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1页
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2页
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3页
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4页
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工程概况1.1、拟建工程概述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3、勘察依据与执行的技术标准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5、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勘察方法1.6、勘察进程及完成工作量1.7、质量评述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气象及水文2.2、区域地质构造2.3、场地地形、地貌2.4、地基土构成与特征2.5、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特殊性岩土2.6、地下水及地表水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设计参数建议值3.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3.2、设计参数建议值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4.1、场地类别与地震效应评价4.2、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4.2.1场地稳定性评价4.2.2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4

2、.3、地下水评价4.3.1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4.3.2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4.4、地基土分析评价4.5、地基基础方案4.6、地下工程抗浮评价4.7、基坑工程分析评价5、结论与建议5.1、结论5.2、建议附表: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2、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3、土工试验成果总表4、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5、固结试验ep分层曲线6、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7、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8、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9、各勘探孔分层深度、高程、层厚一览表 附图: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代表性钻孔柱状图附件:1、波速测试报告2、水质分析报告3、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

3、告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1、工程概况1.1拟建工程概述受湖州市新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的南太湖新区长东片区CBD东区 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及评价工作。拟建工程位于湖州市吴兴区高田村迎宾大道西侧,为长东片区CBD项目整体用地的东部片, 共分为7#、8#、9#三个地块。本工程为大型办公商务综合体,集办公、酒店、产权式酒店公寓、 配套商业等多功能综合用途建筑群体。其中7#地块北区由一栋地上44层高度190. 9m超高层办 公塔楼(7-1号楼)、一栋5层高度23. 75m多层办公楼(7-3号楼)及裙房配套组成,南区由一 栋40层高度174. I

4、m超高层办公塔楼(7-2号楼)、一栋10层高度44. 9m高层办公楼(7-4号楼) 及裙房配套组成;8#地块北区由一栋地上37层高度146. 35m超高层酒店及产权式酒店公寓塔楼 (8-3号楼)、一栋地上23层高度99. 5m高层办公楼(8-1号楼)及裙房配套组成,南区由一栋 23层高度99. 5m高层办公塔楼(8-2号楼)、一栋10层高度44. 9m高层办公楼(8-4号楼)、 斜向穿越8#用地的两层高度12. 55m斜轴架空连廊(8-5号楼)及裙房配套组成;9#地块北区由 一栋地上23层高度99. 5m高层办公塔楼(9-1号楼)、一栋地上9层高度40. 7m高层办公楼(9-3 号楼)及裙房配

5、套组成,南区由一栋23层高度99. 5m高层办公塔楼(9-2号楼)及裙房配套组 成;地下为三个地块整体满铺二层。总用地面积约76400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03000平 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71484平方米。00相当于国家85高程5.50m。各拟建物性质特征见下 表lo拟建地上建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建筑物 名称层数高度(m)结构 类型基础 形式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预估基础 埋深(m)预估单 柱荷载(KN)地基变 形允许 值有无地 下室7-1号楼44190.9框筒桩基础甲级13.35450000.002有7-2号楼40174.1框筒桩基础甲级13.15410000.002有7-3号楼523.7

6、5框架桩基础甲级11.75140000.003有7-4号楼1044.9框勇桩基础甲级11.75140000.003有8-1 号、8-2号楼2399.5框勇桩基础甲级11.75350000.0025有8-3号楼37146.35框勇桩基础甲级13350000.002有8-4号楼1044.9框勇桩基础甲级11.75140000.003有9-1 号、9-2号楼2399.5框勇桩基础甲级11.75350000.0025有9-3号楼940.7框勇桩基础甲级11.75130000.003有8-5号楼 斜轴212.55型钢混凝 土框架桩基础甲级11.75220000.004有地下室210.85桩基础甲级11.

7、754000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主要任务要求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 性,提供地基物理力学指标;3、查明埋藏的河道、河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6、提供基础方案及岩土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7、当桩端持力层为基岩时,应查

8、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岩石 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断有无岩溶、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i石层;8、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排水方案及设计参数。13、勘察依据与执行的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E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E 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E 50011 2010, 2016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E 50223-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E 18306-201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E/T50123-2019)工程测量规范(GE 50026-200

9、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标准(GE/T50585-2019)2、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3、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E33/T1065-2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E33/T1136-2017)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E33T1096-201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EJ 10-5-98)4、其它:南太湖新区长东

10、片区CED东区招标文件及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建筑物平面图及地形图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 为甲级。15、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勘察方法1.5.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根据“招标文件及建设工程勘察合同”要求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等规范的有关规定,基本上按拟建建筑物边线角点呈网格状布置 勘探孔,布置247个勘探孔,均为机钻孔,其中取土孔134个、综合孔(取土+波速)1个、标 贯及重型动探孔10个、标贯孔45个、波速孔10个、鉴别孔47个。主楼(超高层)

11、控制性孔孔 深进入中风化砂岩约1014.5m、一般性孔孔深进入中风化砂岩6.29.9m,裙楼钻孔孔深约65 85m、地下室部分钻孔孔深65.00左右。超高勘探孔间距12.0821.89m,其余勘探孔间距为11.65 29.47m。详见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52、勘察工作方法根据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结合场地施工条件,本次勘察采用资料搜集、场地工程地质调查、 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现场鉴别等方法进行。1、资料搜集及场地工程地质调查:本次勘察对区域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地震等资料采 用搜集方法。工程地质调查采用直接观察及访问群众的方法,按业主提供的1: 1000地形图精度 进行。调查地形、

12、地貌特征及其与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调查人 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等。2、勘探点测放及高程测量:本次勘探孔施工放样及高程测量是依据拟建场地东侧迎宾大道 上已有的控制点 D25(X=3423387.9387, Y=515307.2353, H=3.817)、D26(X=3423204.002, Y=515309.1695, H=3.385)为校验点,由我院采用 RTK完成。各勘探点坐标从业主提供的 l:1000CAD电子文档中获取。各勘探孔坐标、高程详见附表8。本次测量的坐标系统与业主提供的平面图中的坐标系统一 致,高程为黄海高程。(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

13、系为2000坐标系)3、钻探:采用XY-1型钻机全孔取芯,分回次钻进,钻孔开孔口径(pl46,终孔口径(pll0或 q)91,钻进方法按(JGJ/T87-2012)规范要求进行,岩芯按回次排放整齐。在预定深度进行取样 和动探试验,终孔验收并测量稳定水位后采用粘性土回填。4、取样:根据试验的要求,针对不同土性采用薄壁敝口取土器或厚壁取土器采用原状土样, 薄壁敝口取土器用静压或重锤少击方法采取原状土样,取样孔钻探及取样方法按(JGJ/T87-2012) 规范要求进行。原状土样质量等级为I级,对于粉砂采用扰动土样,对于中风化基岩采用回转方 法采取岩样。5、标准贯入试验:在钻探孔中的粉土、粉砂中进行。

14、采用63.5kg锤,落距76cm,自由落 锤,对开管标准贯入器进行,预击15cm,记录每10cm和累计30cm的锤击数。当锤击数已过 50击,而贯入深度未过30cm时终止试验,击数按贯入30cm进行换算。6、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原位测试孔中的圆砾和强风化砂岩中进行。试验采用63. 5kg穿心 自动落锤,落距76cm,标准探头连续进行,试验中保证探杆的最大偏斜度小2%,锤击速率为15 30击/分,试验连续进行,每贯入Im转动探杆一圈半。7、水位测量:钻探结束后待水位恢复稳定后统一测量孔内稳定地下水位。8、室内土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按照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E/T50123-2019) 实施

15、,原状样试验内容除常规物理力学性试验外还进行了直剪快剪试验、固结试验、渗透试验等, 扰动土样做颗粒分析;岩样、水样外送核工业湖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进行试验。9、资料整理、报告编制:野外原始资料经编制人员认真复核、检查后及时进行报告编写, 并经审核、审定及认真校对确认无误后,复制交付用户使用。1.6.勘察进程及完成工作量1.6.K勘察进程准备工作:2020年2月17日现场勘察:2020年2月18日2020年3月19日室内试验:2020年2月21日2020年3月25日资料整理:2020年3月20日2020年3月27日提交报告:2020年3月28日1.6.2、完成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勘探孔247个

16、,总进尺19065m。具体完成勘察工作量见表2。完成勘察工作量表 2勘察项目单位数量勘察项目单位数量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m2120000标准贯入试验(N)点次421勘探孔勘探孔总数个247重力触探试验(N63.5)m5.3取土孔个134取样原状土样件1030综合孔(取土+波速)个1扰动土样件131标贯+动探孔个10岩样件27标贯孔个45水样件2波速孔个/m10/955室内试 验原状土样件1030鉴别孔个47扰动土样件131总进尺m19065岩样件27勘探点放样测量占八、247水样件2地下水位测量次247勘察报告复制份61.7、质量评述勘察严格按规范、标准、勘察纲要及工序管理要求进行;勘探孔孔距及

17、深度均达到规范要求; 取样孔数量(135个孔)总勘探孔数(247个孔)的1/3,原位测试孔数+取样孔数量(200个 孔)总勘探孔数(247个孔)的2/3,每一主要土层取原状土样试验或原位测试数量6件,均 达到规范要求;技术员现场跟班编录。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达到了勘察目的,本勘察 成果可作为设计及施工的依据。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2.1、气象及水文 勘察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足, 且时空分布不均,易于农作物生长,多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常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历年 最高气温39C,历年最低气温-10C,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18、左右,70%集中在510月,降 雨以梅雨型和台风型为主。 5-6 月份为梅雨季节,降雨量小而补给充足,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7-10月份受热带风暴及台风影响,常降大雨或暴雨,年平均日照时间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蒸 发量在800-900 mm,平均水气压16.8hPa。四季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 风,强风向为NNW向,平均风速3.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1m/s,般风向为W、WNW 等。湖州境内主要河流有西苕溪、东苕溪、下游塘、双林塘、泗安塘等;境边南接东苕溪上游, 北濒太湖,东联大运河及黄浦江。平原河网湖荡密布,山区建有山塘水库,库容 10 立方以上水 库149座。

19、域内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约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积496平 方公里。2.2、区域地质构造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d1),二级构造单元属钱塘台褶带a.), 三级构造单元属安吉一长兴陷褶带(1112),四级构造单元属武康一湖州隆断褶束(W2)。三叠 纪印支运动以北东向褶皱为主,伴有断裂发生,形成本区的构造雏形;侏罗纪燕山运动早期以断 裂为主,伴有岩浆活动,奠定了本区构造基本轮廓,晚期表现为断陷沉降,喜山期运动以差异沉 降为特征,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成了本区的构造的基本格局,对本区影响较大的有北东向的Q 学川湖州大断裂、16湖州一嘉善大断裂,北西向的17

20、长兴奉化大断裂,三大断裂控制了区 域内次一级断裂的发育和地貌的形成(见图2-1 )。浙江省主要褶皱断裂构造分布图图3-111江山一绍兴深断裂2马金-乌镇深断裂3球川一-萧山深断裂4 丽水-余姚深断裂5下庄一石柱大断裂6常山一-漓渚大断裂7 开化淳安大断裂8昌化-普陀大断裂9衢州一天台大断裂10孝丰-三门湾大断裂11松阳-平阳大断裂12鹤溪-奉化大断裂13温州一镇海大断裂14学川一湖州大断裂15 淳安-温州大断裂16湖州嘉善大断裂17长兴一奉化大断裂18泰顺一黄岩大断裂口鲁村-麻车埠复向斜园龙源村-印渚埠复背斜华埠一新登复向斜4江山一诸暨复向斜刃杭垓-长兴复向斜6学川一白水湾复背斜7于潜一三桥埠

21、复向斜2.3、场地地形、地貌本区地貌分区属浙北平原区,拟建场地地貌属堆积地貌冲湖海积平原。勘察期间场地基本为空地、河道、菜地、住宅,场地标高在1.286.33m之间,相对高差5.05m, 总体地势较平坦。24、地基土构成与特征根据地基土成因时代及岩性特征,在本次勘察揭露深度内,划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组,细分 23个工程地质层(见附图2):层:素填土 (mlQ43)杂色,结构松散,均匀性差,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及植物根茎,属新近回填,回填时 未经压实,高压缩性。局部地段老建筑基础、河道、鱼塘表层塘泥也归于本层中。分布稳定。层 厚0.204.10m,层面高程1.286.33m。层:粉土(alQ4

22、3)灰色,湿很湿,松散,含云母屑,切面粗糙,干强度及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局部相变 为软可塑状粉质粘土。属中压缩性土。颗分平均含量:粒径0.250.075mm为8.0%、粒径0.075 0.005mm为79.3%、粒径V0.005mm为12.7%。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24击/30cm。分布较 稳定。层厚0.403.40m,层面高程-0.605.73m。-1层:淤泥3(乙2)灰色,流塑,含有机质、腐殖质,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属高压 缩性土。分布稳定。层厚1.0011.90m,层面高程-1.693.23m。-2层:粉质粘土(1Q42)灰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镒质结核,切面

23、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相变为粘土。分布较稳定。层厚0.909.80m,层面高程-10.43-0.07m。-1层:粘土 QQi)灰黄色,硬可塑,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属中压缩性土。分布较 稳定。层厚1.7013.60m,层面高程-12.68-1.19m。-2层:粉质粘土(1QJ)灰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镒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局部相变为粘土。属中-高压缩性土。分布稳定。层厚0.70 15.40m,层面高程-22.43-4.14m。-3层:粉质粘土(1QF)灰色,软可塑-软塑塑,含铁镒质结核,切

24、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 应。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相变为粘土。分布较稳定。层厚1.0013.00m,层面高程-27.28 -9.52m。-4层:粉土(Qi)灰色,稍密,含云母屑,切面粗糙,干强度及韧性低,摇震反应中等。属中压缩性土。颗分 平均含量:粒径20.5mm为0.9%、粒径0.50.25mm为13.8%、粒径0.250.075mm为22.9%、 粒径0.0750.005mm为54.2%、粒径V0.005mm为8.2%。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715击 /30cmo分布较稳定。层厚2.109.70m,层面高程-30.95-18.64m。-5层:粉质粘土(1QF)灰色,软塑

25、,局部软可塑,含铁镒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 反应。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相变为粘土。分布稳定。层厚1.4011.70m,层面高程-36.32 -19.02m。层:粘土 (mQ4l)灰色,软塑,含有机质,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属高压缩性土。 分布稳定。层厚3.5016.70m,层面高程-36.32-19.02m。-1层:含砂粉质粘土 (alQ32)灰黄色,硬可塑,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与粉砂互层。标 准贯入试验击数实测值为1831击/30cm。属中压缩性土。分布较稳定。层厚0.808.20m,层 面高程-48.97-3

26、6.8 lm。-2层:粉砂(1Q32)灰色,密实,局部中密,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局部相 变为细砂、中砂。颗分平均含量:粒径20.5mm为9.0%、粒径0.50.25mm为23.4%、粒径 0.250.075mm 为 40.8%、粒径 0.0750.005mm 为 24.2%、粒径 V0.005mm 为 2.6%。标准贯入 试验实测击数为2849击/30cm。分布较稳定。层厚0.809.40m,层面高程-54.77-43.20m。-3层:含砾粉质粘土 (alQ32)青灰色、灰黄色,硬可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含砾 石。属中压缩性土。

27、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实测值为2240击/30cm。分布稳定。层厚1.4010.90m, 层面高程-61.24-48.53m。-4层:粉质粘土(1Q32)灰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镒质结核,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属中-高压缩性土。分布较稳定。揭露层厚1.2014.90m,层面高程-62.30-49.39m。-5层:粉砂3(2)灰色,密实,局部中密,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局部相 变为细砂、中砂。颗分平均含量:粒径20.5mm为5.5%、粒径0.50.25mm为23.9%、粒径 0.250.075mm 为 35.8%、粒径 0.0750.005mm

28、 为 30.7%、粒径 V0.005mm 为 4.1%。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2253击/30cm。分布较稳定。部分地下室区域未揭穿,揭露层厚0.3010.60m, 层面高程-68.99-53.90m。-6 层:粘土 (alQ32灰色,软塑-软可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属中高压缩性土。 分布稳定。部分地下室区域未揭穿,揭露层厚0.9012.10m,层面高程-72.53-58.73m。-1层:含砾粉质粘土(alQgl)灰黄色,硬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含砾石。属中压缩性 土。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实测值为2443击/30cm。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

29、,分布稳定。层厚 2.0012.50m,层面高程-75.64-59.93m。-2层:中砂(aQ2)灰色,密实,磨圆度较好,分选性差。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局部相变为细砂或 砾砂。颗分平均含量:粒径4020mm为6.0%、粒径20 10mm为8.6%、粒径102mm为8.4%、 粒径 2 0.5mm 为 14.6%、粒径 0.5 0.25mm 为 19.0%、粒径 0.25 0.075mm 为 12.3%、粒径 0.075 0.005mm为30.9%、粒径V0.005mm为0.2%。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3854击/30cm。高层 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稳定。层厚1.208.90m,层

30、面高程-78.58-65.43m。-3层:粉质粘土(aQl)灰黄色,硬可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属中压缩性土。高 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较稳定。层厚0.508.90m,层面高程-83.86-74.33m。层:含砾粉质粘土 (aiQ22)灰黄色,硬可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含砾石。属中 压缩性土。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实测值为2135击/30cm。超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较稳 定。层厚3.8011.40m,层面高程-88.41-86.29m。-1层:全风化砂岩(S)紫红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岩石风化呈中密

31、状砂土,局部 夹少量强风化碎块,手掰易碎,遇水易崩解。标贯试验实测击数为2233击/30cm。超高层建筑 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稳定。层厚1.6011.70m,层面高程-94.09-86.29m。-2层:强风化砂岩(S)紫红色,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原岩结构大部破坏,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可见铁镒质渲 染,岩芯呈块状,锤击易碎。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实测击数为3058击/10cm。超高层建筑区域揭 露至该层,分布稳定。层厚1.4011.50m,层面高程-99.55-93.52m。-3层:中风化砂岩(S)紫红色,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可见铁镒质渲染,岩芯呈块状、 短柱状,锤击不清脆,

32、无回弹,较易击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为26.99MPa,属 较软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EQ指标约350251,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勘探孔深度内 未见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超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稳定。揭露层厚 6.2014.50m,层面高程-109.43-97.41m。2.5.不良地质作用、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特殊性岩土1、不良地质作用:经勘察及调查,拟建场地及附近地势较平坦,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软土 地基可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或地面塌陷,除此之外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2、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拟建场地勘探孔位置未发现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原建筑 现已拆除

33、,遗留的老基础及场地内混凝土地面对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场地内分布有多条河道 及鱼塘,施工时回填厚度较大处,易引地面不均匀沉降,且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等不良地质作用。3、特殊性岩土:本场地特殊性岩土有:层素填土、层淤泥、-1层全风化砂岩、-2 层强风化砂岩。层素填土:为近期所填,结构松散,均匀性差,经自沉,易引地面不均匀沉降, 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等不良地质作用,因此不应作基础持力层;层淤泥:分布稳定,有一定厚 度,具咼压缩性和咼灵敏性,易引起不均匀沉降。-1层全风化砂岩、-2层强风化砂岩:遇 水易软化、崩解,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易出现坍孔现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护壁措施。26、地表水及地下水2.6

34、.1、地表水拟建场地分布有多处水塘、鱼塘,水深约0.301.60m,勘察期间水位高程约1.292.51m。据了解,湖州历史最高洪水位为3.76m (1985国家高程基准,杭长桥1999年水位),常水位 为1.40m,最低水位为0.5m。2.6.2、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贮存空间形态及水力特征,在场地勘察深度内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 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层素填土、层粉土、层淤泥、-1层粘土、-2层粉质粘土、 -3层粉质粘土孔隙中,水量贫乏;孔隙承压水赋存于-4层粉土、-2层粉砂、-5层粉砂、-2层中砂的孔隙中,水量中 等;基岩裂隙水赋存于-1层全风化砂岩、-2层强风化砂

35、岩、-3层中风化砂岩,水量较贫 乏。2、地下水补给排泄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以蒸发及向水沟排泄。孔隙承压水以侧向补给为 主,并向下游径流排泄。基岩裂隙水以侧向补给为主,并向下游径流排泄。3、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勘察期间所测得的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0.002.10m之间,稳定水位埋深在0.102.20m 之间,其高程在0.51m5.43m之间,平均稳定水位埋深0.85m,平均稳定水位高程为2.01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现场钻探揭露以及周边水井(塘)的水位调查情况,场地内地下水 位动态变幅主要受季节性大气降水影响,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年平均高水位埋深约为 0.5m,低水位

36、埋深约为2.0m,年变化幅值在1.5m左右。承压含水层未开采的情况下,动态变幅 较小。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建议值3.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详见附表2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统计方法说明 如下:1、本次统计数据是根据钻探记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资料、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 对不同工程地质单元层进行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2、统计前对各层指标逐一检查后输入上海华岩岩土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数 据处理系统(HY2009V8.6版)软件中,选择自动剔除大于3倍标准差的异常值或采用Grubbs 准则进行统计。3、统计频数大于或等于6个时,提供统计的统计频

37、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 变异系数、修正系数及标准值;当统计频数小于6个时,提供统计的统计频数、最大值、最小值 及平均值。32设计参数建议值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详见附表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表中:1、c、(p值为直剪固快峰值强度标准值,其他指标为平均值;2、承载力是根据有关规范、土工试验、原位测试成果及现场鉴别结合地区经验提供;压缩 模量ES_2是根据各个土试样的ES_2经统计的平均值,沉降计算时可根据实际应力状态在附表4 固结试验ep分层曲线上查询计算。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场地类别与地震效应评价4.1.1,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场地的勘探孔单孔波速测试

38、报告,G4、G15、G21、G33、G40、G51、G62、G66、G89、 G91、G103 孔浅部 20m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 145.6m/s、143.12m/s、130.2m/s、135.8m/s、 132.5m/s、142.0m/s、135.6m/s、136.7 m/s 145.2m/s、146.6m/s、140.7m/s (详见附件 1)。判定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覆盖层厚度dov99.20112.5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年版)第4.1.6条的规定,划分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2、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39、(GB18306-2015)本区抗震设防烈度 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类场地条件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反应谱特征 周期为0.35s。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E18306-2015)附录E及表1, IV类场地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值可根据调整系数Fa按式(E.1)确定:amax=Faamax=1.25x0.05=0.0625g。反应 谱特征周期值为0.65s。3、液化及震陷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E500112010,2016年版)431 条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E50021-2001, 2009年版)5.7.11条规定,可不进行液化与震陷 的判别

40、和处理。4、建筑抗震地段划分属对建(构)筑物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1、拟建场地及附近地形较平坦,除软土地基可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或地面塌陷外,无其他 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在勘探孔位置及深度内未发现埋藏的沟浜、洞穴、墓穴、防空洞、孤石等 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内原建筑现已拆除,遗留的老基础及场地内混凝土地面对基础施工有 一定的影响。场地内分布有多条河道和鱼塘,回填后填土易引起不均匀沉降或地面塌陷,对桩基 产生负摩阻力作用。2、本场地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较弱,对建筑抗震的不利地段,属稳定性差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本区属稳定性差场地,岩土种类较多,分布较不均匀,工

41、程性质较差;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 响较小;地形较平坦,排水条件尚好。场地平整较简单,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较差,地基处理及 基础工程费用较高,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采取一般工程防护措施可以解决,地质灾 害治理简单。综上所述,工程建设适宜性差。43、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431、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勘探孔G95、G109中所取水样分析结果(详见附件1)G95、G109孔水质分析成果表表3项目SO?-Mg2+总矿化度pH值侵蚀性co2HC03Cl单位(mg/L)(mg/L)(mg/L)(mg/L)(mg/L)(mmol/L)(mg/L)G9511428.50.085127.411.

42、24.14651.4G10938.821.60.692687.643.11430.1比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E50021-2001, 2009年版)水土腐蚀性评价标准(按环境类型水II类及按地层渗透性A类)判定如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 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环境中具微腐蚀、在长期浸水环境中具微腐蚀。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长期受地下水的浸泡和淋漓作用,根据工程经验,地基土对建 筑材料的腐蚀性与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相同。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对不同的腐蚀 等级,进行相应的防腐蚀处理措施。4.3.2.地下水对工

43、程建设的影响1、本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基槽开挖排水,边坡易失稳滑塌,应采取护坡措施。2、采用灌注桩施工时,由于水动力作用,层淤泥孔壁易缩径,层粉土、-4层粉土、-3层粉砂、-5层粉砂、-2层中砂、-1层全风化砂岩、-2层强风化砂岩孔壁易坍塌, 应采取泥浆护壁等有效措施。3、基坑开挖时,由于地下水静水压力对基础产生浮托,因此应设置抗浮桩。4.4.地基土分析评价层素填土:分布稳定,厚度小,为特殊性岩土,结构松散,土质均匀性差,未经处理不应 作基础持力层;层粉土:分布较稳定,厚度小,松散,属中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低;-1层淤泥:分布稳定,厚薄不一,为特殊性岩土,流塑,高含水量、高孔隙比、

44、高压缩性 和高灵敏度,土质较均匀,地基承载力低;-2层粉质粘土: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软塑-软可塑,属中-高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 地基承载力低;-1层粘土:分布稳定,厚薄不一,硬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土质较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2层粉质粘土:分布稳定,厚薄不一,软塑-软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 承载力较低;-3层粉质粘土: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软可塑-软塑,属中-高压缩性土,土质较均匀, 地基承载力较低;-4层粉土: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稍密,属中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5层粉质粘土:分布稳定,厚度小,软塑,局部软可塑,属中高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 地基承载力较低

45、;层粘土:分布稳定,一般厚度大,软塑,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和高灵敏度,土 质较均匀,地基承载力低;-1层含砂粉质粘土: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硬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 承载力较高;-2层粉砂:分布稳定,厚薄不一,密实,局部中密,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3层含砾粉质粘土:分布稳定,厚薄不一,硬可塑。属中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承 载力较高;-4层粉质粘土: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软塑-软可塑。属中-高压缩性土,土质不均匀, 地基承载力较低;-5层粉砂: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密实,局部中密。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6层粘土:分布较稳定,揭露厚度不一,软塑-软可塑。属

46、中-高压缩性土,土质较均匀, 地基承载力较低。-1层含砾粉质粘土: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稳定,一般厚度大,硬可塑,属中压 缩性土,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2层中砂: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稳定,厚薄不一,密实,属中压缩性土,土质 不均匀,地基承载力高;-3层粉质粘土: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较稳定,厚薄不一,硬可塑。属中压缩性 土,土质不均匀,地基承载力较高;层含砾粉质粘土:超高层建筑区域揭露至该层,分布较稳定,厚度大,硬可塑。土质不均 匀,地基承载力较咼。-1层全风化砂岩:超高层建筑区域分布稳定,厚薄不一,已风化呈中密状砾砂,土质不均 匀,地基承载力较高;-2层强风化砂岩

47、:超高层建筑区域分布稳定,厚薄不一,岩体呈碎块状。岩质不均匀,地 基承载力较高;-3层中风化砂岩:高层建筑区域分布稳定,揭露厚度大,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 岩石基本质量等级IV级,地基承载力高。综上所述,-1层含砂粉质粘土、-2层粉砂、-3层含砾粉质粘土、-5层粉砂、-1 层含砾粉质粘土、-2层中砂、-3层粉质粘土、层含砾粉质粘土、-3层中风化砂岩地基 承载力较高,分布较稳定,可作基础持力层。4.5地基基础方案本工程建筑物为 7-1#、7-2#、7-3#、7-4#、8-1#、8-2#、8-3#、8-4#、8#地块斜轴、9-1#、9-2#、 9-3#及地下室,最大单柱荷载约40004500

48、0KN,宜采用桩基础。7-1#. 7-2#. 8-3#采用钻孔灌注桩,以-3层中风化砂岩作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 Id以上(d为桩径),如岩面倾角大于30应增加嵌岩深度,具体桩端位置根据钻进速度及岩 渣确定。7-3#、7-4#、8-1#、8-2#、8-4#、8#地块斜轴、9-1#、9-2#、9-3#采用钻孔灌注桩,以-1 层 含砾粉质粘土、-2层中砂、-3层粉质粘土单独或联合作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粘土 层不宜小于2d、砂土层不宜小于1.5d。地下室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以-1层含砂粉质粘土、-2层粉砂、-3层含砾粉质粘土 单独或联合作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粘土层不宜小于2d、砂土

49、层不宜小于1.5d。具体桩型、桩长、桩径由设计依据经济技术条件择定。4.5.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公式:R = u Sq -1 +q A估算:dp Sid 1 pd L以上式中符号意义详见(GE50007-2011)规范,现以7-1#楼G14、8-2#楼G76、地下室D21 孔为例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及桩的端阻力特征值见附表1。计算结果见下表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表4土层资 料取自 孔持力层 编号 及名称桩型桩径(mm)桩长(m)桩顶 咼程(m)单桩侧 阻力特 征值 (kN)单桩端 阻力特 征值 (kN)单桩辱向 承载力特 征值Ra(kN)G14-3层钻

50、孔灌注桩600100.16-7.854826735556180064351307774210008043204210085G76-1层钻孔灌注桩60068.2-7.52583169275280034443013745-2层钻孔灌注桩60071.527874523239800371680445201000464612565902D21-1层钻孔灌注桩70045.4-6.214412231664预应力管桩60013756832058-2层钻孔灌注桩70050.517493382087预应力管桩600168210362718备注(1)、本次估算按地下室底板标高起算,桩端进入持力层粘土层不宜小于2d、

51、砂土层不宜小于1.5d、中风化基 岩不宜小于0.5m。(2)、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土对桩的支承力,没考虑桩身材料的抗压承 载能力。(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桩径结合地质剖面进行调节。(4)、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 端下持力层不足4d (d为桩径),桩端端阻力qp孩下卧层计算。(5)桩周为新近填土且厚度较大时,在计算 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建议桩侧侧负摩阻力系数取0.40,当计算的负摩阻力值大于正摩阻力值时, 取正摩阻力值进行设计。4.5.2成桩可能性分析及注意事项据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成桩经验,采用钻孔灌注桩可行,但用注意下列事项:钻孔灌注桩属非挤土桩,对

52、场地适宜性较强,承载力较高,但桩身质量不易控制,本场 地-1层淤泥、层粘土易产生缩径、滑塌现象,-4层粉土、-2层粉砂、-5层粉砂、 -2层中砂、-1层全风化砂岩、-2层强风化砂岩孔壁易坍塌,因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护壁措 施;在终孔时,需注意做好清孔(底)工作,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另桩基施工时,须控制钻进速度和调配泥浆比重,桩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对场地及附 近环境易造成污染,因此应做好泥浆排污工作。桩孔中心与桩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孔的垂直度应小于1%,孔底沉渣厚度不大 于 50mm o成孔后经验槽确认桩端进入持力层设计深度及清底符合设计要求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 浇灌混

53、凝土,以防止持力层暴露后,因软化而强度降低。报告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初步估算的结果,桩基工程施工应先打试验桩,进 行静载荷试验,以准确确定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施工控制性标准,必要时根据试验结果作适当调整。 桩基施工竣工后,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动测及静压试验,以检验桩身质量及承载能力。4.5.3桩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拟建场地东侧为迎宾大道,西、南、北侧均为空地,施工条件较好。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成孔时需采取泥浆护壁,施工泥浆排放易污染环境,桩基施工 时,应根据场地周边条件,采取泥浆沉淀处理及余浆合理排放等适宜的有效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至最小程度。本拟建场地位于南太湖新区,场地周边紧邻城市道路

54、,桩基施工期间应注意控制噪声、 粉尘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6地下工程抗浮评价拟建基坑为 2F 地下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应进行抗浮。根据现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 年变化幅值结合周边道路高程,建议本场地抗浮水位高程取室外地坪以下0.5m。可以工程桩兼 作抗拔桩。设计参数见附表 1。抗拔桩的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估算: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 采用公式:0川二工 “J 心匚 (8+ 6+9)F& 二 Q/2.Q(8. 6. 11)式中符号意义详见(JGJ/T72-2017)规范,抗压侧阻力见附表1。4.7 基坑工程分析评价基坑概况拟建地下室2层,

55、开挖高度约11.7513.35m, 0.000为5.5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约-6.25 -7.85m (国家85高程)。东狈0:距用地红线约18m,用地红线外16m为迎宾大道;西狈0:距用地红线约30m,用地红线外暂为空地;南狈0:距用地红线约8m,用地红线外暂为空地;北狈0:距用地红线约15m,用地红线外暂为空地;地下管线:根据业主介绍,基坑范围内无地下管线,设计及施工时须复核。2、基坑周边岩土条件在基坑开挖2倍深度内基坑周边岩土层有层素填土、层粉土、-1层淤泥、-2层粉质粘 土、-1层粘土、-2层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4层粉土、-5层粉质粘土、层粘土, 各层岩土厚度、性质见2.4地基

56、土构成与特征及附图2。3、基坑安全等级 根椐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划分本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 根据本工程特点,支护方案设计选择应符合结构安全、造价经济、施工方便的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实际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区施工经验。本工程基坑支护可选择钻孔 灌注桩+内支撑支护。本场地-4层粉土承压水头较高,容易造成基坑坑底突涌,考虑整体地下室坑底与-4层 粉土间存在近10m厚土层,故承压水对整体基坑坑底突涌的影响较小,但局部坑底落深较大部位, 设计时需进行局部抗突涌验算,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局部截流或降压措施。本基坑周边潜水位较高,且坑周有透水性较好

57、的层素填土、层粉土,开挖时地下水沿 坑壁的渗流会造成基坑的失稳,同时,根据区域经验,饱和状态的粉土在施工机械的开挖振动影 响下会产生液化失稳,容易造成土方开挖临时边坡失稳。所以为保证坑壁的稳定和坑内施工的安 全,本基坑坑周潜水的降排水方案可选择坑周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内自流疏干井降水疏干的 截排水体系。基坑开挖及回填 基坑开挖时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挖土和堆运,应全面均匀地分层挖掘,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当挖至距底板标高0.3米时,应采用人工修底方式挖除,以利于基坑稳定与对工程桩的保护; 应注意尽量避开丰水季节施工基坑工程,减小地表水与地下水位升高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基坑开 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

58、时满垫层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减少基底暴露时间。地下结构的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夯实回填土的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 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明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方能继续挖土。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严格监测基坑内地下水位的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结构 受地下水浮重的不利影响。基坑开挖监控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方法及监测项目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012) 8.2条及表8.2-1的规定进行。4.7.5基坑设计参数基坑支护、排水设计参数建议值表表5层重度水平渗透垂直渗诱固快内固快内岩性系数系数聚力摩擦角名称rKhKvC号(kN/m3)(cm/s)(cm/s)(kPa)()素填土(17)粉土18.101.9E-042.0E-049.9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