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_第1页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_第2页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化学教案(汇编15篇)初中化学教案1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构造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熟悉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争论、沟通,增加学生归纳学问、猎取学问的力量;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帮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加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神秘,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力量、想像力和分析推理力量; (2)树立“构造打算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

2、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构造 体验画出原子构造草图 (二)复习回忆,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以下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沟通,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争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犹如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常常消失

3、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常常消失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全部电子是杏都常常消失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靠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一样。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

4、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响。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沟通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构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到达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到达2个)的构造。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依据上述学问画出氢、氧原子的构造草图。 争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构造的图形叫原子构造示意图。 活动5: 争论以氧原子为例,答复图中各局部的意义。 归纳原子构造示意图的意义

5、: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构造示意图 争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构造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响中怎样使其构造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殊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亲密。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争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

6、),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拟 小结1不同点: 原子构造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构造稳定。 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原子在化学反响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响前后可能变。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一样点(联系): 都能构成物质,保持

7、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稳固提高 投影 1以下粒子构造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构造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构造示意图: AE共表示四 种元素;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表示相对稳定构造的粒子是 A、D、E ;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构造示意图如下:请答复: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样;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一样(填“

8、一样”或“不一样”)。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发:比拟、归纳是学习化学根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长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一样,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一样质子数的粒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C ) A肯定具有一样的电子数 B不肯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肯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一样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

9、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应 夯实根底 1以下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一样的电子层构造,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以下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4以下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C ) A B C D 5以下粒子构造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以下粒子的构造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0、 (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构造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B ) A6 B8 C10 D12 8(20 xx长沙市)以下粒子在化学反响中简单失去电子的是 ( A ) 9(20 xx山西省)以下粒子构造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构造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力量 10(20 xx吉林省)以下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洁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D

11、)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 C ) 核电荷数一样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构造完全一样 质量几乎相等 等质量的三种粒子全部的质子数相等 A B C D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构造示意图如下图 ,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构造示意图的是 ( B ) 15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觉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答复: (1)1个H3离子中含有 3 个质子, 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构造示意图是

12、 C (填序号)。 (3)H3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熟悉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初步学会对试验现象进展观看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试验)报告的方法。 2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 【试验预备】 教师预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 学生预备:蜡烛、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引入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试验探究: 点燃蜡烛“前” 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 11s后取出,观看火柴梗燃烧的状

13、况。 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 学生观看 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看到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 教师指导 学生观看发生的现象。 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 初中化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把握试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响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响原理,初步了解试验室制备试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置换反响的概念,对给定反响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响,能初步推断反响类型;依据气体的性质,学会推断气体收集的方法。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通过观看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依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洁试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

14、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展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根底学问课,难度虽不大,但学问面广,这些学问是后续教学的根底。 1.精确 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响的概念和氢气的试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学问的形成过程进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详细、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力量培育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学问开头,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试验,师生共同争论,建立置换反响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

15、的学问。在此根底上,结合实物展现,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依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适宜装置,通过设计试验,一可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力量,二可增加他们学习兴趣,三可稳固已学学问。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试验探究法,以试验为前提,通过试验观看,实物展现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试验、争论、叙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表达了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特点,又表达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力量培育,留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敏捷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试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

16、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时机,培育和进展学生观看、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力量。同时,教学中每一个学问点都是以已有学问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头,通过试验观看、引导思索、争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觉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争论,以及学问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展素养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早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觉了金属跟酸反响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直到现在,

17、氢气的试验室制法仍旧选用金属跟酸反响。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最好呢? 一、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试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参加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参加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看产生气体的速率。 (现象)稀硫酸同时与Mg、Zn、Fe、Cu接触,试验现象是:Mg与稀硫酸反响猛烈,锌与酸反响,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Fe与稀硫酸反响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 试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响速率过快,不便利收集;Fe反响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适宜。 二、试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1制备装置: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响生成该气体的装置

18、)和收集装置两局部。 气体发生装置确实定,要依据反响原理,特殊是反响物的状态和反响条件。试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响。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响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响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响容器时还需用铁架台固定)。 (争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需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响后该反响才能停顿,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 试验中常加一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分次加酸来掌握反

19、响, 长颈漏斗下部必需浸泡在酸液中,为什么呢? 此时将导气管一端堵死,观看试验现象。如学生看不清晰,可重复几次,并提示学生应留意的问题。 (请同学简述现象,分析缘由) 展现启普发生器,介绍部件名称,作用,介绍使用方法。 2.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该气体的收集方法而定。氢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由于氢气密度最小)和排水法(由于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响),如图(E)、(F)所示。 假如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于验满,因此收集氢气的最正确方法是排水法。 留意事项:仪器连接好以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氢气;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以

20、免直接投入时砸破试管底;对产生的氢气阅历纯后再收集或直接应用;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置在桌上,防止氢气很快逸散。 三、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试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假如听到锋利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检验,至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很小时,说明氢气已经纯洁。试验操作过程如下列图: 留意事项:当开头收集的氢气经检验不纯,这时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下一步要采纳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先用拇指把试管口堵住一会儿,再去收集、检验氢气。否则刚用于检验氢气的试管内的火焰可能没有熄灭,马上用这个试管去再收集氢气时,可能会点燃导管口不纯的氢气,引起装置

21、爆炸,发生危急。 四、置换反响: 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做置换反响。 置换反响中“置换”的涵义是:反响物之一的单质中所含元素,代换了参与反响的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 置换反响是化学根本反响类型之一。 表达式:单质 + 化合物新单质 + 新化合物 置换反响的特点是:参与反响的物质只有两种,且肯定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只有两种,一种肯定是单质,另一种肯定是化合物。把握了这些特点,就能够正确地推断置换反响。 (争论)置换反响与化合反响,分解反响有哪些区分? 五、原子团的概念: 锌稀硫酸 硫酸锌 氢气 在锌与硫酸进展反响时,反响物硫酸,生成

22、物硫酸锌均有一样的集团,即: H2SO4和ZnSO4中的画线局部。在很多化学反响中,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反响,就似乎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 KClO 3氯酸根 KMnO4 高锰酸根 NaOH 氢氧根 H2SO4 硫酸根 KNO3 硝酸根 探究活动 1 用废旧的可乐瓶(塑料)、吸管、粘合剂,依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 2 依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设计三套类似的试验装置,画出装置图。 3 设计一个储存氢气的装置,便于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便于试验中使用氢气。 4 试验室制取氢气时,以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反响,用气球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气球瘪了,重复上述试验屡次

23、,均得到一样的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初中化学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展简洁的计算。 (2)熟悉定量讨论对于化学科学进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育思维力量,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熟悉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进展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力量。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育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讨论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

24、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2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标准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依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讨论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肯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肯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规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展都需要依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

25、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依据化学式的简洁计算,今日我们进步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现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索依据刚刚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讲解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6、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刚同学们总结出了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展补充。 (1)设未知量时肯定要留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全都的,肯定要进展单位换算。单位必需全都才能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展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察,发觉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准时订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

27、肯定要留意配平,而且要留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响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留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肯定要留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纳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纳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状况下采纳纵列比拟好,由于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洁。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纳纵列法得计算特别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存按题中要求进展,若题中没有要求,

28、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存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详细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假如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依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响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响物的质量,那么,假设已知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29、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投影展现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响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争论 答复已知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由于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依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依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依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已知反响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响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反响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响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