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部编版中考复习课件】_第1页
诫子书【部编版中考复习课件】_第2页
诫子书【部编版中考复习课件】_第3页
诫子书【部编版中考复习课件】_第4页
诫子书【部编版中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诫子书诸葛亮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作者简介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生活节俭,注重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写作背景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夫(f)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行

2、:指操守,品行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译文: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的品行,依靠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译文: 不看轻世俗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平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广才:增长才干。学:学习。志:立志。成学:成就学业。译文: 学习必须静心,才干需要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淫

3、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译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译文: 年纪随同时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等到可悲地守着贫寒的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思考回答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

4、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并解释: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今异义,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意与日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消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一词多义: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5、以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来。非宁静无以致远:连词,用来。志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3、判断文言句式:夫学须静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随堂检测:一、文言现象积累: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意与日去: 志5、非淡泊无以明志: 6、非志无以成学: 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小大之狱,虽不能明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夫君子之行。 辍耕之垄上。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

6、文言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广才 B. 腰白玉之环C. 长跪而谢之 D. 轻寡人与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7、,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仲永之通悟,受之

8、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贤于材人远矣 万钟于我何加焉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B稍稍宾客其父(客人)C泯然众人矣(常人) D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

9、过)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扶苏以数谏故 B属予作文以记之C皆以美于徐公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随堂检测答案解析:一、文言现象:1、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2、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3、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今异义,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4、意与日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消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志5、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6、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不以物喜,不以己

10、悲。B.小大之狱,虽不能明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夫君子之行。 辍耕之垄上。【解析】A来;因为。B即使;即使。C祈使语气,一定;代词。D助词,的;动词,去、往。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文言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A.非学无以广才 B. 腰白玉之环C. 长跪而谢之 D. 轻寡人与【解析】A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B词类活用,腰间佩戴。C古今异义,道歉。D词类活用,形作动,轻视。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

11、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解析】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贤于材人远矣 万钟于我何加焉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解析】A通达;通过。B介词,比;介词,对,对于。C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D要;探求。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C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解析】A代词,他;表推测语气,大概。B完成;靠近。C最终;最终。D成为;为了。3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解析】A代词,书具;宾语前置标志。B代词,他;代词,他。C推辞;言辞。D表顺承;表转折。4选出对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