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第1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第2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第3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第4页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遗传物质DNA、RNA转化侵染第1页 1865年,孟德尔:发觉遗传两大基本定律。 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1875年,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观察 19,萨顿等:发觉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 关系,提出遗传染色体学说。 19,摩尔根:首次发觉遗传染色体学说 试验证据。科学史背景第2页染色体化学组成第3页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特点”DNA蛋白质1、能够自我复制分子2、数量在前后代 保持稳定3、结构含有相正确稳定性4、结构变异会造成生物变异一、DNA是遗传物质间接证据所谓“直接证据,就是经过科学试验结果得出证实。 二、DNA是遗传物质直接证据?第4页1、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2、体内)1928年,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试验 S型菌中“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引发 R型菌稳定遗传变异。【试验结论】糖荚膜有毒性无荚膜无毒性第5页 “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是细胞中“那种化学成份”呢?试验应该怎样进行下去? 艾弗里第6页1944年,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试验 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而蛋白 质与多糖不是。【试验结论】补充研究:转化效率DNA纯度(1949年,99.98%)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体外)第7页小资料:转化到底是怎样发生?转化:细菌细胞摄取周围游离外源DNA片段,经过同源区段交换而实现基因重组过程。第8页 1.以下试验中能造成小鼠死亡是 A. (S菌DN

3、A+DNA酶)+R菌注射小鼠 B. (R菌DNA+DNA酶)+S菌注射小鼠 C. R菌+DNA酶+加热后冷却+S菌DNA 注射小鼠 D. S菌+DNA酶+加热后冷却+R菌DNA 注射小鼠第9页艾弗里提取DNA中还含有少许蛋白质(最少含0.02)。为了防止蛋白质和DNA相互干扰,有没有更加好生物试验材料?第10页 1.试验材料:T2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 第11页(放射性同位素标识法) 2. 试验方法和步骤T2噬菌体蛋白质组成元素:C、H、O、N、 PC、H、O、N 、S(标识32p)(标识35s )T2噬菌体DNA组成元素:1、怎样标识才能做到分别标识DNA和蛋白质。2、放射性同位素标

4、识普通用来做什么?(示踪 )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噬菌体寄主细胞(有没有标识)处理方法结果1放射性区域结果2 子代放射性结论论断35S标识大肠杆菌(无标识)1、共培养,2、离心3、放射性检测上清;子代无放射性 蛋白质外壳没有侵入到菌体内, DNA进入菌体并能够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2P标识大肠杆菌(无标识)1、共培养,2、离心3、放射性检测沉淀;菌体裂解后放出含放射性子代第16页噬菌体寄主细胞处理方法结果1放射性区域结果2 子代放射性结论论断35S标识大肠杆菌(无标识)1、共培养,2、离心3、放射性检测上清;子代无放射性 蛋白质外壳没有侵入到菌体

5、内, DNA进入菌体并能够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2P标识大肠杆菌(无标识)1、共培养,2、离心3、放射性检测沉淀;菌体裂解后放出含放射性子代第17页电子显微镜下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细菌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菌体外,而DNA注入了菌体内,指导子代病毒合成。第18页1952年,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第一组第二组如何标记, 何种细菌?搅拌目?何时检测?结果怎样?结论如何?仅做一组实验 能说明DNA是 遗传物质吗?第19页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搅拌不充分对试验影响是:_侵染时间过短对试验影响是:_侵染时间过长对试验影响是:_沉淀中能检测到35

6、S悬浮液中能检测到32P悬浮液中能检测到32P第20页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本身遗传物质作用下,利用细菌各种资源大量增殖。 若一个含32PT2噬菌体侵染含35S细菌,子代噬菌体含标识情况是_。全部含35S,多数不含32P,少数含32P(32P/31P)。第21页 只用15N进行噬菌体标识呢? 2.用35S、32P同时标识噬菌体,侵染未经任何标识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离心,能够检测到放射性区域是 A. 上清 B. 沉淀 C. 上清和沉淀 D. 上清和沉淀都检测不到第22页艾弗里赫尔希格里菲思斯坦利第23页 1865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概 念。 19,柯伦斯等:再发觉孟德尔定律。 19,萨顿等:提出遗传染色体学说。 19,摩尔根:首次发觉遗传染色体学说试验证据。 1928年,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试验。 1944年,艾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