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_第1页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_第2页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_第3页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_第4页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路向【内容提要】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泼。当时的“名可以分为两类,即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前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影响之大远远超过后者,但由于受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学的影响,以往的先秦名学研究只重视后者,未对前者展开过系统研究,这使名学研究偏离了思想史的实态。因此应转换方向,回归于思想史的正途,对先秦名学重新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关键词】先秦名学/西方逻辑学/中国古代思想史一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泼,几乎任何一家思想都谈“名、重“名。不仅所谓的名家,还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乃至兵家、阴阳家都对“名有着独特的理解,都

2、将其纳入到其学说中,成为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名是一个不可无视的思想史课题。对其他思想流派的研究来说,“名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为什么各家都会重“名,他们对“名有着怎样的表述,“名在他们的思想脉络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价值?到了汉代以后,关于“名的阐述为何越来越少,到了三国魏晋,“名思想为何又突然复兴?这些,都足以构成研究课题。这项研究不仅有着广泛的开展空间,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一旦以“名为课题展开研究,试图为之定义或分类,就会发现,这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名是一个意含极其丰富的概念,在先秦秦汉时期,由“名所构成的词语或概念,因各家对“名理解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相貌。除了专门以

3、“名为研究对象的名家外,其余各家也都各有表述,如王琯所言“惟当时诸子之言正名,有兼有专。兼者,如管子韩非以法家谈名,荀子以儒家谈名,墨子以墨家谈名,尸子吕子以杂家谈名。在其学说全部只占一域,或为所标主义之一种基念,或以论旨旁衍与名相通。1(第23页)这就使得“名的概念,不可能像“仁、“义这类概念有着比拟鲜明的学派倾向和相对集中的表述,而只能成为各种学说中的附属概念,其结果是导致“百人百义,倡导正名的名思想自身反而是最难正名的对象。终究什么是“名?从中国古代文献看,几乎找不到一个关于“名的完好的定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为之所作的释义是“名,自命也。从夕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是从

4、“名的字形出发加以分析,把“名看作为一个动词,说明“名乃人的自称。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名的根本含义和语言相关,或者说就是标记符号。假如中国古代的“名只有的这一重含义,那用语言学或逻辑学去分析就容易得多。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名有着非常广阔的使用空间。从语言的角度看,就词性而言,它有的时候是名词,表示名称。有的时候是动词,表示命名、指称。有的时候是形容词,指“有名。就指称的范围而言,它有的时候指的是详细名称,有的时候指的是抽象概念。例如?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与第一个“道相对应,指的是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第二个“名与第二个“道相对应,作动词来使用,第三个“名(常名)与

5、第三个“道(常道)相对应,即是普通的名称。从释义的角度看,“名的意义可以随其所指的对象以及“名的使用者发生变化。例如名的对象在为物的场合与为人的场合,与“道相关的场合和与“法相关的场合,“名的使用者为君主的场合与普通人的场合,意义的世界可以完全不同。而且这种不同又随着时代,随着学派的变异而发生变异。弄清中国古代的“名到底有哪些语义,有哪些使用方法只是辞典式的工作。对本文而言,在分析“名于不同的场合终究怎么被解释、被使用之前,有必要先为之分类。只有做出比拟合理的分类,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的世界中找出可行的途径来。先看古人如何为“名分类。伍非百先生曾经指出“尹文一派之形名家,与其他墨儒辩者之形

6、名家根本不同。墨分名为达、类、私三种,荀子分名为单、兼、共、别四类,皆从名之自身性质立言。而尹文那么从名之所指的对象立言。2(第476页)可见,战国秦汉时期,关于“名的分类并不多见,只在?墨子经上?,?荀子?及?尹文子?中可以看到。?尹文子大道上?对“名作了如下的区分:名有三科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白黑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达名、“类名、“私名及“单名、“兼名、“共名、“别名的分类法着眼于“名作为一种范畴的外延,而?尹文子?的分类那么着眼于“名之对象。也就是说,前者仅从知识论的角度为“名分类,后者的角度那么广泛得多,着眼的是“名的社会功用(逻辑学界将?尹文

7、子?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的地位捧得很高,但其实?尹文子?中逻辑学意义上的阐述非常少,以对“名的区分为例,甚至看不到“达名、“类名、“私名及“单名、“兼名、“共名、“别名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分类)。虽然目前关于“名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前者进展,但毋庸置疑,就中国古代名思想而言,其实后者更具现实性,因为前者仅仅是古代一小部分学者在书斋中讨论的内容,而后者才反映出“名在中国古代社会意识中的真正地位,即它主要不是思维的工具和对象,而是政治的工具和对象。所谓“名有三科,其实只有二科,即“命物之名和“毁誉、况谓之名,因为后二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命物之名和“毁誉、况谓之名虽然都是名称,但意义完全不同。第一种名表

8、达的只是事物与名称之间的关系,可以与道德、伦理、政治无关。以惠施、公孙龙及墨辩为代表的“名家所讨论的名根本上都是“命物之名。第二种名即所谓“毁誉、况谓之名,显然具有道德的、伦理的、政治的意义,与价值判断相关,它主要是儒家、法家所讨论的对象。集战国秦汉名思想大成的?尹文子?那么既讨论“命物之名,也讨论“毁誉、况谓之名。不过,看过?尹文子?全文就知道,?尹文子?的重点仍然在“毁誉、况谓之名。与“达、类、私及“单、兼、共、别这种分类法相比,“名有三科的分类法并不严谨,但正是这种不够严谨的分类法,更真实地表达出先秦秦汉时期名思想的复杂性,也更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名思想的特色。“名之所以会呈现出上述的复

9、杂的相貌,之所以会成为具备思想史意义的重要概念,虽然与“命物之名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与“毁誉、况谓之名,即“名的社会功用关系更为亲密。在先秦秦汉时期,类似于惠施、公孙龙及墨辩学派那样的“专决于名或者说“弱于德,强于物的人其实不多,相反他们始终作为“奇辞、“怪说被儒家、法家为代表的当权者打压、批判。相反,“毁誉、况谓之名因为与政治统治直接相关,所以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假如说儒家的工作仅止于为对象给出“毁誉、况谓之名,法家那么不满足于此,法家正名的目的是为了付诸行动。例如?尹文子大道上?说:名称者,别彼此而检虚实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失者,由名分混。得者,由名分察。今亲贤而踈不肖

10、,赏善而罚恶。贤不肖善恶之名宜在彼,亲疏赏罚之称宜属我,我之与彼,各(或作“又,据伍非百本改)復一名,名之察者也。名贤不肖为亲踈,名善恶为赏罚。合彼我之一称而不别之,名之混者也。故曰:名称者,不可不察也。这段话反映出的是一种典型法家立场,首先“贤不肖善恶之名与“亲疏赏罚之称两种名称要严格地区分开来,但都由“我即“君主来操纵和把握。在将“贤不肖善恶之名赋与臣下的同时,施行“亲疏赏罚之称即类似于“法的举动,因此,“名的赋与权与“法的执行权都必须由君主独断,不可轻易地让出去。这里,围绕“毁誉、况谓之名,儒法两家在立场上有着鲜明对立。“今亲贤而踈不肖,赏善而罚恶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的立场,因为儒家是扬贤而

11、抑不肖,扬善而抑恶的,因此,“名贤不肖为亲踈,名善恶为赏罚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法家看来这已经进犯君权了,“名贤不肖为亲踈,名善恶为赏罚是惟君主能做的事,其别人不能染指。综观先秦秦汉时期的典籍,只要涉及到“名,其实大部分是这类“毁誉、况谓之名,这类“名既是道德评判之手段,又是可以操作的政治工具,也就是说与现实政治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很多情况下,与“名物之名相关的讨论也越出了知识论或逻辑学意义的范围,最终为政治效劳。例如西晋的鲁胜虽然研究的是墨辩,但他在?墨辩注序?却指出“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就是说,依赖名所建立的秩序和准那么最终是为政治效劳的。所以,“正名论、“名实

12、论、“形名论作为战国秦汉时期盛行的话题,几乎都有两条线索,两套体系,既是知识论的,又是政治学的。在西方人文科学中,上述二种名完全是不同学科的对象,即语言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政治学的对象。因此,假如套用西方的学科分类法,笔者认为可以将战国秦汉时期所讨论的“名分为两大类,即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也就是说儒家所讨论的“名,大致属于伦理学意义上的层次,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是调节性的而非标准性的。而战国中晚期法家及一些黄老思想家所讨论的“名,往往与法思想亲密相关,具有标准性的意义,是统治者可以直接把握和操作的工具。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主要是以惠施、公孙龙及墨辩学派为代表的

13、“名家所讨论的对象,他们把“名自身当作一种认识对象来研究,注重认知的原理与方法,倾向于时空与物性的抽象辨析。不能说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没有对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意义上的“名产生过影响,但相当多的场合,前者只是后者批判的对象。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真正产生过影响的是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中国古代思想史,从广义上讲就是一部政治思想史,思想家们对“无益于治的东西没有兴趣。正因为“名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如何把握它,管理它,由谁来把握它,管理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这种重视,甚至一度到了“名者,圣人所以纪万物也。(?管子心术上?),“有名那么治,无名那么乱,治者以其名(?管子枢言?),“名者,天地之

14、纲,圣人之符(?吕氏春秋大体?),“名正那么治,名丧那么乱(?吕氏春秋正名?),“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吕氏春秋审分?)的高度,成为确立是非,制定秩序的根本性法那么。二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相比,至今为止,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之专门研究不能说绝无仅有,但零散而无系统。换言之,所谓“名家思想的研究最为兴隆,儒家、道家、法家、黄老思想家的“名思想只有与“名家发生关系的那部分才会受到重视,以“名的政治思想史为主要线索的著述那么一部也没有看到过。如前文所述,中国古代,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无论在内容上及受重视的程度上都远远超过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而目前的研究格局却正好与之相反。造成这种

15、格局的原因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形成有关。毋庸置疑,当代的人文科学,即便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在学科分类、框架、概念、方法、手段上也完全受西方的影响。“名家思想研究的兴盛,是二十世纪以后的事情,它与西方逻辑学思想在东方的传播息息相关。由于西方传统形式逻辑输入的刺激和诸子学的兴起,我国学术界的一些先驱者开场比照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形式,对先秦诸子,尤其是名、墨两家有关名与辩的思想予以新的诠释。通过这种诠释,中国古代的名、辩思想被认为与西方传统形式逻辑根本一样。因此,他们确认传统的形式逻辑不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古代也存在,甚至这种存在还先于西方。这样一来,“名学与“辩学又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被用来

16、指称通过诠释而成的“中国古代逻辑(此逻辑指西方传统形式逻辑)。胡适用英文写就的?先秦名学史?可说是以上述认识为据的代表著作之一。4(第2-3页)运用西方哲学、逻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析东方的思维方式,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墨辩的研究。清末?墨子?校释的集大成者孙诒让1897年写信给梁启超,说?墨经?“閎义眇恉,所来窥者尚多,“为周名家言之宗,有如雅里大得勒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期待梁启超能从事研究墨家逻辑的“旷代伟业。整个二十世纪的?墨经?研究大家,如二、三十年代的梁启超、胡适,四十年代以后的谭戒甫、沈有鼎,根本上都是沿着孙诒让所指引的这条道路在努力。冯友兰、任继愈等哲学史家在

17、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根底上,进一步指出,“后期墨家对于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他们对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都进展了研究,其中有很多符合科学的论断。5(第273页)“后期墨家的逻辑理论相当完好严谨,“是古代三大逻辑学之一,堪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和印度因明学相媲美。6(第544页)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第八篇“别墨中写道:古代本没有什么“名家,无论哪一家的哲学,都有一种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这一家的名学(逻辑)。所以老子要无名,孔子要正名,墨子说“言有三表,杨子说“实无名,名无实,公孙龙有?名实论?,荀子有?正名篇?,庄子有?齐物论?,尹文子有?刑名?之论。这都是各家的“名学。7(第

18、166-1673页)这是一种更为夸大的说法,即各家都一定有可与西方思想相对应的“逻辑,而这种逻辑必然用“名来表达。我们可以同意各家都有为学的方法,但未必都与“名相关,“名也未必说的都是“逻辑,但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误导,使名思想的研究长期限于非常狭小的圈内,得不到客观的,充分的近年来,中国逻辑史学界出现了对上述研究方式作全面反思的思潮,仍以“墨辩研究为例,有学者认为,20世纪“据西释中的“墨辩研究方法,至少导致了两大失误。“第一,把目的、对象、性质及内容不同的两种思想混淆为一,使两者的比拟研究失去了前提。第二,专注于墨家辩学与西方传统形式逻辑在详细原理与概念上的比照对应,对形成和制约西方传统形式

19、逻辑以及墨家辩学的历史条件缺乏足够的分析,影响了对这两者各自特有的内容与性质的认识。所以他们不主张使用“中国逻辑学而代之以“名学和“辩学。日本关于“名家研究的情况也几乎完全一样,19世纪后随着西欧学术的传入,逻辑学作为西欧学术之根底受到格外重视,在中国历史中开掘与逻辑学相当的遗产之热潮也勃然兴起。虽然他们比中国学者更早认识到西方学术原理在中国古代逻辑学研究方面的局限,但也仅是在中国古代逻辑学研究内部作一些方法的调整。仍然无人试图将名思想的研究,复原到更真实更广阔的空间,即“名的政治思想史的空间中去。笔者认为,20世纪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非常有意义,也获得了宏大成果。经过数代出色学者的努力而创

20、立起来的中国古代逻辑学已经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完好的学科,说中国古代并不存在一门类似逻辑学的学问是过分的,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全面否认论,不利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开展8(第28-32页)。但这种反思也并非偶尔,而且有它的可贵之处。它说明中国逻辑学研究的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西方学术理论、方法在“墨辩研究中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为单纯认同式的比附,必然使“墨辩思想所由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分析得不得真正的重视,最终反而使“墨辩思想得不得客观的研究。缺陷不止于此,这100多年来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造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即根据西方的学术观念来分析中国古代思想时,我们很容易在承受其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把中国古代思

21、想本来有机相关的问题割裂开来,“削足适履式地去适应西方的学科分类。自从将“名、“辩与西方逻辑学相比附后,只要谈到“名,似乎就只能从逻辑的角度出发。这样使很多看上去与逻辑学无关的“名的资料被轻视,被闲置,甚至被曲解。特别是那些伦理意义上的、政治意义上的“名,虽然是中国古代“名思想中不可割裂的、有机的、重要的成分,却因为西方逻辑学研究的思路而得不到正视,得不到客观的研究。至今为止关于“名的研究,几乎把重点完全集中于“名在语言学上和逻辑学上的意义,即便讨论孔子和荀子的“正名说,也大多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这样做不能说一点没有学术上的意义,但也显然没有触摸到问题的本质,孔子和荀子的“正名,即便是与语言相关

22、的问题,也必须与政治相结合,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归根结底,“知与“言的问题在中国是政治的问题,而西方那么未必如此。另一方面,名思想被单纯当作逻辑思想来研究之同时,按照西方的学术观念创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法律思想史,却在材料取舍上把“名思想材料排挤出去,使其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对西方学术思想(更准确地讲是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的生搬硬套和削足适履导致的灾难,不仅仅是材料取舍和研究课题选择上的偏向。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理论框架的滥用。例如关于“名实论的讨论,直到如今为止,仍有学者执着于名与实孰先孰后,即所谓主观与客观,第一性与第二性,唯心论与唯物论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道家的“无名学说体系是唯心论,而

23、以这种学说体系为背景产生的黄老思想家的以“名应“形理论却是唯物论这类可笑的说法。其实第一性第二性,唯心论唯物论之争对于中国古代“名思想的研究并无意义。西方学术思想界自身也早已抛弃了这种思维方式,二十世纪后期语言哲学的兴隆,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批判。如今,借用现象学,借用语言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成为新的潮流。已有一些研究者尝试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的“名思想。这种新方法的主要立场是,在研究一部文献中,力争不设定主观的前提,竭力用文献本身来解读文献。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立场,但是假如走向极端的话,仍然会成为正确研究的障碍。因为完全抛开注疏,抛开其他文献的比照

24、,有时反而分开文献的正确解读越来越远。其次,当这些研究者引进大量新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时,又产生了新的灾难。理论框架和概念是否被研究者自身正确理解,能否得到读者的正确理解是一个问题,新的一轮生搬硬套和削足适履是更大的问题。在利用现象学和语言哲学解读中国古代文献方面,出色的范例并不多。三由于至今为止缺乏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去研究“名,过于重视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已使名思想的研究偏离了思想史的实态。事实上,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史不能没有“名这根线索。战国时期“名思想的盛行绝不是偶尔的现象。知识论,宇宙观的开展,社会秩序的重新安排,君主专制体制确实立,政府职能的完善,实用主义思潮的盛行,这些复杂的

25、社会思想背景与名实关系的讨论,与各种“正名说的展开交织在一起,使“名的思想呈现极其复杂的相貌。对“名的思想的全面疏理,将有助于更全面深化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但这方面工作尚无人做。在从事这项研究时,首先有必要确立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第一,“名的政治思想史虽然离不开“名、“辩的话题,不能不涉及公孙龙子、惠施及墨辩的“名学和“辩学理论,但既然以“名的政治思想史为主题,那么,讨论的重点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家逻辑思想,而是“名家的政治思想,及诸子百家中与“名相关的政治思想。第二,假如借用司马谈的“六家观念作为学术工具,那么先秦“名的政治思想史,主要可以沿儒家、法家、黄老思想家三条线索展开讨论。例

26、如在儒家“名思想这条线索上,应主要讨论孔子及荀子关于“名的学说及?吕氏春秋?的部分篇章,同时通过批判儒家的法家、道家的目光,反观儒家的“名思想终究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影响。在法家“名思想这条线索上,应主要讨论?韩非子?关于“名的学说,着重讨论“名是如何成为专制政治之实用工具的。?尸子?及文献所见慎到的“名思想,也大体上可以归入此线索。在黄老思想家这条线索上,应主要以?管子?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韩非子?解老、喻老、主道、扬权四篇,及马王堆帛书中一般称之为?黄帝四经?的文献为材料,看黄老思想家是如何交融道、名、法为一体,形成一个既具形而上性质,又有实际操作可能性之政治体系的,?鶡冠子?也根本上可以归入此线索。?老子?、?庄子?等道家文献中也有许多与“名相关的阐述,但以道家思想为背景的黄老思想将“名的政治思想发挥到了一个高度,所以应主要从黄老思想的角度展开考察。处于儒家“名思想延长线上的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论,集战国秦汉名思想大成的?尹文子?,也应成为考察的重点。至于?邓析子?,涉及文献材料真伪问题,只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材料。第三,除了可信度较高的文献资料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最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出土资料不像文献资料那样经过后人反复挑选和整理,在一定程度已经失去原貌,它最直接地反映出时代思想的真实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