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_第1页
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_第2页
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_第3页
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_第4页
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页共9页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家长开放日活动讲稿各位家长大家好。很荣幸被孩子的老师选中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时间过得很快,想当初我们的孩子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鼻涕虫,经过老师们三年的辛勤教导下,个个都成为能说、能唱、能跳、能画的才艺小孩,在这我代表所有家长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即将踏入小学,我们家长的角色也变了,同时,很多家长也感到迷茫和不安,因为幼儿园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而小学则以教学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担心孩子升上一年级后无所适从。今天,我是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幼

2、小衔接”这个话题,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见解,供家长们参考,同时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小学校园里开学的第一天总是特别热闹,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而有一、两个孩子却还在教室外面抱着家长的腿哭闹不愿进教室,最后搞得大人坐在教室陪读。所以建议家长们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在这个学校读书、写字,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让孩子有心理预期。其次:要做好学习上的准备实践证明,在幼儿园学过一年级

3、课本的儿童,入小学之初在学习上似乎比别人好一些。可是有些孩子由于老师讲的内容在幼儿园学过了,这些知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他们就会觉得上课没意思,心想我已经会读、会做了,根本就不听课,在下面玩自己的。其实老师在教孩子这方面知识的同时,也在对孩子学习方法、听课习惯和思维的发展进行培养,他在这些方面就得不到发展,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等到功课稍微难一些,他的“老本”也吃得差不多了,但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学习上后劲不足的弱点很快暴露出来,这时再想纠正其不良习惯就很困难了。相反,只要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尽管一开始没有识字或算术的优势,但是,随着小学课程的学习,很快就能迎头赶上

4、。所以强调一点,我们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教孩子,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拔苗助长。1、在拼音方面。如果家长们实在担心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在暑假的时候先培养孩子的语感。如果家长会念拼音的,可以先教孩子认读,但不建议写,如果不会念的,现在书店里有一种有声挂图,孩子对这样的挂图比较有兴趣,一按就会发出读音,可以帮助孩子认读拼音。2、在算术方面,也可以先培养孩子的数感,不一定要正儿八经的教他1+1_2,2+2_4,我们可以平时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感,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按人数拿碗筷,或者孩子在捡落叶、玩玩具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有几片叶子,谁捡的多,还可以和孩子打扑克,单张比大小,两_比大小等,也可以在购买物品时训练

5、孩子数钱,付钱。从生活中,游戏中培养数感。3、建议家长们_孩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先_孩子写名字。另外,开学了还要给孩子准备一本作业登记本,教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抄在里面。4、培养孩子阅读。_呢。因为一年级的第一册教材,要求孩子认识_个常用的汉字,会写其中的_个。这就突出了识字这个重点。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读写分开,就是要求认识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目的是为孩子构建立体的阅读构架。像家长能够帮助孩子阅读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能认识更多的字,能看更多的书,是对一年级孩子的教育目标。最后是良好习惯的养成。1、调整作息习惯。跟幼儿园比,小学上学早,午休时间少,上课时间长

6、,学习压力重。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要早睡早起,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2、培养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做事不拖拉。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开学后还要让孩子养成每天上学前根据当天课表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以上结合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学与大家谈了一些粗浅看法,书上、网上都有很多的相关知识,在座的家长中也有教育工作者,所以有点班门弄斧了。2022年幼小衔接发言稿范文(二)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感谢大二的李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在全年级家长中做关于幼小衔接的一个发言。其实比我水平高,能力强的家长大有人在,那让我来谈谈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问题,估计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我的双重身份,即是家长,又是小学老师,可以有不

7、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第二,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带过_届一年级,又做了_年的班主任。要谈理论知识,比不上高大上的专家理论,我想大家上网搜一下,比比皆是,我想作为家长更想了解的是,怎么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家长该怎么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如果有不对的,也欢迎各位家长批评指正。我认为做好幼小衔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今_要谈谈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先从培养生活能力的开始。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种_生活。但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如果孩子动作慢,自理能力差,势必影响他的学习,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成绩

8、优秀的学生多数是能力强的学生,那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呢。孩子的生活能力,应该是家长们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的一种习惯。家长应该从平时的生活点滴做起,在生活中_孩子整理,比如玩完了玩具要将玩具收拾归位,而不是随意地扔那里,这样的培养会让孩子在入学的最初阶段,尽快地过渡到小学生的角色中来。1、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书包等。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不是说放任自由,让孩子自己去整理。首先要有一个扶的过程,打个比方:第一个星期要带着孩子一同去整理。先_孩子整理每天都需要的东西。铅笔盒里铅笔是不是削好了、橡皮、直尺是不是放好了。再看课表,明确每门课需要带些什么。语文数学是每天都有的,那就需要带相应的书、作

9、业等。有美术课了,就需要带水彩笔,有体育课就穿着好运动的服装等等。那在摆放这些用品的时候也需要分类去整理,现在书包的夹层比较多,小的夹层里面放作业本,大的夹层放书本等等,这样也方便孩子交作业呀、做课前准备。等到第三个星期,就可以适当的放,家长坐在旁边,看着孩子自己去整理,如果孩子有整理不到位的,可以及时指出也可以在整理完后和孩子说。当孩子经过这_个过程,一个月左右吧,基本就可以做到完全自己整理书包。(举例说下没有养成自己整理东西的好习惯:书包很乱,找东西直接把书包倒下来找的,经常东西没有带的,要家长送的)2、学会打扫卫生:扫地等一般到了小学以后,要参加每周一次的值日生工作,打扫教室卫生。那家长

10、在家可以适当渗透以及_孩子扫地、抹桌椅等简单的事务,从小培养讲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可能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是第一位的,做家务影响孩子的学习得不偿失。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勤劳和勤奋是紧密相连的,要帮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习懒惰的孩子,他的生活中也是一个喜欢偷懒的人。说实话,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各种各样的缺点暴露出来,归根结底就是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如果说这时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了,真的是花是十分力气,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做起。综上所述,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们都说小学一、二年级时看不出孩子间的差异,到了三年级,问题就突显了,哪个是发亮的

11、金子这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其实这些差异除了智力方面的些许原因,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差异,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家长在一、二年级这个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陪孩子一段。在陪的过程中,家长不要干预太多,不能事事包办,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善于)思考、独立收拾书包、书桌等好习惯,否则,一切都白费。家长陪的时候如果觉得干坐着浪费时间,就在孩子边上看看书吧,这样也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那从哪些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现在的孩子到了小学后,孩子视力下降的比较厉害,很多孩子都戴起了眼镜,除了孩子平时玩电脑、看电视以外,不正确的坐姿也会影响孩子的视力。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也会导致

12、孩子写的字不美观。所以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同时,也要_孩子是否做到我们常说的“三个一”。2、养成珍惜时间习惯让孩子从小明确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规定的事情,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有部分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出现了严重的做作业拖拉的现象,有的孩子在校就能完成大部分或者全部完成家庭作业,而有少数的孩子要完成到_点、甚至_点。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晚上睡的迟,白天就没有精神,就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慢慢地就成为了学困生。分析其原因,那就是在低年级阶段没有养成抓紧时间的好习惯。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在做作业之前,让孩子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吃喝拉撒),然后和孩子一同看下需要完成多少量得作业,接下来就规定

13、下需要完成的时间。千万不要出现,做一会作业来问,你还渴了,还饿了,来吃点水果呀这样的现象。让孩子明白当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其他事情就不能做了。3、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听同学发言的习惯。4、克服孩子粗心的坏习惯。接下来就谈谈家长最为关心的,幼小衔接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有什么需要提前准备的。语文方面:1、汉语拼音估计很多家长很关心,到底汉语拼音要不要提前学。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要上名校(类似拉力郞)要是要提前学,而且要能熟练的拼读。如果上普通一般的学校,可以提前学一些简单的声母、韵母,也就可以了。无论您的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有个原则一定要把握:规范。一定要有规范的读音和规范的写法。说实话,我现在都不敢

14、轻易教_去读或者写汉字,我也是先要请教语文老师,现在有些汉语拼音的读法和写法和我们小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了,如果一开始给孩子一个错误的开始,后期很难纠正。(找一些错字辨别)2、加大识字量孩子识字,应该是从小培养的一种习惯,从阅读中识字。孩子在上学前会出现一个指读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在读故事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指读,比如遇到天上有许多的星星,就可以说妈妈就是姓许的。这样让孩子在平时的亲子阅读中,慢慢地掌握一些基础文字。优点:1、可以独立去阅读一些课外书籍。2、语文考试的试卷都带汉语拼音。推荐四五阅读3、适当练字适当的提前练字可以提高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如果要练字的话可以从现在开始,最迟大班结束的

15、暑假。练过字的孩子到了小学后写字的速度要高于没有练过的。这样您的孩子就能挤出大量得时间去阅读。(展示_的作业)4、重视阅读家长可以上网搜一下一年级阅读书目,有很多,个人推荐一些。经典绘本数学方面。从教材内容来看,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内容,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过了。我们的孩子只要能掌握了幼儿园的数学知识,就能很顺利的进入小学数学学习。1、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最好20以内的加减法也可以。一年级上学期只学到9加几、8加几。熟练的掌握20以内加减法对以后提高数学写作业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游戏:翻数字(会说2+5_7,5+2_7,72_5,75_2)2、分清左右以及确定位

16、置,会描述谁在谁的左边等。也不要刻意的去教,比如在马路上说,往左边走,往右边走。也可以和孩子做游戏,抬左腿,摸右耳等等。3、简单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这个教学内容在一下学习,这个是难点。可以通过玩“零钱换整钱”或“整钱换零钱”的游戏渗透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还可以在家里玩开商店的游戏:在物品上贴上标签,买两件商品需要_,这样也可以训练20以内的加减。4、可以让孩子初步认识钟面。在平时生活中就进行渗透。先认识整点的,再认识如比说_点_分,_点35之类的分针指着大格的时间。最后还有三点和家长沟通下:上了小学后,家长一定要陪伴孩子一同学习,好习惯是陪出来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很多事情都不太懂:

17、填空是什么意思。划线怎么划这些都要家长的帮助。一个6、_岁的孩子并不太愿意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做作业,家长不在,就会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玩玩橡皮、削削铅笔,不能专心做作业,边做作业边玩的坏习惯也就此养成。如果有家长在旁边陪着,孩子有了约束力,就可以安心做作业,家长也可以在旁边做一些必要的辅导,比如划线应该用直尺,用橡皮时不要把其他好的字也擦掉了等等,久而久之,不仅孩子掌握了正确使用文具、做作业的必要知识,专心致志做作业的好习惯也养成了。孩子再大一些,好习惯成自然,孩子自己也就有约束力了。但是这个度也需要掌握好,不能说一直陪,什么都要管,那太累了,也不能说放任自由不管,至少在一年级的时候一定是要陪伴

18、孩子一同学习,然后家长慢慢放手,经历一个教扶放的一个过程。就从_孩子作业开始,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这样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极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分析下小学放学和幼儿园的放学不一样的地方,如果遇到家长没有来接,或者不认识的人要带孩子走,孩子应该如何处理。与老师保持有效的沟通。很多的误会源于没有沟通好,有时候不能一味的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举例音乐老师打头事件)现在的孩子情商很高,他知道什么话对他有利,什么话对他没有利,所以他会挑你想知道什么他就说什么。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