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债券信用评级相关优秀毕业论文及期刊读后感读后感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7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篇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研究读后感2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篇全球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的启示读后感4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篇我国信用债券评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读后感7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篇我国信用债券评级问题研究读后
2、感10 HYPERLINK l bookmark33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篇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读后感11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篇政府信用评级与市政债券发债规模探讨读后感13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RMBS和CDO信用评级制读后感15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篇面向交易型投资者的债券评级研究读后感17 HYPERLINK l bookmark75
3、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篇信用评级迁移风险的度量与定价研究读后感18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篇信用评级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读后感21第一篇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研究读后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政治无界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全球信用风险正以指数的形式而迅速增长着。尤其是次贷危机以 来,由信用评级产品质量下行、信用评级机构不当行为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准监 管权所引发的信用危机己由美国蔓延至世界各国,助长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 危机。毋庸讳言,加强监管以解决信用评级产业的垄断以及美国机构的国内寡占
4、 和国际霸权,以及在微观层面上关注评级要素区分、指标选择和评级方法改善, 是必要之举。但我们必须承认,对于细节问题的研究,只能解一时之需,并不能 切中要害。因此,对于“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的研究已是重中之重。信用是信用评级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在研究分析信用评级以前,必须首 先分析信用和信用制度。信用是信用评级研究的逻辑起点,在进行信用评级理论 分析之前,有必要对信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分析。现代经济在总体上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基础。货币的运动和价值及信用关系连结在一起,并由此 形成了新的范畴一金融。信用是以偿付为条件的价值让渡,不同于简单的商品买 卖。在狭义的信用即借贷活动中,贷方
5、将货币价值转移给借方,同时借方并没有 对方进行任何形式的价值补偿。金融范畴中的信用有其特定涵义,它既指借贷行 为本身,也包含信用风险。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有条 件的付出,且这种付出只是使用权的转移,而所有权并没有转移,因此偿还性和 利息支付和风险是它的基本特征。可以这样定义信用,即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基 于各种财产的当期或跨期交易并维护交易双方利益的制度规则。这种制度规则包 括正式的、以书面契约形式表示出来的明确性交易规则,也包含隐藏在书面契约 关系背后的、由整个市场体制约定俗成的隐性契约规则,如对法律制度共同遵守 的合法经营规则、平等竞争原则,以及不得损害市场其他当事人受
6、契约保护的合 法利益的原则。信用评级又称“信用评级”,在最初引入我国时还曾经被称为“信誉评级”、 “商信评级”,各种称呼各有侧重,但不免以偏概全。目前流行的名称来自英文 CreditRatlng,与以往相比这一名称较为中性。狭义的信用评级是指由专职机构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在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程度进 行分析,并用专用符号做出评估报告的一种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广义的信用评级 则涵盖更多方面,如工商企业评级、公共事业评级和主权国家评级等。信用评级 的基本作用在于揭示信用风险,将被评企业或其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状况用简单的 符号公之于众,使投资者快速、方便地得到客观、简明的信用信息,
7、为投资者的 决策提供参考,帮助投资者理解并控制信用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客观、公正、 准确的信用评级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与发行主体(或者不大熟悉的交 易对象)之间、授信人与承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保护了信息需求一方的 利益。在理解信用评级时,有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信用评级揭示的是违 约风险的大小,非其他类型的投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二是信 用评级评价是经济主体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特定债务或其他经济义务的能力和 意愿,而不是企业的价值或经营业绩。三是信用评级是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 构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经验,就各经济主体和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大小 发表的一种专
8、家意见。因此,信用评级是衡量发债主体能否按时对各类所负债务 如约还本付息的可能性或预期损失的综合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价。 信用评级在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提高投资透明度、促使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等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用制度是信用评级形成的重要前提,信用评级构与信用制度密切相关。并 且,随着市场经济交易的规模、范围、半径、层次、对象、内容的日益扩大,信 用制度不仅强调对经济交易行为的约束规范,而且加强了对经济交易主体本身的 约束规范,既强调同一时点下对不同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诚信原则,更进一步加强 了对同一主体在不同时点和不同环境下市场交易行为的跟踪、统计、分析、评价 和监督,强调经济交易
9、的累积性效应。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的产权结构日 趋多元化,市场交易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由原有的制度体系所规范和 整合的社会信用制度也随之逐渐解体,建立在新体制和法律规范基础上的社会信 用制度逐渐形成。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信用制度的扭曲和信用缺失 现象异常明显。信用评级由一种为工商企业广泛采纳的纯商业制度,演化为主要 服务于金融市场的信用制度,且最终成为由国家监管力量保证和政治充权的信用 评级制度;信用评级由较为灵活和自由裁量的制度,演化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封 闭固定和严格要求的经济和金融制度,且主要为信用制度。因为,专业信用评级 可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与参考的资料。借
10、助于此,一方面使政府管理部 门缓解了不能全面、及时地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情况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把政府 管理部门从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社会化专业信用评级的基础 之上,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进行重点的、事前的、预警性的监管与调控。金融监管 部门往往利用独立的信用评级对其所负责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公用事业公司进行 监管,以保证其有健康的财务状况;许多资本市场管理者都把信用评级作为衡量 债务发行人是否具有发行新债能力的重要标准,从而控制发行的信用风险。实践 证明,在监管部门广泛应用信用评级的国家中,相应的评级机构还可以提高资本 市场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银行储蓄和保险市场的效率。在市场主体需求和
11、监管部门要求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筹资者或潜在承 信人开始主动要求专业的信用评级并从中得到切实的好处。一方面,在资本市场 或银行信贷市场上,经过专业评级的经济主体比没有评级主体的融资渠道更广 泛、更稳定。在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中,当经济主体普遍为更高的信用等级而努 力时,无疑会提高市场整体的诚信水平,对于降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提高 金融交易的效率非常有利。然而,在欠完善的信用制度中,则无疑会降低市场整 体的诚信水平,累积甚至扩大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降低金融交易的效率。第二篇全球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的启示读后感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
12、 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 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 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全球次级债危机爆发的深层诱因表面来看,这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人们想寻求轻松便捷的 抵押贷款,而贷款发放机构又对贷款申请人的经济状况疏于审核,或是出于某些原 因而有意隐瞒一定风险,继而投资银行又将贷款债权打包成证券,出售给其他投资 者。但如果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则在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信用失衡。因为一般 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来评估所购买证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所 以评
13、级机构发布的信用评级就成为购买者投资的主要依据。自从2000年美国开 始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次级抵押债券和普通抵 押债券风险并无二致,并给予最高信用评级。全球投资者正是由于信赖这些机构 对抵押债券的高质量信用评级,才放心大规模购买此类证券,从而大大促进了次级 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但事实表明,这些机构所认定的与美国国债同等级别的3A 级证券,在一夜之间竟然变成了 “烫手山芋”,甚至到目前为止已无法确定其真实 价值。正是信用评级机构潜在的内部利益冲突,使评级丧失了客观公正性,对由抵 押贷款作担保的金融产品给予了过高评级,从而诱发和放大了次级债市场的信用 危机。客观地说,
14、次级债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具有非常的经济价值,经过十多年的 发展,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债券品种,其本身存在固有的风险也是 被人们所熟知并接受的。但信用危机如今却集中爆发,让我们不得不看到在错综 复杂的诸多原因背后,信用评级机构出于自身内部利益导致的信用失衡,已成为引 发并放大次级债市场风险的重大隐患。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思考债券信用评级中利益冲突产生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失衡主要源于其内部利益冲突,内部利益冲突的实质是 评级机构和受评对象间的利益关联。正是由于这种利益关联使得信用评级机构自 身的信用失衡,从而使评级丧失了公正性和客观性。评级机构和受评对象间具体的益关
15、联及其对评级公正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级机构财务上依赖于向发行主体收费可能导致其信用等级提高。信 用评级公司一方面要从请求他们进行评级的上市公司那里收取可观的费用,另一 方面要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上市公司情况的咨询服务。在利益驱动之下,信用评级 公司难免违心地提高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以此作为巨额评估费用的回报,而提供 给投资者的信息则难免有“掺水”之嫌。有数据显示,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业务 相比,评定同等价值的次级债券,评级公司所得到的费用是前者的两倍。据报道, 某公司在2002年到2006年间评定此类证券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3。第二,评级机构为评级对象提供其他服务也可能会产生
16、利益关联,从而也会影 响信用评级的公正性。由于评级机构向发行主体提供额外服务,如预评估、公司 咨询等,从而增加了内在的利益冲突。比如为了拿到评级对象的其他业务,评级机 构就有可能高估评估对象的信誉级别,或者评级对象为了维持其信用等级而被强 迫购买评级机构的其他服务。第三,评级机构和评级人员与其客户的特殊关系也会产生利益相关4,故极 易违背信息披露原则,破坏评级的公正性。特别是在评级机构不受Regu-lation FD(主要指发行主体和有关人员不得向外部透露非公开信息)条款限制的情况下, 尽管大型评级机构一般使客户(购买评级结果的信息需求方)和非客户(免费使用 评级结果的公众投资人)同时得到评级
17、结果和评级观点,但客户有机会和评级人员 直接接触,就有可能获得到额外的、非公众的信息。这些额外交流,特别是客户与 评级分析员之间的非正式口头交流会增加发行主体的保密信息被不适当披露的 风险。全球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的启示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信用评级 行业的革新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对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反 思这次全球次级债危机教训,我们认为亦应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在次级债发行中存 在的问题,如对发行目的的认识偏颇、市场约束能力有限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权 威性不够等。因此,随着次级债市场迅速发展,其潜在危机风险日益加大,急需对债 券市场
18、信用评级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可以作为投 资者判断市场风险、评价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避免次级债市场危机发生的 重要保证。失去公正的信用评级,不仅不会帮助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反而会人为 助长和放大其投资风险,推动次级债市场危机的发生。在我国目前总体信用环境 较差、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要想真正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必须通过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次级债信用评级制度,有效解决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 利益冲突问题,促进评级机构自身信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改革和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构想进一步严格债券发行的信用评级要求。目前我国的总体信用环境还较差, 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
19、,为了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严格债券 发行的信用评级要求,引导发债银行和投资者重视信用评级,尽量客观准确地对不 同信用风险的债券进行风险定价,引导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公开发行并准 备在银行间债市、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债券必须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 评级;其次,首次公开发行时应以承销团成员为主来选择债券评级机构;再次,已上 市的债券要由市场参与者自主选择评级机构5。建立和健全评级机构内部利益冲突管理机制。为保证信用评级的权威性 和客观性,评级机构应该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和规避潜在的内部利益冲 突。首先,应对实际或潜在利益进行充分披露,包括对评级收费统一标准、评级人
20、 员的独立性情况,如是否曾在受评公司任职、评级人员或者家人朋友与受评公司 是否有利益关联、是否持有受评公司的有价证券等;其次,加强对现有或潜在利益 冲突的有效管理,包括评级回避制度、评级人员的薪酬确定机制、评级职业守则 的执行监督机制等;再次,建立和有效执行防火墙制度,如分析团队和营销部门的 严格隔离、评级信息的传递和使用规定、评级信息的公布和披露规定等。此外, 评级机构还应该明确如何跟踪和监管这套程序的运作。规范评级机构的收费并加强收费监管。首先,监管机构应根据有关标准制 定行业收费准则,并根据评级业务的实际情况规定一个波动范围;其次,要求评级 机构对收费进行信息披露,并对其评级收费进行定期
21、或不定期的现场和非现场检 查,以敦促评级机构规范收费;再次,比如华润集团就在维京群岛注册了投资企业 华源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国内投资,以享受税收优惠和监管便利。这样的 FDI在技术上并没有比国内企业更先进,却拥有了不平等的竞争条件,形成了市场 上的不公平竞争。在这种企业的竞争下,一方面本土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影 响了其技术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形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降低了实际的生产 效率。综上所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同FDI的投资来源国密切相关,表 现为不同来源国的FDI存在着较大差异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即使同一来源国的 FDI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
22、,我们应该选择 性地引进FDI,从而提高引资质量。具体来讲,(1)我们应把能对本地区产生正的技 术溢出效应的FDI作为引资的重点,同时还应该区分“内资转外资”的情况,并逐 渐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各项超国民待遇。(2)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 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强化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最终促进我国企业吸收先进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我国应在改善投 资环境、建立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配套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鼓励和扶持外 商直接投资在当地的采购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其次,创造良好的人才制度 与创业环境,以期提高当地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再次,为大力推
23、动跨国公司在 我国进行R&D投资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最后,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深化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产权改革,灵活管理机制,以提高各企业吸收先进技术 的积极性。第三篇 我国信用债券评级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读后 感我国债券评级机构是在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体制转轨后,债券市场不 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顺应而生的,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1.1初步创立和整顿阶段我国债券发行历史不长,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初零星发行过一些国债,但是直 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债券发行基本属于真空状态。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有了生 产经营的自主性,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在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关于
24、债券 投资的法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之后,企业债券发行迎来了第一次快速发 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增长很快,市场信用管理的需要日益加强。1988年,在 对信用评级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各省市支行组建了 20多家内部评级部门,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批信用评级机构。1989年经济出现 过热迹象,各地企业不顾政府制定的发债额度限制,私自发债,导致固定投资增 长过快,通货膨胀达到了两位数字,政府开始对企业债发行和金融机构投资进行 规范整顿。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为了贯彻国务院的决定,1989年将最初人民银 行系统设立的信誉评级公司全部撤销,信用评级业务全部交由人民银行的信用评 级委员会办理。1
25、.1.2探索和再次整顿阶段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通知中 指出债券在发行之前要进行严格的财务审核,信用评级。1993年国务院颁布新 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条例中指出企业发行债券可以向经认可的信用评级机 构申请对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在信用评级被正名为债券发行审批的必要程序之 后,中诚信、大公、联合、新世纪等专业外部信用评级在此之后都相继成立。虽 然这些机构属于外部评级机构,但是评级结果一般只限于有关机构内部使用,并 不向投资者公开。当时评级机构最高达到了 90多家,出现了评级机构众多,评 级质量低下,信息不公开等诸多问题,人民银行开始对信用评级行业进行整顿。 19
26、97年人民银行发布547号文件,认可了 9家证券评级机构具备企业债券评级 资格,并规定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之前,必须经人民银行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进 行信用评级,信用评级业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1.3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简称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 理暂行办法,办法中规定保险公司只允许购买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后发行的, 且经保监会认可的评级机构评定的评级在AA以上的企业债。该办法使信用评级 结果首次被用于作为债券投资的标准。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征信管理局,负 责对资信行业进行监管,促进了信贷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2004年,国家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
27、134号文件规定“发行人应该聘请有资格的信用评级 机构对企业债进行评级”,其中确认资格的条件为至少有一家信用评级机构承担 过2000年以后下达企业债发行规模的企业债券的评级任务。当时符合该条件的 只有五家评级机构。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对信 用评级机构资格进行了重新确认,认定中诚信、联合、大公、远东、新世纪为五 家首批具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资格的企业。1.2我国信用评级市场概况1.2.1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经过十多年的规范和发展,现在被银行间债券市场普遍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 主要是中诚信、联合、大公国际、新世纪四家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
28、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前身是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2年,是我国最早的全国性信用评级公司。2006年,中诚信国际向美国最大 的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向穆迪转让了公司49%的股权,中诚信 成为了第一家与外国评级机构合作的中方评级机构。根据wind的数据,截止2011 年4月25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有670只是由中诚信评级的, 占发行总数的38%,中期票据有235只是由中诚信评级的,占发行总数的39%, 企业债有375只是由中诚信评级的,占发行总数的32%。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福建省信用评估委员会,目 前是唯一一家国
29、有控股的信用评级机构。2008年,联合资信与美国第三大信用 评级机构惠誉达成股份转让协议,向惠誉转让公司49%的股份,惠誉称为联合资 信的第二大股东。截止2010年12月31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 有481只是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占发行总数的27%,中期票据有193只是由联合 资信评级的,占发行总数的32%,企业债有278只是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占发行 总数的24%。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7年与日本的评级投资情报 中和韩国的国家信息与信用评估中心进行项目合作。大公倡导建立亚洲统一的信 用评级体系。截止2011年4月25日,银行间债券市场
30、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有408 只是由大公国际评级的,占发行总数的23%,中期票据有92只是由大公国际评 级的,占发行总数的150k,企业债有295只是由大公国际评级的,占发行总数 的 25%。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批评级 公司之一。2008年,公司与美国第二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签署了技术服务 协议,与标准普尔在信用评级技术、联合研究项目和培训等领域进行技术合作, 至此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都进入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截止2011年4月25日,银 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有169只是由新世纪评级的,占总数的10%,中 期票据有78只是由
31、新世纪评级的,占总数的13%,企业债有124只是由新世纪 评级的,占总数的10%。(5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从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外部评级机构表现出的 事前预警不足,事后超速降级,让全球金融界对外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提出了极 大的质疑。影响外部评级机构公正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发行人付费模式下, 评级机构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往往导致“以价定级”或“以级定价”问题, 影响评级行业的公信力,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制约了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在此背景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起设 立了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首家采取投资人付费模式的
32、信用评级 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对债券进行再评级和双评级。(6)其它评估机构2006年前,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在信用债评级市场表现得比较活跃,但 是 2006年之后几乎就退出了信用债评级市场。目前中国的企业债除了前面的四大评 级机构,2008年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到企业债评级资格的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 司最近两年发展得很快。鹏元资信成立于1993年,但是业务规模一直不突出, 2008年申请到企业债评级资格之后,业务量增长很快,但是没有一直没有被保 监会纳入到其指定的评级机构之中,所以保险机构不能购买鹏元评级的债券。最 初为了招揽更多的评级业务,鹏元为企业债券评级的标准比其它评级机构要更为 宽松,评
33、级结果一般会比其它机构给出的评级高出一个等级,市场对它的评级结 果并不是很认可,但是随着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鹏元也正朝着规范评级的方向 发展。1.2.2信用债券评级市场的规模及结构目前信用债券评级市场中份额最大的评级机构是中诚信,短期融资券和中期 票据评级份额占到了近400h,企业债评级份额占到了近1/3。排名第二的是联合 资信,它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市场中占了近30%的份额,在企业债评级 市场占了近25%的份额。排名第三的是大公国际,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 市场中占了 20%左右的份额,在企业债评级市场占了 25%的份额。新世纪份额 在四家中最少,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大致都
34、只占据10%的市场份额 3.3我国近年信用债券信用评级分布的分析我国2010年发行的全部债券中,用于 调节银行间市场资金量的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位列第一,占了总发行量的45%。由 于金融债统计口径中将政策性银行统计了进来,所以按这个归类方法,将剩下的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的发行比例加总起来,大致占 了整个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20%。由于央行票据的发行目的不是在债券市场募集 资金,所以应该在分析时将央票的份额排除出去。在扣除了央行票据之后,可以 得出我国现在的利率债券大约占发行总量的65%,信用债券大约占发行总量的 35%的份额)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活跃度远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
35、交易价格信 息更为连续,且更容易获得,在下文的分析中,将选取银行间信用债券市场中流 动性最好、占比最高的三类信用债作为分析标的,分别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 和企业债。第四篇我国信用债券评级问题研究读后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信用经济”的时代,信用作为 金融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因素体现了积极发展的作用,这一现象在债券市场 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债券市场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信用存在为前提的,只有 债券发行者以信用保证为基础发行债券才能在交易所流通;其次,在完善的债券 市场中,发债主体信用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其债券能否在一级市场的发行,并且在 二级市场上流通,而债券本身的信用等级更是决
36、定债券的价格和发行的模式。高 信用等级的债券往往会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从而定价更低,能够保证发债主体 以更低的成本达到融资目的,推动自身发展。2007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实 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和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标志 着我国公司债券评级正式开始。一、国内研究现状邹建平对美国证券评级做了详细的介绍,从美国评级制度的变迁,一直到现 在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系统分析了美国的评级制度、评级机构、评 级程序、债券评级、证券评级指标体系。朱荣恩,徐建新提出资信评级对债券发 行的意义,阐述了资信评级对投资者、债券发行者、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管理者和 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系统分析了资信评
37、级的种类和过程。朱荣恩,徐建新在分 析资信评级的方法和准则时引用了大量案例,然后按需要评级的不同主体划分, 介绍了主权国家、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信评级需要考虑的因 素以及不同方法。二、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从信息非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博弈论这 三个新兴理论分析了公司债券评级产生的原因,对债券评级行业的历史做了简要 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评级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找出我国公司债 券评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债券评级的建议。三、创新点由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时间短,对公司债券的评级也不受重视,许多地 方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借鉴了美国公司债
38、券评级体制中的先进理念,从 中找出对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的启示。其次,深入、系统的揭示了我国公司债 券评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从加强评级机构自身建设、规范信用评级行 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这几方面规范我国公司债券评级问 题。四、我国公司债券评级体系基本构成4.2.1我国公司债券评级程序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进行筹资,首先由公司董事会制定方案,包括发行债券的 数量、债券的期限、资金用途等,随后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必须在保荐人保荐下。 同时向主关机关出具专项文件,包括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人员、资信评级人员、 律师及其所在机构的符合行业公认和道德规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 任
39、的文件。公司债券评级是一项科学有序的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 行。目前我国各个评级机构的评级程序一般都包括以下程序。申请与受理。公司债券评级首先由举债公司向评级机构提出申请,评级机 构与公司签订信用评级委托协议以及有关保密协议,发债公司按照规定还应该向 评级机构提供相关公司资料,包括:第一,代表公司法人的法律凭证;第二,债 券的发行额、期限、还本付息方法、筹集资金使用情况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三, 公司的概况、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框架、现阶段经营目标及管理层概况;第四, 公司上两个年度和本年度的经有关会计事务所审计过的会计报告以及基本财务 政策;第五,债券期限内,按时向评级机构提供每年的财
40、务报表等。组织评审。评级机构首先成立评级项目小组,根据发债公司所在的行业选 择适当的评估人员成立评估小组,小组内专家通过分析公司提供的各项材料,对 该公司相关机构进行面对面的访问,访谈对象包括主要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 事、技术、销售、规划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公司在过去两年 的经营表现,公司在资金使用、管理水平、技术进步、财务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等 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对公 司机型完全充分取证、测算和研讨后,整理评级工作的底稿,初步拟定信用评级 报告,确定信用等级。复审。复审小组接收到评级结果后,对评级报告的分析方法、关点进行审 查,若
41、对评级报告有异议时,能提供相应的补充材料的,且材料真实、可信,可 以要求信用评级委员会进行复评要求,修改信用评级报告,并将复评意见、补充 材料等交给信用委员会,最终确认复评等级。审核公布。评级机构将最终评定级别向受评公司发布,并向负责监管的部 门上报评级结果以备案,同时在公司网站上向社会公布评级报告摘要或全文。被 评公司提供的原始资料作为保密文件进行保密、归档,单独存储。跟踪评级。债券等级评定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在公司债券存续期内,评级 机构对债券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跟踪评级。定期跟踪评级一般是一年一次,通 常在公司发布年度审计报告或公告后,一般在每年的3、4月;不定期跟踪评级 通常是评级机构发
42、现在债券存续期内受评公司发生可能影响现有信用等级的重 大事件,该事件可能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评级机构将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确认或调整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第五篇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读后感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这给构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在商品交易中公司之间拖欠货款、 违背经济合同中所承诺的事项,在公司经营管理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或为了蒙 蔽投资者等等出具修饰过的财务报表,这些行为将影响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尤其在债券市场上,发债公司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淡薄;政府监管部
43、门采用的 大多都是非市场的行政监管手段,这样在降低信用风险和披露相关信息方面就显 得手段单一化和强制化,由于方法的单一导致市场上的发债公司会针对这种强制 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逃避或者淡化政府部门的监管;公司债券的利率现在虽 然采取的是询价制度,但是一般还是确定在国家规定的利率范围内,浮动不超过 百分之零点二左右,对于投资者在公司债券市场选择合适自身的债券品种就显得 的单一化,没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机会;在公司债券市场交易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非 市场的因素,导致信用风险不能被及时、有效的披露出来,这就增加了信用风险 的爆发潜在性,当风险积累到一定规模,就像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一样,对我国 的市场经济和社
44、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都存在一定障碍。2对债券评级的认识不足公司债券评级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而且产生初期,对于公司债券的评级并 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证券市场上自发形成的,所以很多国家的证券法中都未对 公司债券的评级做硬性规定。只是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由于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评 级越高,举债公司就可以压低发行价格或以较低的利率来发售债券,所以一般的 公司在发行债券时都进行评级,这对于发行者、投资者和监管者都是有利的,但 是在我国对于公司债券的评级认识还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债 券发行者的角度看,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和利率一半是参考国家规定的利率,再此 基础上进行微调,一般在百分之二左右,基本上是既
45、定的,评级后并不做相应的 调整,尽管等用等级不同,但是价格和利率相同,造成评级与不评级一样,使公 司缺乏对评级的依赖性,没有对评级制度的必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 从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并未将债券评级作为做为公司发行债券的必要条件,评 级结果同样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以债券的信用等级对不同发债公司进行有 效的监管,这样就造成了评级结果这种资源的浪费。3多头监管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最初是对企业债券评级发展起来的,从1997年中国人民 银行批准了中诚信的九家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债券进行评级,不同的发债主题又 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如对公司发行的债券主要由证券监督委员会进行监 管,对金融债券主
46、要由人民银行或发改委来进行统一监管,造成信用评级机构一 直处于多头监管的状态,评级机构属于金融服务部门,也是中介机构,对它的定 位还存在模糊性,导致了监管标准的不统一,同时又面临着多头监管的问题,这 样也造成了评级机构自身不好整合资源应对监管。因此,首先对信用评级机构进 行定位,而后根据开展的不同业务来进行监管部门的划分。4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按照国际通惯例,资信评级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企业,不受政府控 制的,要对受评公司和广大投资者负责,所以评级机构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但是我国目前的评级机构是在政府的倡导下组织建立起来的,有的是政府的部门 演变而来的,有的是由一些地方、行业设立的,以
47、前发行债券的企业大多是国有 企业,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不免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使评级结果达到政 府部门预期的等级。由于评级行业本身存在业务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受到政 府部门的行政干预,使得评级机构不能保持评级的独立性,在评级结果上也就不 能体现公平性和权威性,评级机构提供给投资者的评级结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 扣,不免会引起投资者的对评级结果的质疑。5评级质量不高信用评级业是技术密集和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 展成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评级技术有了更 新更快的发展,对从事评级行业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提高,需要一些既精通企 业经营管理的管理型人
48、才,又要精通公司财务,同时也得具备很强的市场分析和 预测能力,并且掌握最新评级技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在评级技 术和人员素质方面都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就导致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不 高,不能得到市场的信任。我国评级机构对公司债券的相关信息分析深度不够, 主要是由于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总额几百亿的发行量无法给 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以有效的市场检验,目前评级机构使用的评级指标只是相对 的,揭示的只是公司债券的相对风险。信用评级机构一般都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 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公司债券进行分析,对公司到期是否能够还本付息只是一种推 测,作为绝对风险衡量标准的违约率是关乎信用等
49、级的重要依据,违约率越高则 信用等级越低,违约率越低则信用等级高。我国评级机构存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品 种评级方法和程序的不一致性,导致计算出来的违约率没有可比性,并且违约率 的计算需要历史数据的积累,但是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不足以满足这种原始 数据的累加。6信用评级专业人才缺乏信用评级是一项专业性很高的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由于评级机构 对公司债券的评级设计不同行业,所以要求从业人员首先要熟悉被评公司的行业 特点,要把握行业整体的宏观发展情况,还要了解该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 规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公司有个全面的认识,之后就是要对企业财务知识的熟 悉,对经营管理也要有所了解,并且需要分
50、析公司主要业务发展情况,最后要预 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这就要求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的只是结构具有多元化,但 是又必须的专业性强。现阶段,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首先从数量上不能 满足受评对象的需求;其次从业人员不是以财会人员为主,只能从财务报表的相 关数字上分析,就是以金融人员为主,只能了解债券的定价、违约率等金融知识, 对财务知识了解不是很深入,这就影响了对公司债券的总体把握,不能全面的分 析债券的信用等级;最后,我国还没有对专门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并且缺 乏职业资格的认证,这阻碍了专业素质的提高。第六篇政府信用评级与市政债券发债规模探讨读后感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的
51、复苏,财政部决定代理地方政府 发行2 000亿元市政债券,这是市政债券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尝试。在美国,市政 债券融资已经成为市政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市政债券发行制度的不断 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将逐渐具备独立发行市政债券的能力,这就要求对地方政府的 信用等级进行科学的评级,以确定各地方政府的发债权限。KMV模型1 作为市政 债券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能够定量化地确定债券的发债规模。然而,在目前的 KMV模型分析框架中,一般理论认为,地方政府能够以其财政收入减去必要财政 支出的全部净额作为债券的担保,而忽略了地方政府本身信用等级对于发债规模 的影响。实际上,一个地区的偿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52、该地区整体的信用等 级,而不单纯只是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净值。市政债券在收益性与风险性两个基本特征上都介于国债与公司债之间。在单 一财政体系之下,市政债券更贴近国债,而在地方成为司法主体与独立财政的情况 下地方政府是可以破产的,因而更贴近公司债券。无论如何,市政债券不是国债, 因此理论上存在违约的可能。实际上,在美国,从1940年到1994年的55年间,在 总共403 152次的市政债券的发行中有2 020次违约2,违约率为0.5%。因此,作 为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市政债券的基本前提,确定市政债券的安全规模意义重大。 本文选择了影响地方政府信用的重要指标,利用GA-PSO混合规划算法3,就地方 政府的
53、信用等级进行评级,根据评级的等级给出地方政府能够用来进行偿债担保 的资金比例。然后采用KMV模型思想,确定市政债券的合理发债规模。地方政府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模型的设计本文运用GA-PSO混合规划算法构造地方政府信用风险评估模型。GA-PSO 混合规划算法是由吴晓军等人在遗传规划算法(GP)和粒子群算法(PSO)的基础上 研究出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规划问题的描述进行了改进,利用一个固定 长度线性表来描述,从而使其转变为一个一般的遗传算法(GA),即GA规划算法。 接眷在GA的框架之内,通过定义运算符而加入了 PSO的优化过程,从而得到了 GA-PSO混合规划算法。GA-PSO混合规划
54、算法基于以下思路:(1)选取能够反映地方政府综合素质和 偿债能力的若干因素作指标;(2)确定样本选取范围;(3)运用GA-PSO混合规划算 法找出政府偿债担保与这些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样就可以利用挖掘出的函 数关系,进而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本文模型的函数表达式 为:Y=f(X)其中Y代表信用风险级别,取值为0,10。Y值越大,表示风险越高。X是代表 能够反映地方政府综合素质及偿债能力的指标,即:X=x0 x1xn,其中x0,x1,xn 表示具体指标值。模型构造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出Y与X之间的关系,亦即寻找f 的具体形式。指标选取就目前而言,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大致分为地方政
55、府治理状况、地方财政 状况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其中地方财政状况和地方政府债务受到地区经济 环境的影响,而地区经济环境又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地方政府治理状 况、地方财政状况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三者共同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 8。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记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 信用等级。但是由于中国地方政府缺乏发行市政债券的违约记录,因此在本文中 不考虑地方政府信用记录这一要素。影响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笔者 通过对影响地方政府信用的众多因素进行归类合并,避免非正交因素对模型的干 扰,最后归纳出五类复合指标作为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即实际GDP增长率、
56、人均GDP、通货膨胀率、负债率、地方社会现状。具体指标解释如下:GDP 增长率(x1)。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 个地区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采用GDP增 长率能够更好地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发展趋势。人均 GDP(x2)。人均GDP是将一个地区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这个地区 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口)相比进行计算。人均GDP是衡量各地区人民生活 水平的一个标准,它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货膨胀率(x3)。通货膨胀率是货币发行量与货币实际需要量之比,用以衡量通货膨胀或者说 货币
57、贬值的程度。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率,各国一般都 采用消费价格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对于各地区而言,通货膨胀率差异较小。负债率(x4)。负债率,是指一个地区当年的债务水平占当地GDP的比例,该指标能够间接 反映一个地区的实际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社会状况(x5)。社会状况指标主要体现为一个地区的社会稳定状况,其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包 括该地区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社会治安状况等很多方面。本文中将社会状况指 标划分为3级,x5=1,2,3T,x5取值越大,社会状况越不稳定。总体而言,从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地方财政收支状况 来看,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广东、山东
58、、天津7个省市区的信用等级在AA 级以上,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风险较小;辽宁、福建、内蒙古、河南、四川具有投 资价值,但需面临一定的政府违约风险;对于湖北、重庆、河北、安徽、湖南、陕 西、山西、黑龙江、广西、吉林、江西、海南12个省区,投机性较大,政府违约风 险较大;云南、宁夏、西藏、贵州、青海、甘肃、新疆7个省区则面临很大的政 府违约风险。通过与评级机构对于各地区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对比9可以发现,模型得出的 评级数据除了在数值上与相关评级机构的评级数据有所差异外,数值的大致区间 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本文选择的指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第七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RMBS和CDO信用评级制读
59、后感次贷危机过后,人们总要对发生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信用评级机构监 管规则的改进就是最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我们认为相关 的一些制度设计固然有其价值,但在目前的形势下难以奏效。所以,基于对上述路 径设计的缺陷的分析,建议设立政府运营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一模式,因为这一模式 具有信息披露及时充分、避免了利益冲突、更有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和避免低质 量评级的负外部性等优点。虽然该制度设计不是非常完美,但它却是一个相对较 好的路径选择。除了投资银行外,或许没有其他的金融参与者会像信用评级机构一样,对美国 发生的金融危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信用评级机构给予了 住房按
60、揭债券(RMBS )和债务担保证券(CDO)虚高的信用评级,从而使信任这种评 级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购买了价值数以万计的这种债券1。这也人为地推 高了该类债券的市场价值。但是,在美国,以房地产为基础的这类证券在房地产价 格于2006年开始下降时,其市场价格也开始一路走低。结果,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 负债表迅速恶化,一些机构开始破产。最为可怕的是,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也 几乎被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如今,之所以在私人抵押证券市场出现交易如此冷淡 的现象,人们普遍认为其责任应该在信用评级机构,是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给予了该 类债券与其风险不相称的过高评级。不管此次危机的主要责任在谁,由于抵押资 产证券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工作保证书范文汇编六篇
- 2024年农业产业化股权投资与转让合同范本3篇
- 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考试试卷A
- 六年级第一学期家长会
- 《FN临床应用》课件
-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有机课件鲁科版选修
- 体育馆塔吊信号工聘用协议
- 桥梁维修钻探施工合同
- 美术馆建设土石方施工合同
- 水电安装保养室外施工合同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牵引管管道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
- 志愿服务证明-模板
- 羽毛球基本功的学与练-教学实施报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背诵版)
- GB/T 30234-2013文物展品标牌
- GB/T 1927.5-2021无疵小试样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第5部分:密度测定
- GB/T 14996-2010高温合金冷轧板
- GB 19504-2004原产地域产品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 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