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课件_第1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课件_第2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课件_第3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课件_第4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片欣赏 情境进入写作也像摄影一样,也是表现生活,因此,也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面对丰富的材料,选准了角度,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新颖别致,集中紧凑;如果选择不准角度,写起来就会别别扭扭,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松散,结构不紧凑,更有甚者,前后根本就不连贯。可见,选择角度很重要,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同一座庐山,由于选取的地点不同,突出的重点不同,选择拍摄的角度不同,呈献给大家的是精彩纷呈的各种景象。摄影家总是要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立脚点,从最佳角度表现对象。记叙要选好角度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记叙文是通过对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

2、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记叙的角度大致有哪几种情况?信息筛选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的记叙第二人称的记叙第三人称的记叙 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讨论: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合作探究我是一根针,长征路上,老班长把我变成了鱼钩。我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从他的手中,到一双双手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悲喜。“活下去”。走完那段路,我不再是普通的鱼钩,我和那段长征路,在这里,在每个人心中代代传颂。历史不仅只被陈列,精神应该数代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金色的鱼钩广告)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

3、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合作探究一主题 都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红军的精神应该代代传承。广告 我是鱼钩,是写作的主体。同时,我作为事件的见证者,把老班长和其他的感人事例连接在一起,从更广的角度表现了红军精神。课文 我是一个红军战士,是故事里的一个重要人物,从亲历者角度把老班长接受任务、护送病号、壮烈牺牲等经历呈现给读者,真实感人。课文着重突出以老班长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广告侧重突出这种精神的传承。写作的意图影响叙述人称的选择。八十年岁月轮

4、转,只有物件能见证无数动人的事迹,能更广阔的表现人事,叙述人称的选择还要从材料处理角度去考虑。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就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叙述事件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己中的“我”,祝福中的“我”。2、“我”是文章的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有限视角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作过程中却用“我”来表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

5、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的罪恶。4、“我”是叙述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如孔乙己中的“我”。 鲁迅先生没有平铺直叙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和不幸遭遇,而是借助于一个酒店学徒的回忆,即“我”在酒店的所见所闻来表现,这可以说是一个特定的角度,可以使场景高度集中,情节高度凝练,因为记忆中最深的东西,自然是人物几个最突出的片断,而正是“我”的穿针引线,才使零散的材料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记叙中一旦选准了角度,那些零散的材料,似乎就能自动地各就各位。第一人称的记叙有什么妙处和不足呢?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

6、“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这一切,在另一个和她同等的妇人心上,也许是不会注意的,然而她却因此伤心,又因此懊恼,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佣人的样子,使她产生了种种忧苦的遗憾和胡思乱想。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 项链合作探究二比较阅读鲁迅藤野

7、先生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修祥明小站歌声孩子们怎会知道,她不是去结婚。天前,她去县城体检,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时间了。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他人他事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在叙述过程中,不受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写作比较自由、灵活,能够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不足之处则

8、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全知视角/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的记叙 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存在争议 作为记叙的第二人称,在写作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虽然在记叙中有时也出现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但这只是“称代人称”,和“记叙人称”不是一个概念。看一篇文章的记叙人称,主要应从作者记叙时的立足点、观察点着眼,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不能做叙述者,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者的对象。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在行文中有时用“你”“你们”“朋友”等来呼唤读者,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

9、。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陈述者。第二人称就是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是在写作中如同和对方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但也正因为如此,记叙中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性的散文。当然,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在文章中,无论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记叙,还是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都要特别注意人称的统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最好采用一种记叙的人称,否则会因不断变换观察点、立足点而使记叙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当然,提倡记叙人

10、称的统一,并不是绝对排斥同一片文章中的人称转换,有些文章,为了避免第一人称的局限,有时将记叙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起来使用。不过这种交替不能过于频繁,在人称转换处,必须交待清楚。特别提醒祝福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把祥林嫂两次来鲁镇并在除夕夜悲惨的死去的故事告诉读者。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人称,但中间还改换成第三人称,借卫老婆子介绍,把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帮佣,被婆家抢走,改嫁贺老六,儿子被狼叼走等事用回忆倒叙陈述出来。“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这句话成为叙事承转的明显标志,条理清晰。一篇文章不排斥人称的变换使用,但要注意:1、不得频繁更换;2、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随意打断叙述的线索。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或者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种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且贯穿文章始终,做到前后人称的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比较乱,就会条理不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