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第1页
08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第2页
08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第3页
08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第4页
08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农业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效,面临的困境,以及主要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难点】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结构框架第一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第二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第三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对策(一)农业生产显著提高粮、棉、油主要农产品供给显著提高:2009年全年粮食产量10,60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连续6年增产,比1978年增长65%左

2、右;棉花产量710万吨,增长2.5倍;油料产量3,049万吨,增长4倍;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增长5倍;水产品总产量5,120万吨,增长9倍。 其中,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多年居世界第一,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即种植业,种植业即粮食的”的状况。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种植业由1978年的80%下降为50%,下降了30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3.4%、15%和1.6%变为3.5%、30%和9%。 种植业内部:粮食、经

3、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比由1978年的80.49.610转变为2007年的68.926.654.45,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94.2%下降到2007年的62.45%;牛羊肉则上升到14.51%;禽肉等也占到了23%。禽蛋、牛奶等的产量快速增长,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人均纯收入(元)23662476262229363255358741404761增长幅度(%)4.24.84.3

4、6.86.27.49.58.0表1 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四)农村民生得到改善硬件建设上:水电路气房(农民的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民住宅建设);软件建设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国家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增长20多倍,其中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1978年的76.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04.28亿元,增长5.6倍。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我国农村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9.6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13.44万公里。2007年,乡

5、村办水电站发电能力1367万千瓦,是1978年的6倍;农村用电量5510亿千瓦小时,是1978年的21.8倍。2007年,通邮的行政村比重已达98.4%,比1983年提高1.9个百分点。社会事业发展:1.5亿农村两免学生;7.3亿新农合;3566万低保等。(五)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基本经营制度:废除公社制,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市场制度:全面放开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基本建立了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农业支持制度: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建立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城乡统筹制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着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第二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

6、展面临的困境(一)内部因素农业资源环境恶化人均耕地有限,有的不足1亩,甚至低于生存性的0.8亩世界警戒线;不仅如此,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年减少400500万亩,即年下降0.3%的耕地。水资源短缺,30%的水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27-35%,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足 1%,每 6000亩耕地才有1名科技人员,每200万亩草原才有1 名牧业技术人员。产量偏好型的农业技术进步取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业组织制度残缺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制度存在缺陷农民自组

7、织化程度低土地制度不健全产权残缺承包固化经营分散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目前,4.9亿农民中,文盲7.5%,小学29%,初中50%,高中及以上仅有13%。农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转移到非农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分别为23.5%、62.9%、10.2%,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总量的12.7%。这样的基础文化教育程度决定了农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不仅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影响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给城市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农业结构与农产品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结构与现代市场经济不适应生产结构单一加工增殖程度低流通服务水平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营养价值与人们生活

8、和消费水平不相适应散耕、散养带来的质量控制困难,农药残留超标(二)外部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偏向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城乡分割的户籍、就业、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阶段,城市居民大多数实现了小康,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水平较高,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用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这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但对农民来说却是件严峻的事情,因为城镇居民的收入虽然在提高,但用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比重却在迅速下降,这使得扩大农产品市场变得相对困难。严重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因素一是由于消费农产品的城镇居民群体比重太小,没有改变多数

9、人生产和提供农产品、少数人购买和消费农产品这个局面,农业生产一发展,农产品市场就饱和二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不足,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发挥不充分,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就缺乏条件,农民就转移不出去。而50%的农民只创造15%的GDP,或者说50%的农民只分享15%的社会财富,农民注定是穷的。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因素这是一个以资本和技术更多地替代劳动的阶段,这种替代首先传导给城市职工下岗职工增多,再次传导给农村劳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创业形成压力。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现象在乡镇企业中同样发生,就业增加困难。目前,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仅相当于1995年的水平。加入WTO产生的影响一是以粮棉生产为收入主

10、要来源的农民受到直接影响,而有价格优势但缺乏质量优势的畜牧、蔬菜园艺业,短期内难以扩大市场份额,难以增加收入二是国内农技推广、贮运流通、信息金融等服务领域逐步开放,加上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型乡镇企业受到冲击,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虽然城市等其他行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但由于城市职工就业压力本来就大,农民则较难从中获得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提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指出“统筹发展”的思想,并就城乡统筹进一步阐述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1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统筹城乡为五统筹之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第三节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对策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

12、“五统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此外,2004年以来的连续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思想加以提出并落实到政府具体工作之中。统筹城乡是城市本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工业

13、消费资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克服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资源短缺等约束。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建立在自身产业比较齐全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而且各大部类之间、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 主要内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目的是要强化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要倡导和树立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商业化的手段经营农产品。按照工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思路来经营和组

14、织农业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话程度,将农业改造、提升为现代农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培育优势产业;二是壮大龙头企业。重点鼓励城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三是强化以工补农。要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条件。旧的投资体制,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管理,在基础设施方面

15、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中尤其要注意抓好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重要硬件的规划布局配套建设。针对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等实际,要继续加大通乡公路、乡际公路建设力度,实现城乡通油路、乡镇互联网、全县大循环;要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改水、改线、改厕等工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形成城乡和谐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十七大报告部署社会建设时,特别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16、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要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适当减少乡村中小学数量,通过合并重组扩大学校规模。特别要鼓励民间力量办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办学机制。在发展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长远看,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不仅仅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更需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强调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用药贵等突出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充实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继续

17、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疗机制,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在扩大就业方面,强调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在收入分配方面,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加快建设乡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统筹城乡文化、政治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文化设施非常薄弱,文化生

18、活非常贫乏,真正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非常缺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生长根基不牢,致使陈规陋习盛行,封建迷信抬头。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纳入其中,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以多种形式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还必须加强城乡政治建设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逐步扩大。但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民的政治参与度明显偏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明显不足,表达利益诉求的言路不很通畅,政治权利配置明显失衡。十七大报告提出“

19、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统筹城乡政治发展实际上已被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将迈出新的步伐。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分配统筹重要手段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人民享有生存权、福利权、共享公共服务权、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权的关键发展统筹基本动力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发展要素,推动产业互动、工农互补、城乡共荣市场统筹主要方式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实际,尽量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城乡统筹问题制度统筹重要保障要把城市和乡村放在平等的地位并尽可能考虑农业的公益性,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建立长效稳定的建设发展和帮扶机制,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

20、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保障城乡统筹顺利实现。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一)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六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三提高”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

21、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举措培养新型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 主要从事现代农业及其它产业,并进入市场追求效益 具备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技能、知识和智慧 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能与其它社会群体、政府平等对话,维护自身利益,又能自律具有较强的现代公民意识“对人对事公平、公正、正义;具有开放性,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积极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待;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趋向于有计划性,应该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守时守法”。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服务业强化科技支撑注重制度创

22、新(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化认识(摒弃误区)“过时论” :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纷纷改制的大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同样应该让位于个私和民营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无需论”:认为新农村建设资金不需要通过村级集体经济也能得到解决,其理由是农村公共产品是由政府与村集体提供,其中政府承担部分,可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来提供;村集体提供部分可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来解决;此外,工商业主、企业等社会各界也会加大投入共建新农村。 “无用论”: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小,无关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必提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3、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无路论:认为自推行家庭承包制以来,农村集体土地该分的都分到户了,一些集体有形资产按农民要求能拆分的也都拆分完了,加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有限额且有事难议、议而不决的现象普遍,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都不具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找不到支撑点,缺少门路。深刻领会“两个飞跃”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

24、很大的前进,当然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1990) 过程中的条件:机械化水平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多种经营发展了,集体收入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深化对“集体经济的内涵与功能”认识非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办企业,而是在村范围内,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基础上,所创办的多种形式经济组织。新形势下的集体经济,其核心功能应该是为村民生产、生活服务提供坚实经济基础,体现其社会化服务功能。拓宽模式资源依托型: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通过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潜力,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产经营型:充分利用部门、企业结对帮扶优势,选准位置、确定规模、围绕需求、严格标准,建设能带来稳定租金收入的厂房等村级固定出租资

25、产;清理、维修、盘活村级现有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找准市场需求点,开展资本运作,实现资产增值。产业服务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特色农业、土特产品等优势,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通过完善“龙头+农户”组织、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以有偿服务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项目孵化型: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开发旅游、中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借助项目带动,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提升主体已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建基地、连接农民

26、合作社、带动农户培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素质完善机制制度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产权明晰、市场运作、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政策保障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保险制度机制构建用人机制:培养与引进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县(市)、镇、村三级管理体系经营机制:租赁、股份、合作等帮扶机制:组织协调机制;项目运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表2 2009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数据合作社数(万户)成员数(万个)其中:农民成员数(万个)占比(%)7.96108.15104.0996.24业务范围种植业(万户)占比(%)养殖业(万户)占比(%)3.2327.632.592

27、2.15(三)推进“三大合作”(农民专业合作)合作社定义:人们为了满足他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需求和愿望,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自愿联合起来的一个自治的组织。它是一个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和用户受益的公司型企业。合作社的类型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专业性强,以某种农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以农户中等经营规模(几十公顷)为基础组建,分工较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服务单一,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民服务。日本、泰国、印度、韩国等为代表,综合性强,根据社员需要开展多种多样服务。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不到1公顷),农户聚村而居,所需服务细碎、多样,服务小而全。如农业服务外,信息、保险、医疗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跨区域合作,以共同销售为主。以农户大规模经营(100-1000多公顷)为基础建立。农户居住分散,需要的各种生产服务是大批量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大、服务内容专、有的发展成了以某个产品为服务对象的“托拉斯”,如美国的小麦生产者联合社,澳大利亚的大米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社的原则自愿与开放的社员制民主的社员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与独立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心社区合作社的基本价值自助、民主、平等、公平与团结。合作社社员信奉诚实、公开、社会责任和关心他人的道德价值观。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