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_第1页
“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_第2页
“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_第3页
“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_第4页
“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变”与草书板化发展一、 概念草书部分来源于隶书,但其作为隶书的变体,与隶书可以说是同 步演进的, 即隶书木身是篆书的变体和俗体,由篆隶接合体到古隶再 到八分,在其到了足够简单易写的时候,草体也完成了由所谓隶草到 半草化到完全草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进程和变化关系笔者称之为草 变”。认识,草变”,关于草书的创作、研究和审美来说具有全局性的作用。这一变化开启了有关动态书体艺术性发展的序幕,可以说书圣、草圣的形成甚至书法成为一门专业的艺术都与这一变化息息相关。“草变”促使草书和书法成为一门专业艺术的同时,作为书法艺术中正草两体中的草体,为魏晋二次草书变革改造提供了源泉并且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只有汉代草

2、书的形成进程可以称得上“草变而魏晋及以后的草书发展只能称之为草书的变革、变法”或.二次草变”,即在汉代草书基础上融入更多艺术元素和个人、社会群体的审美理想。书法更确切指 草书在世界上能称为一项不死不老而高深莫测的艺术,我想就跟汉字 构形的艺术性变化一草变”有关。二、 发展阶段和意义大量汉代草书简牍的发现填补了古草演变及其艺术研究的缺失。从岀土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今天所谓的章草字形并且由此推想和关于比当时书写的真实状况。笔者从分析西汉马圈湾简牍得出完全草化的简牍数量占到草书简牍的百分之九十, 其中完全草化的简牍中又包含了百分之十的半草化字;半草化的简牍占草书简牍的百分之十,其中半草化的简牍中包含了百

3、分之三十的完全草化字,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完全草化的字占到百分之八十四左右。草化的程度与时代有关,完全草化的字多出自同时期的简牍,时代为元始至地皇时期。宣元时期为半草化的字,此时草书发展不太成熟,但己经形成草书的特点,与隶书简牍有很大区别。经过草化分析可以得出章草的出现远远早于王莽时期,最晚也在宣元成哀这几十年之内这也恰恰契合张怀璀提到的从元帝史游开始就己经有章草这一说法了。我们目前见到的有限的带有个人书写风格的早期草书简牍并且不能反映汉代草书全貌,更不上的创造能力。在发展进程上,“草变”分为两个阶段:一为草书体自身的极化发展。草化鉴于实用需求而形成、发展,草书的极化发展规律是草书形体演变的根木原

4、因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草法系统。二为艺术自觉阶段,书法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使草书上升为书法艺术,并且一直嬪变发展至今。古人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不断为其赋予了艺术内涵。 汉武帝以来善史书”风气的形成,关于汉代草书的发展和规矩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西汉元帝善史书”及史游急就章的典故证实了其 在草书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东汉早期的光武帝喜好书法,之后的 数位东汉帝王也关于草书有浓厚的兴趣。东汉宗室刘睦擅长草书,明帝驿马令作草书牍十首”,可见他关于刘睦草书之欣赏。东汉末年的灵帝 于光和元年(278 年)置关于汉代草书进行艺术研究的学术意义至少也体现在以下两个方而第一经过“草变”揭示草书体的极化发展规律。汉代

5、草书从产生到成熟再到成为专门艺术化表明了草体的深入化发展,即越来越不易辨识读懂,越来越具有艺术性,呈现极化发展特征。极化发展是草书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草书走向专业化艺术化的原因。(正体呈现出朝着实用性的极化发展一从散漫的大篆到修长的小篆,从端正的隶书到方正的楷书,正体变得越来越具有识别性。可以看出草体和正体都呈现出极化发展,一个朝着艺术性一个朝着实用性。换句话说,正体越来越一看便识,而草体越来越需要学识能力。正草两体具有两极性。) 第二,关于草变” 这一律念的阐释具有了强有力的材料支撐,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今天可见“草变”不仅指文字学意义上的草书符号化、系统化、字体化发展进程,也指草书在书法

6、学中所体现的即兴性、趣味性、矛盾性、艺术性发展特征,也为之后书家展现不同风格面貌的草书作品奠定了总的基础。从实际应用上来说,如果不弄清楚草变”并且有效吸收汉代草书精髓而想在草书这个单项上(动态书体)取得大成就是很难的。就像要 在静态书体上取得大成就,而仅在某些楷书或篆书名家作品中打转而 没能深入古文篆隶、通晓篆隶发展规律一样,可以说都是很难的。三、特征汉代简牍草书作为新书体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草变”发展犹如 下特征:其一为草变”源头是大小篆和古隶,静动书体是一脉相承的,草体源正体。赵平安在隶变研究一文中认为:草书是从隶变中繁 衍出来的新字体,草书的方法是隶变方法的延续和发展。到了隶变后期,高度

7、发展的草书方法反过来又作用于隶变进程。其二为。草变”的渐进性。唐兰很早就提出汉字流变”和演”的观念。他认为,其实每一种变易的开始时,总是很微细的,不易辨觉的小差别时间一久了,经过若干人的摹仿和改易,这种差别就鲜明起来,就变成一种新体了”。启功也指出古代有些字体风格,从甲一大类型变到乙一大类型, 也常是从一些细微的风格变起的。例如,篆和隶现在可见是两种大类型,但在秦代,从篆初变隶时的形状,只是艺术风格比较潦草一些、方硬一些而己。这足见字体的演变常是由细微而至显著的。”可以说潜在的、细微的演化和外在的、显著的变革是互相促进的。崔暖草书势中提到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事荒芜,剿其墨翰

8、;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说明草书产生的源流及当时的社会生态。秦末世事纷争,原有的体制不能维持既有的统治,政治和社会动荡多乱,文字的演变也应运而生,便捷实用的隶书字体开始通用。从篆到隶,再到隶书俗体这一切为更简便的草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草书之法,盖又简略; 应时谕旨,用于卒迫。兼功并且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说明草书在隶书俗体的基础上 又进行简略”,于是出现了草书的书写,此时的草书 应为不成熟的半草化草书。因为原来没有0草书之法”,草书出现之初也是受各种法度所约束的,但是草书的产生是顺应潮流无须阻止的。可以看出正草通用不但顺应了文字发展的需要,而且说明了草书具有新兴性、流行性,为之后

9、的艺术性、观赏性提供了前提。草书的发展是不断突破己有体 式和法度的进程,从汉代草书可以看出,无论在正式文书还是书信中草书使用己经十分普遍,发展到王莽时代己经没有多少限制了。其他的论述如下:东汉赵壹在非草书提到:“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 战攻并且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东汉许慎说文序和晋卫恒四体书势中都提到:“汉兴有书”。闻,迨乎伯英,尤善其美。”宋朱长文续书断提到:自秦变六体,汉兴而有草书。”明赵宦光在金石林绪论中提到:草书起于列国,天下有事, 急就为之。”四、总结经过一系列相关专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隶变”和草变”相比, 可以说隶变”更多的是文字学意义上

10、 的字体变化及实用推广,而草变”更多的是书法学、艺术学的源头, 试想能够浸H 常书写并且整理定型后成为了并且融入一定的艺术元素, 便形成了一件草书作品,恰恰因为草书艺术的多样性表法并且接合个人审美创作出了。古质今妍”的草书,被誉为书圣。因此能够准确而深入地进入到汉代古草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草书 创作和草书史研究都具有开创意义。第二、汉代简牍草书书写者也存在书写水平高低的差别,各个简牍草书的艺术水准也有区别。草书发展到东汉草书书法越来越受人们赏识草书书家也越来越受人尊敬善书者的地位有所提高。西汉时期总人数比今天来说应该很少,能够经过文化教育并且从事于与书写相关的人其实不多,而能在草书方面能识别并

11、且进行专业的书写并且推动普及的人简直少之又少,今天我们所见的现存汉代能写草书的知识分子并且不多,即使是中医药病历或药方简、档案简、战报或官府文书简、日常练习简等也算是草书书写的专家了。关。秦统一前是周的天下,各地的文字正体写法木身风格就不同,如果又出现潦草的草书,自然不能各地通用,不利于文化的传递以及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地域的统一,这跟文化和历史的 惯性有关。秦统一后的书同文”政策在全国定下了正 体基础,并且为正体的草化奠定了识别和交流的前提。秦帝国十五年短暂而亡后汉代 的文化政策相关于之前比较稳定和宽松,草书半草化和草化开始逐渐发 展。时期。第四、汉代草法是各时代中最古的,其中西汉的草法是原创型

12、的。西汉草书章草早于楷书。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 能险绝,复归平正”不能理解为从楷入手再到行书,熟练了或老了自然会草书”或“先把字写的平正,然后把字写的奇险,老了再回归到平正的写法”。应该是不断的追本溯源、涉古出新,是关于一碑一贴或一种书写风格不断加深理解的进程,不是把人分为三个年龄段然后规则每个年龄段应该学习一种书体或坚持一种风格。在创作上取得自己的艺术成就才是“初学”“既知”复归”这一进程的目的另外在书写风格上王羲之、张旭、王铎、傅山、张瑞图、沈曾植的草书不是越老越平 正,在创作年龄上“三大行书”也不是书家在快去世的时候写的,因此 。正“和老”不是必要条件。简牍、金陶、

13、甲骨、砖瓦、刻石这些更值得研究的作品连书者的名字和年龄都无从知晓,自然无从可谈“正”和a-切-”O第五、汉代草书是关于章草的正确解读。字字区别和笔画波磔只是章草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章草的两个特点把它们当成章草的定义和区分章草的依据直接限制了章草的发展和创作的质量。章今二草实质上是古草与今草的区别,张怀璀也指出魏晋的名流君子看一幅草书作品时分不出古今草书的区别,唯有知音者能通晓古今的演变、看出其中的古法。马圈湾等简牍草书的出土扩大了章草作品数量的同时也提供了正确理解章草的依据, 还原了早期草书风貌的同时也使我们从同期草书实物上看到了史游创始章草的可能性。汉以后草书开始进入到今草的发展时代,章草的学习

14、也只有借助前人遗留的程式化的作品,久而久之,便出现了章草名实的错位,历代书家复兴章草也只能追溯到三国的皇象,而在章草创作中更是难以脱离初级识字课木急就章和以两个特点区别章草的狭隘境地, 直到近几十年来大量汉代草书原物出土才慢慢改变。第六、我们经常谈书法创作要继承传统,但是以前的都叫传统, 谁都要继承传统,草书传统的核心在哪?汉代草书应是草书传统的核 心所在。首先,上文从时代上提出汉代草书的古”。其次,从草书素材上看,“草书魏晋最高”的提出也跟以前汉代草书的缺失有关,在汉代简牍没出土之前崔煖张芝的草书翻刻木代表了汉代草书的全貌,这就导致了一方而没有大量可供临创的汉代草书素材而崔煖张芝草书的翻刻本

15、又不能展现汉代草书的风貌再次, 从草书艺术木身看,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是不足以说明魏晋是草书艺术的最高峰。唐宋就是反例唐时从太宗到大臣再到文人无不热爱二王书法宋时上到宋徽宗、经过*关于汉代草书的还原研究及以后更高艺术性草书简牍的出土会 更好的解释汉代草以汉代草书为契机或上追周秦,或下溯魏晋,可以重塑作品风格使格调升华。关于书法的格调,姜夔指出若泛学诸家”“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澈俗。”新出土和新出现的作品不易为人所理解甚至轻视待之,关于待早期草书不简单以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而关于之搁浅, 在书法研究和创作中汉代草书的大量发现一定会改变我们关于草书的认识。草书简牍作为考古新材料具有时代性,古书法家没见过,当代也有人认为这称不上书法。因此,关于汉代草书的应用不仅是创作 风格的问题,而且是学书方法和态度的问题,即汉代是草书新崛起的 代,缺少汉代将会关于草书发展的认识不完整。草书创作也是这个道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