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中石兽同步练习题一、基础精炼 1.下面词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河干(gn) 棹(zo) 曳(y)B.木杮(s) 湮(yn) 圮(p)C.坎穴(xu) 据理臆(y)断D.欤(y) 啮(ni) 铁钯(p)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 阅:经过,经历(2)棹数小舟 ,曳铁钯 棹:划(船) 曳:拖(3)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研究,探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果/得于/数里外4理解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含义。(1)

2、闻之笑曰 代词,这件事(2)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代石兽(3)至石之半 助词,的(4)其反激之力 助词,的(5)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代讲学家的话5.下面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A.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B.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C.尔辈不能究物理.D.是非木杮6.古诗文默写(1)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木兰诗)(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杜牧泊秦淮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5)赵师秀约客中表达诗人候客时失望焦躁情绪的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6)

3、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课内精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

4、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7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示例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8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示例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

5、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9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三、古诗文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

6、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0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答案】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起来十分壮观。每当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 11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站得高,看的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四、课外文言文拓展。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史。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

7、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注 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使:假使。赵:赵国。易置:撤换。绝:断绝。坑(kng):活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括母问奢其故()(2)悉更约束()(3)佯败走()(4)数十万之众遂降秦()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将白起闻之 一老河兵闻之B然不谓善 其人舍然大喜C以天下莫能当 蒙辞以军中多务D而括易言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_ (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_15阅读文章,你认为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_16阅读本文,你认为赵括的“谈兵”与讲学者的话有什么相同点?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_参考答案:12(1)原因(2)全,都(3)逃走(4)于是,就13解析 AA项,均是代词,代事。B项,连词,表转折,可是;助词,的样子。C项,动词,认为;介词,拿,用。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14(1)(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并不说(他)好。(2)假使一定要他担任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15赵奢是一个熟知用兵之道,了解儿子并能做出客观评价,有远见的人。16相同点:赵括的“谈兵”与讲学者的话都脱离实际,只知道纸上谈兵。启发:实践出真知。【参考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假使一定要他担任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赵括代替了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