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课件_第1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课件_第2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课件_第3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课件_第4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一、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饱和一元通式官能团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卤代烃CnH2n+1XXCX键有极性,易断裂1取代反应(水解):生成醇2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醇CnH2n+2O醇OHCO、OH键有极性,易断裂1取代反应:生成醇钠、醚、酯2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3氧化反应:生成醛、酮酚酚OHOH与苯环直接相连,OH与苯环相互影响1酸性:2取代反应:OH的邻、对位被取代3显色反应:醛CnH2nOCHOC=O键有不饱和性,CHO中CH键易断裂1氧化反应:生成羧酸2加成反应:和H2加成也叫还原反应羧酸CnH2nO2COOHCO、OH键有极性,易断裂1酸

2、性:具有酸的通性2酯化反应:生成酯酯CnH2nO2COOCO键易断裂水解反应:生成相应酸和醇一、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饱和一官能团结构注意:1、互为类别异构的物质:单烯烃与环烷烃(CnH2n) 二烯烃与炔烃(CnH2n-2)醇与醚(CnH2n+2O) 苯酚与芳香醇、醛与酮(CnH2nO) 羧酸与酯(CnH2nO2) 2、羟基的比较:名称结构特点氢原子活泼性与钠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与碳酸钠反应与碳酸氢钠反应反应特点醇羟基和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碳相连增强能不能不能不能羟基、羟基氢均可被取代酚羟基和苯环相连能能能不能羟基难取代、羟基氢能电离羧羟基和羰基相连能能能能羟基可取代、羟基氢能电离

3、注意:1、互为类别异构的物质:单烯烃与环烷烃(CnH2n) 例1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84% B60% C91% D42%A例2:A.常温下,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B.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应消耗8 mol NaOHC.与稀H2SO4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20O9CD例1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练习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若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分别与、23恰好反应时,则消耗、2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643 D练习2、写出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指出: 能被氧化成醛的? 能被氧化,但不能生成醛的? 不能被氧化的?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 ?练习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若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分别与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烷烃、芳香烃(硝化、磺化、卤代)、卤代烃、醇、羧酸、酯、苯酚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或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烯烃、炔烃、含苯环的有机 物、醛、酮。3、聚合反应: 由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分子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通过加成反应完成的是加聚

5、反应nCH2=CH2 CH2CH2n 催化剂加热、加压二、有机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烷烃、芳4、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的化合物。C2H5OH CH2=CH2 + H2O浓H2SO4 1700C卤代烃、醇6、水解反应:5、酯化反应:C2H5Br + NaOH CH2=CH2 + NaBr +H2O醇加热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C2H5OH +CH3COOH CH3COOC2H5 + H2O浓H2SO4 加热 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4、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7、氧化反应:有机

6、物得氧、失氢的反应2 CH3CHO + O2 2CH3COOH 催化剂 加热2C2H5OH + O2 2CH3CHO + 2H2OCu加热8、还原反应:有机物得氢、失氧的反应CH3CHO + H2 C2H5OH催化剂 加热CH2=CH2 + H2 CH3CH3催化剂 加热醇(脱氢)、醛(加氧)、碳碳双键、三键、苯酚、苯的同系物醛、碳碳双键、三键、苯的同系物7、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失氢的反应2 CH3CHO + O题型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例3、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列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物都已略去): 试回答: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

7、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 (1)反应_和_属于取代反应。 (2)化合物结构简式B C 。 (3)反应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_。 NaOH的醇、加热题型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NaOH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书P69) 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醚、烯酮HX加成消去水解HX 氧化 氧化酯化水解还原 氧化还原脱水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书P69) 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H2SO4例4、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并写出A和E的水解方程式。例5、 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反应放出氢气。A不溶于NaOH溶液,而B

8、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例4、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方框内填入合练习3:(2004年北京卷)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A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_;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简式是_练习3:(2004年北京卷)A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_四、重要实验1、溴乙烷 水解反应消去反应 2、乙醇 、与Na 、与氢卤酸 、分子间脱水 、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酯

9、化反应 四、重要实验1、溴乙烷 水解反应消去反应 2、乙醇 、与3、苯酚 实验序号主要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取少许苯酚放入试管中,在滴加少水(观察色、味、态)实验2向上述浑浊溶液中的加NaOH溶液实验3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实验4苯酚和FeCl3溶液的反应4、乙醛 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3、苯酚 实验序号主要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取少许苯酚放入试管中5、乙酸 【6-10】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慢慢加入40滴浓硫酸,加入少许碎瓷片;要注意小火加热。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浓硫酸的作用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导气管能否伸入碳酸钠溶液中? 如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5、乙酸 【6-10】在

10、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注意:实验中用到浓硫酸的反应及其作用:实验室制乙烯催化剂、脱水剂 硝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磺化反应反应物、吸水剂 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注意:实验中用到浓硫酸的反应及其作用:实验室制乙烯催化剂练习3:如下图所示,A装置中装有乙醇,通过橡胶球不断鼓入空气;B装置中装有铜屑,下面用酒精灯加热;C装置中装有白色硫酸铜粉末,D装置内放有新制Cu(OH)2浊液。 (1)在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C装置的实验现象变化是_,其原因是_。 (3)D装置的实验现象变化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D练习3:如下图所示,A装置中装有乙醇,通过橡胶球不断鼓入空

11、气五、分离、提纯 1、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采用分馏、蒸馏、萃取后分液等方法。 2、化学方法: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注意提纯与分离的区别: 提纯只要将杂质除去(当然被提纯物不能或尽量减少损耗),不必理会杂质最终的存在形式。而分离则要求最终得到原有的各种成分。五、分离、提纯 1、物理方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3)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成难挥发的物质。 例如乙醇中的水,加入足量的新制生石灰,再将其蒸馏来除去。 3、 有机物提纯的三种常用方法:1)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洗涤剂必须

12、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如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乙炔,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H2S.2)萃取、分液法:用于除去某些液体中的杂质(分液前要加入某种试剂使之分层 )。 例如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再分液。3)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分散系所用试剂分离方法乙酸乙酯(乙酸)溴乙烷(乙醇)乙烷(乙烯)乙醇(NaCl)苯(苯酚)溴苯(溴)乙醇(水)甲苯(乙醛)苯(甲苯)4、物质的提纯:饱和Na2CO3 分液蒸馏水 分液溴水 洗气蒸馏NaOH溶液 分液NaOH溶液 分液CaO 蒸馏蒸馏水 分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 分

13、液乙醇(乙酸)NaOH溶液 蒸馏分散系所用试剂分离方法乙酸乙酯(乙酸)溴乙烷(乙醇)乙烷(乙5、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1、加入溴水:2、加入酸性KMnO4溶液:3、点燃:火焰明亮、烟浓的含碳量高。烯烃、炔烃、苯酚、醛、裂化汽油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 苯酚、 醇、醛、裂化汽油。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练习4、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乙醇、乙醛、乙酸?如何分离乙酸、乙醇、苯酚的混合物?5、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火焰明亮、烟浓的含碳量高。烯烃、炔烃7 (1)先分别加入Cu(OH)2,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甲醛溶液;取另四种物质,通入或加入溴水,褪色的为乙

14、烯,出现白色沉淀的为苯酚;余下的加入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振荡后变色的为乙醇,不变的为苯。 (2)方程式略。复习题参考答案1D 2B 3A、B 4A 5B 6C8CH2=CH-COOH7 (1)先分别加入Cu(OH)2,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的9 的产物为:CH2=CH-CH2Cl 的产物为:甘油CH2OH-CHOH-CH2OH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9 的产物为:CH2=CH-CH2Cl 如果在制取丙烯时所用的1丙醇中混有2丙醇,对所制丙烯的纯度没有影响。因为二者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的产物都是丙烯。10A:CH3CH2OH 乙醇 B:CH2=CH2 乙烯 C:CH3CH2Br 溴乙烷 如果在制取丙烯时所

15、用的1丙醇中混有2丙醇,对所制催化剂催化剂六:有关燃烧的计算规律CxHy+(x+y/4)O2 xCO2+y/2H2O常见题型:1、体积差量法 2、平均分子式法 3、平均分子量法 4、十字交叉法10 mL某种烃,在50 mL O2中充分燃烧,得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 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烃不可能是 A乙烷 B丙烷 C丙烯 D1,3-丁二烯B六:有关燃烧的计算规律CxHy+(x+y/4)O2 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B、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C、混合气体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 D、混

16、合气体一定由乙烯和乙炔组成AC150、1.0105Pa时,aL乙炔和aL丙烯的混合气体与过量的bLO2混合,点燃使这两种烃充分燃烧后,再恢复到原状况,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 )A、10aL B、(2ab)LC、(ba)L D、无法计算B某气体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其密度为同条件下H2的13一、烃完全燃烧的有关规律(1)等物质的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_的值,_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2)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_, _越大,耗氧量越多,反之越少。(3)等质量的烃(CnHm)完全燃烧时,_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CO2越多,_的

17、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H2O越多。(4)最简式相同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 不变;一定质量的混合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生成的CO2的质量均不变。X+Y/4X+Y/4含碳量含氢量含碳量含氢量一、烃完全燃烧的有关规律X+Y/4X+Y/4含碳量含氢量含碳 CH4、CH、C2H4、C2H2、 (1)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少(2)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水最多(3)等物质的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少(4)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少(5)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水最多(6)等质量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

18、,消耗氧气最少 CH4、CH、C2H4(5)100以上,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的体积变化情况: 当y=4时,体积不变:有CH4、C2H4、C3H4; 当y4时,体积变大。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4 L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5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 C2H4 B.CH4 C3H6 C.C4H6 C3H4 D.C2H2 C2H6A(5)100以上,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的体积变化情题型二: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 1、比较判断耗氧量的方法步聚:若属于烃类物质,根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若碳、氢原子数都不同且一多一少,则可以按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的耗氧量相当转换成碳或氢原子个数相同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或CxHy(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