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_第1页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_第2页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_第3页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_第4页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Y1H10U9R10U3 HQ9E10X10C4E1 ZZ7M7M6P9B7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 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分资源拥有全部权,要想获得别人拥有全部权的资源,必需遵循等价交换原就;2 、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与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化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需求的双重巧合 2.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 3.难以建立相互一样的交叉兑换比率 4.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5.时间的双重巧合和地域的限制 3 、货币对市场经济进展的重要

2、意义 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 X 围;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化与经济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X 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5.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和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拓展了交易的地域;使购买力 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币选票 4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表达确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全部商品相交换的才能;货币表达确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表达着产品归不同全部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5 、货币的职能1. 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

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价格标准:货币计量单位,包含确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与其等分;6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区分:前者代表确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确定的技术重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稳固;7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

4、需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 待流通的商品数/ 货币流通速度 8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需是真实的、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9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挑选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着货币流通的调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动趋于削减,在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自我调剂机制,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中意流通的需要,既不过多,也不过少;10 、货币失去实际价值,只出名义价值;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通货膨胀)都只会促使人 们加速出让自己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

5、度加快,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流通中的货 币数量不是削减反而是增加;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通货紧缩) 都只会促使人们推迟货币的 支付,货币数量不是增加反而是削减;“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11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相伴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 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显现分别 12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表现 1.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2.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 3.国际间财宝转移的一种手段 13 、货币必需第一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价值

6、尺度和流通 手段的职能进展了,才会显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进展 就明显是以货币的前四个职 的结果, 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而世界货币的职能,能在国内的存在和进展为前提的;14 、货币的形状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纸币 4.存款货币货币形状进展的基本规律:货币必需具有实际价值即必需是商品的属性日益减弱,货币的普遍接受性特点日益增强 15 、 1.商品货币,也称实值或实质货币;具体包括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2.代用货币,也称代表实质货币,即代表金属货币的货币;3.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货币;

7、信用货币的流通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之上的,即持有者信任信用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 明的价值量;现代中心银行的最重要职责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固;形状:流通中的现金(即辅币和纸币);银行存款4. 电子货币是对“ 通过电子信息的交换完成结算的系统” 的总称 基本特点:用确定数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 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支付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其他特点:技术方面的特点(使用了电子化方法并接受了安全计策)结算方式的特点(分为预付型、即付型和后付型)流通规律的特点(答应一次换手,也有可多次换手的形式)电子化的结算可分支付手段和支付方法的电子化;优点 1

8、、体积小 2、便利 3 、位流 4、节约 缺陷 电子货币体系易受攻击 16 、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货币金属:货币由何种金属铸造,金属货币制度的最基本要素;货币单位:规定名称和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金预备制度:增强公众对信用货币的信心 17 、本位币:依据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特点: 1.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一样2.无限法偿货币3.自由铸造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垄断 18 、辅币: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特点: 1.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2.有限法偿货币3.垄断铸造19 、银本位制类型: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基本

9、特点 1.以 XX 为货币金属,以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银币享有无限法偿的才能;2.国家统一规定银币的重量、成色、形状和货币单位;3.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5.XX 和银币都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银本位制的主要缺陷 1.XX 的价值相对较小;2.XX 的价值不稳固 20 、金银复本位制种类:1.平行本位制(市场比价)2. 双本位制(法定比价)3.跛行本位制21 、劣币驱良币规律: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 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保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就 充斥市场, 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

10、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觉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 之为格雷欣法就;劣币驱良币规律的发愤怒理: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显现差异 22 、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形 良币驱劣币: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判,因此判定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人们的评判或货币的信誉;另一方面, 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因此,人们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23

11、、金本位制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即以确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本位 币 2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又称治理货币本位制,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 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25 、纸币流通制度和金属货币流通制度相比有如下特点:1.纸币的发行不再受黄金预备的限制,并由国家垄断发行,国家赐予纸币无限法偿才能;2.作为信用货币的纸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到流通领域中的,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国家对社会 公众的负债;3. 纸币流通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治理货币制度

12、;4. 在这种货币制度中,银行存款与法偿货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同样发挥相同的货币职能;26 、欧元作为人类历史上跨国货币制度的创新,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是一个挑战;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的世界货币 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欧洲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心银行;27 、跨国货币制度的建立,必需依靠于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接近,各国生产力进展水平相近,各国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和价值观念趋同等基础条件,过程;因此, 它必需经受一个较长的进展和磨合28 、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进展成为跨国的货币制度,地区性的跨国货币制度进展成为 全球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将是人类社会货币制度进展的必定性历史趋势;第六章信用和利率1

13、信用概述2 信用的基本形式3 利息与利息率第一节信用概述 一、信用 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信用的特点 偿仍性 最基本特点付息性 在借贷活动中,无论是贷出、偿仍仍是付息都表达为一种价值的单方面让渡,即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为此,可以把 面让渡;信用的特点1.特殊的借贷行为“ 信用 ” 这一 X 畴定义为:以偿仍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以偿仍为条件商 品 让 渡 与 货 币 让 渡 在 时2 . 特殊的价值运动 间 、空间上不统 一;没 有进 行等 价交 换, 只有价3 . 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基本形式值 单方面的转移 ;表达了一种现代经济关系1 、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

14、费信用(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供应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商品赊销是其最典型 的做法;赊销 商业信用最早的基本形式;在交易中,由于买方缺乏现实货币不能马上支付,而卖方在(1 ) 形式:两种基 本形式资金比较充裕,又对买方信誉比较明白和信任的情形下,允许买方在商定期限内支付;即延期支付;预付;买方为购买某种紧俏商品, 依据合同规定预付部分 货款给卖方,以保证与时得到所需商品;(2)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A:商业信用在历史上曾接受过“口头信用 ”和“ 挂帐信用 ”的形式,在法律制度健全起来以后,大多接受 “票据信用 ”的形式;B: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之间由于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

15、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商业信用中被接受的商业票据可以有两种: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本票 汇票即期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 商定的期限内支付确定款项给债权人;由出票人(债权人)签发的,托付付款人(债务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 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汇票的承兑:债务人承认付款的手续叫承兑,也即票据付款人依据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 出承认付款的文字记载和签章,才能生效;汇票的流通转让:持票人将汇票权益转让给他人或者将确定的汇票权益授予他人行使;背书: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留意:无论是本票仍是汇票,期限都不超过一年;(二)银行信用

16、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信用是随着现代银行产生而显现的,晚于商业信用,但是,银行信用进展的广度和 深度却要比商业信用大得多;在信用规模上克服了商 业信用的局限性克 服 了商业 信用 使用方 向 上的限制银行信用以货币形式供应的, 可 吸取任何单位的存款可贷款给任一需要的部门和企业银行银行信用补偿了商业信用的缺陷并使信用关系得以充分扩展,但是,银行信用并非商业 信用的敌意竞争者,在信用关系的进展中,二者实际是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战 略伙伴”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由于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

17、放的不要任何 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确定比重;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主导 银行信用为其他形式的信用进展融通资金或供应服务;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进展就会受到极大减弱;(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中心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1 )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2)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制造投资机会;( 3)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有着亲热的关系;(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企业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供应的信用,直接用于生活消费;消费信用有两种

18、基本类型:一种类似商业信用,由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向消费者供应房屋或耐用消费品,而企业一般也同时获得银行信用的资金支持;另一类就属于银行信用,由银行向消费者供应购房或耐用消费品贷款,用以支付货款;其次节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和收益 利息率 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单利率和复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一、利息和收益 利息是货币全部者因出让货币使用权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补偿,或者资金短缺者从市场上 筹集资金的成本;从本质上说,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状,是利润的一部分;收益是一个与利息既相联系又相区分的

19、X 畴,收益的内涵比利息要深,外延比利息要广;收益是投资者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由基本收入和资本收入构成;利息和股息收入是投资的基本收入;资本收益是因资产价格上升而形成的价差收益;二、利息率利息水平的高低是以利率来表示的,利率的基本内涵是确定时期的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如下:R=I/P ;利息运算方法有两种:单利法和复利法;单利法 特点:对利息不再付息 运算公式:S= P1+RT I= P R T 其中: I 为利息; P 为本金; R 为利率; T 为期限 复利法 特点:利滚利,息上加息 运算公式:A=P (1+r ) n 1 I= P 1+r n 其中, 1+r n 被称之为复利终值系数;四、单利率和复利率 单利率和复利率分别是在单利法和复利法这两种不同的计息方式中接受的利率,在表示方法 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同样的本金, 同样的利率水平, 运算方法不同, 运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五、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是依对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可以调整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利率;固定利率:以借贷关系成立时确定的利率为标准,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可做调整的利率;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