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_第1页
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_第2页
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_第3页
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课上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大竹县永胜乡中心小学 蒋伟森主要内容: 在小学阶段,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诗歌教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能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之美,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律、节奏、简洁和意境。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诗歌教学要求。笔者就如何与孩子一起欣赏诗歌的美,初探自己的几点看法。关 键 词: 语文 欣赏 诗歌正 文:语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教育的任务,其中就要求语文教学中注重诗歌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诗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儿童诗歌欣赏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美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师生一起欣赏诗歌,只有会

2、欣赏了,那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诗歌的艺术性主要反映在情感、韵律、节奏、意象、情境、想象、语言和情趣等方面。作为小学诗歌教学,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艺术元素,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欣赏诗歌,深入体会和鉴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美。在小学阶段,我认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更能体现小学诗歌教育的特点。感受韵律 诗歌源于民间,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中的歌词。歌词为了要动听、好唱、易记,所以开始有了韵律的概念。无韵不成为诗,正是如此。好的诗歌就因为有优美的韵律而传承几千年。一般说来,诗歌是按照符合人们普遍审美要求的一定艺术原则构成的,节奏、韵律、形态等格律要素都是有一定艺术含义符号,而

3、押韵就是韵律的骨。没有韵律,就没有诗歌的神,没有韵律,就没有诗歌的发展。试想,没有美感的声音能给人留下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吗?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感受它的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入选小学教材的诗歌,基本保持原作的风貌,多为五言七律的诗歌,简单押韵,节奏鲜明,易唱易记。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个别朗读、示范朗读,体现共同参与和分享,和孩子一起欣赏诗歌的韵律之美。把握节奏 诗歌主要借助声音的节奏来形成艺术美。“节奏是诗的主要力量。”节奏是诗歌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节奏便不成其为诗。诗歌的节奏通常表现为声音长短、高低和快慢,诸多形态的富有规律性的变化。诗歌的节奏是非常

4、鲜明的,其中四、六言诗句都是两字一顿没有变化,节奏比较平板单调,而五言、七言诗歌的节奏奇偶相同,显得婉转流畅。因此,四、六言诗逐渐为五、七言诗取代,这就是节奏决定了诗歌的命运。 音调节奏,意义节奏,平仄组合节奏,一个有素养的诗人在格律诗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于整齐中追求不整齐,通过音节的组合造成奇偶相同,使句子显得错落有致,富于节奏变化,读起来铿锵悦耳。这在教学中,师生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欣赏诗歌。押韵、平仄节奏是听觉美;句式、对仗是视觉美。因于此,诗歌才能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才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体会简洁 诗歌的另一特点就是简洁美。往往就那么四五二十,四七二十八个字却能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

5、:内容丰厚,意境深邃。例如清代诗人陈秋舫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南唐后主李煜所作春江钓叟图:“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把一个个洒脱的渔翁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其诗十分简洁,但却把三个不同时间独具个性的渔夫的形、神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文字极为简洁,确蕴含丰富的情绪渲染,其优美的音乐性在明快而简洁的节奏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还有些诗歌就是简洁的把一到十十个数字镶嵌到诗中。宋代理学家邵康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

6、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诗妙在顺序嵌进十个基数,寥寥数语,十分简洁地描绘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田园景色,勾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和神往。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简洁美,在简洁中找到诗歌的丰富内涵,领会诗歌作者博大的内心世界。 想象意境 意境即情景交融,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为提高小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可把对诗歌意境的欣赏作为突破口。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早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在出发前的欢快心情,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借舟行的疾速表现出诗人的急切的情感。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多大美感。其实,是学生

7、不能欣赏出意境的美,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地盼望与家人重聚而作。诗中无一字言情,极其平淡,其实无一字不言情。如“猿声”本是凄凉的见证,可由于主题的变化,“猿声”也涂上了欢快的色彩,这正是化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为景物,这就是意境美。作为语文教师,当讲解到一些意境优美的诗句时,不应该停留在对诗句的肤浅理解上,而应创造性地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教会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美。 “三分诗七分读。”多朗读,多背诵,可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对诗歌语言的感性认识,熟悉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朗读能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见的形象画面,更快领略诗歌的意境美。在诵读中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诗

8、中的意境。“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如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唯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欣赏意境美,教学中就须把作家的情感

9、内容所产生审美趣味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效应。我们在上课时必须让学生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意境中的含蓄,能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刺激欣赏者的想象。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落花时节”并不单指落花的季节还比喻了诗人与好友潦倒的处境,也蕴含着对唐王朝衰落的感慨。再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曾让多少人叹为观止,它妙在一个“绿”,然而如何唤起学生对“绿”的全部意义的认识呢?那得依靠想象了。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认真地揣摩、赏析,才能很自然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来。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词欣赏中逐步掌握其中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