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_第1页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_第2页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_第3页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_第4页
世界文化史复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文化的起源1、 语言的起源:1)、神创说2)、感叹说:孔狄亚克、伊壁鸠鲁、卢梭、黎锦熙。3)、手势说:苏格拉底、20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前苏联语言学家马尔。4)、摹声说:柏拉图、斯多葛学派、19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和布来尼茨对此说加以发展。5)、劳动说:马克思、恩格斯。2、 艺术的起源:1)、摹(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土多德2)、情感说(表现说):托尔斯泰、克罗齐、科林伍德3)、游戏说:18世纪德国的康德首先提出;4)、劳动说:由德国的格罗塞、毕歇尔、恩格斯夫等人提出。这种观点主张要利用人类学提供的资料,考察原始艺术的起源问题。5)、巫术说;6)、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3、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泛灵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以及亚美尼亚主教科金顿等;自然崇拜论: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持此观点;敬畏论: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愿望满足论:德国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持此观点;一神论:英国的威尔姆•史密特持此观点;巫术论:英国的乔•弗雷泽强调这一说法。4、 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为“他的亲族”或“他的氏族”,相当于是整个部族的标记。许多氏族往往以它命名。图腾崇拜的动物是不能捕杀的,只能在特殊的场合举行祭祀时才能杀死。5、 阿尔塔米拉洞窟:Altamira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Santander)市西,因有优美的史前绘画和雕刻而闻名。洞窟长约270米,壁画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9米的地方。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从现在的画迹来看,这些壁画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都是天然矿物颜料,可能是用动物的脂护和血调合,所用的绘画工具,可能是利用当时的一些动植物和兽毛制成的。这些壁画距今约有二、三万年的历史。6、 拉斯科洞窟壁画:该洞穴壁画的动物形象大多被画在洞顶和洞道两侧。因洞中各种图像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多样,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洞窟的动物形象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拉斯科动物壁画之丰富,超过了同一时期任何其他洞穴的壁画,因而被判定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对研究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故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宝库,引起世人的重视。7、 东巴象形文:纳西族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和至今还在使用的文字。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东巴文是介乎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一种文字符号。由于东巴(东巴教祭司)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现约有2200多个。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每一图象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有它固定的读者群,并非常人所能通读。第二章:古代东方文化1、 哈拉帕文化:南亚次大陆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而得名。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称印度河文明。个别遗址的分布西达伊朗东界,东至贾木纳河,北迄古勒姆河流入印度河的河口一带,南抵坎贝湾沿岸。年代约当公元前2350〜前1750年。考古研究始自20世纪20年代英国考石学家J.H.马歇尔对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发掘。2、 古埃及建筑: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3、 古巴比伦文学成就:巴比伦神话《艾努玛•艾利什》最早的完整的创世神话,叙事诗:《咏正直受难者的诗》。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推原始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这部亚述语楔形文字刻的泥板书共有3000多行,记述在12块泥板上,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主要取材于苏美尔一一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佛教的传播1.汉族地区佛教2.云南上座部佛教3.藏传佛教影响:从中国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克里特文化的表现:(1)克诺索斯城的建筑:(2)克诺索斯城的壁画和彩陶:壁画大体分两类:一类描写宗教活动场面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神话;另一类运用写实的方法刻画人的日常活动和动物的形态。(3)克里特的文字:经历了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两大发展阶段(4)克里特的宗教:克里特人的宗教信仰处在比信奉“万物有灵”稍稍进步一些的阶段,偶像崇拜较为常见。克里特文化的性质:世俗性。(1)克诺萨斯王宫的设计富丽豪华、安逸实用;(2)对自然与人生所保有的热爱与欣赏态度;(3)女性的自由与享乐迈锡尼文化:以迈锡尼城而得名,但它实际上是希腊本土青铜文化的通称。在公元前1400一前1300年间,迈锡尼文化达到极盛。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一一阿卡亚人所建,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希腊同盟与小亚富裕城市特洛伊的战争为北方的多利亚人提供可乘之机。他们纷纷南下,攻城掠地,逐步征服了雅典而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二、 荷马史诗: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所记载的故事都是对迈锡尼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和航海活动的一种神话化的渲染,是对阿卡亚人已往的英雄业迹的赞美讴歌。荷马史诗的意义:《伊利亚特》是一部英雄史诗;《奥德赛》是一部航海和家庭史诗。(1) 艺术价值: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③在塑造人物时突出人的主动进取精神。④英雄也非完美无缺(2) 文献价值:再现了荷马时代希腊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了古代希腊民族的思想、感情、理想以及生活方面的一切知识。(3) 对西方人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古希腊城邦里,荷马史诗被当作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三、 希腊戏剧: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时代精神的演变:1、崇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象主义的演变;2、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怀疑精神的演变;3、从希腊城邦时代向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4、阿里斯托芬对雅典民主制无情的针砭。希腊哲学的两大派别:自然哲学强调质料(material)或具象性的元素(element)o①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②爱菲索学派:赫拉克利特③爱利亚学派:夜塞诺芬尼和巴门尼德④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⑤杰出代表:德谟克利特形而上学强调形式(form)或抽象性的本质、实体(substance)(1)智者派:普罗塔哥拉他;“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神学目的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知识的“助产土”(3)柏拉图:“理念论”与灵肉对立(4)亚里斯多德:“实体学说”四、 建筑与艺术1、表现人体的古典的建筑(1)古希腊人认为人是艺术的主体,也是美的主体(2)创造了以柱式为核心的古典建筑体系。柱式主要有: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2、雕刻艺术:希腊的雕塑作品、以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和比例匀称而获得普遍称赞。特点:写实,现实主义。 古典雕刻艺术家遵循的基本准则:单纯、精确、合理、和谐。五、 古罗马科学:偏重实用性的医学、农学和建筑。1、自然科学成就的特点:(与希腊相比)一,希腊人崇尚理性和大胆推测,罗马的自然科学比较注重医学、农学和建筑等实际的应用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框架的构造。二、罗马在自然科学方面虽无重大创新,但由于它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接触到了许多文明古国创造的优秀成果,因此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前人科学成就的总结与综合。六、罗马史学1.共和时代:波里比阿:《通史》,阐明罗马扩张历史;老加图:著有《起源》《论农业》,第一个用拉丁文撰写历史,拉丁史学的奠基人;恺撒:《高卢战记》,研究古代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重要史料。2、罗马帝国时期:李维《罗马史》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合传》塔西陀65—120)代表作《日耳曼尼亚志》阿庇安用希腊文写作了一部从罗马建国至图拉真时代的《罗马史》共24卷,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1卷。可称为通史。七、罗马政治思想①波里比阿混合政体论:波里比阿认为最优良的政体必须把三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要素结合起来。制衡原理:公民参政可防止君主专制,君主可以牵制元老院,元老院又为贵族所把持,富于保守色彩,它可以预防公民大会的激进。政体循环论:波里比阿还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发展与没落的规律。一切非混合政体的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退化与衰败。例如,希腊的君主政体蜕化为暴君政治;贵族政体蜕化为寡头政治;民主政体蜕化为暴民政治。六种政体的演变构成一个循环圈,即君主制一暴君制一贵族制一寡头制一民主制一群氓政体。西塞罗赞成共和,提出“共和国是人民的事务”,把国家看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在政体方面,他提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种最好的政体互相联合互相纠正而形成的那种共和政体”。八、 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类别:成文法与习惯法公法和私法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内容:人法、物法和诉讼法影响:罗马法成为资产阶级法律和法学的重要渊源以及近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对以后欧洲的法学思想、法律制度有很大影响。罗马法是欧洲法制的基础(孟德斯鸠)。《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主要是《法学阶梯》)为蓝本制定的。近代西方的许多法律制度,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程序、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都导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中的某些理论,如自然法中抽象的平等正义等,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从中发展出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罗马的法律制度和法学思想,以后被西方资产阶级利用、发展,对反封建斗争,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西塞罗主要思想:(1)关于自然法的理论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从自然生出来的,指导应做的事禁止不应傲的事”,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社会立法的权威,并且具有普遍的和水恒的性质。关于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西塞罗还以永恒的、普遍的自然法则为前提推导出人类自然平等的法律观。自然法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本质,是“任何民族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法律”,因此在它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九、 罗马文化的特点:1、罗马文化是在广泛吸收和综合其它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风格的拉丁文化。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关系:罗马文化是对希腊文化的模仿、继承与发展。2、 、罗马文化深深打上征服者的烙印,它的发展深受征服扩张的影响。政治思想、罗马法。3、 罗马文化具有世界性,是古代文化交流和融合。它具有囊括环宇的文化气质和均衡、和谐与统一的特点。艺术与建筑。4、 罗马文化受官方控制,民主性较希腊薄弱。5、 罗马文化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特点。(前期质朴、务实,后期奢华、铺张)6、 罗马的英雄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一一对国家的忠诚、对荣誉的重视、对利益的向往、对肉欲的放纵。十、 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第一,东方是大河内陆文化,西方是海洋多岛文化。第二,东方是封闭农业文化,西方是开放商业文化。第三,东方是哲学伦理型文化,西方是科学知识型文化。第四,东方具有民族的爱国精神,西方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第五,东方具有宗法社会组织分封制与种姓等级制,西方具有民主共和制、元首制与罗马独裁制第六,东方君主制重人治,西方民主共和重法治。2、 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明显的差异:第一,中国古代哲学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是对人生经验进行反思的哲学。儒、释、道教的思想都表达了各自的人生哲学。西方哲学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是具有一定科学色彩的哲学。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立面的冲突与斗争。第二,中国古代哲学重实用,西方哲学重玄思。第三,中国古代哲学家重“智”,西方古代哲学家重“理”。中国哲学家着重研究人际中的机敏与睿智,重视美术、工艺与运筹,而西方哲学家重视研究数学、物理、天文和逻辑。3、 东西方神话的差异:中国古代神话强调伦理;印度神话多宗教色彩;埃及神话重来世;希腊神话则把握现实,神话形象趋于神人同体,并多有征服神的英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东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第二,东西方所具备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不同。第四章中世纪西方文化一、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所谓基督,英文为Christ,意为救世主。教义:(a)—神与选民(b)信仰基督降临与因信得救(c)简化仪礼二、 经院哲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概述繁琐的形式论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封建宗教文化与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奇异结合。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体系,因在天主教的学院里讲授和研究而得名。形成于8至10世纪,11世纪时广泛发展,13世纪时达到全盛。(1)研究任务:用哲学的形式,从教父学和《圣经》已经确立的教条出发,经过三段式的逻辑推理,论证这些教条正确无误,并使它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和思辨化,成为庞大的神学体系,为封建等级制度和神权统治服务。(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些荒唐无聊的神学命题;讨论问题的方法也只能是纯粹抽象的推理。所用的论证方法是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抽象推论方法,因此又称为烦琐哲学。代表人物:(1)安瑟伦(2)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三、 从基督教起源角度看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与“两希”文化:1、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犹太教)A、犹太民族的苦难历程和罪孽意识B、摩西十诫与律法主义C、弥赛亚与基督D、社会解放运动与灵魂救赎理想希伯来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a、圣教历史 b、罪感文化 c、选民意识基督教对希伯来文化的扬弃a、民族宗教一普世宗教b、末世论一救赎论c、地上天国一属灵天国d、外在律法一内心信仰2、基督教与希腊文化(柏拉图主义):A、奥林匹斯宗教与奥尔弗斯神秘祭B、柏拉图主义与灵肉对立C、斐洛对“两希”文化的结合D、教父派对希腊哲学的改造3基督教与罗马文化: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苦难史,它以唯灵主义和理想主义来对抗罗马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虽然基督教在313年以后获得了合法性,但是它与罗马文化之间始终处于格格不入的抵牾状态,这种矛盾甚至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和近代。综合而言,基督教汇聚了多种文化的因素,它把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复杂地融为一体,并且表现出一种超越性的特点。四、 中世纪基督教建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教堂建筑,分为两种不同的风格:“罗马式”模仿古罗马流行的建筑式样;流行于9〜12世纪,11至12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主要特征是:普遍采用拱券结构,十字形布局、半圆的拱门、坚厚的石墙、狭小的窗户、灰暗的厅室、粗矮的柱子、低矮的圆屋顶、交叉的拱顶等;显得庄严、肃穆、坚实和雄壮,教堂内部幽昭的光线给人一种神秘感。“哥特式”:12世纪下半叶〜15世纪,哥特式教堂逐渐取代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的特点:高直细尖。12世纪以后,哥特式艺术作为一种熔铸了浓厚的基督教唯灵主义意韵的新颖形式,成为风靡欧洲的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五、 拜占庭法律:指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于公元7-15世纪颁布的封建制法。以《查士丁尼法典》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体系。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律有重大影响。六、 中世纪文化的特点及其评价:1、中世纪黑暗论:中世纪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倒退,是一个野蛮、愚昧、堕落的时期。重要论据是:日耳曼人入侵意大利后,消灭了古罗马的灿烂文明。2、中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开始和延续,是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体现了历史的进步。(1) 中世纪是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的重要历史时期第一,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与基督教会这三种社会力量互相交融与冲突。帮助蛮族诸王国建立了封建统治制度。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协助蛮族诸王国巩固封建秩序。第二,促进了西欧的文化融合,确立了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地位,为分裂的欧洲提供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信仰。罗马古典文化、日耳曼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冲突与整合(2) 中世纪继承和保留了许多古代文化第一,中世纪从古罗马继承了拉丁语,拉丁文学。第二,中世纪从古罗马继承了许多古老的城镇,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第三,中世纪后期出现“罗马法复兴”高潮。第四,修道院保存了不少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帮助日耳曼人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第五,教会创办的学校对日耳曼蛮族来说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第六,中世纪取得了古代所未曾有过的成就,如大学的产生,银行、议会制度、哥特式建筑、市民文学,中世纪的城市在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古代。第七,自11世纪以后,欧洲的各类知识迅速地增长,并进一步地系统化和专门化,到13世纪发展为各类独立学科,知识的这种组成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仍是教育的主脉。(3) 封建宗教文化毕竟是一种以神学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对西欧封建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第一,800年建神权统治,教会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摧残,使西方文化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延缓了西欧近代文明的诞生。第二,教会的干预,使西欧长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妨碍了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第三,延缓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剥削中心。在政治上,教会封建主常常与世俗封建主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和异端运动,顽固地维护封建制度。七、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异;第五章:中古东方文化伊斯兰教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原理(基本教仪与教功)、经典、伊斯兰教传播及其影响、印度教建筑艺术、健陀罗艺术;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的原因第五章中古东方文化一、 伊斯兰教形成的历史背景: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师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基本原理:(1)伊斯兰教的教义信安拉:唯一的神信经典:《古兰经》信天使信先知信前定信末日和来世(2)伊斯兰教的教仪:“五功”:①念功②拜功③课功④斋功⑤朝功⑥圣战经典:《古兰经》二、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传播(1)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2) 阿拉伯帝国时期(661年一13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伦理思想也成型于此时;(3)奥斯曼帝国(1299〜1922)时期: “伊斯兰教第三次大传播的时期”伊斯兰教的外传(a)西传主要是途经西班牙。(2)东传三、 印度教建筑与艺术:(1)强烈的律动感和极强的色彩刺激感(2)对性力的过分渲染四、 犍陀罗艺术:犍陀罗雕刻主要吸收了希腊化美术的影响,仿照希腊、罗马神像创造了希腊式的佛像一犍陀罗佛像。雕刻材料采用青灰色片岩;造型高贵冷峻,衣褶厚重,风格倾向于写实主义,强调人体解剖学细节的精确。巴格石窟;埃罗拉石窟;阿旃陀石窟五、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的原因:1从佛教本身说,寺院已成为大封建主,高级僧侣腐化堕落,土地田连阡陌,金银财宝无算,故而被印度人民所抛弃2大乘佛教的出现使佛教在许多方面向印度教靠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3佛教作为一种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并不是一种彻底有效的社会改革运动。4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与伊斯兰教的入侵有关,伊斯兰教的军队入侵后,对佛教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坏和掠夺。佛教徒大量被杀或者被迫改变信仰,佛教赖以存在的人员和物质基础被破坏。5佛教兴起之初就借用了婆罗门教的许多思想,除了不杀生、非暴力和众生平等之外,自身并没有提出多少新的内容: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争夺信众而形成的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渐趋雷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终被婆罗门教融合了。佛教兴起之初就借用了婆罗门教的许多思想,除了不杀生、非暴力和众生平等之外,自身并没有提出多少新的内容: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争夺信众而形成的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渐趋雷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终被婆罗门教融合了。第六章:近代以前的非洲与美洲文化1、玛雅文明: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创造的文明曾经受到更早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公元前200年〜公元900年左右是玛雅文化最兴盛的时期。玛雅文明属于农业文明,种植玉米、甘薯以及可可等。玛雅人在这地区发展了许多城市,提卡尔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在天文、历法、算术、建筑以及文字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太阳历就是他们的创造,将“0”的符号最先应用于计算,显示了他们的智慧。15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尤卡坦,玛雅文明灭亡。2、阿兹特克文明:它是南美洲另一支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发祥地是墨西哥谷地。“阿兹台克帝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国。它是军事联盟,交税纳贡为扩张的目的这一文明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萌芽,阶级分化也进一步体现。阿兹特克文明也是以农业为主,土地所有制分公有与私有,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建筑成就突出,金字塔是其典型代表。在纺织和织品的图案艺术方面,尤为出色。16世纪初,为西班牙殖民者吞并。3、印加文化:印加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信仰印加宗教,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15世纪起势力强盛,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当时印加帝国有青铜器皿和刀、镰、斧等劳动工具,冶炼铸造技术精巧。印加人有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绵延的驿道等。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医学、织布和染色技巧相当发达。文学方面,印加有一首长诗《奥扬泰》。印加人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却没有一套书写文字的系统。利用绳结记录法来代替文字,这就是所谓的“奇普”印加帝国的版图可以说是所有美洲古国中最大的一个。第七章:西方文化近代化一、 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者思想:1、提出人为万物之本,主张研究人的生活,探讨人的本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张和培养完整的人。2、否定神权,抨击教会腐败,反对禁欲,颂扬尘世生活。3、崇尚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4、崇尚古典与知识学术,重视历史文学,语言学与修辞学。人文主义者:(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中的人文主义萌芽。(2)彼得拉克文艺复兴的奠基人,“文艺复兴之父”,著有《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等。(3)薄伽丘《十日谈》用写实主义的手法,谱写了一首赞美人和现实生活的“人曲”。二、 文艺复兴的文学艺术代表文学:薄伽丘《十日谈》,彼得拉克《歌集》,伊拉斯谟《愚人颂》,拉伯雷《巨人传》,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绘画与雕刻:把光学,几何学,及透明原理等知识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丢勒《骑士,死神与魔鬼》三、 宗教改革与新教教派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状况。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大致可分为三派:1、马丁•路德一一信义宗一一神学: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开创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信义宗)。2、英国一一圣公会一一教会与政权: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3、加尔文一一归正宗一一神学与神权:强调勤奋节俭的美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归正宗)。四、 启蒙思想家与启蒙思想内涵;思想家:(1)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与国家起源契约学说。否认君权神授理论;国家通过契约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它便可以干涉个人自由。(2) 共和主义者弥尔顿提出了人民主权论(3) 约翰•洛克的《论政府》发展了国家起源的契约学说。(4) 伏尔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 卢梭: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思想内涵:推崇理性,把理性看作是通向智慧的唯一向导。政治思想一一高举自然法的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特权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实现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理性王国”——即“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宗教批判一一自然神论;哲学思想一一唯物论;把宇宙看成是一架机器,受着普遍的,人们不能凌驾其上的规律支配。社会批判一一倡导科学和文化,反对神权统治和暴政,批判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仇视愚昧和迷信。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国)马克斯•韦伯所著。文化比较专著;成书时间:1906年。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也是一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天职”观念:即某种由上帝安排的任务。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六、六、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运动的实质及其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不同影响;实质:文艺复兴:是14到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教会为内容,以为资本主义以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影响:积极方面:⑴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⑵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⑶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局限方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七、宗教改革的影响: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结合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具体情况来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文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意义。马丁•路德——信义宗——神学: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开创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信义宗)。英国一一圣公会一一教会与政权: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加尔文一一归正宗一一神学与神权:强调勤奋节俭的美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归正宗)。其一,新教使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了现实的人生价值,使人们从关注来世转向追求现实的幸福与成功;其二,新教的伦理教义中,包含了若干鼓励日常生活习俗中理性、勤勉和苦行倾向的行为规范;禁止财富享受,致力经济活动变成了禁欲者的天职,精于职业,精于赚钱是一种美德。其三,这种规范培育了在“世俗”经济事务中的俭朴、勤勉、苦行等文化价值观念,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个人主义;其四,新教伦理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孕育和发展第八章:西方近代文化的繁荣一、 哲学流派与黑格尔;1、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黑格尔的认识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存在一种“绝对精神”即绝对理念,这种绝对理念具有创造世界的能力,一切存在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反映,绝对理念决定一切,这是一个从思维到存在,从存在到思维的认识圆圈。他的哲学中也包含着辩证法思想,认为思维与存在不能割裂,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他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 法国和英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孔德、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赫伯特斯宾塞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 文学流派的特点与代表;1)启蒙文学A.特点:反对古典主义;寓教化于文学之中,倡导人性,宣扬理性;立足社会现实,或批判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舆论,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为社会革命制造舆论。B.流派: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法国哲理小说,德国的正剧与“狂飙突进”2) 浪漫主义文学A.特点: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以抒发个人感情与理想为主要目的;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漠然,而对大自然充满神往;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并以表达个人的理想与爱憎。B.流派:德国的怀古诗、法国浪漫主义小说3)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A.特点:对现实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文学形式上以小说为主,题材则以现实生活为主;在写作手法上注重对人物、景物的详细描写与刻画,并强调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B.流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流派纷呈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印象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三、 绘画艺术流派的特点与代表;新古典主义绘画: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浪漫主义绘画:与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流派现实主义绘画与巴比松派: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版画等艺术形式占有重要位置印象主义画派:以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四、 音乐艺术流派的特点与代表17世纪意大利歌剧时代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的交响乐时代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五、 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自由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内涵。第九章:二十世纪世界文化一、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说;1、早期理论时期(从1895——1896年到1906——1907年)(1) 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具有三种系统,它们是意识系统、前意识系统和无识(潜意识)系统。这三者是精神活动的三个层次。意识活动是表层的精神活动,前意识是中间层的精神活动,无意识是最底层的精神活动。无意识学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2) 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活动的基础是性本能。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在20世纪最初10年中建立并逐渐完善了性学理论,即“力比多”(Nbido)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