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汇编15篇)_第1页
初中地理教案(汇编15篇)_第2页
初中地理教案(汇编15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地理教案(汇编15篇)初中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推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缘由。 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猎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

2、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你喜爱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依据学生的答复,引入新课) 【请你当参谋】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爱旅游,今年,她准备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知她需要预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预备? 【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异这么大呢

3、? 【指导读图】我们比拟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课件展现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详细状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答复以下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从秦岭-淮

4、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海口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概括总结】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今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从今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板书】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观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归纳】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

5、当其冲,严寒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结论】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争论,列出读图提纲): 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争论答复。 【指图总结】 (1)夏季,除

6、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局部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异不大。 (3) 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由于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刚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缘由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争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缘由。 【承转】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

7、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限,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全都(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分小组争论答复】(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

8、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练习与小结】(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初中地理教案2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育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柔降水特点的形成缘由。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育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

9、种资源,而且是我国特别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难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构造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绽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留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根本要素气温柔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柔降水,而且气温柔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根底学问,把握这些学问,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基于以上考虑,本节教材在构造上主要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主要阐述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划分的温度

10、带。对于气温柔温度带这两局部学问,教材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和温度带分布图,并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呈现。教材正文局部给出的结论比拟简洁,而在分析冬季气温分布时,却具体描述了等温线分布特点,以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教材的这种编排表达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也表达了教材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分析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则突出了学习的递进,教材正文局部的描述比拟简洁,主要是通过在活动教材中给出思索题,引导学生读图,从而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对于温度带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读图指导和活动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其次局部,主要阐述我国东西部干湿状况的差异以及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这局部内容连续第一局部教材

11、的编写特点,用等降水量线和干湿地区分布图,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正文简洁描述结论。与第一局部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干湿地区的差异可以通过植被的特点,甚至建筑形式的不同反映出来,因此教材在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活动题中配有我国不同地区植被和民居的景观图片,反映不同的干湿地区特点,旨在给学生感性的熟悉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问。 第三局部,主要描述我国气候的根本特征。教材首先安排“季风气候显著”这一学问点,这局部学问是难点最为集中的,学生理解有肯定的难度,因此教材采纳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散难点,力求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学习过程。关于季风的成因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

12、布等学问,教材以图像配以正文的形式消失;关于锋面雨的形成及锋面雨带的推移,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消失,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进展学习;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则以活动题的形式消失,学生在前面学习冬、夏季季风特点的根底上,通过阅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这样可以到达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可以培育学生读图分析图的力量。教材将“气候简单多样”安排在本节教材的最终,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前面学问的迁移、总结、运用和提高。 从整节教材的编排看,前两局部重在对单一要素气温柔降水特点的介绍,第三局部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综合了解我国气

13、候的总体特征。本节教材在学问构造上联系严密,规律严谨,学问的学习,技能和力量的培育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学到了学问,力量也得以提高,同时能够将所学学问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表达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材编写的理念。 内容点析 1.关于我国气温的特点,教材从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两个方面介绍,特殊突出了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这局部内容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正文局部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南北气温差异产生的缘由。教材在开头对此就加以描述,即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缘由是纬度因素。假如笼统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可以从纬度因素入手,但要单独分析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

14、的因素,还要考虑冬季风的影响,这局部学问教材安排在季风气候中叙述。(2)冬季气温特点。教材具体描述了如何从1月等温线图上阅读“0 C等温线、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最北和最南地区的气温分布差异”等。0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应当是重点,明确这条线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限,此线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较大差异,特殊是此线以北冬季河流会有结冰现象,而且界限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都有较大差异。明确了0 C等温线的位置,对了解冬季气温分布有较大帮忙。(3)夏季气温特点。教材对此表达比拟简洁,但其中的内涵仍旧比拟丰富,特殊是夏季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相对较低,这一结论

15、教师不能无视,这可以为后面活动题中分析地势对我国冬夏气温的影响奠定根底。 这局部教材有两幅图像,它们是教材正文的重要组成局部。训练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殊是在阅读1月等温线分布图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了解阅读等温线图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等温线图中猎取有用信息,从而分析解决问题。把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是:(1)依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2)观看等温线的延长方向及突变局部,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3)依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

16、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4)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详细差异。1月等温线图阅读娴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等温线图,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而到达技能训练的目的。 为协作这局部教材,活动教材中的第一题帮忙学生进一步了解除纬度因素外,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还有地形。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气温低,特殊是7月等温线图上更是清楚地表示出青藏高原地区是全国的低温区,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很简单解答此题。 阅读材料一方面对正文进展补充,同时可以拓展教材正文局部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问面。 2.关于温度带

17、的划分和分布,教材正文局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即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生产实际包括哪些内容,教材正文没有进一步描述,而是在图上的补充资料中较为具体地介绍了划分温度带的主要农业指标。这样编排的目的是降低难度,教师在处理这局部内容时,可以针对自己学生的学习力量和层次敏捷把握。其次,温度带的分布,这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应当通过读图使学生把握我国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阅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需要指导学生依据图例,了解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可以结合省级行政区、地形区、1月0 C等温线分布等地理要素进展了解和记忆,特殊应当指出的是,热带地区与北回归线的关系、暖温带在西

18、北地区的分布范围等比拟特别的地方。 活动教材的其次题,强调了温度带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这是对教材正文很好的补充。从题目设计的表层看,解答此题特别简单,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温度带与水果生长的关系,与农作物熟制的关系,与民居的关系等。但题目并没有停留在对资料的简洁了解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动身散性的要求,让学生补充更多资料。从外表看,好像是让学生做资料的收集者,其实引申理解,这正是编者设计此题的奇妙之处,假如学生对前面三个资料表示的内容理解了,那么进展学问的迁移应当很简单。例如,能够由不同温度带水果的不同,迁移到不同温度带植被的不同,由不同温度带作物熟制的不同,可以联想到农作物的差异等。 3.

19、关于我国降水的特点,教材正文局部较为具体的介绍了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规律,以及降水丰富和稀有的地区,并通过阅读材料补充了我国降水极端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正文表达中有一点应当引起留意,以往分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时主要强调东西差异,对于南北的差异多侧重在时间上,而这局部教材不仅强调了空间上的东西差异,同时也强调了南北差异。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当连续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对学生进展阅读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训练。另外针对此图,应当引导学生查找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并与1月0 C等温线、温度带等的分布进展比照,从而加深对三条等降水量线所穿过地区的

20、印象。 活动教材的第一题,主要表达降水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所学学问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将景观图与年降水量、干湿地区分布图联系起来,在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找出活动题中提到的四个地区,对应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干湿状况,说明民居的不同风格。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大于降水,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窑洞冬暖夏凉,较为枯燥。 4.关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教材

21、正文局部明确提出了干湿地区划分的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照关系。教师对此应当特殊提示学生留意,划分干湿地区不能单纯分析降水量的多少,而应当同时分析这一地区的蒸发状况。 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时,应当叠加年降水量分布图,特殊是对应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应地形区、温度带分布等,以加深印象,此图中还有一个特殊应当留意的地方,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潮湿区,其缘由是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较为潮湿,这是干湿地区划分标准的最好佐证。由于干湿状况可以通过植被的分布反映出来,因此协作干湿地区分布图,教材编排了相对应的植被景观图,其目的

22、是给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干湿地区地表状况的理解,同时也帮忙学生建立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性。 活动教材其次题,连续“温度带”局部活动题编排的特点,解答此题时留意引导学生进展学问的迁移,例如题目中给出干湿状况影响植被,由此可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等。 5.季风气候显著这局部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涉及成因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对这局部教材的处理要把握难易程度,不应当盲目地加深和扩大内容。教材正文主要包括三局部内容。第一,季风气候及成因。教材对于成因的描述较为简洁,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并且将海陆位置的影响安排在冬、夏季风的形成局部进展表达,这里重点使学生

23、明白什么是季风。其次,冬、夏季风的特点以及对其他气候要素的影响。“冬季风”局部,教材既介绍其特点,又着重说明冬季风是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缘由之一,补充了本节教材开头局部的内容;“夏季风”主要强调其到来对降水的影响。第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及降水的差异性。划分的界限应当知道,划分的标准也必需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我国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又有地形的阻挡,夏季风很难到达,因此属于非季风区。只有明确了划分标准,学生才能更简单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差异。 冬、夏季风的形成源地及成因,是通过图像教材表达的。从冬、夏季风的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季节亚欧大陆

24、气压分布状况以及冬、夏季风的风向指示箭头,对应文字说明,使学生更简单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了解了冬、夏季风的源地及特点,对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差异有肯定的帮忙。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图,应当与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地形的分布等叠加,有助于学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界限,借助山脉、城市的分布来学习。 阅读材料通过图像和文字局部介绍了夏季风到来形成的锋面雨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问。将这局部学问安排在阅读材料中,主要是降低本节教材的难度,同时给教师和学生最大的自主权,不同层次的学生或学校可以有选择地进展学习。有些学生只要阅读了解锋面雨带

25、的到来会带来降水即可,而有些学生可能更情愿了解夏季风的形成与锋面雨带推移的关系。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安排教学内容,以满意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于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教材正文局部并未表达,而是将这一内容安排在活动教材局部。这种编排既分散了难点和重点,同时对学生读图技能和力量的培育有较大的帮忙。 活动题1:选择了我国由北到南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学生分析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协作特点。第1项,学生应当按纬向比拟,总结出季风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渐渐削减,广州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10月,上海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4月至9月,北京降水量较多的月份则是七八月份,三个城市

26、气温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通过答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季风区内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降水量最多的时候,因此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第2项分析季风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好处: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供应了有利条件。 活动题2:设计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建立学问的横向联系,运用已有学问解决新的问题,到达温故知新的目的。为避开遗忘世界地理所学学问,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将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征表述出来,同时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的纬度位置大体一样,说明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因素不是纬度位置。依据本节所学学问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

27、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是海陆位置。 活动题3:此题是对教材正文局部的补充、加深和拓展。关于季风影响下的灾难性天气,教材正文局部没有涉及,而是以活动题的形式消失,并配有景观图片和文字,再现灾难发生时的情景。解答灾难发生的缘由时,可以与前面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带的推移等学问联系起来,强调冬季风的势力特殊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天气,严峻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锋面雨带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时间安排不均,严峻时会导致水旱灾难的”发生。将灾难性天气这局部学问,进一步拓展,教材补充了有关台风的学问,对于台风带来的

28、大量降水,应当一分为二地对待,有利的是解除或缓和旱情,不利的是可能造成大风、洪水灾难。 6.气候简单多样,教材正文局部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并且指出地形因素加剧了气候的简单多样性。为了说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变化,教材安排了一段阅读材料,以藏民的服饰特点说明这一变化,安排这样一段阅读材料,可以提示学生留意气候与人们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系。 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不同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说明我国气候简单多样的特征以及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够说明气温柔降水的特点,将教材中文字说明局部不全面的地方补充完整,同时对比气候类型图中四地的分布,了解四个地区所属气候

29、类型。 活动题1:通过解答此题使学生明确农业的进展与气候的关系极为亲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是农业进展的方向。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积温较高,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主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相宜果菜的生长,过去冬季蔬菜品种特别单调,随着铁路运输的进展,南方地区的果菜可以运到北方,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菜篮子”,使人们生活得以改善。 活动题2:此题连续气温柔降水局部的活动题特点,既是对学问的复习稳固,又带有学问的拓展,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索,起到落实学问、培育力量的作用。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及农作物的影响,可以请学生列

30、举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房屋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服装与当地气候的关系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学问的猎取应当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其次步,引导学生观看等温线的延长方向及突变局部,了解、分

31、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看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看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假如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详细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例如北国冰

32、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欣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玩耍,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当学生对1月等温线图阅读的方法较为娴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等温线在何处消失明显弯曲?为什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引导学生依据这些问题阅读7月等温线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说明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消失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把握了这局部学问,可以帮忙学生解答活动题1的问题:夏季最北

33、的气温在20 C以下,最南的气温在28 C以上,通过数据说明南北气温有差异,但与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相比,夏季的南北温差比拟小。 学习温度带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行政区相对应,特殊应当指导学生观看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限,并将其与0 C等温线的分布相对应,帮忙学生建立学问之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限。活动题2可以帮忙学生了解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此题时,最好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录像等,使学生获得感性熟悉,有助于学生对此题的理解。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

34、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看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看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限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供应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终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这个地区气候的特点,特殊是降水的特点。其次步引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

35、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第三步引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东北地区的潮湿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怀疑,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照关系,而不是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展衡量。 关于活动题中了解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师最好能够多供应一些图片。假如学校条件允许,能够供应动态的录像内容更好,特殊是雨中的江南风光,阳光照射下的甘肃、吐鲁番和黄土高原地区等画面。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建立学生的感性熟悉,对解答此题会有较大的帮忙。 【季风气候显著】 对于

36、这局部教材,教师可以分为以下几局部进展教学。第一步,说明冬、夏季风的形成,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第38页图2.19和图2.20,亚欧大陆内部,冬、夏季气压分布有什么不同?风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分别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风各有什么特点?由此说明季风和季风气候的概念,冬、夏季风的特点。其次步,引导学生观看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分界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性质会有什么变化?通过思索使学生明确,越向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越小,夏季风很难到达内陆地区,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拟稀有,这样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第三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

37、概括季风气候的特征。第四步,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并且使学生明确,与同纬度大陆西岸和内部相比,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而大陆西岸和内部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第五步,依据冬季风形成的源地及性质,说明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结合教材第39页阅读材料的内容,说明夏季风到来早晚、持续时间长短以及势力强弱,可能造成水旱灾难的发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制作活动投影片或计算机动画,演示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增加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关于台风的形成及带来的灾难,可以事前布置学生收听天气预报,或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台风的天气预报,并播放台风发生地区当时的录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特殊是

38、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内陆地区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气候简单多样】 这局部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明四个地区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在气候类型图中找出这四个地区,了解其气候类型。除这四种气候类型外,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什么地区,使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简单多样。可以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作物、蔬菜、动植物以及一些旅游景区的录像或图片、幻灯片等给学生播放,使其从感性熟悉入手,了解气候与生产生活的亲密联系。 初中地理教案3 微格教学教案(10分钟) 设计者:郭倩教学对象:高一学生科目:地理课题:地

39、球自转与公转主要的教学技能:演示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灯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了 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 会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够利用自转和公转相关学问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熟悉到一切物质处于运动状态, 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40、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教案4 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 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连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好玩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学问,以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熟悉,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喜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状况,除社会、家庭、学校实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头就使学生熟悉地理与社会环

41、境的关系,教育他们熟悉地理在国民经济建立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内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剧烈欲望和兴趣。 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2学问构造(如下表) 3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剧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把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5教学思路 采纳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知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育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好玩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把握从

42、5个方面思索的学习地理方法。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播送中增加地理学问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6课程类型 阅读观赏课。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具预备 自制本课学问构造图。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收集好玩的地理学问图片23张。 9学具预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10组织教学(3分钟) 四、教学过程 1.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布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安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浩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

43、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假如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日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 熟悉人类之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熟悉不清晰。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讨论”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顶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头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四周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峻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讨论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

44、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争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答复。 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具体讲解:地球运动气候地形地壳运动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环境爱护等章节。 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宽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异,学习讨论的目的都是了解熟悉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学问(8分钟) 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 东方明珠香港图片 初中地图册 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筑路、治理环境等等” 怎样学好地理(1

45、3分钟) 教师将学好地理应思索的5个方面贴在黑板上引导讲解。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缘由同人类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处理好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会阅读地图,把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观看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力量。 引导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小组,办地理小专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观图片等,以丰富自己的地理学问和才智,启发探究大自然的神秘和兴趣。 地理小嬉戏(3分钟) 话说世界稀奇事。活动内容始终围绕地理题材,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课后小结(5分钟) 讲地理科学的进展前景。培育喜爱“人类之家,建立人类之家地球”的远大情怀。 初中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

46、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依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缘由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状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阔”、“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状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其次、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表达

47、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阔”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供应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状况。本节教材的编排构造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供应3幅地图:图322,说明俄罗斯四周海洋,亚洲与欧洲局部比拟,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阔”是其地形主要特征。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殊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48、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说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严寒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匀称,是温柔的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亚洲与欧洲局部地区差异比照则要求学生通过比照把握其差异性,也示意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补充阅读材料供应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例如。 本节教材还说明白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

49、的国家;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经济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法、争论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预备 挂图:俄罗斯地形图 教学提纲(板书)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位置: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 2、面积:1708万平方千米 二、平原广阔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 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 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局部、

50、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从中引出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提问:通过预习,谁能告知我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面积毕竟有多大? 2、展现“俄罗斯地形图”,指出亚、欧两洲的洲界限,得出结论: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3、引导学生回忆东、西半球分界限(160E),并和学生一起找出东经160,得出俄罗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东西半球。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熟识俄罗斯的海陆

51、位置特征 4、读图322,完成活动1、2题及P77活动2 5、一学生朗读P77材料,了解俄罗斯的民族、语言、宗教 二、平原广阔 1读图322,完成活动第3题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大致分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3叶尼塞河以西均为平原,以东为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占俄罗斯领土的70。归纳得出地形特点:平原广阔。 4读图324,引导学生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很简单看出其地势特点:东高西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伏尔加河的位置,留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欧洲的地位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3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思索:俄罗斯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哪种?还有哪些气

52、候类型?引出气候类型的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思索: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什么特征? 3、小结:由于俄罗斯疆域宽阔,东西跨经度广,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同时也使东西部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4、引导学生分析上扬斯克和莫斯科的气候资料,归纳二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并设问: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上扬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气温比莫斯科的低? (过渡)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那么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 四、丰富的资源 1、学生看书思索: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设问:俄罗斯为什么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呢?教师可从气候特点、地形分布及历史开发等方面加以指导。最终出示亚寒带

53、针叶林带分布图。 3、出示“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主要矿种及矿产地,而后说明俄罗斯石油、黄金产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过渡)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的经济进展供应了特别有利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中的经济 工业方面 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推断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应当是哪些?而后结合教材P79验证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53“俄罗斯工业分布图”,指出俄罗斯的三大工业区并强调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在欧洲局部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各工业区的工业中心城市并在地图上填注。并设问:这三大工业区能形成主要的工业区的共同因素是什么?(四周都有丰富

54、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进一步从资源条件分析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 农业方面 1、回忆俄罗斯气候特征和纬度位置特征,思索: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对进展农业生产有利吗?你认为制约俄罗斯农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气温因素,俄罗斯的农业一般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柔的地区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并对比图例说出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并进一步强调:俄罗斯的农作物一般都是喜温凉的农作物,这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是相适应的。 城市与港口方面 依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依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

55、教师加以详细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过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的缘由,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局部,而面积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却开发不够 西伯利亚的开发 小结已学习俄罗斯的学问,填表比照其亚洲局部和欧洲局部的地区差异。对此表格学问加以比照讨论,让学生熟悉到俄罗斯经济的地区分布与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冲突。详细指导西伯利亚的开发工程,如: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亚高科技园区等。 本节重点图表指导: 图322:指导学生在图上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组成(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56、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主要缘由:欧洲局部集中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历史上始终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区,主要工业和首都也位于欧洲局部;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欧洲局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亚洲局部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图324:指导学生在剖面图上相应位置标注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或者由学生依据图322画出沿60N线的剖面图,然后观看、分析其“东高西低、平原广阔”的地势地形特点,再归纳这一特点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图326:先

57、指导学生找图例,了解俄罗斯有哪些矿产;再依据教材叙述其矿产储量和开采量,也可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对俄罗斯矿产进展评价;最终依据铁路线、河流、城市对矿产地进展相对定位,并为其工业分布作铺垫。 “俄罗斯亚洲局部和欧洲局部地区差异”表:可实行分组争论的形式,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并依据所填内容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进展评价。下述答案仅供参考: 亚洲局部 欧洲局部 地形特征 高原、山地为主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特征 严寒枯燥 温凉潮湿,降水略多 主要工业基地 乌拉尔、新西伯利亚 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 海参崴 圣彼德堡 初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

58、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爱护。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依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存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宽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

59、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暖和潮湿,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浇灌便利,有利于农业进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爱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供应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殊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削减。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削减的缘由? 缘由: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设锐地不削减,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

60、地削减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削减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实行有效措施,爱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7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洁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熟悉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洁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依据供应的地理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