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课程设计手册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目录概括. . 11 设计内容及要求. .22 热力系统原理方案的确定. . .22.1 一般要求和已知条件 .32.2 热力系统原理图 .32.3 主要热参数的选择.53 热力系统热平衡计算3.1 热平衡计算方法.73.2 热平衡计算模型 .83.3 热平衡计算过程.9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174。结论. .17附录附表 1 已知条件和给定参数 . . .18 附表 2 选定的主要热参数摘要 . 19 附表 3 热平衡计算结果汇总 . .24 图 1 原理热力学图 . 25参考. 26概括压水堆核电站二次回路以朗肯循环为基础,由蒸汽发生器二次侧、
2、汽水分离再热器、汽轮机、凝汽器、凝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汽水管和水管形成的热力循环,实现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在这个设计中,热系统被绘制出来并计算了热平衡。通过列出6个蓄热器2级再热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的热平衡方程,与除氧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的热平衡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进行比较。分离中的蒸汽总量守恒,得到汽水分离的7元线性方程组、4元线性方程组和1元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和方程,抽水量和每条管线中的流量与新蒸汽/产量D s之间的数学关系,假设 e,npp QUOTE 并且可以由 QUOTE * MERGEFORMAT D s = (N e / e, npp ) 1 / ( h fh - h
3、s ) +(1+ d ) ( h s - h fw ) 来计算D s QUOTE ,由于每个点的抽水量与流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每条管道和新的蒸汽产量D s中,通过求解相同的方程组进一步得到。可以确定二回路的新蒸汽消耗总量G fh ,然后新核电站的效率 e,npp QUOTE = N e 1 / G fh ( h fh - h fw ) + d ( h s - h fw ) ,从而得到 e ,npp QUOTE 和 e,npp QUOTE 的一一对应关系, e, npp = 1 /(6.708-1.1618/ e,npp QUOTE )。选取一个比较合理的 e,npp QUOTE 作为初值进行试算
4、,得到一个 e,npp 。将计算出的核电站效率 e,npp 和最初假设的 e,npp分别代回G cd , G cd 。如果 | G cd - G cd |/ G cd 1% 不满足,则以 QUOTE * MERGEFORMAT ( e,npp + )为初值进行重试计算,返回 e, npp = 1 /(6.708-1.1618/ e ,npp QUOTE ) 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满足要求。当要求| G cd - G cd |/ G cd 0.1%,然后使用 QUOTE * MERGEFORMAT ( e,npp + ) 作为初始值从头开始返回 e, npp = 1 /(6.708-1.1618 /
5、 e,npp ) QUOTE 试算直到满足要求。当最终效率不满足时,可合理调整各设备运行参数,直至满足电厂效率。用满足要求的 e,npp QUOTE 计算各参数,制作热力学系统图。1 内容设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热系统的原理方案,并完成全功率工况下方案的热平衡计算。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二回路热系统的形式和配置;(2)根据整体需求和热约束条件确定热系统的主要热参数:(3) 根据原始计算数据,进行主热系统热平衡计算,确定计算负荷条件下的汽水流量及其参数、发电、供热和全厂热经济指标;(4)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绘制原理性热力学系统图。课程设计
6、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了解和学习核电站热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方案论证、优化原则;(2)掌握核电站主热系统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计算核电站热经济指标;(三)提高计算机制图、制表和数据处理能力;(4)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规范编写的基本原则。2 热力系统原理方案确定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送入汽轮机,带动汽轮机运转,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转,汽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机器输出的电能。电站原理热力系统展示了能量转换利用的基本过程,反映了电站动力循环中工质的基本过程,以及能量转换利用过程的完善程度。为提高热经济
7、性,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一般采用饱和蒸汽朗肯循环,包括再热循环和再生循环。2.1 一般要求和已知条件压水堆核电站采用立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采用给水回热循环和蒸汽再热循环的热力循环,额定电功率为1000MW。汽轮机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在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置外置汽水分离再热器。给水再生系统的回收阶段为7级,包括四级低压给水加热器、一级除氧器和两级高压给水加热器。 14低压给水加热器的加热蒸汽来自低压缸的抽汽,除氧器由高压缸的排汽加热,6、7高压给水加热器的加热蒸汽来自高压缸。提取蒸汽。各级加热器的排水采用逐级回流方式,即第七级加热器的排水至第六级加热器,第六级加热器的排水至除氧器,第四级
8、加热器的排水排至除氧器。至第 3 级加热器,以此类推,第 1 级加热器的排水排至冷凝器热井。汽水分离再热器包括中间分离器、第一级蒸汽再热器和第二级蒸汽再热器。中间分离器的排水排至除氧器;第一级再热器由高压缸抽汽加热,排水排至第六级高压给水加热器;第二级再热器用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新鲜蒸汽加热,排水排至第七级高压给水加热器。主给水泵由蒸汽轮机驱动,并使用来自主蒸汽管道的新鲜蒸汽。汽轮机的排汽直接排入主汽轮发电机组的凝汽器,即给水泵汽轮机和主发电汽轮机共用凝汽器。凝结水泵和循环冷却水泵均由三相交流电机驱动,正常运行时由工厂电源系统供电。2.2 热力系统原理方案2.2.1汽轮机机组压水堆核电站汽轮机一般
9、采用低参数饱和蒸汽。汽轮机由一个高压缸和2-3个低压缸组成。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有外置汽水分离器。高压缸内单位质量流量蒸汽的绝热焓降约占整个机组绝热焓降的40%,最佳分缸压力(即高压缸排气压力)为约为高压缸进口蒸汽压力的12%-14%。2.2.2蒸汽再热系统在压水堆核电站中,通常在主汽轮机的高低压缸之间安装汽水分离再热器,对高压汽缸的排汽进行除湿加热,使进入低压汽缸的汽达到过热状态,从而提高低压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安全经济。汽水分离再热器由一级分离器和二级再热器组成。第一级再热器由高压汽缸抽汽加热,第二级再热器由蒸汽发生器的新鲜蒸汽加热。中间分离器的排水排至除氧器,一级和二级再热器的排水分别排至
10、不同的高压给水加热器。2.2.3水加热系统供水及热回收系统由蓄热式加热器、蓄热式抽汽管道、冷凝水供水管道、排水管道组成。蓄热式加热器根据蒸汽-水介质的传热方式分为混合式加热器和表面式加热器。其中,高压、低压给水加热器一般采用表面换热器,除氧器为混合式加热器。高压给水加热器由主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加热,除氧器由高压缸的排汽加热,低压给水加热器由抽汽加热来自主汽轮机的低压汽缸。高压给水加热器的排水可分阶段返回除氧器,低压给水加热器的排水可分阶段返回冷凝器。给水再生系统的三个基本参数是给水再生阶段、给水温度和各阶段的焓分布。在选择回水级数时,应考虑每增加一级加热器会增加设备投资成本,增加的成本应由核电
11、站热经济性的提高来弥补;同时,尽量避免热系统过于复杂,无法保证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小机组的再生阶段一般为1-3,大机组的再生阶段一般为7-9。热除氧器通常用于压水反应堆核电站中,以对给水进行脱氧。从其工作原理来看,除氧器是一种混合加热器。低压给水加热器的给水由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在除氧器内除氧器工作压力下加热至饱和温度,脱氧后的饱和水然后由给水泵输送到高压给水加热器,在那里被送到高压给水加热器。加热到规定的给水温度后,送入蒸汽发生器。大型核电机组一般采用蒸汽驱动的给水泵,能很好地适应机组的变负荷运行。给水泵可由蒸汽发生器的新鲜蒸汽、汽轮机高压缸的抽汽或汽水分离再热器出口的热再热蒸汽驱动。汽
12、轮机,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给水泵汽轮机排出的蒸汽直接排放到主汽轮发电机组的冷凝器中。2.3 主要热参数的选择2.3.1一回路冷却液参数选择从提高核电站热效率的角度来看,提高一回路一回路冷却剂的工作压力是有利的。但是,工作压力提高后,相应的主要设备的压力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都增加了,进而影响到核电站的经济性。综合考虑,设计时压水堆核电站主回路系统的工作压力为15.5MPa,对应的饱和温度为344.76.为了保证压水反应堆的安全,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热安全标准,其中之一是堆芯不能发生水力不稳定,因此选择反应堆出口冷却剂的欠饱和度为162.3.2二回路工作液的参数选择二回路系统参数包括蒸汽发
13、生器出口蒸汽温度和压力(初汽参数)、冷凝器运行压力(终汽参数)、蒸汽再热温度、给水温度和焓分布。(1)初始蒸汽参数的选择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系统一般采用饱和蒸汽,初始蒸汽温度和初始蒸汽压力一一对应。根据朗肯循环的基本原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蒸汽的初始温度可以提高循环的热效率。目前,二回路蒸汽参数已提高到5.0-7.0Mp 。为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保证安全,二回路蒸汽参数选择为6.0 MPa。(2)终汽参数的选择当热力循环和初始蒸汽参数确定后,降低汽轮机组排汽压力有利于提高循环的热效率。但是,降低终汽参数受到循环冷却水温度Tsw,1、循环冷却水温升Tsw和冷凝器端差t的限制。除了对热经济
14、性的影响外,终汽参数对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长度和排汽口尺寸也有重要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南方地区的循环冷却水温度24选择为水温为36当冷凝水的温度选择为36(3)中间再加热参数的选择蒸汽再热循环的最佳再热压力取决于初、终蒸汽参数、中间再热前后的汽轮机效率、中间再热后的温度、中间再热加热蒸汽的压力和给水再热温度。高压缸的排气压力选择为高压缸进气压力的13%。高压缸排出的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经分离器除湿后,进入第一级再热器和第二级再热器加热。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的总压降是高压气缸排气。蒸汽压力的 7%。两级再热器加热后的蒸汽温度接近新鲜蒸汽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二段蒸汽再热器出口的热再热蒸汽(
15、过热蒸汽)的温度比用于加热的新鲜蒸汽温度低13-15%。 左右,可取14蒸汽再热压力的选择应控制高、低压缸排汽的湿度在14%以内,据此确定中间分离器入口压力(相当于高压缸排汽压力)和低压缸可以选择排气压力。(4)水加热参数的选择给水的焓升分布:多级蓄热式热量分配采用汽轮机设计中常用的平均分配方式,即给水加热器各级的给水焓升相等。每级加热器的给水焓升为107.978kj/kg。采用平均分布法时,首先确定每级加热器的理论给水焓为132.863 kj/kg,蒸汽发生器的最佳给水比焓为1080.866 kj/kg。根据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压力和给水的最佳比焓,确定最佳给水温度,并按一定的关系确定实际给水温
16、度。再次,通过等焓升分布的方法确定每级加热器给水的实际焓升为107.978 kj/kg。选择除氧器的工作压力,除氧器的工作压力应略低于高压缸的排气压力。然后分别对高压给水加热器和低压给水加热器进行第二焓升分布。对于高压给水加热器,每级给水焓升为108.103 /kg。对于低压给水加热器(包括除氧器),每级给水焓升为107.49 kj/kg。给水加热系统压力选择:除氧器工作压力应略低于高压缸排气压力,除氧器出口水温应等于除氧器工作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一般情况下,凝结水泵出口压力为除氧器工作压力的3-3.2倍,取3.1。一般情况下,给水泵出口压力为蒸汽发生器二次侧蒸汽压力的1.15-1.25倍,取
17、1.2。抽汽参数的选择:给水加热器蒸汽侧出口排水温度(饱和温度)与给水侧出口温度之差称为上端差(出口端差)。高压给水加热器的出口端采用差动3式,低压给水加热器的出口端采用差动式2对于每一级给水加热器,可根据给水温度和出口端之间的差值确定加热的抽汽温度。由于抽气一般为饱和蒸汽,抽汽压力可由抽汽温度确定(考虑再生抽汽压力损失)。3 热力系统热平衡计算3.1 热平衡计算方法机组原理热系统计算采用常规计算方法中的级数法,冷凝机组采用“从高到低”的计算顺序,即从加热器开始计算最高抽汽压力,然后对抽汽一一计算。最低压力的加热器。这种计算的优点是每个方程中只出现一个未知的Ds,适合手工计算,易于编程。热力计
18、算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公式是热平衡方程、质量平衡方程和汽轮机功率方程。3.2 热平衡计算模型热计算的一般流程如下:3.3 热平衡计算过程第一步:计算给水泵汽轮机的蒸汽消耗量:给水泵汽轮机蒸汽为新蒸汽,排汽参数与高压缸排汽相等;给水泵有效输出功率N fwp = 1000G fw H fwp / fw kW给水泵理论功率 fwp,t QUOTE = N fwp / fwp,p fwp,ti fwp,tm fwp,tg给水泵扬程H fwp =6.4434MPa则其蒸汽消耗量G s,fwp =N fwp / fwp,p fwp,ti fwp,tm fwp,tg H a , fwp,p 透平给水泵组的泵效,
19、取0.58; fwp,ti , fwp,tm , fwp,tg 给水泵组的汽轮机效率、机械效率和减速机效率,分别取0.80、0.90和0.98;H a为高压缸进出口的焓降,为297.01/kg替换数的值为G fwp,s =0.059245D s第2步:汽水分离器中蒸汽的守恒方程: G 0 =G d (X rh1,i -X h,z )/ X rh1,iG d X h,z =(G d -G 0 ) X rh1,i . 1* 求 G 0 =G d (X rh1,i - X h,z )/ X rh1,i ,代入X rh1,i =0.995 和X h,z QUOTE =0.8632 成G 0 QUOTE
20、 =0.13246G d QUOTE 7级回热器的热平衡方程:G es,7 ( he es,7 -h ew,7 ) +G a (h a -h ew,7 ) h =(1+ d) D s h fw . . 2*6级蓄热器的塔热平衡方程:G es,6 ( h es,7 -h ew,6 ) +G b (h b -h ew,6 ) + G es,7 (h ew,7 -h ew,6 ) h=( 1+ d ) D s h fw.3*除氧塔热平衡方程: (G es,7 +G es,6 +G a +G b )h ew,6 +G cd +h lfwi +G 0 h Go +G c h c = ( 1+ d ) D
21、 s h lfwi,5 .4*除氧塔的质量守恒平衡方程:G cd +G a +G b +G C +G 0 +G es,7 +G es,6 = (1+ d ) D s .5 *汽水分离再热器一级再热器热平衡方程(G d -G 0 ) h =G b (h b -h b ) h . 6*汽水分离再热器一级再热器热平衡方程(G d -G 0 ) h=G a (h a -h a ) h .7*新蒸汽产量等于总气体消耗量:D s = Ge es,7 +G es ,6 +G a +G b +G C +G d +G fwp,s . 8*在:ha 为第二段再热器加热蒸汽的疏水比焓; QUOTE Ga质量流量,k
22、g/ s QUOTE G b从高压缸中抽出的再加热蒸汽质量,kg/sG c QUOTE QUOTE 高压缸排气至除氧器,kg/sG d QUOTE QUOTE 从高压气缸排气到低压气缸的质量流量,kg/sG 0 QUOTE 为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质量流量,kg/sh b QUOTE 为第一级再热器加热蒸汽的比疏水焓,kJ/kgha 为第二段再热器加热蒸汽的比疏水 QUOTE 焓,kJ/kgh G0 是汽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水的比焓,kJ/kgh c 、h d为高压气缸排气比焓,kJ/kgh为再热器的平均焓升,kJ/kg同时结合以上 7 个方程,代入相关值可得:G a QUOTE =0.0448 D
23、 s ;G b QUOTE =0.0429 D s QUOTE ;G c QUOTE =0.0273 D s QUOTE ;G d QUOTE =0.7125 D s QUOTE ;G es,6 QUOTE =0.0556 D s QUOTE ;G es,7 QUOTE =0.0577 D s QUOTE ;G cd QUOTE =0.6878 D s QUOTE 第三步:G es, 3 ( he es,3 -h ew,3 ) + G es,4 ( he ew,4 -h ew,3 ) h = G cd h fw h= G cd h fw4级再生器的塔热平衡方程:G es,4 ( he es,4
24、 -h ew,4 ) h = G cd h fw .9*三级蓄热器的塔热平衡方程:G es, 3 ( he es,3 -h ew,3 ) + G es,4 ( he ew,4 -h ew,3 ) h = G cd h fw . .10*两级蓄热器的塔热平衡方程:G es, 2 ( he es, 2 -h ew, 2 ) +( G es,4 + G es, 3 ) ( he ew,3 -h ew,2 ) h = G cd h fw . .11*一级回热器的热平衡方程为:G是, 1 ( he is,1 -he ew,1 ) +( Ge是, 1 + Ge是, 2 + Ge是, 3 + Ge是,4 )
25、 ( he ew ,2 -h ew,1 ) h= G cd h fw .12*同时将 9*12* 方程组合并代入相关值可得:G es, 1 QUOTE =0.0428 G cd QUOTE ;G es, 2 QUOTE =0.0445 G cd QUOTE ;G es, 3 QUOTE =0.0463 G cd QUOTE ;G es,4 QUOTE =0.0501 G cd QUOTE G cd QUOTE =0.6878 D s QUOTE G es, 1 QUOTE =0.02944 QUOTE D s ;G es, 2 QUOTE =0.03061 QUOTE D s ;G es, 3
26、 QUOTE =0.03185 QUOTE D s ;G es, 4 QUOTE =0.03446 D s第四步:计算汽轮发电机组的耗汽量:根据N t,i =G t,s (h 0 -h es,1 )+(G t,s +G es,1 )(h es,1 -h es,2 )+(G t, s -)(h es,z -h z ). 13*可得: N t,i =G t,s (h 0 -h b )+(G t,s -G b )(h b -h es,7 )+(G t,s -G b - G es , 7 ) ( h b -h es,7 ) +(G t,s -G b - G es, 7 - G es, 6 ) ( h
27、ew,6 -h h,z ) +G d (h h, z -h es,4 )+(G d -G es,4 )(h es,4 -h es,3 )+(G d -G es,4 -G es,3 )(h es,3 -h es,2 )+(G d -G es,4 -G es,3 -G es,2 )(h es,2 -h es,1 )+(G d -G es,4 -G es,3 - G es,2 -G es,1 )(h es,1 h z ).14*有N t,i =N e / m ge . .15*在: QUOTE h 0 、 h z 分别为汽轮机进出口蒸汽比焓,kJ/kg ; QUOTE h es, i 汽轮机第i级抽
28、汽点蒸汽比焓,kJ/kg ;G es,i QUOTE 汽轮机第i级抽汽点抽汽量,kg /s ;G t,s QUOTE 汽轮机总耗汽量,kg/ s ;同时使用 14*、15* 公式并替换值:G t,s =3555.552-1.26585 D s .16*第五步:确定二回路系统的总新鲜蒸汽消耗量:G fh QUOTE = QUOTE = G a + G t,s + G fwp,sG a , G t,s , G fwp,s代入上式G fh =3555.552-1.1618 D s .17*第 6 步:核电站热效率计算根据第五步计算出的新蒸汽消耗量,计算 QUOTE 反应堆的热功率,将G fh代入下式
29、: Q R =G fh ( h fh -h fw ) + d G fh ( h s -h fw ) / 1可以得到: Q R =1886.627(3555.552-1.1618D s ) .18*然后可以计算出核电站的效率为: e,npp =N e / Q R =1 0 6 /1886.627(3555.552-1.1618 D s )设D s =QR 1 / ( h fh - h s ) + (1+ d ) ( h s - h fw ) =530.05/ e ,npp替换e , npp 得到: e,npp = 1/ ( 6.708-1.1618/ e,npp ) . .19*计算的核电厂效率
30、 e,npp 和初始假设的 e,npp分别返回D s , D s G cd QUOTE =0.6878 D s QUOTE =364.568/ e,npp ; . .20*G cd = 0.6878 QUOTE D s =364.568/ e,npp . .21*然后比较G cd和G cd ,如果 | G cd - G cd |/ G cd 1% ,用( e, npp +0.0005) 计算初始值,返回19*公式迭代直到满 | G cd - G cd |/ G cd 1%.22*满足要求后 | G cd - G cd |/ G cd 0.1%,则以( e, npp +0.0005)为初始值,返
31、回19*公式计算,再通过19*公式、20*公式、21*公式、22*公式计算,并满足 22* 公式和 23* 公式。 e,npp 是最终的核电站效率。如果对最终的核电厂效率不满意,可以合理调整各设备的运行参数,然后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计算,直到电厂效率满意为止。3.4 计算结果与分析程序:#include#include主函数()使用命名空间标准;双 npp1,npp2,Qr,Gshp,Gslp,Gsrh2,Gsrh1,Gsdea,Gd,Gfw,Ds,rate1,rate2,Ges1,Ges2,Ges3,Ges4,Ges6,Ges7,Gsfwp,Gcd,Gcd2,Ga,Gb,Gc ;npp1=0.3
32、;做做npp1=npp1+0.0005;npp2=1/(6.708-1.1618/npp1);Ds=530.05/npp1;Gsrh2=0.0448*Ds;Gsrh1=0.0429*Ds;Gsfwp=0.05924*Ds;Qr=1000000/npp1;Gshp=0.896*Ds;Gslp=0.7125*Ds;Gsdea=0.0273*Ds;Gd=0.7125*Ds;Gcd=0.6878*Ds;Gcd2=364.568/npp1;Gfw=1.0105*Ds;Ges1=0.02944*Ds;Ges2=0.03061*Ds;Ges3=0.03185*Ds;Ges4=0.03446*Ds;Ges6=
33、0.0556*Ds;Ges7=0.0577*Ds;Ds=532.71/npp1;Ga=0.0448*Ds;Gb=0.0429*Ds;Gc=0.0273*Ds;rate2=fabs(Gcd-Gcd2)/Gcd);速率1=晶圆厂(npp2-npp1);while(rate20.01);速率1=晶圆厂(npp2-npp1);coutnpp1:npp1endlnpp2:npp2endl嘎:嘎endl国标:国标endlGc:GcendlGd:GdendlGes6:Ges6endlGes7:Ges7endlGcd:GcdendlDs:DsendlGes1:Ges1endlGes2:Ges2endlGes3
34、:Ges3endlGes4:Ges4endlQrQrendlDsDsendlGshp:GshpendlGslp:GslpendlGsrh1:Gsrh1endlGsrh2:Gsrh2endlGsdea:GsdeaendlGsfwp:GsfwpendlGfw:Gfw0.001);返回0;结果如下:npp1=0.322588Qr=3105.59Ds=1646.38Gshp=1474.92gslp=1172.86Gsrh1=70.6185Gsrh2 =73.7461Gsdea=44.939gsfwp=97.516GFW=1663.4Ges1=48.4617Ges2=50.3877Ges3=52.428
35、9Ges4=56.7252Ges6=91.5242Ges7=94.981结果分析:本设计中的参数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的,接近压水堆核电站的真实参数。热效率为32.22588%,接近在役核电站。另外,本设计方案采用单变量循环,因此本方案提供的算法可以通过编程或简单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工作量不会太大。4。结论本课程设计是完成核电站及设备、电厂汽轮机等课程后的综合培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过程值、热计算、编程、绘图等,但在导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交流下,最终完成了课程设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拓展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了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热
36、系统制定和热平衡计算的方法和基本步骤;我的操作、CAD制图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如C语言编程、MATLAB求解多元方程等;增强了我的工程概念;培养了我对工程技术问题认真、认真、负责的态度。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这门课让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我以后参与工程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附表 1 已知条件和给定参数序列号项目象征单元范围或值1核电站输出氖_兆瓦给定, 10002一次回路能量利用系数10.9953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干燥度x fh%给定, 0.254蒸汽发生器排污率d1.05%5高压缸效率你好%82.076低压缸效率我,我%83.597汽轮机机械效率米0.9858发电机效
37、率葛0.9859新蒸汽压力损失pfh _兆帕p fh 5 % p fh10再热蒸汽压力损失p rh兆帕p rh = (3%+2%+2%) p hz11再生抽汽压力损失p e, j兆帕p e, j 3.5 % p e , j12低压缸排气压力损失光盘_千帕5%13高压给水加热器出口端差h,uC314低压给水加热器出口端差鲁C215加热器效率H0.9816进料泵效率fwp,p0.5817给水泵涡轮效率fwp,ti0.8018给水泵涡轮机械效率fwp,tm0.9019给水泵涡轮减速机效率fwp,tg0.9820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T sw,1C24附表2 确定的主要热参数汇总表序列号项目象征单元计算公
38、式或来源数值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工作压力电脑_兆帕已选择, 151615.52冷却液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Tc ,sC检查水和水蒸气表以确定344.7643反应堆出口冷却剂过冷T子C已选择, 1520164反应堆出口冷却剂温度T公司CT co T c,s T sub328.7645反应堆进出口处冷却剂的温升Tc _C选择, 3040356反应堆入口冷却剂温度Tci_ _CT ci T co T c295.7647蒸汽发生器饱和蒸汽压力ps _兆帕选择, 5.07.06.08蒸汽发生器饱和蒸汽温度时间_C对应于p s 的饱和温度275.599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对数平均温差时间_CT co T ci时
39、间_T co T slnT ci T s32.610冷凝器内循环冷却水温升开关量C已选择, 68711冷凝器传热端差吨C选择, 310512冷凝器冷凝水饱和温度光盘_CT cd T sw,1 T sw T3613冷凝器工作压力光盘_千帕对应于T cd的饱和压力5.9474714高压缸进口蒸汽压力ph ,i兆帕p h,i p fh p fh新蒸汽压力损失 5%5.715高压缸进口蒸汽干燥度xh ,i%压力变化导致干燥度降低99.55416高压缸排气压力ph, z兆帕取入口蒸汽压力的 13%0.74117高压缸排汽干燥度xh, z%按效率等计算。86.3218汽水分离器进口蒸汽压力psp ,我兆帕
40、等于高压缸排气压力0.74119汽水分离器进汽干度xsp ,我%相当于高压缸排气干燥度86.32第一级再热器20再热蒸汽入口压力p rh1,i兆帕考虑 3% 的压力损失0.71877二十一再热蒸汽入口干燥度x rh1,i%选择99.5二十二加热蒸汽入口压力p rh1,hs兆帕选择2.7523加热蒸汽入口干燥度xrh1 ,hs%按效率等计算。91.20第二级再热器24再热蒸汽入口压力p rh2,i兆帕考虑 2.0% 的压力损失0.7039525再热蒸汽入口温度T rh2,iC平均焓升计算209.526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 rh2,z兆帕考虑 2.0% 的压力损失0.6891327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
41、 rh2,zC275.55-14=261.5261.528加热蒸汽入口压力p rh2,hs兆帕考虑新鲜蒸汽 5% 的压力损失5.729加热蒸汽入口干燥度xrh2 ,hs%通过(P,H)检查水蒸气表99.55低压缸30进口蒸汽压力pl ,i兆帕第二级再热器再热蒸汽出口压力0.6891331进口蒸汽温度Tl ,iC第二级再热器再热蒸汽出口温度261.532排气压力pl ,z兆帕冷凝器压力和排气压力损失之和0.0062633排气干燥度x l,z%根据低压缸的效率等计算。90.4134再生阶段Z选择735低压给水加热器系列兹升选择436高压给水加热器系列恩_选择237第一次回水分配高频_千焦/公斤h
42、fw h cd高频_Z107.978二次回水分配38高压加热器给水焓h fw, h千焦/公斤h fw h dea,oh fw, h恩_108.10339低给水焓升除氧器h fw, l千焦/公斤h dea,哦cdh fw, lZ l 1107.49240低压加热器给水参数第一阶段进水比焓h lfwi, 1千焦/公斤冷凝器中的饱和水焓150.82阶段2入口进水比焓h lfwi, 2千焦/公斤h lfwi, 2 h lfwo, 1258.798阶段3入口进水比焓h lfwi, 3千焦/公斤h lfwi, 3 h lfwo, 2366.776阶段4进水比焓h lfwi, 4千焦/公斤h lfwi, 4
43、 h lfwo, 3474.754第一阶段出口给水比焓h lfwo, 1千焦/公斤h lfwo, 1 h lfwi, 1 h fw, l258.798阶段2出口给水比焓h lfwo, 2千焦/公斤h lfwo, 2 h lfwi, 2 h fw, l366.776第三级出口给水比焓h lfwo, 3千焦/公斤h lfwo, 3 h lfwi, 3 h fw, l474.7544级出口给水比焓h lfwo, 4千焦/公斤h lfwo, 4 h lfwi, 4 h fw, l582.732第一阶段进水温度T lfwi, 1C按p cwp , h lfwi , j查看水汽表362级进水温度T lfwi, 2Cp cwp在脱氧时需要3.1倍的压力61.413级进水温度T lfwi, 3C87.204级进水温度T lfwi, 4C112.83第一阶段出口给水温度T lfwo, 1C按p cwp , h l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集滤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中国兰花香礼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9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北师大版选修4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14秦始皇本纪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章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第一节俄国社会呼唤改革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 康保县聚恒矿业有限公司孔督沟萤石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
- 中国旅行箱包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医用臭氧治疗仪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纸质淇淋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大渡口区半导体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民间曲艺戏曲课件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 关于对项目管理的奖惩制度
- A320主起落架收放原理分析及运动仿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