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1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 培育学生仔细、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爱好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2、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掌握算法 1、 根据学生的沟通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

3、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老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进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

4、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阅历估一估,进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阅历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沟通、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

5、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沟通,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

6、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

7、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估量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老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合

8、适的数。 4.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育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育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

9、、激趣导入。 老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老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老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老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10、 二、探索沟通 解决问题 1、剪一剪 ,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仿照,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老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老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老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

11、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老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老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

12、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制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妙!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13、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有关0的乘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3+3+3=()() 7+7+7=()() 5+5+5+5+5+5=()() 6+6+6+6+6=()()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3 = 12 ( ) ( ) ( ) 3、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14、二、新授。 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

15、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和任何数相乘,得数就是这个数。 0和任何数相乘,得数都是0。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 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 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 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

16、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3、自主练习第4、5题。 4、自我检测:我学会了吗?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1+1=3 13=3 0+0+0=0 03=0 教学反思: 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17、篇5 一、教学内容: 二班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育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

18、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

19、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

20、)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老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老师解惑。) 2.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

21、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班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阅历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加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生:(惊叹) (增

22、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教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 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

23、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老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

24、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慧!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25、?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量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老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根据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兴奋。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全都的。 (学生活动) (老师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