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烛之武退秦师编稿:商章红 审稿:姜虹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 3体会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高清课堂:烛之武退秦师 0 分 13 秒1.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 ,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 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讫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3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工于记事,长于记人。2.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1 分 10 秒】作者介绍: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
2、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 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 口耳相传, 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 著左氏春秋 (又称左传 )和国语 。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 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写作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郑 国曾两次得罪晋国, 一次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第二次是公元 前 632 年晋楚之战中, 郑国出兵助楚国, 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随即派 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二是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 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
3、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字词汇总字音氾( f n )南佚( y)之狐陪( bi )邻阙( qu )秦逢( png )孙杞( q)子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 (“已”通“矣”,语气词)2)行李之往来, 共 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 厌 之有(“厌”通“餍”,满足)4)秦伯 说 ,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5)失其所与,不 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1)敢以烦 执事 (古义: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旧时俗称仪 仗)2)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古义:东方
4、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4)亦 去 之(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离开所在的地方,往别处去)5)微 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一词多义1)封 (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 )肆其西封(疆界,名词)2)之 (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 )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 )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 )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其 (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 )吾其还也(表希望的
5、语气副词)( 3 )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4)以 (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 )以乱易整(用,介词)( 3 )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词类活用1)晋 军 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越国以 鄙 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2)既 东 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3)肆其 西 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4)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重点句式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6、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课文精要理解主旨 文章记述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 去说服秦穆公退军。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君撤走 围郑的军队,并派兵保护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 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了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把握重点【高清课堂:烛之武退秦师 5 分 45 秒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为什么称“晋侯” “秦伯”而不称“晋文公”
7、“秦穆公”? 明确:用周天子时的封号,表明孔子欲借春秋以正名,恢复周礼。 为什么“晋侯”之名在“秦伯”之前? 明确:春秋时期按照爵位高低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以其无礼于晋” ,反映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 明确:春秋无义战,但却重视师出有名。 怎么无礼?第一个理由: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 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 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 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
8、愿意跟着他。 到了郑国,郑国的国君认为重耳在外边流浪了这么些年,一定是个没出息的人,理也不理 他。第二个理由:郑国“且贰于楚” ,郑国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国借着这两个理由出兵郑国。本可以派军出征,为什么对一个小国却要“御驾亲征”? 明确:晋秦的志在必得,渲染郑国的形势危急。 郑并没有无礼于秦,为何秦国也出兵? 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重耳, 这就是秦晋之好。 在公元前 636 年, 秦穆公发兵替女婿重耳打进晋国去, 亲自率领百里奚等文臣武将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 到了黄河边, 秦穆公分 一半人马护送公子过河,自己留下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作为接应。秦国和晋国是联盟。面对强大的晋军和秦军,郑国该
9、怎么办? 佚之狐出现了,他向郑伯举荐烛之武,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这是佚之狐唯一的一句台词。至于佚之狐的个人能力与品德,历史上留下的记录很少, 已然无从考证。 历史有时候很奇怪, 有些人就是那一句话就让历史永恒的记住他了, 而且还他的这句台词, 首先是对国家形势的分析: “国危矣”,在两大国的包围之中, 郑国危在 旦夕。此时此刻谁能拯救郑国?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是烛之武, 而不是他佚之狐。在危难降临时刻, 作为国之重臣却无计可施, 怕暴露自身才智不足中呈现出来。国家危急, 有才干的人。 所以, 我需要把他举荐给国君, 他勇于正视自身才智,以国家大局为重。实在
10、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 佚之狐的可贵在不 我佚之狐无力拯救, 但我知道,国内有比我更 哪怕国君从此就重用了他轻视了自己。 这说明:第二, 可以看出佚之狐对于烛之武的了解。举荐烛之武, 相信烛之武能退秦军,未必就定知晓烛之武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但是只要您任用他, 他就一定能让秦晋两国的军队退 回去,一个“必”字那真是斩钉截铁。在佚之狐说出这句话之前可以想象得到,郑国王宫大 殿上, 一定是每天都齐聚了文臣武将,想尽了各种可能的办法。然而, 每一个冥思苦想的计 谋,只是片刻之后便被同僚们用不争的事实轻易地就否定了。 直到所有的方法都已用尽, 所 有的守战之路都已堵死。 我们不知道佚之狐说了哪些让郑王
11、放心的话, 更不知道他是否用身 家性命做担保,竭力把烛之武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但这个“必”字是充满自信的,危机之下 的举荐, 一定要增强郑伯的信心, 才能促进举荐的成功。 佚之狐一定知道烛之武稍有差池, 郑国将万劫不复,自己也难逃一劫。 即使如此,他还是举荐烛之武,因为他相信烛之武一定 不负所托,一定能够完成拯救郑国的任务。郑伯应该用了比较高的规格来请烛之武出山, 借以表现他的诚意和急切。 可是烛之武却 推辞了,说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这是一个有性格的老者,我年 轻时候你怎么不用我呢?现在你有危难了,就想到我了, 可是我老了。 发点小牢骚,来点小 推辞更能见出烛之武的
12、亲切。郑伯也很了不起,立刻道歉,贵为诸侯国君,却能及时的向烛之武表达歉意: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这句话很有杀伤力:首先是诚恳的道歉;其次是告诉他,郑国也是他的国家,国家灭亡了,于他也是不利的,因为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句话有情有理,既安抚了烛之武的抱怨情绪,也维护了作为一方诸侯 王的尊严。所以,烛之武答应前往。“见秦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来做说客的,而且是来瓦解秦晋联盟的,这就给烛 之武的游说工作增加了难度。 但是烛之武之为烛之武的地方就在于: 越是在困难、 危险的时 候,依然能够用言辞挽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
13、” 烛之武先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地位。面对强者的 时候,强强相碰的正面交锋只能是自不量力, 用弱者的姿态去对话会让强者放松警惕从而产 生同情心, 能让强者愿意听下去。你要说服别人, 先得让人有心情听你说。 烛之武以柔克刚 的策略一下子就击中了秦穆公。这是第一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烛之武亮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烛之武出使秦穆 公的军营, 是为了替郑国解难, 但在和秦穆公谈话时,却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而是大谈秦 国之事,说如果秦国灭掉郑国, 会对秦国有害。这实际上是在淡化敌对关系,消除对方的戒 心,表明自己是为秦国的利益考虑。 这是典型的以退为进的策略, 为深入交谈作铺垫。 表
14、面 看似乎烛之武是在替秦国打算, 但实际上却处处为郑国着想: 这就是烛之武的高妙之处。 秦 晋两国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之所以出兵: 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 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 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当他知道灭郑只能对晋有利, 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 他就会一改过去的 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秦晋尽管是同盟关系,可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而且秦晋都 属于大国,都想做霸主。彼此结盟,却也彼此较劲,彼此竞争。烛之武站在秦国的角度,强 调秦国如果灭掉郑国,结果只能使 “邻厚” 而“君薄”。本来秦晋实力相当,晋国实力增强, 秦国实力客观上就削弱了。 烛之武在此处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 设身处
15、地进行劝说, 晓之以 利害,从而使秦君听从了他的意见。既然灭郑国于你秦国有害, 那不灭秦国会对你秦国怎么样呢?烛之武终于说到保存郑国 了,终于到了正题。可是他还是借着秦国在说,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 乏困,君亦无所害” 。 这个建议妙得很,一箭三雕:既有利于秦,又保住了郑,还能牵制晋 国。文章第一段讲到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这是师出有名的。你要秦国退兵, 也一定要退兵有名,所以烛之武接着陈述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焉”,这是翻旧账了。公元前 651 年重耳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但晋国一直没有兑现当初的这 个承诺。烛之武用这件事来表明晋国不讲信用
16、。秦穆公很容易就能想到:即使灭掉郑国,晋 国的许诺会兑现吗?这是给秦伯一个借口, 你看他当初都是这么对待你的, 这次也保不齐会 这样。既然晋国没有把之前的旧账还清,那秦国就有退兵的口实了。烛之武真是智慧。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我绝对是在为你考虑,绝对是为了你好, 而且 你一定也是这么认为,你看连退兵的借口都给你找好了,真是贴心。这还不够,烛之武站在战略高度看待秦晋关系,祭出杀手锏。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表明秦国可能沦为晋国称霸的下一个征服目标。秦穆公果然被击中 要害, 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烛之武的计策之内, 进而同意背弃与晋的盟约,转而与郑结盟。到 此为止,“秦伯说”
17、。我们再来一起看看烛之武的游说,他讲了四个“无” :一是灭郑于秦 “无益”:“越国以 鄙远,君知其难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 二是舍郑于秦 “无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三是晋人素行 “无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 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 四是晋国扩张之欲 “无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楊老师联系电话(微信)无阙秦,将焉取之”? 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区区百余字,就 将秦国当下与未来的利害关系说得一清二楚。 虽为郑谋, 却处处显现出是为秦着想, 为秦打 算。这是烛之武在游说秦伯时所表
18、现出的高超的智慧, 一种为图己存而替他人谋利的生存智 慧,真是做到了“攻心为上” 。先是把自己摆在弱小者的位置,迎合秦穆公的强者心理;接 着站在秦国的角度去考虑秦晋灭郑的利害关系, 拉近和秦穆公的关系, 设身处地为秦穆公称 霸事业着想, 灭郑对秦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只能厚邻薄己; 再接着表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 这是看准了秦穆公贪图利益;最后提出晋国有亏于秦国,秦穆公一定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而且这件事情正好为秦穆公提供一个极佳的退兵借口。至此烛之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晋秦从结盟到敌对, 从联合作战到兵戎相向。 这种戏剧性变化让人始料不及, 但又在情 理之中。
19、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女婿,秦穆公不至于糊涂到轻信烛之武的片言只语而背信弃义, 亲痛仇快。实际上,国家关系的变化是相当微妙的,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 秦国因为与晋国先前的秦晋之好而与晋结盟。 先前礼遇重耳, 是因为看中他的预期利益, 可 能为君, 可能从他那里捞取利益; 后来背弃以前的联盟, 也是因为他看到了不打郑国对自己 更有利。秦与郑人盟仍是虚假的联盟。 一方面还没到和强大的晋国撕破脸的地步, 另一方面郑国 毕竟也没给秦国实在的现实的利益。 所以和郑人结盟后, 其驻军并没有靠近晋军以防止其攻 击郑国,而且自己率主力部队回去了。在烛之武的劝说下, 秦伯面临重大抉择, 但他并没有简单同意
20、或拒绝对方的建议, 而是 在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等既得利益基础上,更进一步与郑人盟,出乎烛之武的意料,而且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实际上,不光秦国大军撤退 了,而且少量部队还在郑国驻扎。 一方面从自身利益出发暂时保护郑国, 另一方面使郑国同 意驻军, 借机为将来的军事行动提前布局, 而他留下来的三个将领掌管了郑国的北门, 这才 有之后的“崤之战” 。秦伯充满了霸主的冷静和深谋远虑。“子犯请击之” ,晋文公从三个角度对事理进行了分析: 他说依靠别人的力量, 又反过 来损害他, 这是不仁道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者, 这是不明智的; 以自己长途奔袭的乱军去 对抗军
21、容肃整的秦军这是不符合用兵之道的。所以还是撤兵吧。晋文公有了上述三个理由, 当然不会去追击秦国, 可是为什么不去灭掉郑国呢?凭借晋 国的实力, 灭掉郑国是很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不灭掉呢?而且以己之力就可轻松消灭弱小的 郑国,为什么重耳还要联合秦国呢?这里有战略试探的原因,以此来试探郑国是否可以攻打,盟军是否可靠和可为我所用。 一方面联盟不牢靠; 另一方面狄人钻了晋国侵犯郑国这个空子, 狄人夏季入侵齐国; 加上南 方的楚国也不容小视:故而退兵。晋国这次征伐郑国并不一定必须灭掉郑国,震慑了郑国。 郑国自然会臣服于晋国,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同时也包含着试探同盟的目 的。事实上,晋国
22、震慑郑国和试探同盟秦国的目的已经达到。 后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表明:郑 国忠心事晋, 再无二心。 晋国发出战争威胁已经让郑国害怕和臣服, 既然不打都达到了后果, 又何须用兵? 31 分 53 秒】 写作特色: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2“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 3“波澜起伏, 跌宕多姿” (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 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 。知识迁移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
23、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红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两个“以”不同,
24、两个“封”相同。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B. C. D.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 烛之武“夜缒而出” ,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 筑城池进行防御。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 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参考答案C (行李:出使的人)B (第一个“以” ,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 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 。)BC (“把城池划过去后”这句话错误,晋君没有给秦国城池) 拓展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 (节选)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 “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 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晋公子,姬出也, 而至于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外架施工分包合同
- 2024年专属:防火门设计与制造合同
- 2024年地区性集装箱货运服务合同
- 2024年商业地产典当抵押合同
- 2024年LED显示屏安装工程合同
- 2024年国际物流与运输合同
- 旅游团队建设合同
- 劳务派遣合同法律条款
- 2024年宠物猫饲养责任划分合同
- 2024年售后服务与支持合同
- 三元地理些子法
- 零星劳务合同模板(精选7篇)
- 检验科报告双签字制度
- 北京市海淀区乡镇地图可编辑PPT行政区划边界高清(北京市)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教学课件中班数学《水果列车》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读写大赛试卷
- 二年级(上)音乐第四单元 单元分析
-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集团公司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
- 挡墙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