的树,岸边的树和人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岸边的树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以河水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船,因为是顺水而下,船和河水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船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5、A【详解】A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A符合题意B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20、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教练看水中的小明,则是小明发出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据此此分析解答6、C【详解】(1)(2)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此放大的实像作为一个物体经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故(1)正确(2)错误;(3)(4)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位于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所以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次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3)错误,(4)
21、正确。故选C.7、C【详解】A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凹透镜入射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故AB项错误;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凸透镜入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故C项正确;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故D项错误。8、C【详解】A1kg铁的质量和1kg棉花的质量是相同的,故A错误;B水结冰,体积变大,状态发生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C将铁块从20加热到800后,其温度发生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因此铁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将铁放在炼钢炉内化成铁
22、水,状态发生了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C。9、A【详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30,则可得入射角为60,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则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10、C【详解】同步通信卫星跟地球的角速度相同,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球,选C11、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课桌的高度约为人高度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而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5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般成年人体重在60kg左右,中学生比成年人略轻,质量约为
23、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达不到6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12、A【详解】由表格数据知道,当液体体积V11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30g;当液体体积V2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50g;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则m总1m1+m杯,30gV1+m杯,m总2m2+m杯,50gV2+m杯,由得:(V2V1)50g30g20g,代入数据解得1g/cm31.0103kg/m3,m杯20g。故选A。13、D【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的身
24、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D符合题意。14、B【详解】A春天的雨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A错误;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B正确;C秋天的霜是凝华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C错误;D冬天的雪是凝华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15、A【详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正确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B错误;C15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故C错误;
25、D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小,故D错误。故选A。16、A【详解】A一定质量的物体,热胀冷缩导致体积发生变化,由公式知,密度相应发生变化,说明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故A正确;B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相同体积的铁和棉花,铁的质量大于棉花。故B错误;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故C错误;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17、A【详解】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的水平仪、铅垂线都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题中利用
26、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做法正确的是如A所示,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18、A【详解】A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和月球的位置相对于返回舱不断发生变化,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的位置相对于探测器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的位置相对于月球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A【详解】A黑板反光是光的镜面反射,照射在黑板上的光线都向某一个方向而去了,只有在这个方向上的人才能看到,其它地方的人都无法看清,故A错误,A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B
27、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的像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太阳通过小孔形成的是太阳的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C【详解】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应将透镜正对太阳光,且观察光斑的纸张也应正对太阳光故C符合要求21、D【详解】ABC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可以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可以在耳朵处减弱故A、B、C均可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环境质量检测仪可以检测噪声,不能
28、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22、B【详解】AC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由于实验中产生的错误造成的,也不是在在测量过程中粗心大意造成的,而是不可避免的,故A、C错误;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正确;D误差是指被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距,错误是指不对的,与正确相反,故D错误。故选B。23、D【详解】A烧杯和食用油的质量m2=100g+20g+10g+2g=132g空烧杯的质量m1=70g,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2-m1=132g-70g=62g故A错误;B量筒的分度值为2mL
29、,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70mL=70cm3故B错误;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过程中,有部分食用油会附着在烧杯内壁上,使测出的体积偏小,由=可知,计算出的密度偏大,故C错误;D若采用-的实验步骤顺序,两次质量之差为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可以准确计算出密度,故D正确。故选D。24、C【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发现车后障碍物,故B错误;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清洗一些精密的器件等,故C正确;D、真空罩中的闹铃虽然在振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故选C。25、D【详解】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铜
30、球的体积时,根据和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铜球的质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和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铜球的质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根据可知,铝球可能比铜球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时,根据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26、C【详解】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车对木块的
31、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27、B【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冰花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8、A【详解】A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因为桌子、书等物体表面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
32、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桌子、书等物体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B错误;C因为桌子、书等物体并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不会发生镜面反射,故C错误;D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D错误。故选A。29、D【详解】A B由图可知物距u = 20cm,像距v = 20cm,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即透镜的焦距为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AB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则物距u =15cm,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移到43cm刻度处,物距u =7cm,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30、D【详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
33、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AC不符合题意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B不符合题意;D. 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D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实 虚 【详解】1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2、不变 变大 【详解】1由题意知,开关S闭合前,电路是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A2的
34、示数相同,当开关S闭合后,R1与R2并联,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R1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表A1示数不变。2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值是R1与R2两条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2示数变大。33、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详解】1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同时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下面瓶子B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
35、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4、焦距【详解】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反射后一定过焦点,由图可知,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为15cm,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35、a 2 2101 不变 【解析】(1)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2)根据图象可知当b的质量是4g时,它的体积;(1)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得其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详解】由图象可知,当a、b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比b物质的质量大;根据可知,a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由图象可知,当b的质量是4g时,它的体积为2cm1;b2g/cm12101kg/m1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把b物质砍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仍为2101kg/m1不变36、空气 变大 【详解】1由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数据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774.2-2025陶瓷砖表面抗菌活性的定量测定试验方法第2部分:含有光催化抗菌剂陶瓷砖表面
- 基础教育阶段跟岗实习教师协议范本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新能源商用车辆在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前景报告
- 康复医疗器械市场2025年需求结构与产品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合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合同
- 2025版可下载健身课程包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仓储服务内部承包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预交保证金及质量监督协议
- 2025版敬老院公共设施改造与升级建设合同示范
- 越南音响行业分析
- 托福TPO1-24口语答案
- 电力维保服务方案
- 少年中国说英文版
- 数列经典习题含参考答案
- 少儿口才训练材料(30篇)
- 市集商户知识产权规约
- (完整版)【钢琴谱】大鱼钢琴谱
- 门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独立基础钢筋施工方案
- 体育旅游课件第二章体育旅游资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