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文化产业规划_第1页
大连市文化产业规划_第2页
大连市文化产业规划_第3页
大连市文化产业规划_第4页
大连市文化产业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0 一、发展背景和战略机遇 PAGEREF _Toc306096560 h 6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1 (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新兴产业 PAGEREF _Toc306096561 h 6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2 (二)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发展阶段 PAGEREF _Toc306096562 h 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3 (三)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PAGEREF _Toc306096

2、563 h 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4 (四)大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 PAGEREF _Toc306096564 h 8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5 二、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65 h 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6 (一)发展现状 PAGEREF _Toc306096566 h 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7 (二)特色和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67 h 10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8 1、区位和自然环境优

3、势 PAGEREF _Toc306096568 h 10 HYPERLINK l _Toc306096569 2、文化资源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69 h 11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0 3、产业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70 h 11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1 4、个性和品位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71 h 13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2 5、文化人才优势 PAGEREF _Toc306096572 h 13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

4、3 (三)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PAGEREF _Toc306096573 h 14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4 三、总体思路与战略构想 PAGEREF _Toc306096574 h 15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5 (一)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306096575 h 15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6 (二)基本原则 PAGEREF _Toc306096576 h 16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7 1、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 PAGEREF _Toc306096577 h 16 HYPER

5、LINK l _Toc306096578 2、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 PAGEREF _Toc306096578 h 16 HYPERLINK l _Toc306096579 3、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 PAGEREF _Toc306096579 h 16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0 4、坚持以创意创新引领发展 PAGEREF _Toc306096580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1 5、坚持资源整合和低碳发展 PAGEREF _Toc306096581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2 (三)

6、功能定位 PAGEREF _Toc306096582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3 1、发展目标定位 PAGEREF _Toc306096583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4 2、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PAGEREF _Toc306096584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5 3、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定位 PAGEREF _Toc306096585 h 17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6 4、目标市场定位 PAGEREF _Toc306096586 h 18 HYPERLINK l _T

7、oc306096587 (四)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87 h 18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8 1、发展规模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88 h 18 HYPERLINK l _Toc306096589 2、特色产业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89 h 18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0 3、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90 h 18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1 4、产业创新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91 h 19 H

8、YPERLINK l _Toc306096592 5、产业国际化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92 h 1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3 6、文化企业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306096593 h 1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4 (五)战略重点 PAGEREF _Toc306096594 h 1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5 1、抓好重大产业化基地建设 PAGEREF _Toc306096595 h 1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6 2、精心打造文化品牌产品 PAGEREF

9、 _Toc306096596 h 19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7 3、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PAGEREF _Toc306096597 h 20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8 4、实施文化人才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598 h 20 HYPERLINK l _Toc306096599 5、着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PAGEREF _Toc306096599 h 2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0 四、产业体系和重点领域 PAGEREF _Toc306096600 h 20 HYPERLINK l _Toc306

10、096601 (一)、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业 PAGEREF _Toc306096601 h 21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2 (二)、影视剧制作服务业 PAGEREF _Toc306096602 h 2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3 (三)、出版印刷业 PAGEREF _Toc306096603 h 23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4 (四)、娱乐演出业 PAGEREF _Toc306096604 h 2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5 (五)、动漫制作和网络文化业 PAGEREF _Toc30

11、6096605 h 25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6 (六)、学术研究和策划咨询业 PAGEREF _Toc306096606 h 2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7 (七)、文学艺术创作业 PAGEREF _Toc306096607 h 2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8 (八)、设计广告业 PAGEREF _Toc306096608 h 27 HYPERLINK l _Toc306096609 (九)、会议展览业 PAGEREF _Toc306096609 h 28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0 (十

12、)、文化旅游业 PAGEREF _Toc306096610 h 28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1 (十一)、文化产品加工业 PAGEREF _Toc306096611 h 29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2 (十二)、文化产品流通业 PAGEREF _Toc306096612 h 29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3 五、系列工程与重点项目 PAGEREF _Toc306096613 h 3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4 (一)基地建设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14 h 30 HYPER

13、LINK l _Toc306096615 1、影视制作和服务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15 h 3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6 2、动漫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16 h 3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7 3、海洋文化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17 h 3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8 4、网络文化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18 h 31 HYPERLINK l _Toc306096619 5、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

14、06096619 h 31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0 6、创意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20 h 31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1 7、旅顺近现代史文化产业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21 h 31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2 8、东北亚文化交流基地 PAGEREF _Toc306096622 h 3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3 (二)文化精品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3 h 3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4 1、

15、影视剧精品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4 h 3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5 2、动漫精品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5 h 3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6 3、剧目精品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6 h 32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7 4、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拟研究和出版) PAGEREF _Toc306096627 h 33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8 5、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8 h

16、33 HYPERLINK l _Toc306096629 (三)文化名师(大师)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29 h 33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0 1、创意名师 PAGEREF _Toc306096630 h 33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1 2、学术名师(人文科学研究专家) PAGEREF _Toc306096631 h 3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2 3、创作名师 PAGEREF _Toc306096632 h 3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3 4、表演名师 PAGEREF

17、 _Toc306096633 h 3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4 5、工艺名师 PAGEREF _Toc306096634 h 3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5 6、经营管理名师 PAGEREF _Toc306096635 h 34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6 (四)优秀企业示范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36 h 35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7 1、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组建若干大连文化产业集团 PAGEREF _Toc306096637 h 35 HYPERLINK l _Toc

18、306096638 2、建立现代公司制文化企业,支持企业上市发展 PAGEREF _Toc306096638 h 35 HYPERLINK l _Toc306096639 3、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 PAGEREF _Toc306096639 h 35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0 4、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 PAGEREF _Toc306096640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1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41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2 1、文化馆院建设工程 PAGEREF

19、 _Toc306096642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3 2、文化产业信息化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43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4 3、文化市场建设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44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5 4、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程 PAGEREF _Toc306096645 h 36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6 六、推进策略和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306096646 h 37 HYPERLINK l _Toc3060

20、96647 (一)统一和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PAGEREF _Toc306096647 h 37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8 (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领导 PAGEREF _Toc306096648 h 37 HYPERLINK l _Toc306096649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宜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PAGEREF _Toc306096649 h 38 HYPERLINK l _Toc306096650 (四)深度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PAGEREF _Toc30

21、6096650 h 39 HYPERLINK l _Toc306096651 (五)强化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 PAGEREF _Toc306096651 h 39 HYPERLINK l _Toc306096652 (六)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力度,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撑 PAGEREF _Toc306096652 h 40 HYPERLINK l _Toc306096653 (七)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PAGEREF _Toc306096653 h 40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

22、六中全会精神和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城市文化的部署,明确未来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引导、激励和规范各类文化产业开发建设主体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大连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大连文化产业在促进大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提升和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作用,特编制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本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辽委发201012号)、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大连市第十二个国民经济

23、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大政发2011)。规划期为20102015年,规划中的主要建设项目和发展任务完成时限为2015年,规划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等指导大连文化产业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空间范围为大连市全域。一、发展背景和战略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和文明程度提高,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国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文化产业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全国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要深刻认识、牢牢把握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机遇,明确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方位,赢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开辟大连文化产

24、业发展的新境界。(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新兴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运用,对世界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和影响,文化产业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活跃、增长最快、最有前途的产业。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性战略产业。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国已达到27%,日本达到20%。目前,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已发展成为

25、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产业。(二)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发展阶段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发展文化产业资源异常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广阔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进入了转型发展,产业创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历史性地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重点,作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转型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重要载体和基本路径。为了落实党中央

26、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国家及有关部门编制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全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启动、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可以预见,再经过102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一定是世界的文化产业大国和文化产业强国。(三)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文化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抢占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纷纷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重要途径。北京、上海文化资源雄厚,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在全国发挥重要引领示范作用。2010年,北京市文化产业

27、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2.3%,上海市达到9.5%。深圳、成都、武汉、西安、青岛、厦门等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也都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在2008-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大幅度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辽宁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举措,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辽宁省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省政府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力争“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递增30%,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四)大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如上分

28、析判断表明,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和牢牢把握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一是要紧紧抓住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大转移、大融合的历史机遇,大力引进境外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大连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争取国家战略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抢占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和比较优势。三是要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大力提升大连文化产业在东北地区及辽宁沿海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努力建设东北地区文化产业核心城市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四是紧紧抓住大连人均GDP

29、突破1万美元,加速推进转型发展,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重要机遇期,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系统构建大连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把大连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名城。二、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大连城市发展已有11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大连地区已经2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深度挖掘大连的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大连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客观查找大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是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的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党的十六大之后,大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

30、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使大连市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布局、重点突破和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6000多家,从业人员近8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超过GDP的增长率。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占当年全市GDP的3.5%。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娱乐演出、网络文化等领域都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设起一批具有支撑和示范作用的产业化基地,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佳的文化产品。赢得了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几年

31、,我市有多家单位先后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中国青少年数字娱乐产业教育基地”,使大连成为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区域。(二)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和发展,大连市在文化产业上具有以下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1、区位和自然环境优势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横跨黄渤两海,地处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位置。2005年,大连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中国第一个全球500佳环境城市,2007年,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大连交通运输十分发达,形成了以海空两港为核心、立体化、现代化的运输体系。良好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优势,为文化人才成长和文化

32、企业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为中外文化交流、建立东北亚文化交流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2、文化资源优势大连海洋文化资源最为丰富,最具特色。大连海域辽阔,海岸线长2211千米,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0%以上,有大小岛屿260个。大海孕育了大连的海洋文化,形成了系列化的海洋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而且为大连未来海洋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连城市文化资源多年积累,特色明显。大连城市建筑文化独具特色,欧式建筑、日式建筑风格各异,城市广场星罗棋布,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示范全国。文化旅游资源深入开发,旅顺近现代史、汉代古墓、冰峪沟、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圣亚海洋世界、森林动物园、大连紫檀阁、现代博物馆、自然

33、博物馆等成为大连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在民间,还有辽南戏、庄河农民画等重要文化资源亟待深入开发。3、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大连特色和优势的文化产业。一是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迅速。大连高新区国家级动漫游产业基地取得重大进展,先后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文化部授予“国家动漫游产业振兴基地”, 2010年,被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授予“2010最具投资价值文化创意基地”奖。为促进大连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和项目研发投入,吸引水晶石科技、金山游戏、搏涛多媒体、坐标数码、乾豪动漫等110家动漫企业入驻发展,开发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动漫产品。大连

34、索菲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De Maan is Kapot(破碎的月亮)获得2010年荷兰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短片金像奖。大连乾元九五有限公司获得China Joy的“金翎奖”和中国网络博览会的“原创新锐奖”。大连乾豪动漫有限公司出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动画电视系列片侠义小青天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09年度原创动画作品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最佳编剧奖”及“优秀国产动画片”类一等奖。二是影视剧创作、制作连创佳绩。大连电视剧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影视剧创作和制作工程,涌现出了以天歌传媒、影视艺术中心、五洲影视、恒光传媒、科麟公司等为代表的电视剧生产制作企业,电视剧生产屡创新高,年均生产电视剧近

35、400集,闯关东、守望幸福、小姨多鹤、更年期的幸福生活、范府大院、家有九凤、铁梨花等电视剧在全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连续9届榜上有名。三是文艺演出硕果纷呈。京剧团、杂技团赴欧洲等国家与地区演出已成常态,演出广场、服装广场晚会独具大连特色。五是文化会展业成就斐然。近些年,每年举办各类展会50多场,其中文化类展览活动每年20多场,召开国际会议30多场, APEC高官会议、夏季达沃斯年会、国际商事理事会议、啤酒节、服装节、软件交易会等已成为大连重要的对外交流品牌。六是文化旅游断不做大做强。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培育,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培育出大连亚海洋世界、大连虎滩

36、极地馆、大青文化产业集团、大连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长山群岛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龙头旅游企业和旅游产业基地。4、个性和品位优势经过多年和积淀和培育,浪漫之都、时尚大连已经成为大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围绕大连文化的这一特征,大连举办了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节、夏季达沃斯会议、国际马拉松大赛、赏槐会、国际徒步大会等各种活动,足球、女骑警、模特等已经成为大连独特的城市风景线。由于历史和血缘关系,大连与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有着密切往来,文化的开放性和融合性比较明显,特别是近些年大批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东北亚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大连文化的国际化色彩日益彰显。5、文化人才优势 多年来,随着大连科技、教育和

37、文化事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学者、作家、画家、书法家、雕塑家、表演艺术家等各类文化名人大家,并向国家和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文化人才,形成了大连的文化人才发展梯队。在动漫制作、文化旅游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最富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的技术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院校均加大对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除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文化专业外,在传媒、表演、设计、动漫、网络等领域开设或增加新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可培养各类文化人才近2万人。(三)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目前

38、,我市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在,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不够;优秀作品数量不少,但有震撼力、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不多;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但还缺少全国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需求较旺,但文化市场的潜力尚未激活。存在如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问题是思想观念滞后、管理体制掣肘和高端人才不足三大制约因素:一是思想观念有待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文化当作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文化的政治教化功能,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有的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文化做不成大产业,成不了大气候,没有把文化产业上升到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

39、力的高度来认识。一些单位对文化建设只讲投入、不求经济效益的思维定势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文化单位“等靠要”的思想仍较严重,缺乏面向市场求发展的自觉性,使潜在的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目前文化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存在几个部门之间职能重复交叉现象,部门利益、行业垄断使得文化产业市场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投资主体单一,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一些文化产业领域还存在制度性障碍;文化单位内部竞争机制没有激活,导致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三是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相对匮乏。我市文化人才较多,但拔尖的人

40、才很少,领军式人才、整合资源型人才更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日趋高技术化,从事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短缺,尤其缺乏能够整合文化产品、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和市场需求,把文化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企业家。三、总体思路与战略构想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成份较大、科技含量高、监管难度大、与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框架和行动纲领,保证大连市文化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跟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41、密切联系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准确把握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深度挖掘大连市本地的文化产业资源,加大国内外文化产业要素向大连集聚,重点抓好建设产业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人才集聚、营造产业环境五大任务,着力培育大连文化产业的特色优势和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大连文化产业的市域服务功能和区域辐射能力,全力推进大连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把大连建设成在全国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名城。(二)基本原则在文化产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中要始终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发展导向 贯彻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方针,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42、、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巩固和提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文化需求。 2、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要研究和遵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宗旨,努力探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有大连特色优势的发展道路。 3、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 文化产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必须搞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统一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文化产业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转型,经济和社会

43、发展要保证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4、坚持以创意创新引领发展 创意和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经营业态创新。高度重视和强力激发各类创意的产生和应用,深度开发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5、坚持资源整合和低碳发展搞好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加强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要注重对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不良文化传播,实现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三)功能定位1、发展目标定位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国际化示范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东北亚文化产业交流中心。 2、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44、 大连市最重要的潜导性产业和最基本的城市功能,未来大连市支柱产业和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产业。 3、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定位 普适化:主要面对城乡居民,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特色化:重点发展具有大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影视制作、动漫产业、会展文化、文化旅游、海洋文化、时尚文化等领域打出大连品牌,形成规模优势。 国际化:发挥大连的地缘和文化融合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产业开发平台,共同开发文化产品,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地区文化产业的聚集区和交流中心。 4、目标市场定位 市域市场:提高文

45、化产业的覆盖功能,主要满足全市城乡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需要;区域市场:提升大连文化产品的辐射能力,开发出一批面向东北、走向全国的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突出大连的区位和文化特色优势,重点开拓东北亚地区文化市场(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努力实现如下预期和导向目标: 1、发展规模目标 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占大连市GDP的5%。 2、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初步形成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娱乐演出、节庆展会、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六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的70%以上。 3、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建设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基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0%以上。 4、产业创新目标 扶持和

46、培育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型机构,开发出一批创新文化产品。“十二五”期间开发文化创新产品200个,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文化创新产品个50个。 5、产业国际化目标 “十二五”期间,引进国(境)外合资合作文化企业120家,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十二五”末期,完成文化产业进出口总值100亿美元。 6、文化企业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文化企业达18000家,其中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外向型文化企业200家。 (五)战略重点 在文化产业系统规划和全面建设中,要抓住具有全局性、导向性和牵动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推动大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抓好

47、重大产业化基地建设 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发挥大连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逐步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争取一批产业化基地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发挥基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精心打造文化品牌产品 加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度,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开发出一批文化品牌产品,提高文化产品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形成大连文化产品优势。 3、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推进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代表大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促进一批文化企业境内外上市,提升文化企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 4、实施文化人才工程文化产业是智力和文化密集型产业,没有

48、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文化产业无从发展。要按照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实施系列文化大师选拔培养工程,把大连建设成中国北方文化人才高地。 5、着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按照文化企业、文化人才发展的要求,加强文化产业的成长环境建设,改革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宽松优惠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文环境。四、产业体系和重点领域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出、展览、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等各个相关领域,横贯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畴的有关规定,不断丰

49、富文化产业的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空间,从满足大连人民的文化需求和拓展市外文化市场需求出发,构建既有全市覆盖功能,又有较强文化辐射输出能力的产业体系。在产业体系构建中,突出大连特色,着力发展具有大连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 (一)、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业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新闻媒体的改革,鼓励创建各类新闻媒体,改善和创新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服务方式,丰富新闻内容,提升各类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产业化水平。 壮大大连日报报业集团,提升大连日报社的辐射带动功能,引领全市各地方、各行业报刊健康发展。加速提升东北之窗、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报刊的质量水平,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或单位

50、创办新闻报刊,逐步创造条件,允许境外新闻媒体到大连创办分支机构或创办新的报刊,繁荣大连的报刊市场。争取到2015年,大连报刊出版发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 充分发挥大连电视台的功能作用,创办新的电视专栏和新的运作模式,提升收视率和辐射范围,争取大连电视台开设卫星频道。突出大连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位置,办好“东北亚”系列节目。发挥大连电视台的作用,带动地方电视台快速发展。争取到2015年,全市电视台营业收入(不包括电视剧制作)20亿元。办好大连广播电台,面对广播电台的消费群体,丰富广播节目内容,提高针对性,突出差异性,增加服务深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取到2015年,全市广播电台营业收入达到3 亿

51、元。 积极发展网络新媒体。加大对天健网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提高天健网的服务功能和增盈能力。在加强网络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引进和创办其他网络媒体,发展各类行业、专业资讯网站,逐步形成大连新闻网络媒体的集聚效应,使网络媒体成为大连新闻传媒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二)、影视剧制作服务业 发挥大连的区位、资源环境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影视剧制作业,逐步把大连建设成国家影视剧剧本创作、拍摄、制作、交易基地,形成大连影视剧制作的大连风格和大连品牌,成为大连的一大优势产业。到2015年,大连影视剧制作业营业收入达 2-3亿元。 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创作队伍。发挥大连影视剧本创作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发挥“高满堂

52、”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掘和培养一批创作领军人才,形成结构合理、梯次成长的创作团队,把大连建设成影视剧本的创业基地。 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充分利用大连海滨城市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优势,把大连建设以海洋和滨海城市为题材、为背景的影视拍摄基地;完善和丰富旅顺清风小镇影视基地,丰富和提升功能,扩大影响,把其建设成以反映“闯关东”和东北风情为题材的拍摄基地;发挥大连的城市景观和浪漫风情,建设以时尚浪费为题材的拍摄基地。 建设影视作品国际存储交流展示中心。发挥大连的区位和对外开放优势,在大连建设国际影视剧存储基地(影视数据存储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交流展示活动,提高大连影视服务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53、 (三)、出版印刷业按照国家出版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切实保证出版印刷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出版印刷业改革创新,激活出版印刷业的市场主体,逐步实现出版印刷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促进出版印刷业的公平竞争和全面繁荣。要下大气力改变大连出版业相对滞后的状况,扶强做大大家出版集团(大连)公司,做出大连出版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支持各大专院校出版社快速发展,引导各院校出版社突出个性,形成专业和品牌优势。提升海燕等文学和学术期刊质量和发行量,引导和扶持各类期刊的发展,积极创办新的期刊,引进国内外期刊入驻大连发展,认真解决大连期刊数量少、质量低和影响力小的状况,使期刊出版成为大连新的发展亮点,使期刊发展

54、水平与大连城市文化相适应。 大力发展新型出版业态。利用大连的软件产业、网络产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非纸介质现代新型出版业态。引导和培育新的出版企业,发展新的出版形式,开辟新的出版发行和消费渠道,推动出版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印刷业科学发展。扶持一批有资信保证和发展潜力的印刷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印刷骨干企业,提升大连印刷企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能力。加速推进印刷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数码印刷、特色印刷、绿色印刷,积极发展国际印刷业,承接国外印刷业外包,建立国际化、区域化的印刷产业联盟,实现印刷业的合理分工和集成发展。(四)、娱乐演出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娱乐演

55、出方向,在保证健康向上的基础上,以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消费为根本宗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演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力提升演出的质量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深化演出团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鼓励演出团体企业化发展和市场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演出团体。通过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大连京剧团、大连话剧团、大连歌舞团、大连杂技团等演出团体培养和集聚人才,开发新的剧目,扩大演出规模,提高演出质量,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表演名家,持续推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表演剧目,形成大连演出产业的特色优势。引进国内外大型文艺演出团体开发大连演出市场,创办大型主题演出活动,鼓励创办具有大连特色的大型综

56、艺节目。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民间各类演出活动,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传承价值的民间传统剧目,丰富文艺演出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强娱乐演出场所建设,规范娱乐演出场所管理。在主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剧场,发挥好人民文化宫、工人文化俱乐部等演出场馆的作用;完善和提升开发区大剧院的功能,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普湾新区、长兴岛经济区要超前规划建设好专业剧场,其他市县也要合理规划建设演出场馆。根据城镇居民的需要,规范有序发展歌舞厅、KTV歌厅、演艺吧等各类娱乐场所,丰富大连的夜生活,繁荣大连文化市场。(五)、动漫制作和网络文化业紧密跟踪动漫和网络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形态

57、不断创新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大连初步形成的信息服务业、动漫制作、网络产业加速集聚的优势,大连发展动漫制作和网络文化产业,促进动漫产业与网络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使动漫和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文化产业的最大特色和最新亮点。到2015年,力争实现动漫制作和网络文化营业收入200亿元。以高新区为龙头和重要载体,加强动漫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动漫和网络文化产业创造国内最优的产业成长环境。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动漫和网络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加大动漫产品开发和网络文化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动漫企业大力开发自主创新产品,重点围绕历史题材、游戏题材、军警题材、动物

58、题材、少儿题材等开发系列产品,推出一批题材新颖、制作精良、发行量大的动漫产品。推进动漫产业的国际外包,发展与日本、韩国的动漫合作,扩大动漫产品出口,提升大连动漫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网络阅读、网络资讯、网络社交等网络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创新网络文化服务方式,使更多的传统文化服务转向在线服务。(六)、学术研究和策划咨询业发挥大连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优势,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组建一批科研团队,培养出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推出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出版一批学术著作,形成大连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成果优势。依托大连科研机构、科研人才优势,鼓励

59、发展各类研究咨询机构,引进国内外咨询机构,大力发展策划咨询业,开发大连咨询业市场。 (七)、文学艺术创作业 认真贯彻党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在各个方面培养名师名作,形成群体和规模优势,逐步实现文学艺术创作的产业化。进一步繁荣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推出一批文学精品。发展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形成大连产品优势。吸引大连籍的全国知名音乐家、美术家、作家回大连创业。(八)、设计广告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计理念,利用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优势,面对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广告业的设计需求,大

60、力发展设计和广告产业,加速推进设计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以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提升制造业、建筑业、广告业的水平。争取到2015年,使设计广告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建设设计广告产业重点园区。推动设计广告业系统整合和集成发展。重点建设高新区设计产业园(设计大厦)、大连生态科技城、星海创意岛、大连15库创意产业园。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个性产业环境,吸引各类设计企业集聚发展,使这些重点园区成为大连设计产业的重要基地。大力开发系列设计产品。发挥大连设计优势,针对大连及周边地区客户需求,在石油化工、制备制造、船舶汽车、建筑工程、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大连的设计优势。同时,延伸设计产业链,开发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