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1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2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3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4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 小舟,拥着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湖心亭看雪)【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 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稷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 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注释】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

2、拍岸, 卷起千堆雪”之句。稷:散开,散落。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霰 (xia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醪(Id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10.选出以下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A.A.B.C.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A.B.C.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回风折竹/斗折蛇行(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陋室铭)(小石潭记)1L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

3、景、流连观赏的语句。.【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 意境隐含着作者的;【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O【参考答案】. B 11. (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四周 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徘徊凝览,以发奇思。.家国之思;自然之乐。【10题详解】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甲】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 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 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

4、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 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 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乙】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 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 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 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 什么啊? 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 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

5、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 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 穿扮男人服饰了.(2015辽宁本溪)【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弩钝,攘除奸凶,兴复议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 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

6、见信于人,故 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 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 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注千载人:千年的伟人。自三代以降: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自取:自取帝位, 自己做皇帝。立垂泣:(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垂泣不已。严致死:(听到诸葛 亮病逝的消息后)李严病发死去。禁:禁止。11、以下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A、以伤先帝之明 B、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上有以取信于主D、使人至汉川祭其庙故玄德临终*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7、者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2)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译文:13、【甲】【乙】两文同时写到了先帝的一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答:1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主耍有哪两种令人敬仰的品格? (2分)答:【参考答案】11、B(1)这是我应当报答先皇的知遇之恩并且效忠陛下应尽的职责(2)这难道是智力和筹划考虑能够做到的吗?【参考译文】诸葛孔明是千载伟人,他用兵行军、指挥作战,都以仁义之道为本,这是自夏商周三代 以来未曾有过的。在他掌权的20多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 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

8、他。对上,他以忠诚取得君主的高度信任,所以玄德临死时以至于 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后主刘禅虽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 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对下,他的才德威望被部属信赖,所以长水校尉廖立与骤骑 将军李严虽都被除名为民,但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垂泣不已,李严病发死去。当 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还挟有曹操、曹丕父子生前的积威,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 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出岐山、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 畏惧蜀国如同畏虎。敌将钟会征讨蜀国时,特地派人至汉川祭礼诸葛亮庙,并下令军士,禁 止在诸葛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

9、获得的吗?(2014辽宁本溪)【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不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 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 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及异大破

10、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智肖大司马 以下,称异功假设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注释】冯异:人名,汉代名将。章:奏章。谢:谢罪。诏:诏书,皇帝的命 令或文告。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消:qiao, 责备。大司马:官名。.选出以下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自以久在外,不自安称异功假设自以久在外,不自安称异功假设丘山诸将欲分其功 *然非君之明B.不以千里称也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然后有千里马.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今人咸知异为名将。.【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 (2分).

11、【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2 分)【参考答案】. C, 2 分。. (1)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缺乏以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2分。 (2)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2分。.有人提醒光武帝提防冯异有谋反之心,1分;冯异大败敌军后,诸将要分他的功劳, 1分。.【甲】文:埋没、摧残人才,1分;【乙】文:信任、保护人才,1分。【参考译文】冯异平定了关中,自己认为长时间呆在京城之外,心中不能自安。有人上奏章说:“冯 异威势力很大,百姓归心,称他为“咸阳王,陛下应该防范他谋反。”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 看。冯异上书谢罪,光武帝下诏说:“将军对于国家,恩情

12、犹如父子,有什么嫌疑,何必害 怕呢? ”等到冯异大败了敌军,许多将领打算提供他的功劳,光武帝下诏斥责大司马领头的 这些人,称赞冯异的功劳如同山丘那样高。现在人们都知道冯异是一员名将,然而没有君主 的贤明,一定会被谗言所迷惑。(2013辽宁本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蝮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13、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闻水声,如鸣源I环*(2)潭中鱼可百许头*(3)怡然不动.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选文第二段中的“皆假设空游无所依”与上文的“”相照应。(1分)(2010辽宁大连)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 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 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1)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2)停数日,辞去(2)皆以美于徐

14、公*(2)停数日,辞去(2)皆以美于徐公*(2)故不为苟得也(2)终身不复见。B、以:(1)以千金为鲁仲连寿C.为:(1)仲连不忍为也 *D.终:(1)终不肯受(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译文:(3)选文中的仲连有哪些品质让人敬佩? (2分)【参考答案】12. (DC (2)天下的士被人们尊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替别人排忧解难而不收 取任何报酬。1分,意思对即可。(3)无意名利。1分;功成不居。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推辞,始终也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喝到 酒酣耳热时,平原

15、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所以被 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 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J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终身不再相 见。(2009辽宁本溪)假设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那么有心旷神

16、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去国怀乡()(2)春和景明()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译文:1L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 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2分)【参考答案】. (1)国都1分。(2)日光,1分.处在高高的庙堂上,那么为平民百姓忧

17、患;处在荒远的江湖中,那么替君主担忧分, 意思对即可。.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1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 1分。意思对即可。(2009辽宁本溪)A.一:全,者R/数量词,一;B.之:助词,的/助词,的;C.是:这/判断词,是;D.折:折断/曲折;应选Bo【1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俱,者B;绝,消失。(2)重点字词:皆,者R;雪,积雪;见,看见。【12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 幅雪景图,以寄给高僧欣赏。故可断句为: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13题详解】此题考查

18、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根据“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的意思“徘徊其间,仔细凝 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分析,符合“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要求。据此回答即可。【14题详解】此题考查文本表达情感。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 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 之思(故国之思等)。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 得出答案:自然之乐。【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 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 亭看

19、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 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 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 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移。飞散的雪 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 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 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2021辽宁本溪

20、)【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 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缺乏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 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进论文 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选自颜氏家训)【注释】华:hud,花。登:进用,这里指摘取。.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A.弗食B.故曰:教学相长也C.但能说之也D.行道以利世也A.弗食B.A.弗食B.故曰:教学相

21、长也C.但能说之也D.行道以利世也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阅读选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1)【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乙】文开篇那么用比照手法论述 了学习的 o (2分)(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2分)【参考答案】9.C, 2 分。.(1)知道了自己的缺乏,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 励自己。(

22、2)讲解谈论文章(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涵养德行,以利于事(修身利行), 就好比摘取秋果。每句2分,错、漏一处扣1分。计4分。.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每断对一处得1分,计2分。. (1)重要,1分,目的,1分。计2分。(2)充实自己,弥补自身缺乏: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每写出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计2分。【参考译文】乙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缺乏,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 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 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

23、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 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2020辽宁本溪)【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选自出师表)【乙】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谬请奏赦囚徒 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假设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 假设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 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选自贞观政要)【注】疹(Chou):病愈。度人入道:佛教语。意思是度人出家奉佛。

24、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异方之教:这里指佛教。(1)选出以下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A.神弗福也*何福口J求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常恐为理体之弊*C.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假设行善无效 D.国恒亡 国之大事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今尊体不疹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请概括乙文的主要事件。(5)甲、乙两文谈及的问题相同,都是针对 问题。诸葛亮与长孙皇后的情感也相同,两文都表达了他们的 情感。【参考答案】(1)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

25、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 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神弗福也:神灵不会赐福(指保佑)的。福:赐福、保佑。何福可求:那又有什么 福可求呢?福:福分;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之:结构助词,的。常恐为理体 之弊: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之:结构助词,的。C.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假设:如 果。假设行善无效:如果平素行善都无效。假设:如果。D.国恒亡:国家常常会灭亡。国:国家。国之大事:国家的大事。国:国家。应选:Ao(2)此题主

26、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 方法是“增、册h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 论人物的好坏”。句意: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重点词:以,因为。法,法度。句意: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3)此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 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

27、 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故句子断为:今尊体不廖/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选文是长孙皇后与皇太子的对话。文中详写了长孙皇 后的话,且以“不能依汝言”结束,可知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的请求。因此结合皇太子所说 内容作答即可。(5)此题考查比拟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 析。【甲】“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与【乙】“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都提及了执 法问题,“不宜”和“岂”都说明了公正执法的态度,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 A;(2)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3)今尊体不疼/请奏赦囚徒并

28、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赦免囚徒让人出家奉佛)为其祈福的请求。(5)执法忠于皇帝、尊重法律。【参考译文】【乙】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皇太子承乾对皇后请求说所有的医药都用遍了, 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 愈。”长孙皇后说:“生死都是命里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涵养福气能延长寿命, 那么我向来没做过坏事;如果做善事都没有效果,那么又去乞求什么福分呢?赦免犯人是国 家的大事,佛道不过是皇上有意识保存的一种外来宗教罢了。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 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不能按你说的办。”(201

29、9辽宁本溪)【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钢有脚疾,不基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 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上冈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

30、膳之方,理顺辞直, 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慎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 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 礼敬。(选自贞观政要)【注】李纲: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备受李承乾崇重,步舆:一种人抬的代步工具, 类似于轿子。三卫:唐禁卫军的合称。.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3分)()A.A.未尝稍降辞色B.竭忠尽节之事C.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D.寄百里之命故A.未尝稍降辞色A.未尝稍降辞色B.竭忠尽节之事C.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D.寄百里之命故理顺辞直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选文中画

31、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3分).【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太子在拜师,求学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C. (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道义。.唐太宗父子尊敬老师及李纲对太子的教诲。.尊师;好学。【参考译文】【乙】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于是唐太宗赏赐给他 一辆代替步行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 亲自行礼作揖,以示对他的敬重

32、。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 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自古以来君臣之 间的伦理纲常,以及效忠尽节之事,李纲正气凛然地说:“受托于先王,身负辅佐储君的使 命,古人认为这件事十分困难,臣却以为十分容易。”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 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2018辽宁本溪)【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33、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高昌平,帝宴两仪殿,叹曰:“高昌假设不失德,岂至于亡!然朕亦当自戒, 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徵曰:“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者 饮,桓公请叔牙日:盍起为寡人寿?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使管仲无 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 言,那么社稷不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节选自二十四史魏徵传)【解释】高昌:地名。帝:唐太宗。徵:魏徵。盍(展):何不。9.A、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9.A、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

34、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B、C、I)、虽欲言,无可进者门庭假设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言高昌假设不失德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n.写出【甲】文中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表现齐王纳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语句。(2 分)12.【甲】文中齐王和【乙】文中唐太宗接受劝谏后,做法有何不同? (2分) 【参考答案】. D【解析】A言:进言,说/话。B.假设:就像/如果。C.下:下等/下面。D.于: 均为介词,在。.(1)所

35、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我不敢忘记当平民时的日子,您也不可忘记鲍叔牙的为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齐王:广开言路;唐太宗:反省自己(或告诫大臣)。【参考译文】【乙】高昌平定后,太宗在两仪殿宴请群臣,叹息说:“高昌如不丧失德行,哪能至于 灭亡!但我也要告诫自己,不用小人的话来非议君子,也许就能获得安定了。”魏徵说:“从 前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一道饮酒,桓公对叔牙说:为什么不站起来为我祝 寿?叔牙捧杯站起来说:愿您不要忘了逃亡莒国的日子,愿管仲不要忘了被囚鲁国的日 子,愿宁戚不要忘了车下喂牛的日子。桓公离

36、座向叔牙感谢道:我和两位大夫如能记住 先生的话,国家就不会有危险了”太宗说“:我不敢忘记做平民的日子,您不可忘记鲍 叔牙的为人。”(2017辽宁本溪)【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与死者,故患有 所不辟也。【乙】孟子对(齐王)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 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 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37、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注耨(nW):除草。制梃:拿起木棍。彼:这里指秦、楚两国。10、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o(2)地方百里而可以王。o11、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入以事其父兄入那么无法家拂士B、王如施政于民皆以美于徐工C、王往而征之朝而往,暮而归D、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邹忌修八尺有余1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13、【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孟子怎样的观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38、参考答案】10、(1)通“避”,躲避 (2)称王11、C12、(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2)秦、楚两国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13、【甲】;舍生取义。(1分)【乙】:仁者无敌。(1分)【参考译文】【乙】孟子回答道:“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 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 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 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 对抗。(因为)他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 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它,有谁能 跟大王较量呢?因此说: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2016辽宁本溪)【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