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淅淅沥沥(1)的春雨中,我来到西冷印社、屏(png)息凝神地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几代篆刻家心无旁鹜的治印精神。B学习需要执着(zhu)专注的精神,如能摒弃浮燥爆少喧嚣(xio)的习气,持之以恒地坚持数年,必将获
2、得丰硕的成果。C女塞腹鼓豪迈粗犷,刚劲(jng)奔放,没有丝毫的矫(jio)揉造作,充分体现陕北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性格。D人们深切缅还闻一多先生,他慷慨陈词、英勇就义的形象是矗(ch)立在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永不坍(tn)塌。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惬意(qi) 欺侮(w) 流水潺潺(chn) 噤若寒蝉(jng)B攒集(cun) 脚踝(k) 五行八卦(hng) 拾级而上(sh)C单于(chn) 粜米(tio) 暴戾恣睢(su) 翘首以待(qio)D蒿菜(ho) 隐晦(hu) 嗤之以鼻(ch) 探骊得珠(l)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幅射 部署 顶梁柱 迫不
3、及待 甘拜下风B脉搏 松弛 捅篓子 悬梁刺股 鼎力相助C家具 描摹 势利眼 墨守成规 山清水秀D寒暄 籍贯 度假村 凭心而论 共商国是4下面语段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李白一生至少四次造访金陵,他所痴迷的可能并不是美景,而是金陵酒肆。众所周知,李白一生爱酒,在他留存的1000余首诗中,与“酒”相关的有近200余首。世间更是传递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佳话。爱酒爱到连天子的邀请都不放在眼里,李白是不是的确担得起“酒仙”呢?ABCD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笑靥(y) 祈祷 (q) 亘古(gng) 潜滋暗长(qin)B癖性 (p) 倔强(jin) 地
4、壳(qio) 鄙夷不屑 (xu)C静谧(m) 教诲(hu) 粗犷(gun) 叱咤风云(ch)D濒危(bn) 框架(kung) 虔诚(qin) 咬文嚼字(jio)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说古人从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身体上选择一些名词用作度量衡的单位。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寸”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意思是说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故谓之“寸”。“寸”的小篆字形为“”,“”是一只手,“-”是指事符号,来指示寸口的位置,中医把脉的时候就是按寸口这个地方。至于“尺”字,说文解字里说,“十寸为尺。尺,所
5、以指尺规矩事也。”“尺”的小篆字形为“”,像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像极了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拃”(读作zh)这个动作,巧的是如果以一指宽为一寸,那么一拃正好是十个手指并拢的长度。材料一中对“寸”和“尺”两字的解说有什么作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说邹忌“修八尺有余”,隆中对说诸葛亮“身长八尺”,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一样吗?请根据材料二说明理由。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苏轼定风波)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而“受中赏”的条件是“_”。8名
6、著阅读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_小说,作者_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水浒传中_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义救_。二、阅读9春日宋陈与义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海棠唐郑 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释)莫愁:古乐府中所传美女,善歌谣。 梁广:唐代画家,擅画花鸟。1从海棠中找出与春日一诗中“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写法相似的诗句“_,_”。然后结
7、合其中一诗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表现景物之美的。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初,丹阳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策为折冲校尉。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进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樊能、张英败走。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及策至,军士奉令
8、,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节选自资治通鉴)(注)拔:攻取。表:上表推荐某人。部曲:部属。除门户:免除全家赋税劳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岁余不克(攻克)B乃许之(答应)C将兵千余人(统率)D不乐者不强(强大)2与“乐为致死”中的“为”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9、天子为动,改容式车B酿泉为酒C愿为市鞍马D或异二者之为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百 姓 闻 孙 郎 至 皆 失 魂 魄 长 吏 委 城 郭 窜 伏 山 草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5孙策“威震江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
10、,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中,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
11、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中,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
12、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笫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襄。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中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
13、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1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_)(_)2第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列句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货主是一个怎样的
14、老人。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和作用。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那无法忘记的眼神韦延才郑光奇是一个农民,今年60岁,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看见这位老人的时候,是去年6月初的一天,那时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还没有停息。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老人的儿子是村小学里的老师,为了抢救被山洪冲走的学生,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那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得救了,但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冲走永远回不来了,直到今天人们才找到他儿子的遗体。郑光奇是和老伴、女儿来处理儿子的后事的,他老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多次哭昏过去,被送到了医
15、院抢救。或许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在与郑光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只有一句话:“人都已经走了,就让他安心地走吧。”我们安慰着老人,希望他能节哀顺变。当我们告辞时,郑光奇没有说话,他只对我们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一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之情。一个星期后,村小学校长带我们来到郑光奇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郑光奇儿子救起来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孩子叫郑克,在村小学里读三年级。不知是因为腼腆,还是因为那次灾难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郑克始终拉着他母亲的手。大伙敲了好几次门,里面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坯瓦房,墙上的灰沙多处脱落,那扇门也很陈旧,门板间开着很大的缝。郑克父
16、母拉着郑克,在门前跪下,说:“阿伯,您出来吧,郑克的命是你们儿子给捡回来的,从此之后,郑克就是您的儿子。我们都是您的亲人。”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快叫爸爸妈妈。”但孩子没有叫,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下来。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屋里传来郑光奇老人的声音:“你带着孩子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们。”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勾起了老人的悲伤吧。于是我们和校长就劝郑克父母先带孩子回去。他们点了点头,带着孩子有点依依不舍地走了。孩子走后,校长又上去敲门。郑光奇老人打开了门,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落座后,老人的话依然不多。我们尽量不提他儿子的事情,只是询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
17、,老人却摇了摇头。可当我们站起来要走时,郑光奇却一把拉住校长,说:“有件事校长你一定要帮忙。”校长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努力解决。郑光奇看着校长,说:“以后叫郑克不要再来认我们做什么父母了。”校长正想说什么,郑光奇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别让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压力和负担。”郑光奇说着,往郑克他们走的地方看了看。我看见郑光奇往外看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告别了老人,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郑光奇老人那个平静的眼神在我心里一直都无法忘记。我想,这样平静的眼神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为它给了我感动,
18、也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力量!1郑光奇的眼神为什么让“我”永远无法忘记?2郑光奇不愿认郑克做自己儿子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3赏析句子“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4文章几次对郑光奇做了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请从文中选择一处肖像描写,然后加以简要分析。肖像:_作用:_5第段划线句在文章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6文末写到:“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根据文意,请说说“我们”会有哪些感慨。13阅读下面一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周有光文集首发式在常州举行常州26日消息,2013年5月25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19、暨周有光文集首发、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周有光故乡江苏常州举行。发布会当天,108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未能到场,他在视频中感激常州带给他的快乐童年。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在美工作期间自学拼音学,曾与爱因斯坦面谈。解放后,主持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有“周百科”的雅号。周有光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1906年,朋友称他为“古人”,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周老达观幽默,学识渊博。夫人张允和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一幅漫画就是这对“新潮老头、白发才女”的生
20、动写照。周有光70岁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80岁研究中文信息处理,90岁学电脑,100岁以后,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等新著相继出版,105岁开博客,周老至今108岁,每天阅读研究,已和出版社约定,到109岁时会再出一本书。周有光文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周有光除经济学以外的已发表著作,计15卷,约450万字。发布会上,电视人物传记片周有光也正式开机,该片将从乡情、事业、生活、长寿和成就等方面,展现周有光的百年人生。1周老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2除了真实性之外,请说说这则消息的新闻性还体现在哪两个方面。三、语言表述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21、连贯。“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当时的绳结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他们采用绳结来记录历史,由此可见,_。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人们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_。四、写作15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己亥末,庚子初,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然外狼亦动,垂涎耳喉,华夏腹背芒刺。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叹山川
22、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能者竭力,万民同心。月余,疫除,终胜!此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是爱打开了通向黎明的路。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5)行款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A“屏息凝神”中的“屏”应读“bng”, 旁鹜旁骛;B“浮燥”应改为“浮躁”;C“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jio”。故选D。2、C【解析】C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A噤若寒蝉(jn);B
23、脚踝(hui),五行八卦(xng);D嗤之以鼻(ch)。3、C【解析】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辐射;B.捅娄子;D.平心而论。4、A【解析】B“近200余首”语意矛盾。去掉“近”或“余”。C搭配不当。把“传递”改为“传诵”。D成分残缺。“酒仙”后叫“称号”。【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
24、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5、D【解析】D项正确。ABC三项修改为:A.亘古(gn) 潜滋暗长(qin);B.癖性(p) 鄙夷不屑(xi);C.叱咤风云(zh)。6、(1)举例子,说明古人选择度量衡词“近取诸身”的基本准则。(2)不一样。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这两个时代一尺折合的厘米数不同,战国时期是23.1,三国时期是24.2,所以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不一样。【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作用的理解,阅读材料一,由“例如”可知,“寸”和“尺”是作者举的例子,所以可以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入手分析,作用是: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
25、准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中的“近取诸身”,据此即可解答。(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的表格中的数据,观察数据找出规律,可以发现,随着朝代的发展,一尺的实际长度越来越长。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文章,隆中对是三国志中的文章,因为战国和三国“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战国时期是23.1,三国时期是24.2。7、(1)云归而岩穴暝 (2)也无风雨也无晴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
26、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暝”“瀚”“阑”“寡”等字词的书写。8、讽刺 吴敬梓 鲁智深 林冲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1)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2)水浒传中被称作“花和尚”
27、的是鲁智深,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在野猪林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依据识记的情节填写作答。二、阅读9、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示例一:春日中作者因眼前美景触动诗情却又无法用语言真切地表达出,侧面烘托出春日景物的美丽。示例二:海棠一诗中因雨后海棠娇艳美丽,让美女懒于梳妆,画家迟迟不敢下笔(美女、画家写出一处即可),侧面烘托出海棠之美。【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的意思是:忽然灵机一动有好的诗句在眼皮底下滑过,等到想着手排诗的时候却已经
28、难以找到刚才那种感觉了。这是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借自己难觅灵感,烘托春景的美丽。郑谷的海棠一诗中,前四句都是正面描写海棠的美丽,五六两句通过注释可知,这两句借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写出了海棠的美丽,这也属于侧面描写。据此答题即可。10、1D2C3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4孙策渡江后辗转战斗,所到之处都被攻破(攻下),(敌军)没有敢抵拒(抵挡)他锋芒的。百姓就非常高兴,争先用牛肉和美酒慰劳军队。5具有军事才能,招募士兵,集结五六千兵马,攻下横江、当利等城池;军队管理有方
29、,军士遵守命令,不掳掠,不犯民;富有人格魅力,豁达亲民,能听从别人意见,善用人才,民心所向,百姓愿为他效力、献身;奖罚分明,奖励将士,发恩布令,善待降者,兵马充足。【解析】1D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改为:不乐者不强(勉强)。整句翻译:不愿再当兵的,也不勉强。2C“愿为市鞍马”与“乐为致死”中的“为”字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为了、替”之意。A被。B成为。D心理活动。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译为: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
30、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件事情之间划开。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转斗”:辗转战斗。“破”:攻破。“当”:抵挡。“竞”:争着。“劳”:犒劳。5属于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可通过分析孙策
31、“威震江东”的具体行为来分点概括。如可从具有军事才能、管理有方、富有人格魅力、奖罚分明等角度作答。【点睛】译文:当初,丹阳人朱治曾经在孙坚部下担任过校尉,他看到袁术为政混乱,对待下属刻薄,就劝孙策返回故乡,去占据江东。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攻打樊能、张英等人,一年多未能取胜。孙策便向袁术请求说:“我家在江东地区对人民有旧恩,我愿意帮助舅父去进攻横江。攻陷横江后,我便回到家乡去召募兵马,可以集结起三万兵众,用来辅佐将军平定天下。”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心怀不满,但由于当时扬州刺史刘繇占据曲阿,会稽郡太守王朗守在本郡,他认为孙策不一定能将他们击败,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上表推荐他为折冲校尉。孙策率领千余名
32、步兵和数十名骑兵出发,一边走一边招兵,到达历阳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五六千人。这时,周瑜的伯父周尚为丹阳郡太守,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并援助他军费和粮草。孙策大喜,说:“我得到你的帮助,一定能成功!”孙策进攻横江、当利,全都攻克,樊能、张英战败逃走。孙策渡江以后,辗转作战,战无不胜,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攻势,百姓听到孙策将要到达,全都失魂落魄;各地官员弃城出逃,躲到深山之中。及至孙策到来,军队奉有命令,不敢进行掳掠,民间的一只鸡、一条狗、一棵蔬菜,都不能触动。于是民心大为欢悦,争先用牛肉和美酒去慰劳孙策的军队。孙策相貌英俊,言谈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
33、,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为他尽心尽力,乐意为他效死。刘繇与孙策交战,兵败,逃往丹徒。孙策进入曲阿,慰劳赏赐将士,发布宽大命令,通知各县:“凡是刘繇、笮融等人的乡亲故友和部下,前来自首归降的,一概不咎既往。愿意去当兵的,一家只出一人,免除全家的赋役负担;不愿再当兵的,也不勉强。”不过十天,应募者从四面涌来,得到二万余名兵士,一千余匹战马。孙策的声威震动江东。11、1 怨恨 感动 2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用: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3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玛娅对围巾的喜爱,
34、以及表现了她想得到这条围巾的急切心情。4货主面对玛娅的求助,并没有直接给予她施舍,而是告诉她要用自己的双手获得,在临终前又把围巾送给玛娅。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货主老人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又懂得教育方法的慈祥老人。5含义: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作用:点明中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玛娅想用把那串珍珠项链换那条围巾,但是货主不同意,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
35、货主老人。最后玛娅得知货主真正的意思后,玛娅潸然泪下。她被感动了。2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这句话是环境描写,以突出天气的寒冷,突出玛娅渴望得到那条围巾送给妈妈,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形象的分析。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情不自禁”“闪烁着异样”是神态描写,“
36、盯”“看”“观摩”是动作描写,突出玛娅看到围巾是兴奋心理,表现玛娅对这条围巾的喜爱和急于得到的心情。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货主不是不想卖给玛娅围巾,是想让玛娅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可见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用心良苦,教育方式独到的慈祥老人。5考查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此文玛娅请求用项链来赊围巾,遭到货主的拒绝,并在寒假努力的攒钱;第二年
37、的春天,玛娅意外收到货主寄来的围巾,并深受感动,并明白了“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以此为题,含蓄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围绕“不能施舍”展开对对故事的叙述,内容集中,易于表现主题。12、1面对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郑光奇老人眼神表现出来的平静,使人感动,也给人以面对生活的力量,因而永远无法忘记。2怕给小孩子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表现了他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3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老人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表现了老人朴实、崇高的
38、精神境界。4示例1.肖像: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作用: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示例2.肖像: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作用:表现他失去儿子以后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悲伤。示例3.肖像: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作用:进一步表现老人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悲伤,反衬老人不奢求什么的精神品质。5为下文写被救孩子一家登门感谢做铺垫。6示例:老人竟能表现得异常平静,老人全心为被救的孩子着想,老人对组织没有任何奢求这些,都深深感动着我们,也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力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
39、概括。通读全文,先从文中找出关键性词语加以概括,再分析“无法忘记”的原因。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通读文本,结合老人的语言中寻找原因,然后根据文意分析其思想。如:怕给小孩子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表现了他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3本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可以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本体和喻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形象生动地写出老人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表现了老人朴实、崇高的精神境界。4本题考查学生对肖像描写及作用的把握。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
40、、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作用: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5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1)从结构上来说,开头段一般是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中间某句话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段,总结全文。(2)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结尾段,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等。结合本段的内容分
41、析:为下文写被救孩子一家登门感谢做铺垫。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想象推测,说明感慨的原因即可。13、1.朋友称他为“古人”,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和夫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杯齐眉”。2时效性。5月25日的事情,26日就见报,体现了新闻的及时快速性。简明性。在短短四五百字的篇幅中,将新闻的主要事件以及周有光一生的主要事迹、重要学术成果甚至生活态度、对将来的打算都概况了出来。文章虽然短小,但信息量大。准确性。新闻中一些数字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2013年5月25日、早年、解封后、70岁、80岁、90岁、100岁、约450万字等。【解析】1此题考查
42、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夫人张允和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2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特点的理解。新闻的特点有真实性,即报道的事件是绝对真实;时效性,要保证新闻的及时快速;简明性,也就是新闻的信息量要大,要简洁明了;准确性,新闻中用语一定要准确,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本题中新闻是5月25号发生的事情,第二天就见报了,这是时效性;这则新闻把周有光一生的方方面面都介绍到了,但用语简洁,这就是简明性;这则新闻中时间表述非常准确,这就是准确性。据此可作答。三、语言表述14、(示例)绳结在当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 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类产品购销合同协议
- 甲方平面设计合同协议
- 电气水管维修合同协议
- 电缆租赁安装合同协议
- 电厂钢球供货合同协议
- 电梯施工工程合同协议
- 甲方违约商务合同协议
- 现行建设监理合同协议
- 瓷厂房屋出售合同协议
- 电子半成品外包合同协议
- 《止血与包扎》课件
- 2025年水稻种植农户互助合作合同3篇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Unit 9 Active learning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三册
- 中央空调施工工艺空调施工95课件讲解
- 交通协管员外包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标)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权威完整改进版
- 医疗损害责任民法典
- 起重机械拆装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
- 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郑州师范学院
- 招标师《招标采购项目管理》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