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一一边缘型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所谓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 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所谓外在客体是指一 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东西;而内在客体则是指属于这些人物、地方、 东西的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指的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象。虽然客体有 时是表示一个外在的人物、地方或东西,有时是表示一个内在的影像,但自体所 指的总是一个人内在影像。外在观察者所看到的某个人并不是自体,而只是一个 人。自体是私密的。客体关系单元包括一个自体表象和一个内在客体,这二者之间由
2、一个驱力或 一种情感连接着。当客体关系单元中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不清楚的时候,就称 之为自体一客体。共生是最初始也是最彻底未分化的自体一客体,其他的自体客 体皆由此而逐渐发展。共生在习惯上被描述成和愉悦的情感有关,如爱工狂喜, 至于其他的融合状态则可能令人感到困惑或畏惧。客体关系是自体与内在客体或外在客体之间的互动。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并 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以一种称为客体关系单元的关系存在。这些单元包含着一个 自体表象和一个客体表象,其间以一个驱力或情感来连接,比如爱或恨、饥饿或 饱足。人在性高潮中,会失去自体感、失去时间感、空间感,失去了分辨自己和爱 人的能力,甚至失去存在的感觉,对成人来说,
3、这可能是最强烈的融合经验。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共情地了解,那时的温暖和愉悦虽然不如性高潮那样 具有生理强迫性,但却是同样的亲密。当我们坚信某个人知道我们的感受,热情 地倾听而且了解我们,那会伴随着自体一他体界限的模糊。反过来说,我们要去 共情地了解另一个人也会牵涉到他我界限的模糊。我们虽然可以在回顾时将共情 剖析和转译成日常生活的观察,但如果我们还是维持着清楚的人我界限,那就无 法共情。就定义上来说,如果想要同理,这样的客观性就必然要消失。自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意味着一些心理功能,像是在知觉、记忆、认知、 情感、行动和道德要求等各个领域的分化、整合、平衡和组织。自我可以比较、。 对照、和决策。
4、它是觉察者中的觉察者,我们永远也无法了解它。有时,人们会 以为和自我融为一体,就好像自我是自体或自己这个人似的;但我们要比我们的 自我来得复杂多了。自我是一个不带热情的东西,有用,但丝毫没有一点情感上 的意义。它是一个代表着一组心理历程的抽象概念。自我永远是一个主体,永远无法观察自己;它观察的是自体影像和客体影 像以及它们相关的感觉。对自体的觉察只是自我功能的一部分,如同行动、思考、 感觉、整合、组织等自我的功能一般。Mahler有关儿童成长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次阶段:自闭:0 2个月共生:2 6个月分离个体化:6 24个月孵化:6 10个月实践:10 16个月复合:16 24个月建立客体
5、恒久性:24-36个月在自闭阶段期间,客体是互不相干的,孩童似乎还保留在一个心理的壳里。 当孩童建立起初步的自体感和客体感,母亲与孩童便开始形成共生阶段二元整体 的两极。逐渐从母亲分化出来以后,就进入了分离一一个体化阶段以及它的几个 次阶段:分化、实践和复合。在孵化次阶段期间孩童越来越能察觉母亲是一个分 离的个体。很快地,一直增强的运动与认知技巧似乎使得孩童陶醉在他自己的好 本事里,他跑离开母亲,好象世界都是他的一样。这个次阶段被称为实践。逐渐 增强的对自己分离与无助的觉察宣告了复合次阶段的来临。孩童往复地移动、分 离而又回返、要求而又依赖。当复合的课题解决以后,孩童便展现出一种增强了 的信念
6、,认为母亲虽然有时不在,但爱一直都在。这种维持以满足为主但也有挫 折的母亲影像之能力被称为感情性客体恒久性。孩童就在这样越来越稳定的客体 感之中发展出更稳定、更复杂的个体感。整合与分化:整合与分化是互补性的自我功能。他们从发展的初始到之后 的整个生活都持续存在着。整合意味着将二个元素有意义地结合在一起,不论这 些元素是知觉、记忆、表象、情绪、意念或运动。分化则是将二个心智元素分开 来。投射:个体有时企图去分化想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好与坏或干扰自体与 客体的分化。当一个人把自体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归因到另一个人身上,就这是投 射。如果投射涉及到外在的客体时,这个定义是最清楚的,但是一些理论论述者 也
7、会把投射到内在客体的状况称为投射。吸纳、内射与认同:内化是指把新事物包括进一个人的任何转机。在内化 的范畴有吸纳、内射与认同,依次逐渐复杂与成熟。内射,相对而言,是种整合 过程。虽然它根源于自体与他体分化之前,内射或是纳入,必须存在有可以纳入 的未成熟自体以及有的可以被接纳后,才会出现。吸纳意谓着心理上的“吞噬”, 先于明确的自体他体界限发展前。客体被纳入而消逝在未分化的自体他体母质 中。如同其他心理过程,吸纳不会轻易地消失于婴儿身上,而只再次出现在受困 扰的患者身上。所谓认同,是指先前内射的客体影像中,有价值的性质被归属于 自体影像。不像在吸纳时的情况,在认同时的自体与客体影像还维持完整的、
8、被 比较的与被对照的。内射在心理治疗中有时候并不像投射那么明显可见,因为它朝向内在而不是 外面。再者,内射物通常不会显示出来,直到他们变得整合与分化到更隐微的认 同之后。虽然可以观察到内射的证据,特别是在比较未分化的患者身上,我们必 须记着,同样一位患者常常以很差的调节方式扭曲他们的内射物。内射内在客体 并不准确的代表外在客体,而是在内射之前,已经被当成外在客体而蒙上投射出 来的色彩。分裂:分裂是主动地“将自体与重要他体的矛盾经验分别开来”。这些矛 盾的内在元素仍然在意识层面,不过却被时间或地点分开来,并且不会影响另一 个。虽然分裂不会自行出现,直到复合期,它的胚芽可以在共生期发现。理想化与贬
9、抑:理想化与贬抑和分裂都很相近,但均涉及自体与客体经验 之间些微不同的安排。自体与他体之间、好与坏之间的分化发生时,将会产生四 种可能的互动单元。好的自体、坏的自体、好的客体与坏的客体可以被安排在各 种不同的组合之中。在分裂中,分化出现在好一坏的线上,好的自体与客体合在 一起成为一个单元而坏的自体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在理想化与贬抑中,好的 与自体合成一个单元,而坏的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分裂的客体关系单元好的自体一一好和客体坏的自体一一坏的客体理想化的一一贬抑的客体关系单元好的自体一一坏的客体 坏的自体一一好的客体在治疗中,患者有时会觉得依赖、不健康而且需要有力的、理想化的治疗者 协助他获得
10、健康。其他时候,这种偏向会反转,患者觉得自己没有问题而不需要 治疗者,或者甚至认为治疗者是没价值、无能为力的。投射认同:是指自体的一部分先投射到客体,然后,主角再企图控制客体 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由于企图控制原本属于自己的部分,主角在某种程度上透 露出自己察觉到被投射的部分其实是属于他的。由于投射认同所包含的心智过程 是互相排斥却同时发生的,所以如果用逻辑来思考的话,会觉得难以理解。过渡性客体形成:投射认同在过渡性客体的形成中扮演着某种角色。一个 过渡性客体既非自体也不是客体,而是具有两者的性质。过渡性客体形成“一个 休息处,这个休息处是提供给忙着应付纷扰不断的人类事务的个人,个人得以维 持内
11、在与外在的现实分开,不过却仍然维持着内在联系”。过渡性客体是“经验 的中途站,这些经验包括内在现实与外在生活”。除了过渡性客体,还有过渡性 现象,如:歌曲、催眠曲、。姿势或固定的行为,也提供了相同的功能。过渡性 客体与过渡性现象通常会在心理治疗状态下自己显示出来。特别是在治疗严重困 扰的患者时。发展出完整的客体关系:自我终究会整合自体表象好与坏的部分与客体表 象好与坏的部分。当全好与全坏的自体影像被放在一起,就称它为发展出客体恒 久性。同时,全好与全坏的自体影像聚合在一起,所以认同得以稳固下来。我们 可以认为自己基本上是善良的,不过我们也承认会有些比较不好的特质。同样地, 我们感受到客体基本上
12、是好的,不过也同时会有不好的部分。这个世界不再是非 黑即白。由于这种新的整合,而使分裂的客体关系让位给完整的客体关系。谅解 必须仰赖对完整客体关系的认识。人们必须在心理上维持两种冲突的影像,一个 是令人挫折或是受伤的客体,另外一个是珍惜与挚爱的客体。这时候,谅解才成 为可能。认同:如果整合与分化逐渐摆脱掉情绪起伏带来的影响,稳固的自体与客 体关系就会发展出来。可是,客体恒久性的取得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再改变。我们 仍然继续纳入我们所爱客体的部分,并且随之改变我们的自体影像。这种过程称 为认同。认同比起吸纳与内射是更有选择性与细致的。内射意谓着纳入外在客体的行 为、态度、情绪或举止。这个内射的客体或
13、部分客体仍然是相当的未消化。如果 整合与分化的力量发生,这个内射的客体表象逐渐被消化并且转变成新的心理表 象。认同是把客体影像的部分归属于自体影像。认同是一咱唤醒好的客体记忆的能力,认同同时也是一种根据父亲的原则而 行为的能力。认同是维持一种认识到自己与重要客体不同并且同时将客体影像的 一部分归属到自体影像的能力。终其一生,认同是一种对其他保持开放、容许他 人影响我们并且帮助我们改变的方式。从我们对接受治疗的儿童与成人身上所做的观察,提供与心理机制有关的 重要讯息,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建立与他人有关的自体感。患者在治疗中的互动 以及健康小孩与父母相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分化
14、自 体与客体以及整合好与坏的经验的能力逐渐增长,会协助孩子和患者从比较粗糙 的机制,如投射、内射、分裂及理想化与贬抑中逐渐移动,经过投射性认同与过 渡性客体形成,到客体恒定性与成熟的认同。虽然这咱心智功能可以用成熟与否 的连续性排列,但没有任何一个会从我们心理上的选单中消失。终其一生,每一 个都有一些用途。自闭:自闭作为一个临床的实体,类似于人类在发展阶段里的自闭期,在 这个阶段,人类似乎生在一个没有客体的世界之中。不存在着具有情感意义的自 体客体关系。有一些自闭症个案可以学会如何和人发生关系,不过在大多数的情 况下,还是只用他们的认知技巧以及非人的物品作为沟通的手段。精神分裂:在精神分裂症中
15、,共生的执著和自体他体界限的混淆都主宰了 思考。因此,在客体关系的系谱中,精神分裂症被放在发展的共生阶段上。幻觉是与某个幻想或想法有关的知觉。在正常上应该被经验为自体的某些事 物似乎被当成了客体来看待。幻听有时会被归因于外在客体,像是外面传来的声 音;有时又会被归因于内在客体,像是在个案身体里听到但仍然被视为非属自体 的另一种独立存在的事物。在所有的妄想中,对内在世界的强调总是高过外在真实的关系。妄想的一般 定义是,一个固着而不真实的想法。以客体关系的术语来说,妄想是将逼真的想 法和外在事件的正确评估弄混了。因此从一个内在的固着想法开始,而后以此结 论来诠释所有的外在事件。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
16、包括了自体一客体的融合和碎裂两者。幻觉仿佛是从 客体而来,与幻想有着的知觉。这种自体他体混淆总是伴随着碎裂,因为属于自 体的幻觉被分裂开来并且被经验为不是自己的。妄想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在运行。 在此,想法和外在事件混在一起了。这包括自体他体界限的模糊,也包括自体被 分裂成几个被经验为自体和几个被投射到客体世界的不同面向。怪异的言重和行 为也涉及原发性思考流程的融合和碎裂。有些精神分裂个案在青春期以前有一个足够整合的人格是完全有可能的。他 们可能是在后来得到一个大脑有疾病,影响了他们的整合性自我功能。剥夺了他 们原有的、足够分辨自体和客体的能力以后,他们可能会沿着共生的路线退化和 重整,以处理融合
17、和分离的原始课题。因为他们是成人,有着成人的性和攻击兴 趣,他们有怪异的共生现象,颇为奇怪地类似但又不同于婴孩的共生。有些有先天性轻微脑部功能异常的精神分裂个案可以适应的很好,直到他们 面临青春期抽象思考的需要以及模糊的性和竞争关系。在此时,他们还要面对与 家庭的分离。所有这一切都在同一个时期加在一起,这可能会压垮了他们脆弱的 整合性自我功能。这群个案可能占精神分裂症个案中的最大部分。对共生的渴望是精神分裂症个案的特点,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精神分裂症, 这些问题通常来自早年父母孩童间关系的破裂。最近,研究者发现个案是整合性 自我功能先天异常,会导致父母孩童间关系的破裂,至少这和异常的关系影响到
18、自我功能一样的常见。躁症:双向性情感性疾患的个案有极端的情感波动,情绪高昂的那一端便是躁症。虽然有时他们也可以变得相当的迷惑,但他们自体他 体界限的障碍并不像精神分裂症个案那个严重。在躁期的时候,双向性 疾患的个案表现出全能、世界为我所有的看法,就像是实践阶段中摇摆 学步的幼儿一样。在他们的行为中有一个压迫的特质,好像他们必须这 样不断付出更大更大的努力,以避免了解到世界根本不是他们的禁脔这 样的事实。内心深处,这些个案其实是感到无望而低下的。双向性疾患的个案,或更普通但较不严重的躁型防御,表现出许多 实践期孩童的人际特质。他们否认他们的弱小并建立起一种全能感。他 们试图要自己做所有的事且很难
19、接受帮助。当挫折时,他们就马上发脾 气或是恶骂。服用锂盐且正在躁期或郁期的缓解期间,许多双向性疾患的个案都 有统整良好的人格。他们可以调整情感、关心别人,可以在人类的复杂 互动中同时看到混合着好和坏的不同面向,也可以承受模糊和压力。然 而在精神病发作期间,他们的极端情绪会将他们带回到统整不良、自大 或无助地消沉的自体影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大部分双向性疾患的个 案成功地跨越了实践期、复合期、甚至俄底普斯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当他们受生物因素所驱动的情感摆荡主控一切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沿着 可预期的路线退化到实践期行为的阶段。另外一部分的双向性个案则似 乎终其一生有人格上的问题,即使是在缓解期亦然
20、。这些个案不止有情 感的摆荡,也在理想化和贬抑之间摆荡。边缘性人格障碍:在症状上,这些个案常是冲动、愤怒、。易于 成瘾、。性滥交或性倒错、身心症倾向、。恐惧,并长期受到广泛性焦 虑的折磨。他们也易于发生解离状态、多疑思考以及强迫思想。结构上,边缘性个案有自我的弱点、特殊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 性认同、理想化、贬抑)以及分裂的内在客体。这些机能障碍包括无法 调节焦虑或其他情感、缺乏冲动控制的能力、升华能力太差(指把性和 攻击冲动转移到其他社交上适当的活动中)。升华需要运用自我的功能 来统合各种冲动提出的需求和由顺从现复杂的社会标准所带来的利益。从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去了解边缘性人格组合,将可拓展这
21、个分类 系统。它包括了大部分其他严重的人格疾患,比如分裂型、妄想型、反 社会型、被动攻击型以及婴儿型人格,因为所有的这些疾患都表现出类 似的内在客体关系。在这些冲动的例子中,个案无法对基本上还不错的关系维持一种稳 定的客体影像。当有什么东西使人挫折时,很快就变得像是什么都是坏 的,此时这个因为恐惧而要避免掉的东西会使自体也变成坏的。当药物 或一个新的关系被经验成好的,它们就暂时像是全好且被追求,只是很 快就会被丢掉罢了。边缘型个案的冲动,来自于这些游移出现的全好和 全坏之间的分裂,他们没有能力将事物看成一种有好的但也有坏的部分 的稳定影像。自体和客体世界里,相同的游移会导致关系里的冲动行为。因
22、为边 缘型个案可能将新的关系经验成是令人满意的,这时迷恋可以到兴奋的 程度,像一种全好、共生的依恋。这种界限模糊的全好的自体他体经验, 因为缺乏客体恒久性而可以迅速变成全坏的自体他体怨恨。也就是说, 在面对挫折时,无法记得好客体的存在。当这些个案感到孤单或不被喜爱时,他们会试图操纵其他人以改变 自己的感觉。透过投射性认同,他们相信只要别人可以做到,他们就会 觉得好。没被满足时,他们就发脾气、威胁、哄骗 甚至企图自杀 努力召回全好的客体并惩罚全坏的客体。他们没有能力去形成这样的概 念一一某个时候忽略他们的人,就是先前他们觉得受其所爱的同一人。 这般强烈的情绪常常导致性杂交或如“DSM-III”里
23、所描述的其他各种关 系。边缘型个案的愤怒,同样也来自于内在的分裂以及一种容易在忘了 自己对某些客体的爱时,进入全坏的自体客体状态的倾向。他们因为自 体他体界限发展不良,而易于卷入负向的投射性认同。边缘型人格的认同障碍来自于不良的客体恒久性以及沿着全好全 坏的主轴所进行的分裂机制。一些个案会真的说他们自己有一个好的自 体和一个坏的自体。虽然边缘型个案并没有多重身份,但他们常常像是 完全不同的人,端赖他们觉得自己是被接受或是被放弃。边缘型个案的情感相当地依赖外界的环境,以至于总是在游移。因 为缺乏好的客体恒久性,所以如果关系暂时令人挫折的话,这些人就无 法维持一种幸福的感觉。他们没办法记得生命其实
24、大部分是令人满足 的,况且有人在他们被亲情剥夺或孤单时会照顾过他们。然而和一个优 雅和善且又支持他的人在一起,他们会觉得很棒。然后,边缘型个案这 种极端的全好或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便造成了情绪的不稳定。这些个案依赖着令人满意的外面客体,才有办法使内在也感到愉快。他们对孤单的忍受力很不好,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可以享受独处或自 己一个人去完成某事而不会觉得被遗弃;反倒像是有一个好的、照顾人 的客体在心中似的。边缘型个案在独处时,缺乏一个恒定的、令人满意 的内在客体来陪伴他们。他们没有那种“平静、细小”的声音在耳边轻 声告诉他们一切都好。孤单时他们就忘了所有曾经陪伴过他们的人。所有DSM-III中有关边
25、缘型人络障碍的标准都可以被看成是缺乏客 体恒久性和分裂的内在客体关系。因为这些边缘型个案的特征正是典型 的复合期阶段孩子的特征,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是 在复合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常是和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 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如果他 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 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 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且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够好的客体影 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 源。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必然是外在客
26、体真正的特质, 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 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 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如此,根据这个理论,拥 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 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障碍肇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 法提供足够共情、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 能力。如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 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 须粘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
27、、支持和感情。但 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一一个体化的努力 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收回供应与肯定”。如此便强加了婴儿的 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 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对边缘型个案来说,分裂而缺乏客体恒久性并不必然是内在或外在 客体世界中敌意增加爱意减少的结果,也可以是导因于不完善的整合性 自我功能。如果自我无法在认知上融合、比较并对照好与坏自体和客体 影像,分裂客体和不良的客体恒久性将会持续。这个因素导致一个迄今 仍未被充分探讨的临床现象:智能不足与微小脑部功能异常都和边缘型 人格障碍有关。过去曾经发展出人格统合相当完整的人
28、们,在脑部受伤后整合性自 我功能可能会受损而导致一种人格改变。这种由器质性损伤的人格可能 与带冲动性、长期的愤怒、强烈而不稳定的关系、不稳定的心情以及甚 至是自我伤害行为等等的边缘型人格难以区分。这些个案常常可以用详 细而统整的方式记起他们过去的关系,因为他们的长期记忆并没有受 损。他们目前的关系却反应了他们分裂的全好和全坏客体以及他们对经 验统整的无能。并非只有脑伤才会让人回到复合期式的功能状态,出现 在人生某些阶段中的极端经验也会造成类似的退化,比如创伤后压力疾 患、战争等。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案被自大的想法盘据着, 他们渴求别人的注意,宣扬自己的完美。在这个外表下,他们感到
29、不安 与依赖。他们可以在自体和客体之间做出清楚的分辨,但在一些关系重 大的领域里仍有某些的不确定。尤其是,他们倾向于将维持自信的自我 功能归于周遭的人,并且与他们理想化的人进入部分合并的状态。在统 合上,他们很难把自体的自大和贬抑这两面放在一起。自体自大(好) 和贬抑(坏)的两面并不是被当做同一种东西的不同部分。他们拥有一 种不够坚固的自体。自恋型个案有时会有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维持着自满的感受,感觉 自己重要而独特。当这个自大的自体占优势时,他们对于所有自己可能 仍然保有的受伤、忧愁、贬抑的自体形象几乎没有察觉。而一旦一个攻 击或挫折穿透他们自恋的甲壳,他们便会感觉被击溃、渺小、不足和无 用。
30、他们并不记得他们先前对自己较好的看法,也无法将其与现在正经 验着的羞辱整合在一起。当感觉又好了一点之后,他们就又忘了他们渺 小、受伤的自体而再一次投入现进一步的自大企图中。自恋型人格的个案在对他体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抑之间摆荡。他们 会崇拜及模仿某个名人并且把他的缺点看成是迷人的优点。“他真好”, 他们会这样谈论偶像,“他根本不用去掩盖任何对别人来说会是缺点的 事。他真是一个天才,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一旦真的经验到一些对 完美明星的失望,他们可以即刻认为那个人没有价值且“丢到垃圾桶里 算了”。他们对于先前拥有很高评价及崇拜的人,和其新近被发现的坏 处之间,几乎没有辨识和统整的能力。在诊断的系谱
31、学上,边缘型和自恋型的范围重叠;许多自恋型个案 有一些边缘型的特征。然而,自恋型个案的人格结构阶段在边缘型个案 之上。有迹象显示自恋型个案的自体客体分化较为高级,较少出现边缘 型个案常常容易出现的短暂精神病状态。幻觉、妄想和现实感丧失组合 成精神病发作而且都是严重的界限障碍的表现,而自恋型个案并不像边 缘型个案那样经常出现这种严重的界限障碍。心理上,他们分离得更好 一些。自恋型个案也比其他统合较不好的个案能忍受挫折。他们不像边缘 型个案那么冲动。他们可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对自己有清楚的了 解,并且不断操控自己。不像边缘型个案那样,自恋型个案不会无止尽 地找寻作为物理性主体的客体。他们渴求的
32、是客体的关注和赞美。他们 寻求赞赏一如药物成瘾者渴求药品。一旦有人不给予奉承,这些个案为 了避免自己自我评价失落,便会将自己的无价值感投射到客体身上。于 是那人就变得没有价值而受到鄙视。“我一点也不需要他,”个案这样 告诉自己,“一个笨蛋的意见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等到连这个防御 也失效的时候,自大的自体就崩塌了。自恋型个案很难做到共情,因为他们沉溺于他们那自大的自体。他 们对于他人完整性的冷淡与忽视使他们看起来特别独立。然而,此一表 面的特征却和他们自我评价的调节点不在自己身上而在自身之外的情 形相违背。因为负责评估自己的表现与目标的自我功能被归给身边的 人,所以他们仍然依赖着赞美。虽然他
33、们的自体和客体影像有清楚的界 限,但就在自我评价调节这个部分,他们的界限最为模糊。所以,他们 依赖外在的人们为他们做自我评价的调节。Kohut称这种帮自恋型个案 维持自我价值的外在客体为“自体客体”。自恋型个案通常无法共情和抚慰自己,一如他们无法共情别人一 样。一旦他们受到批评或贬抑,他们无法认真面对困难及指认自己的悲 伤或痛苦。他们无法告诉自己“你在这个部分失败了,但你确实已经做 了相当的努力,而且你在其他的部分做得很好。”无法共情自己使得他 们需要外在的赞美。适应能力较好的个案常努力让自己得到赞美,让自 大自体全然掌控,并且忽略自己对于休息和友谊的需要。他们会是自己 那严苛地要求着完美的工
34、作支配者。适应能力较不好的则必须以各种方 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从自恋型个案的客体关系轮廓来看,他们介于复合期与完整客体关 系之间。这个时候全好、全能或自大的自体正从全好、全能或理想化的 客体里分化出来。全坏、被贬抑的自体也从全坏、被贬抑的客体里分化 出来。自我还没整合自大和受贬抑的自体。如果这两种自体经验仍被彼 此隔开,自恋的个案就很难在自大的状态中察觉自己的脆弱。Kohut认为自恋的根源比三到四岁要来得早得多。他宣称最早年的 生活里,父母亲的共情失败会使得他们的孩子不容易放弃自大的自体影 像,也不容易发现脆弱并与之妥协。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孩子在复合 期过后,自体影像准备要愈合时,无法内化他们父母的共情能力。所以, 他们无法执行自我抚慰的功能,于是便得到自体调节的疾患。因为没有 能力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光华学院《数据仓库理论与实践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加工机械卫生级润滑产品
- 餐饮业前瞻与策略模板
- 财务团队商务礼仪模板
- 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 生物地理学探究模板
- 商务礼仪讲解模板
- 青少年健身指南模板
- 诚信考试-国旗下讲话发言稿
- 2024-2025年中国ETC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飞行员心理素质训练考核试卷
- 2025河北机场管理集团限公司招聘3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7145-2024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导则
- 运输公司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行动方案
- 道具设计安装合同模板
- 建筑设计公司员工薪酬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白内障手术耗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艾灸烫伤应急预案
- 体育单杠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