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1.gif)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2.gif)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7bf2dd5bba601b2e149137d3c12457d3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学习目标 1、熟悉试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试验现象进展观看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胜利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过程 活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环节:提问题猜想设计试验结论反思 点燃前 1、蜡烛的组成: 2、观看蜡烛的颜色、状态、外形: 3、用小刀切割放入水中:争论蜡烛的硬度和密度 点燃蜡烛 1、认真观看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2、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光明?哪层最暗? 3、取一根火柴平放入火
2、焰中,比拟被烧得状况,得出结论 4、分别取一个枯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震荡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看烧杯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想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熄灭蜡烛 1、观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复燃?推想白烟是什么? 活动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查阅以下信息: (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现象? (2)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各有什么现象?推想氧气可能有的性质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有什么现象?推想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质 2、探究试验 呼吸是我们常常发生的一种现象。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
3、气体有什么不同呢? 【猜测与假设】 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应当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由于氧气被人体所汲取。 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由于吸进的氧气与人体中的某些物质反响后转化成了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 1、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多呢? 2、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都比空气的多呢? 【拓展延长】: 1、如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 2、如何收集一瓶大棚内的气体? 3、用什么方法可以推断两瓶无色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总结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
4、很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试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 力量目标: 培育观看、记录、描述和分析的力量,以及合作、沟通和评价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试验为主,因此采纳探究式教学方法比拟适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试验为根底的。 德育目标: 培育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究精神。 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突
5、破:要想使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试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试验的熟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到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根底建立的呢? 叙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日的化学试验室的前身。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很多的化学成果与制造都是在试验室中反复地试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需重视化学试验。(板书:课题二化
6、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试验边完成下表) 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今日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试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神秘。 组织学生进展试验讨论,叙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认真观看蜡烛的组成、外形、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具体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讨论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别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外形,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稍微的气味。 (2)假如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觉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7、 对学生的答复表示充分的确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看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外形有没有什么转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宁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稍微地闪耀,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假如没有风,火焰可以始终保持稍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其次层火焰较光明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光明而不刺眼,为外焰。 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外形、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
8、,而距离火焰较远局部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白什么?可以看处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其次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上升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充分确定学生在试验探究中的表现,连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看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看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快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想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
9、什么物质。 (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2)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3)说明白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觉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马上用点燃 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试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受?第9页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展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以下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看到蜡烛火焰
10、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枯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消失水雾。取下烧杯,快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肯定含()、()元素。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教案3 【目标要求】: 1、学问与技能:熟悉试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精确、客观地观看、描述和记录试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觉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展试验,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
11、会进展的亲密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熟悉学习化学的价值。 试验预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枯燥、干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回忆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 怎样观看和描述试验现象? 试验探究: 探究1:观看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指导: 观看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展具体的、客观的观看、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试验报告。 探究观看提示: 1、点燃前:观看色、味、状态,外形,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
12、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凹凸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有何现象?快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参考: 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亮,有稍微的气味,质地松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宁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耀、摇摆,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光明,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 3、熄
13、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快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试验中留意的问题: 1、点燃蜡烛时要认真观看前、中、后的全部现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小结:略 作业:探究试验报告。 课后反思: 其次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回忆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思维猜测: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展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 作出猜测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规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
14、计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比试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试验。 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 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比照试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比照试验。 5、对着枯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比照试验。 由以上试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
15、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枯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枯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削减,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削减,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试验中应留意的问题: 1、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试验室中的玻璃管。 2、呼气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创新与养老行业的融合
- 个人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范文
- 土方运输承包合同范本
- 农产品经销合同书
- 牛羊肉购销合同协议书模板范本
- 净水器购销合同模板
- 合同范本产品销售合同
-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 煤矿井下飞行巡检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 安装合同范本 标准版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5、6章 长期筹资方式、资本结构决策
- 房屋永久居住权合同模板
- 医院纳入定点后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预测性分析报告
- 初中英语不规则动词表(译林版-中英)
- 2024年3月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新生儿黄疸早期识别课件
- 医药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
- 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100道(全册完整)
- 冷轧工程专业词汇汇编注音版
- 小升初幼升小择校毕业升学儿童简历
- 第一单元(金融知识进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