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09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篇2 六南通市 精神拾荒三步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

2、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

3、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所以,不但A是互相助兴的,B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1作者说的“精神拾荒三步曲”指的是哪三步曲?三步曲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 12第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的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4分) 13根据上文的论述,请在空格A和B处分别填

4、上合适的词。(2分) A、B、 14联系你的学习或者读书体验,说说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4分) 答案:11、学,思,录。 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便会流失,三者都很重要。 12、相同:他们都认为天才(或者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或激发)。 不同:席勒更强调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等外界的激励;托尔斯泰则强调思想的加工和表达是在一个人的独处之时。 13、A学和思B录 14、略 七2008年泉港区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9分) 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动。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

5、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从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也有这样一些事令我们痛心。一起起惨痛矿难带来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一种种假劣食品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害,一次次严重污染造成难以挽回的生态灾难从这些安全事故和重大案件中,人们看到了共同的祸根,这就是责任的缺失。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

6、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是道德责任,()法定责任,()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履行道德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不履行法定责任,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惩处。 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

7、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以责任相联结,都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才能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美。 中华民族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挺身而出,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从一定

8、意义上说,也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每一位公民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个人是这样,对所有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也是这样。 责任是高尚的,需要崇尚;责任是美好的,需要赞美。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本文阐述了“责任”的多种作用,请写出其中4种。(4分) 21、选文的开头两段有何作用?(2分) 22、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仿照前后句子的形式,在选文第8自然段的画线处写上一句话。(2分) 23、根据文章意思,请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填入选文第5自然段

9、的画线句子中。()(2分) A、尽管但是还B、无论还是都 C、要么要么都D、不但还是都 24、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找出一个例子概括下来,并说说本文使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 例子: 作用: 25、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在你的生活中(身边)一定有很多与“责任”有关的事情。请概述一个例子(不少于50字)。(3分) 答案:(四)(19分) 19、(2分)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20、(4分)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责任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

10、不息的精神动力。(写出4个即可) 21、(2分)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指出责任的重要意义。 22、(2分)示例: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对即可) 23、(2分)B 24、(4分)示例:例子:(2分)作者将是否有责任心,引发的不同结果作了对比,从而阐述“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的观点。 作用:(2分)本文使用对比论证使正反对比明显,有利于论证更加深入,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 25、(3分)扣住要求写(2分),语言表达(1分) 八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 (二)阅读罗西的请敬畏规则一文,完成1115题。(15分) 中国人

11、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转,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可悲的是,觉得最转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

12、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

13、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

14、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1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和。(4分) 12.引用诸葛亮出师表的话,哈佛校长的做法就是“,”。(2分) 13.下面

15、对文中词语揣摩,说法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题目“敬畏”一词表达出对“规则”的一种庄严感、使命感。 B.第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做决策时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C.第段的词语加引号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强调提示。 D.文章最后一句的两个“真正”可以去掉,才能与开头“漠视”一词相照应。 14.下列对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说“不遵循规则”的人“其实很苦很累”,表明作者对这类人的否定和鄙夷之情。 B.第段引述的文字是为了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真正进步。 C.第段说“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这与古人说的“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

16、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观念是吻合的。 D.哈佛倡导的理念和中国人敬畏的权威是一致的,都是按规章制度办事。 15.有人说,“无知者无畏”。你同意吗?请结合生活实例简析你的理由。(3分) 答案:11.论点: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2分)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和事例论证。(2分,每空1分) 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分,每空1分,错、漏、添一字,扣05分) 13.A(3分) 14.D(3分) 15.简例1分,理由1分,表述清楚1分。(3分) 九南充市二八 (三)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完成20-23题(8分)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

17、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18、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

19、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既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逐渐充实,反复推敲。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

20、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0.选文第段,论证了第段提出的观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1分) 21.选文第段在结构上起作用,运用了的修辞方法。(2分) 22.选文第段中有三处(标点符号、文字、语序各一处)与原文不同,请指出并改正。(3分) 标点符

21、号:应改为 文字:应改为 语序:应改为 2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2分) 答: 答案:20.事实(举例)论证(1分) 21.过渡设问(1分) 22.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改为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1分) 既改为“即”(1分) 逐渐充实,反复推敲改为“反复推敲,逐渐充实”(1分) 23.围绕创造性思维三个必需要素来谈,给1分,结合实际给1分。 十、浙江省2008(丽水市卷) 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 王平 人们相信科学是认为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满足和达到人的一切愿望。但是,人类的愿望并非是一个人的,而是有无数人的愿望,姑且不论用科学手段来达到部分人的愿望是

22、否合理,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两面性也让人感到,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其有过忏悔了,认为不该研制原子弹。 进一步从别的角度看,如果科学可以改变一切和达到人们的愿望,那么是否应当让科学来这么做? 作为一个正常人,工作、劳动的动机是指望回报,这种回报除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外,还有作为生物进化而贮存于神经机制中的精神满足感。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获得回报的基因控制机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个D2基因。如果切断猴子大脑中D2基因,会使猴子忘记对奖赏的需求,也就能让猴子没有抱怨、没有需求也不要奖励,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状态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

23、表现出不满。同样,也可以对人进行这种基因改造。 这样的观点甚至获得了一些伦理学家的支持。比如,牛津大学伦理学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库就认为,人们有“道德上的义务”从基因上改进后代。进行这项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也表示,找到改造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为期不远。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不计回报永远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会出现。 看来,科学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现希望之光。 问题的实质在于,原本用于治疗疾病的方式现在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这一界线会为人类带来什么? 当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时,人类的敬畏就不可避免地从过去的宗教、权力或政治转移到了科学,科

24、学在逐渐取代“上帝”的角色。说得简单一些,科学家可能成为人人敬畏的“上帝”,因为他们有权决定对每个并不完美的人进行基因改造,而并不理会这些人的自由意志。 其实,对今天并不完美的正常人进行基因改造并非是“上帝”的意旨。自然的造化把人造就成并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为了留给今天的科学家来改造或有意把“上帝”的权力移交给科学(家),而是大自然懂得不必这么做,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 大自然的造化还在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因为只有有选择和有自由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由于存在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道路,人生才充满希望和趣味。 剩下的问题是,即使基因改造可行,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比如,努力工作和获得报酬与奖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