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教案篇一: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快乐、幸福。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走进作者。你对萧红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简
2、要介绍作者萧红。师: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
3、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走进园子。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生: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三.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师:课文的第1、17自然段写了园子。(感受园子的自由) 1学习第一自然段。四、品读课文,感受“我”的自由。学习第415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自由。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萧红同样是自由的,因为祖父给了她自由。请默读第415
4、自然段,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我的自由?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五、总结升华。师: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1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 2为什么课题叫祖父的园子?篇二: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3.有感情
5、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像作者萧红那样在自己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童年的乐趣5、尝试运用寄情于物的方法写一写童年生活片段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他的有关文章【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
6、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2、教师检查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语: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 毛嘟嘟 嗡嗡读词语,注意正音:嗡 【完成教学目标1】2.学生交流:(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7、)(2)汇报交流: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B.“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
8、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1、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篇三: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1
9、.应会读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2.趣味识字(形声字):蚱、嗡、啃、樱、嘟、瓢(字谜识字):蚌:除虫才能丰收。3.易读错字:蚌、倭4.多音字:“晃”的多音字组词:hung 晃眼 明晃晃hung 晃动 摇晃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2)概括方法:要素串联
10、法2.体会基本的表达方法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般的泥土般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重点词句(1):句子:课文第512自然段体会方法:抓住关键词“慢慢地”与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重点词句(2):句子:课文第17自然段体会方法:感情朗读。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运用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二)本课重点问题:
11、(教学重点)1.思考题:(1)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2)“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体会到的?(3)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教学难点)2.学生质疑:三、情感体验: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从教学目标中选择标注。)第一篇: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文档资料5 古诗词三首牧童1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
12、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板书:牧童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
13、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教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弃:逗弃。 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2)笛弄晚风三四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3)归来饱饭黄昏后牧童放牧归来吃饱晚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4)不脱蓑衣卧月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
14、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五、感情
15、朗读,背诵古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1)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含义。 (2)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必须读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课堂伊始,我以“八仙过海”的故事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
16、;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从“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还有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地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那种自由自在的儿童生
17、活体会得淋漓尽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境。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舟过安仁1会认“棹”字,会写“遮”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机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背诵牧童。2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两首诗词,去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另类画面。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提示课题,了解作者。教师:同学
18、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来听一遍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听得最认真。2听录音。3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 易错字:篙(go)棹(zho)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课件出示自学指导)教师:大家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结合插图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回答得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测教师:刚才大家自学得都很认真,相信这首诗也难不住大家。 1学生说,其他人补充不足。诗意: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
19、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2展示读诗。指名读诗,教师评价,然后齐读。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教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子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六、默写大家背得可真好,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吧!比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学生默写古诗,交给组长检查,交给老师抽查)我先板书了全诗内容,然后边说边介绍了学习目标:音、读、意、背、说、画。当然学生明白每一个字用意之前先解决读音:篙、棹、遮,加强读书,组词练习;然后分组分句理解各句含义,选派一代表上台写含义,老师再引导理解各句真正含义;背一背,指导朗读三、四遍,我说
20、原句,大家说含义,最后学生评一评诗中小孩有什么特点,给诗画一幅简笔画。清平乐村居1.会认“媪、剥”两个生字,会写“醉、媚、锄、剥”四个生字,理解新词“相媚好、无赖、卧剥”。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录音机、乐曲,清平乐村居的情景画。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1背诵学过的古诗。2今天我们要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 3投影出示全词,教师配乐朗读。4学生试读,教师再指名读。(正音,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
21、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5你发现题目上,诗与词有什么不同?(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6学生自由读,再配乐读。二、结合画面,品悟词意1(出示组图)哪一幅跟你想象中的情景最像?2同学们,这幅画是根据辛弃疾这首清平乐村居画的,联系画面,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 3学生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要点点拨:(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平时的语言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要点点拨: (1)无赖一般情况下“无
22、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要点点拨:(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23、(指名读。)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要点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学生:一对年老的夫妻。 (2)理解“相媚好”。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3)理解“醉里吴音”。教师相机讲解“吴音”: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江西上饶,上饶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吴音”就是吴
24、国的地方话。 4你觉得村居这首词中哪些字词值得细细地品一品?(“醉”)三、描绘画面,体会意境1描述画面。2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生活? (亲亲热热的村居生活;快乐的村居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居生活)四、简介作者,深悟诗情1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感受啊!请浏览一段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年。这首词就是在他被贬之后写的。)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3交流再读后的
25、感受。五、吟唱背诵1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这个村居也一定记在我们心中了。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词,能背的同学就尽量背,实在记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书。教师引背。2清平乐本就是一种曲调,那我们就配上我们熟悉的音乐唱一唱这首词。六、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2出示课后作业。(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用极其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词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
26、特殊的审美功能。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古诗词三首2最新版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教学重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
27、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
2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2017.3.1 最新版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29、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四、引导赏析。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五、交流课外积累。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六、练习。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第二课时 忆江南一、复习导入。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
30、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2017.3.1 最新版四、教师小结。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
31、,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
32、,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六、抄写或默写。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七、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2017.3.1第三篇: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33、,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
34、.独: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
35、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3)多诵读,悟诗情自己带着感情;读小组读;全班再齐读古诗第二课时 望洞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伟大
36、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4. 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 2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秋
37、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湖面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指名复述: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
38、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第三课时 忆江南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1.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三、自读词,提出疑问。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江南好,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
39、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五、总结升华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作业1.背诵古诗词三首 2.生字 3.抄写古诗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诗句的含义。2.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体会诗句中朋友的送别情、思乡情。3.朗读古诗时能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会背诵默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古诗句的含义。2.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三、教学准备1.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2.有关作者
40、作诗背景的介绍及地名的介绍。3.有关古诗的积累。4.“绿”字的典故。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朝代都有代表的文学形式,晋字、汉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等。每个领域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李白,杜甫,王维就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也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二)回忆学习方法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诗意,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学习时可以按字、词、句的顺序学习,体会时可先整体读古诗,再分析,最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三)学习送孟浩然之
41、广陵1.请你们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2.请同学们看这首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与孟浩然有关,是一首送别诗。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内容?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1)西辞:由西向东,孟浩然去的地点是扬州,时间是三月。你们知道吗,扬州是个很美的地方。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就是扬州美景第一,益洲也就是现在的成都美景第二。这么美的地方孟浩然是在什么时间去的?(三月)同学们,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说说三月份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景色?(桃花开了,柳树绿了,柳絮满天飞,远远望去就好像轻烟一样,繁花似锦,处处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播放录像(2)这么美丽的景色,李白却不能一起去,他会有什么样
42、的感受?(遗憾)心情会怎样?(很不好)(3)面对友人的离去,诗人李白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孤帆远影碧空尽(诗人一直看着小船远去,说明作者对诗人的不舍)孤帆:只有一条小船,为什么不用一帆远影碧空尽?“孤”字不仅能说明数量上的单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4)小船是在什么地方消失的?白云碧水之间。为什么小船都消失了,他已经看不见他的朋友了还不肯离去,还要注视着滚滚长江水?(不想让诗人离去)此时此刻他会想什么?(诗人凝望着天际的江流,这是只有一股汹涌的波涛奔向碧空尽处,仿佛依依不舍去追赶远行的朋友。)播放录像1(5)同学们,你们和亲人朋友有没有离别的时候,你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43、带着你们的理解。自己读读这首古诗。(6)想象你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听一听别人读的这首诗。播放录像(7)配上音乐,请你读一读。(8)齐读古诗,带着自己的体会。小结:诗歌用“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景物,加上每句的一个动词“辞”、“下”、“尽”、“流”,构成了流荡而壮美的意境,在这深远动人的意境里,诗人的深厚惜别情意与所描绘的景物交融在一起。写得豪迈飘逸,热情奔放,唱叹而不哀伤,深沉而不率真。5.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读的诗,我已经体会到了你们送朋友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深情,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们还知道那些送别诗吗?请你说一说。李白
44、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王维山中送别渭城曲阳关三叠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四)学习泊船瓜州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代诗是很有名,其实宋朝也有很多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要学的泊船瓜洲就是他的诗。2.还是请你们先看看课文的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把船停在瓜洲)你们还在哪里学过泊的意思?(枫桥夜泊)对,五年级学的枫桥夜泊。可见古诗之间是有联系的,联系所学诗文学习古诗也是一种理解古诗的好方法。3.同学们,你们知道王安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首诗吗?播放录像(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推行新政,受到他们的攻击,被迫辞职。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
45、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长江北岸的瓜洲,钟山是他第一次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居住的地方。4.作者又去做官,心情如何?从哪里感受到的?京口瓜洲,隔着长江,钟山只隔数重山。数:很多,说明远,作者觉得远吗?你从哪知道的?只:仅仅。作者觉得不远,你想想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一段很长的路,变得不远?(心情高兴),说明作者此时心情也很高兴。你读读前两句,体会作者的心情。6.这时作者看到了什么情景?春风又绿江南岸,讲解绿字。7.作者心情很好,为什么还会有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结合老师刚才介绍的作诗背景来理解。(重任宰相很高兴,但是他受到大官僚的排挤,不知道到了朝廷又会发生什么
46、事,很担心,你来想一想人在担心无奈的时候,会想到谁?家人在哪里?江南此时的景色怎么样?作者想不想留下来?他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吗?你从哪里看到的? 问号,所以作者才会有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8.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配乐朗诵。播放录像五、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虽然只学习了两首古诗,但是我们却从诗中体会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被诗人用词的精妙所深深地折服,同时又被诗中浓厚的情感所打动所感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留给后人无尽的文学财富,诗歌更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同学们能够博览群书,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把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第五篇: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
47、案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汇总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
48、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49、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指名交流,适时点拨。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五、总结
50、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六、课外拓展、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_语文园地八_2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2.在区别形近字中积累新字新词。3.读比喻句,积累名言名句。4.进行口语交际,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口语交际能力。5.练习写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6.展示科普读物,小组设计“身边的科学”手抄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7.
51、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重点难点: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2.学新字、新词、好句。3.进行口语交际。4.练习写话。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2.区别形近字,学习新字新词。 3.学习“我会读”,积累比喻句。4.读读背背,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用具: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句子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2.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3.集体汇报,教师总结。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
52、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4.扩展延伸。这是李明买的书吗( )这是李明买的书( )这就是李明买的书( )二、选选认认。1.自读字词,明确练习要求。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3.同桌交流连线原因。4.集体交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音、组词,看谁读得准,组得对。三、学习“我会读”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2.投影出示句子。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3.读其他句子
53、,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四、学习“读读背背”。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3.自由读背名言。五、作业。课外搜集名言名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 2.制作手抄报。课前准备:让学生明确课堂上要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科普手抄报,要求学生分工,抄写一些科普知识的文字或者剪一些科普图片备用,准备好彩色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科普读物、统一的手抄报用纸。2 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3.小组交流。(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建筑工地施工合同效力证明
- 建材行业库存优化策略
- 恒大养老产业招投标流程
- 职务变动团队适应指南
- 乡镇环境美化工作指南
- 合作伙伴合同签订指南
- 环保项目招投标申请表
- 环保设施承包合同
- 办公大楼车辆出入管理准则
- 市政道路标线施工合同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完整版)
- 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CJT 497-2016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伸缩装置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测试二-国开(HB)-参考资料
- 咖啡种植标准化规程
- 上海大众汽车商务礼仪培训PPT课件
- 理论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 驱动压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碑学”、“帖学”献疑.doc
- 通信综合网管技术规格书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