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论文_第1页
可持续发展的论文_第2页
可持续发展的论文_第3页
可持续发展的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知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知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现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绘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可持续发展的论文1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等尤为突出。同时由于城镇化的日益加快,农业污染、树木滥砍滥罚愈来愈严重,可供人类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为了解决间题,政府一方面组织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究,重点探究引起污染的污染源是哪些,进而在理论观念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生态

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各方的共鸣,但是在详细的实际行动中,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政府、专家、企业和个人面前的一个难题。二、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了求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大自然的经过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毁坏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的各种不良结果。生态文化:它是从最初的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中,渐渐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实现了人类由自我中心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价值取向。它的特点在于用

3、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现实社会,处理实际间题,进而采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通过认识和实践,构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笔者以为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直观感受和见识,即是人类统治自然界,还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二是关于人类生活实践的文化,能够称为行为文化,即我们怎样在实际的生态环境中,采用何种方式,来到达实际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要知足两个条件:一是要知足现代人的需要,二是同时又不对后代人知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这种良好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有(1)突出发展的核心,发展

4、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文化、社会、科技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好现象,而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连续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般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现代人和后代人享有平等的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即两代人享有同样的利用自然界的权利,现代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的权利和利益;(4)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人类应该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标准,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一是公

5、平原则,它是指现代人之间公平进行资源的利用,它是一种时机均等的发展,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同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平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代价;二是同一地区内部的平衡发展,既能知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知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它的核心理念是人类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对这一空间的自然资源拥有同等的享用权和生存权。二是持续原则。它是指人类在使用自然资源的经过中,要保持连续性,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知足需要和有限制因素是必然存在的;在发展中包含着制约因素,在制约因素中包含着发展。因而,在人类发展的经过中,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技术水平、环境和资源。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环

6、境,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因而,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互相匹配,进而真正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三是共同原则。不同国家、种族、民族的人们,固然在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形式方面存在区别,但是都处于同一个地球上,全人类都要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这个理念是全球性的,是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间题。公平、连续、共同原则是互相关联的统一整体,只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消除狭隘的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三、廊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间题(1)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有害物质等在空气中漂浮,并在一定条件下凝结,给人们的健康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在近期

7、,雾霾现象尤为突出,空气中的颗粒阻挡了人们视线,不利于出行。20 xx年底,华北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并且持续了两个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廊坊也是其中之一,深受空气污染的危害。(2)水资源污染。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等有害物质随意倒入河流中,造成了河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给人们的生活用水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廊坊有70%的河流遭到污染,其中城市尤为严重,甚至有些地区的地下水源有部分被污染。(3)城市污染,它主要是指由于工业发展所造成的废弃物,以及城市生活的垃圾等所造成的污染。工业在发展经过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生

8、活垃圾,由于垃圾处理技术有限或者处理力度不够,造成部分废弃物堆积在城市的角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四、完善廊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宣传,培养廊坊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森林法)等,因而,大力宣传,使之成为老自姓都熟悉的法规,并根据规定执行,久而久之构成习惯。由于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所以保护环境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是改善和保护社会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和精神健康;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要加以保护,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们的侵袭,权利保障人们健康。与此同时,随着3月22日世界

9、地球日的逐步宣传,廊坊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引起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环保教育要从小抓起,要教育孩了环保知识,培养其良好的环境保护思维。因而,廊坊要加快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市宣传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廊坊人们的基础的法律常识,必要的时候能够纳入普法考试范围。(二)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环保管理,创造生态环境工程工程建设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一环,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摄取数量较大,因而,工程建设环保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因而,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环保管理,对于那些重大的工程,例如:公路、铁路、吃机场、大型港口、重点大型项目等要进行如下管理经过:

10、在前期进行工程环保程度研究,对于能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报告;中期环保监督,要根据环保要求,结合国家出台的环保政策,对项目施行经过能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监督;工程完工后,要根据环保要求,对项目全经过进行环保检查,不漏任何一点疏漏之处,防止由于这些重大工程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毁坏,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尤其是在工程规划阶段,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加大对环保要求的验证,聘请专业环保机构或人员,对工程进行环保可行性论证,并出具专业的可行性报告,根据可行性报告决定工程能否施行。(三)加强环保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环保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而,提高工业企业产品的环保技

11、术含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气力,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实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廊坊目前规模较大,但是大都是传统行业。因而,在经济发展经过中,就要大力利用科学技术,尤其是环保科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详细的生产力。要通过合理的谋划,计划工业企业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提高产业构造转换速度,从原来的被动应付环保标准向主动采取环保措施适应环保标准,大力推行清洁技术和清洁生产,施行清洁工艺技术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适应绿色环保潮流,实现廊坊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论文2【摘要】村镇银行的建立在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活跃农村地

12、区金融市场、扩大农村地区金融竞争力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村镇银行的发展实践经过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来自制度方面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而,只要结合村镇银行的实际,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保障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年,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借此契机,村镇银行作为一支农村金融市场的新生气力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其建立促进了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在解决农村金融供应缺乏、加大农村地区金融业竞争力度、推动三农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

13、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时间不长,亦无成规可循,在法律制度方面更是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这不但影响了村镇银行功能的有效发挥,也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结合我国国情和村镇银行特点,逐步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是保障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一、村镇银行大概情况根据中国银监会年公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条的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年月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截止

14、年月,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家。根据银监会的工作计划,年三年间,全国估计成立村镇银行家,占同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计划设立数的,这充分体现了政策设计对村镇银行的偏爱。经过了四年的试点、推广和建设,村镇银行获得了长足进步,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个省、市、地区。作为一支新生的农村金融气力,村镇银行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加大了农村金融业的竞争力度,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吸储难、发展脱离“村镇的政策初衷、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窘

15、境一村镇银行的法律性质。在我国,银行分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从村镇银行的设立和运营特点来看,它显然不是政策性银行。既然如此,它就应该是商业银行,但是村镇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首先,二者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不同。依(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条第款的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万元人民币;而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万元。其次,在治理构造上二者存在差异。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根据(公司法)的要求,组建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而村镇银行的治理构造则相对简单灵敏。第三,村镇银行在业务范围上有严格

16、的地域要求,而商业银行则无此规定。因而,从法律性质上看,村镇银行是一种特殊的的农村金融机构形式,尽管它属于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又区别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是被赋予特殊市场定位的金融机构。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度窘境。如前所述,村镇银行在其四年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归根结低,是由于配套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一方面,从法律性质上看,村镇银行属于商业银行,因而,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用(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一般法却并不能有效解决村镇银行在发展经过中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年(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

17、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和监管细则。但是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市场定位、担保机制、税收优惠等问题的相关配套制度仍存在缺失和不健全的现象。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对策一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制度保障及其启示。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社区银行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界也将村镇银行的属性定位于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根据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美国是世界上社区银行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18、,尽管美国银行业并购竞争剧烈,但社区银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新的社区银行始终在不断出现,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地方经济的发展。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其本身独特的优势支撑,然而其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美国,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构建了社区银行定位和生存的法律保障,其中又以(反托拉斯法)、(社区再投资法)、(小企业法)等三部金融法律制度对社区银行的影响最为深远:众所周知,(反托拉斯法)是一部反垄断法,根据该法规定,美国银行之间的并购,除了银行监管机构同意外,还要经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同意,这实际上保留了规模相对较小

19、的社区银行在大型银行剧烈的并购活动中的生存空间。(小企业法)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而制订的,其目的是促使商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发放贷款,详细措施包括制定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设立二级担保市场、指定小企业贷款优先银行通常是社区银行等。(社区再投资法)规定,美国的各类存款金融机构必须为所在社区的小企业提供融资。这种“社区再投资表现是监管部门审批一家银行增设分支机构或兼并其它银行时考察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有效改变了商业金融机构只愿从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手中汲取存款而不愿意向他们发放贷款的现象。美国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为社区银行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框架,在这个监管框架下,社区银行在与大型商业银行

20、的竞争中牢牢把握住了本身的发展方向,定位于为所在社区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最终获得了成功。从我国村镇银行在发展经过中存在的定位不清,监管不明等情况来看,美国的经历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只要建立起类似美国社区银行那样的监管框架,在加强机构监管的同时,充分的发挥村镇银行的内控机制、行业组织的和社会监督机制的监管功能,建立起风险监管和合规性监管并重的日常监管、市场准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体系。二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想、完善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建设。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环境不完善,金融保险制度欠缺的情况仍然严重,在宏大的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村镇银行很难抵制利润的诱惑而甘于一心服务三农经济,因而

21、就出现了“村镇银行不村镇的现象。而脱离农村的村镇银行是无法找到可持续发展途径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首先,在财税法上要给予村镇银行优惠和支持。实际上,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都依靠于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如法国,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一部分贴息资金给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以支持其农业发展。因而,在推动村镇银行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在财税法中明确规定财政对支农贷款的支持、详细内容可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奖励、税收优惠、政府贴息、政府注资、风险补偿等。这样,能够弥补村镇银行在支农贷款发放的利益缺乏,保持其支农定位。其次,制订保证村镇银行支农性定位的强行法规范。目前,

22、中国银监会出台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条规定: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知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知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充裕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但综合现有规定来看,其存在措辞不清、界定模糊等缺陷,且停留在提倡性或者讲是倡导性阶段,在支农性制度规定方面的力度仍然不够。因而,应在(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制订保证村镇银行支农性定位的强行性规定,明确规定其支农性标准,对不达标的村镇银行采取一定的惩办措施。、完善农村地区担保制度。担保问题是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

23、个关键性问题。从三农贷款的现状来看,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能提供的担保物范围狭窄,合规性差,假如严格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进行审查,那么能顺利获得贷款的农民很少。担保问题如不能解决,村镇银行的支农贷款服务必然遭遇重大阻碍,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担保制度。一是要放宽担保物的法律限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目前,从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来看,农村抵押权的客体范围较小,固然成认了农民对以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获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抵押权,但却否认了农民对除此之外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权。对农民来讲,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是较有价值的财

24、产性权利,法律对此项权利的抵押加以限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融资能力。而我国法律对土地使用权处分的限制也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遭到影响。因而,一方面,应通过立法明确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成为抵押权的客体;另一方面,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构建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客体的抵押权,能够顺利的实现。二是要创新担保方式,不断推进担保机制改革。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使农民依法顺利获得贷款,促进三农发展,全国各地纷纷试点新的担保方式并进行担保机制改革,涌现了银保合作、农户联保、林权抵押担保等担保方式,但从实践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农户联保手续较为复杂,一个农户要贷款,就

25、必须寻找有共同贷款需求并互相信任的其他农户,分别填写申请表等待审批,这个经过可能需要长达几个月。因而,必须结合农村信贷的特点不断创新农村担保方式,并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担保机制改革。、完善村镇银行监管制度。目前,对村镇银行的监管主要是借鉴了商业银行的监管条款,固然针对村镇银行的特殊性,在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方面做了调整,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村镇银行在地域性和服务对象特殊性的特征,对其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没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在其组织形式和治理构造方面,监管也存在缺陷。因而,必须结合村镇银行本身的特点,首先在村镇银行的监管原则、监管机构及其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其次,一方面要借鉴(商业银行法)

26、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容,制订出符合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其本身特点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日常审慎监管制度、合规性监管制度、问题村镇银行及村镇银行市场推出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根据(公司法)的要求,明晰其产权制度并完善内部管理构造。第三,能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做法,利用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等社会监督机构,弥补监管气力的缺乏,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第四,要建立严格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村镇银行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四、结语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应缺乏、竞争不充分及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之举。法律制度的建设必然会滞后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但只要

27、不断发现问题、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下,村镇银行才能不断发挥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任常青市场定位决定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中国金融,:.吕志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及几点建议商场当代化,:.黄芳娜,刘辉村镇银行发展与财政扶持中国金融,:.赖正球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研究及借鉴苏州:苏州大学,.包爽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长沙:湖南大学,.柴瑞娟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研究经济法论丛,下:可持续发展的论文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农业经济效益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可操作性、综合性、完备且相关性及动态性原则,构建了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等10个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该文以重庆市为例,首先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农业产值、农民经济和农村产业构造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为基础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再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施行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因地制宜、建立区域适宜的可持续发展形式四个针对性建议,

29、以期实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庆市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地提高,但与此同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因而,研究怎样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也同时关系到我国农业当代化和可持续发展。20 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出台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措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建农业

30、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最终提出提高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重庆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内涵1.1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一般而言,农业可持续包括4方面可持续,即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需要保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互相统一和互相制约,共同构成农业综合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1人口可持续性。由于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此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数量和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2经济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者在经济活动中需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将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

3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3社会可持续性。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经济和环境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4资源和环境可持续性。我国资源有限,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需同时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替代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环境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1.2农业经济效益内涵农业经济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所投入的劳动消耗量和产出成果的比值即为农业的经济效益,一般用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衡量。若在农业劳动占用和农业消耗一样的条件下,劳动产出成果越多,则经济效益越好,劳动产出成果越少,则经济效益越差;在劳动产出成果一样的条件下,农

32、业劳动占用和农业消耗越多,则经济效益越差,农业劳动占用和农业消耗越少,则经济效益越好。可通过5个方面考察农业经济效益,即社会需要、劳动消耗、劳动占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农业投资经济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靠性较强,因而农业经济效益具有自然约束性、外延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特点。自然约束性指农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等量劳动投入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土地条件下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差异。外延性指由于农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延伸性等特点,因而,农业经济效益需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而不能单独从某个部门评价。连续性指由于不同农业类型生产周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农业的生产周期进行全面考量。综合性是指

33、农业经济效益受技术、生产力、劳动者素质、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其评价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2重庆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1农业产值状况20 xx年以来,固然重庆市农业产值总量呈上升趋势,但涨幅呈现下降趋势,农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表1。20 xx年农业增加值涨幅为6.1%,而20 xx年农业增加值涨幅仅为4.8%,下降了1.3个百分点。从农业种类看,种植业增加值涨幅降幅最大,由20 xx年的6.7%下降到20 xx年的3.9%,下降2.8个百分点;20 xx年涨幅有所回升,上涨4.6个百分点。总体看,畜牧业涨幅最慢,20 xx年涨幅仅为2.7%,而林业的涨幅最高,20 xx年林业增加值涨

34、幅高达9.5%.由20 xx20 xx年重庆市农业增加值平均涨幅仅为5%的结果能够看出,重庆农业发展较为缓慢。2.2农民经济状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因此只要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保证具备充足的资金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图1显示,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由20 xx年的5276.7元/人提高到20 xx年的1.0505万元/人。近年来,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四川省平均水平持平,但远低于成都市平均水平。20 xx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10.7%,涨幅呈下降趋势,且与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20 xx年城镇人均收入水平达2.

35、0110万元,比农村收入水平高出1倍,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2.3农村产业构造状况长期以来,重庆市产业构造不合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当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 xx年重庆市三产构造进一步调整,三产比例为7.32:44.7:44.9,较前几年更为优化,三产构造更为合理,但重庆市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仍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构造需进一步优化。20 xx年全国三产比例构造为8.99:40.53:50.47,可见重庆市的第三产业处于全国较为落后水平,很难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重庆市的第三产业起步较晚,生产要素发展滞后,很难适应

36、产业高级化需求,因此其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对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力较弱。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构建3.1指标选取原则由于国内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选取的指标较多,且并没有关注到指标间互相作用,出现评价指标重复,数据收集与分析繁琐,操作困难等问题,导致很多指标体系应用性较差。因而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时,应遵守相应的基本原则:1可操作性,指标数量应适中,内容明晰简洁,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准确性;2综合性,指标应全面反映地区实际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每个方面的状况,从每个方面分别构建指标组系,从微观到宏观层层综合,构成较完好的

37、评价系统;3完备且相关性,指标体系应综合全面地反映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且保证评价指标间的关联;4动态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经过,因而评价指标也应随之动态变化,选择的指标需能反映出农业发展现状、潜力等。3.2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以上指标构建原则,结合重庆市农业发展现状,该文以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评价指标的内涵及计算见表2.由于该文对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前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考虑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综合评估,该文选取衡量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a9作为社会效益指标,选取旱涝灾祸率a10即旱涝受灾面积与总耕地面积的比值作为农业生态效益指

38、标。4重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评价4.1数据;与正向化处理该文数据主要;于(重庆市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 xx)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 xx),数据范围选取了20 xx20 xx年重庆市各个指标数据。由于部分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具有反向作用,需要消除各个指标在无纲量上的差异对评价的影响,因此该文在整理各个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需对指标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处理,计算公式为:其中Xij和Xi0分别为第i项指标在第j年和基年的统计数据,Yij为第i项指标在第j年的正向处理后数据。4.2权重确实定权重确实定方法主要有主观法、客观法和综合集成赋权法3种方法。由于主观赋权法受调查组织者

39、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客观赋权法固然克制了人的主观性,但无法真正衡量其重要性,且随着数据的变动其变动性也较大,因此此次评价采用两者综合的方法,即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公式为:其中k1和k2分别为合成系数,其总和为1,该数值主要由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确定该文将k1和k2分别设定为0.5。mj为主观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的权重,其基本原理为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根据因素间的互相关联影响及从属关系进行不同层次的聚集组合,构成多层次的分析构造模型。其构造矩阵为:nj为客观分析法即变异系数法确定的权重。若某个指标变异系数越大,则该指标的发展越不稳定,进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则各指标的变异

40、系数公式为:si表示第i项指标的样本标准差,xi表示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则各个指标的权重为:4.3评价方法确实定该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公式为:公式中,Z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水平。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yi为第i个指标的评价值。从时间维度来看,若后一期的Z值大于前一期的Z值,表明农业经济效益是增长的,农业发展是可持续的。若后一期Z值小于前一期Z值,则表明农业经济效益是下降的,农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从空间维度来看,区域Z值越高表明区域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反之,Z值越低,表明区域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越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4.4评价结果与分析4

41、.4.1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时间维度分析根据上述公式,可得到重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各个指标的经济效益评分值,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土地生产率、固定资产收益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权重相对较高,主要由于土地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收益率反响生产期间的管理水平,一般而言,采用的技术手段越高,固定资产收益率就会越高。农产品商品率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售价,售价越高,收益越多,因此其对农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从时间维度看,重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重庆的农村面积较广,农业人口诸多,农村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重庆农业农业机械化和当代化水平的

42、提高,土地产出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其土地生产率、农业费用收益率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然而由于重庆以丘陵、山地为主,自然灾祸较多,因此其生态经济效益较低,社会经济效益水平也较低。4.4.2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空间维度分析根据地理位置的空间分布,可将重庆市分为东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中部都市发达经济圈和西部渝西经济走廊3个分区。由表4能够看出,重庆中部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据统计,重庆中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西部的2倍多,东部的15倍多。从对农业依靠性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农业的依靠性较高,第一产业产值占比高达20%以上,而中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缺乏6%.从收入水平看,中部

43、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约为东部地区的2倍。因而,重庆市中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这与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结果相一致。从经济效益的各评价指标看,中部地区土地生产率数值要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经济区位优越,土地资源相对而言较为稀缺,加之其资金、技术投入较高,因此其土地生产率也较高。5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5.1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由分析结果可知,农业生产能力直接影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对农业生产而言,资金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由于重庆市的资金总额是固定的,且对农业的支持也很

44、难知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而导致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提高碰到了瓶颈。因而,重庆市在发展农业经过中,一方面需努力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多渠道筹集资金,创新和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具有特色性的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如构成商业银行、农业政策银行及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的农村资本市场。此前,重庆市曾通过世界银行贷款约1.6亿元的方式为营造防护林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5.2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较低,20 xx年经济效益评分值仅为0.1598,仅次于家畜出栏率和旱涝灾祸率,因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需注重提高农民收入。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主要由于规模经营能够缓解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并使得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进而提高农民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