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标准文件_第1页
土地平整标准文件_第2页
土地平整标准文件_第3页
土地平整标准文件_第4页
土地平整标准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2010-08-16 15:02:03来源:土地资源网 作者:土地资源网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TOC o 1-5 h z 1研究背景和目的11研究背景和目的1研究背景1研究目的12基本规定1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2标准名称及标准相关内容规定 3耕作田面平整3平原区灌水单元平整 3丘陵区灌水单元平整 5田填(坎)制作10平原区田城10丘陵区填坎11土壤改良措施13客土回填14表土剥离14原土壤掺砂15土地翻耕16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改良土壤 164标准内容研究分析 17广东省土地概况及工程类型区的划分 17广东省土地概况 17工程类型区的划分 17耕作田面平整18平原区灌水单

2、元平整 18丘陵区灌水单元平整 22田填(坎)制作29平原区田城29丘陵区填坎30土壤改良措施31客土回填31表土剥离 32土地翻耕33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34粘重土壤改良措施 34低产田改良措施 345应用成果35一般规定36耕作田块彳筑工程37条田37梯田40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45耕作层表土保护 45客土覆盖46原土壤掺砂 46土地翻耕47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471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背景以增加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必 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土地平整达到地块规整,土层增厚,方便耕作,增加有效耕地 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土地平整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土方挖

3、填平整,其要根据 当地具体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其工程类型,进而进行相关平整工程设计。在进行 耕作田块建设时,要结合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布局,充分考虑机耕和 田间灌水方法的要求,还要采取合理的地力保持措施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 量。因此,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目的为贯彻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保护耕地 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广东省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法律、法规、政策、 规程等要求,围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

4、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通过对 国家跟试点省份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以及相关规定的分析,在充分研究耕作田块设 计、田填(坎)制作、土壤改良质量等建设标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广东省不同区域的 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 前提,以土地开发整理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建立一套适宜广东省 当地的,科学、完善的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2基本规定基本原则1)整体性、系统性土地平整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面广,从土方挖填到土壤改良等,内容丰富, 与相关行业关系密切, 建立的体系要充分考虑到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一个相对 完整的工程体系。2)目

5、的性土地平整工程是以提高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度以及排水畅通 度为目的,各项内容有其非常明确的服务对象,必须紧紧围绕提高耕地生产效能,促进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中心,进行体系研究和建立工程体系,为土地平整标准编制 服务。3)阶段性土地平整工程建设对标准大纲的拟定和标准编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做好各项工作,划分各时期具体工作,明确阶段性任务,保证阶段性工作顺利进行。4)处理好体系整体性与单项工程独立性的关系体系的整体目标明确,单项工程围绕整体目标,各单项工程自身形成一个次级体系, 在整体性当中有其自有的独立性5)处理好普遍性与局部区域特殊性的关系在从广东省复杂多样的地

6、形地貌、气候类型中归纳相应的土地平整过程中,不能一 概而论,需对局部区域的特定性有所考虑。6)实用性土地平整工程应满足提高耕作机械工作效率、保障田块排水畅通、提高耕地质量、 保持耕地肥力等切实要求。2.2基本要求1)平整后的地面坡度应满足灌水要求不同的灌水技术要求的坡度不同,平整土地应以此为标准,绝不能有倒坡的情况。2)适宜机械耕作从具体生产情况出发,综合考虑田间渠系布设、平整工作量以及田间管理的方便, 适当考虑机耕要求,制定符合广东省的田块长度跟宽度。3)平整土方量最小在平整田块内应力求尽可能移高填低,使填挖土方量基本平衡,总的平整土方量达 到最小。在此基础上,应使同一平整田块内的平均土方运

7、距最小。4)表土保留一般挖方部位,保留表土厚度以2030 cm为宜;填方部位在填厚超过50 cm左右时, 也要保留2030 cm的熟土层。但保留表土越厚,倒土工作量越大,用工量越多,从增 产要求与省工结合起来考虑,保留表土的厚度一般约25cm左右即可。5)留有一定的虚高进行平整的田块,其填土部分,由于所填虚士将会有一定的沉陷,因此,在填土处 一般应留有相当于填土厚度 20%左右的虚高,保证虚土沉实后达到田面的标准要求。3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相关内容规定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8、标准 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国地资源部2000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16543.1-1996)广东土壤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 (2000-2010年)由于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标准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地域对土地平整工作的要求是不同的。加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时间较短,国内有关土地平整方面的标准和设计规范不多,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重点加入广东土壤、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规 划文本(2000-2010年)等广东当地的参考材料,求分析成果更客观、全面。耕作田面平整平原区灌水单元平整与土地有关的标准为:

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现有标准内容规定现有标准内容:农用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对农用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 整治和改造,改善农用地质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过程。其中以下内容为土地平整标准内容:.5 田块规划(TD/T1012-2000)a)规划要求整理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 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b)耕作田块方向耕作田块方向的布置应保障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宜 选用南北向。在水蚀区,耕作田块宜平行等高线设置;在风蚀区,则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

10、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45方向布置。c)耕作田块的长度根据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耕 作田块的长度。田块边长一般为500800 m,具体可依自然条件确定。d)耕作田块宽度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以及防止风害等要求;同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下列为田块要求宽度参考数据:机械作业要求宽度200三-300 m灌溉排水要求宽度100-300 m防止风害要求宽度200300 me)耕作田块形状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4:1为宜。f)耕作田块

11、土壤耕作田块土壤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理化性质等。各地应 因地制宜,提出符合当地条件的土壤质量改良要求。g)耕作田块内部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特征及土壤质量要求,对耕作田块内部作进一步设计。1)平原地区水稻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 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格田田面高差应小于i3 cm,长度保持在60120 m为宜,宽度以2040 m为宜。格田之间以田填为界,填高以 40 cm为宜,填顶宽以10 20 cm为宜。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2)滨海滩涂区滨海滩涂区耕作田块设计应注意降低地下水位,洗盐排涝,改良土壤,

12、改善生态环 境,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采用挖沟垒田,培土整地方法。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主的农田和以洗盐除碱为主的滩涂田块田面宽宜应为3050 m,长宜为300400 m。农田田面高程设计 (TD/T1012-2000)农田田面高程设计原则a)因地宜制。b)确保农田旱涝保收。c)填挖土方量最小。d)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农田田面高程设计a)地形起伏小,土层厚的旱涝保收农田田面设计高程根据土方挖填量确定b)以防涝为主的农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0.2 m以上。c)地形起伏大,土层薄的坡地的田面高程设计应因地制宜。d)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地下水位0.8 m以上。3.1,2

13、丘陵区灌水单元平整现有标准内容规定(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1012-2000)在(TD/1012-2000)中3.3,1,5田块规划 中g)中的3)丘陵山区符合丘陵区灌水单元平 整,其他部分均为平原区整理内容,所以田块规划只引用 g)中的3)此部分作为研究内容,田坎设计引用规范为:4.2,2梯田田坎设计。引用标准内容如下:3.3,1.5 田块规划(TD/T1012-2000)g)耕作田块内部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特征及土壤质量要求,对耕作田块内部作进一步设计。3)丘陵山区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水平 梯田、隔坡梯田、坡式梯田

14、等。具体规划要求如下:梯田规格及填坎形态宜因地制宜,视地形、地面坡度、机耕条件、土壤的性质 和干旱程度而定。梯田应尽量集中,并考虑防冲措施。梯田田面长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若自然条件允许,梯 田田面长度一般不小于 100 m,以150200 m为宜。田面宽度应考虑灌溉和机耕作业要求,陡坡区田面宽度一般为5-15米,缓坡区一般为2040 m。4.2.2梯田田坎设计 TD/T1012-2000梯田田坎设计原则a)安全稳定。b)占地少。c)用工省。d)因地制宜选用田坎材料。4.2,2,2梯田设计要素梯田田面宽B,田坎外侧坡度 的原地面坡度0,田坎高H(见图1)。从图中可推算 出各要

15、素间关系式。图1梯田断面要素式中:-原地面坡度;-填坎坡度;H填坎Wj度,(m);B田面净宽,(m);Bn填坎占地,(m);Bm田面毛宽,(m);B1田面斜宽,(m)04.2,2,3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田坎高度在 3m以下的外侧坡,一 般可选用4580,田坎内侧坡可选用 45-60 0田坎稳定性要求按土力学方法进行计 算。(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16453.1-1996规定梯田的分类根据地面坡度不同,分陡坡区梯田与缓坡区梯田。根据田坎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不同,分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根据梯田

16、的用途不同,分旱作物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橡 胶园梯田等。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根据不同条件,分别确定采取 梯田、保土耕作法和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对其中确定为梯田区的地段,进行有关梯田的 具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当梯田区以上坡面为坡耕地或荒地时,应部署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地表径 流进入梯田区。我国南方雨多量大地区,梯田区内也应部署小型蓄排工程,以妥善处理 梯田不能容蓄的雨水,保证梯田的安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技术要求按GB/T 16453.4执行。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10年一遇36 h最大降雨,在干旱、半干旱或其他少雨地区,可采用2

17、0年一遇36 h最大降雨。根据各地降雨特点,分别采用当地最易 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梯田类型的选用对坡耕地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方,可以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 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20的地方,可以采用隔坡梯田,平台部分种庄稼,斜坡部分种牧草 ;暴雨中利用斜坡部分地表径流, 增加平台部分的土壤水分。一般土质丘陵和堰、台地区修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坡耕地中 夹杂大量石块、石砾的,修梯田时,结合处理地中石块、 石砾,就地取材修成

18、石坎梯田。丘陵区或山区的坡耕地(坡度一般为1525),按陡坡区梯田进行规划、 设计。 东北黑土漫岗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的填面,以及零星分布各地河谷川台地上的缓坡耕地 (坡度一般在3。以下,少数可达58),按缓坡梯田进行规划、设计。9规划陡坡区梯田的规划选土质较好、坡度(相对)较缓、距村较近、交通较便、位置较低、邻近水源的 地方修梯田。有条件的应考虑小型机械耕作和提水灌溉。需有从坡脚到坡顶、从村庄到田间的道路。路面一般宽23 m,比降不超过15%。在地面坡度超过15%的地方,道路采用 “S形,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田块布设需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块长度尽可能在100200 m,

19、以便利耕作。梯田区不能全部拦蓄暴雨径流的地方,应布置相应的排、蓄工程 ;在山丘上部 有地表径流进入梯田区处,应布置截水沟等小型蓄排工程,以保证梯田区安全。缓坡区梯田的规划以道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 在耕作区内布置宽面(2030 m或更宽卜低坎(1 m 左右)地域的梯田,田面长 200400 m,便利大型机械耕作和自流灌溉。一般情况下耕作区为矩形或正方形,四面或三面通路,路面宽 3 m左右,路 旁与渠道、农田防护林网结合;耕作区道路两端与村、乡、县公路相连。对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耕作区应顺总的地势呈扇形,区内梯田填线亦随 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成直线。10设计水平梯田的断面设计水平梯田断面设计需

20、求得不同坡度下梯田得优化断面。田面应有适当得宽 度,陡坡区一般515 m,缓坡区一般2040 m。田块坡度适当,既能坚实稳固,又不 夺占耕地。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包括:田坎高度、原坡面斜宽、田坎占地宽、田面毛宽、 田坎高度、田面净宽。除上述要素外,田边应有蓄水填,高0.30.5 m,顶宽0.30.5 m,内外边坡约1:1。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梯田内侧应有排水沟,其具体尺寸根据各地降雨、土质、地表 径流情况而定。水平梯田断面主要尺寸见附录 Ao水平梯田单位面积土方量:按公顷计算为1250H;按亩计算为83.3H, H为田坎高度。附录A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参考数值表适用地区地面坡度0()出面净宽B(m)田坎

21、高度H(m)田坎坡度a(中国北方1530 401.12.385 7051020 301.54.375 5510 1515 202.64.470 5015 2010 152.74.570 5020 258102.94.770 50中国南方1510 150.51.290 855108100.71.890 8010 15781.22.285 7515 20671.62.675 7020 25561.82.870 653.2田填(坎)制作3.2.1平原区田填现有标准内容规定根据稻田田填的设计标准,引用现有标准内容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中的4.2.2梯田田坎设计。

22、4.2.2梯田田坎设计 TD/T1012-2000梯田田坎设计原则a)安全稳定。b)占地少。c)用工省。d)因地制宜选用田坎材料。梯田设计要素梯田田面宽B,田坎外侧坡度 的原地面坡度0,田坎高H(见图1)。从图中可推算 出各要素间关系式。图1梯田断面要素式中:-原地面坡度;-填坎坡度;H填坎Wj度,(m);B田面净宽,(m);Bn填坎占地,(m);Bm田面毛宽,(m);B1田面斜宽,(m)0.2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田坎高度在3m以下的外侧坡,一般可选用4580,田坎内侧坡可选用 4560。田坎稳定性要求按土力学方法进行计 算。丘陵区填坎现有标准内容规定3.3.

23、1.5 田块规划 (TD/T1012-2000)g)耕作田块内部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特征及土壤质量要求,对耕作田块内部作进一步设计。3)丘陵山区丘陵山区以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水平 梯田、隔坡梯田、坡式梯田等。具体规划要求如下:梯田规格及填坎形态宜因地制宜,视地形、地面坡度、机耕条件、土壤的性质 和干旱程度而定。梯田应尽量集中,并考虑防冲措施。梯田田面长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若自然条件允许,梯田田面长度一般不小于 100 m,以150200 m为宜。田面宽度应考虑灌溉和机耕作业要求,陡坡区田面宽度一般为5-15米,缓坡区一般为20

24、40 m。4.2.2梯田田坎设计 TD/T1012-2000梯田田坎设计原则a)安全稳定。b)占地少。c)用工省。d)因地制宜选用田坎材料。梯田设计要素梯田田面宽B,田坎外侧坡度 的原地面坡度0,田坎高H(见图1)。从图中可推算 出各要素间关系式。图1梯田断面要素式中:度;H 填坎Wj度,(m);B田面净宽,(m);Bn填坎占地,(m);Bm田面毛宽,(m);B1田面斜宽,(m)04.2,2,3梯田田坎设计土质粘着力愈小或田坎愈高,田坎外侧应愈缓。田坎高度在3m以下的外侧坡,一般可选用4580,田坎内侧坡可选用 45-60 0田坎稳定性要求按土力学方法进行计 算。3.3 土壤改良措施对盐碱地、

25、贫瘠的红土、低洼地、砂地和其他各种贫瘠的土壤采取措施,改变土壤 的不良性状,恢复或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以及保护土壤免受侵蚀的综合技术措施。具体内 容有:1)改良土壤与改造自然环境相结合;2)长远措施与当前措施相结合;3)单项改良与综 合治理相结合;4)综合改良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改良与利用相结合。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迅速改变地产地区的生产条件,对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学词典-环境地学P59)土地利用问题分析主要从土地整理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与使用程度、地形、土地利 用结构、土地利用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土地利用问题的目的是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 措施提供依据。如土地整理区灌溉无保

26、障,应考虑解决灌溉问题。如是土壤问题,就要 结合土地平整进行土壤改良。如是低洼涝渍,就要深挖沟排水。特别要重视的是分析土 地整理区的基础设施利用状况,通过分析,确定哪些基础设施可以利用,哪些需要改造 或改建,哪些是废弃难以利用需要重建的。设计人员通过现场踏勘,必须对整个整理区 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土壤改良(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一506-粮农组织共用文件库)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 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工作一般根 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 效

27、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土壤改良过程共分两个阶段:1)保土阶段,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 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无法进行。对于耕作 土壤,首先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2)改土阶段。其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多施农家肥。当土壤过 砂或过黏时,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中国南方的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磷素很缺, 种植绿肥作物改土时必须施用磷肥。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

28、用。如 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 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 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 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一506-粮农组织共用文件库)客士回填现有标准内容规定根据不同田块需要的回填量计算客土运输量,属于土方调配内容

29、。进行土方调配时,应力求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便于机械化施工。对于河滩地开发和复垦项目,需要客土 回填改良土壤时,应先进行原场地平整,然后再覆盖客土,覆土后就地推平。土地整 理工程设计P224客土调运是指当运余土石工程量计算结果为负值时,表明挖土石工程量小于回填土石工程量,它们的差额石外购土石方的工程量在确定项目区土地平整方案时,最好能实现项目区土方挖填内部找平。若项目区需要客土回填时,应考虑到:1)客土土源要 舍远求近”,尽量接近项目区,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费用;2)土壤质地较好,尤其是耕作田块的表土应没有污染、避免大的砂砾,能够保埔保 水保肥;3)取土区的安全问题,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铁路、公

30、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堰塘的 堤岸,避免事故发生;4)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即取土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流清障等水利 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若项目区需要挖方,外运土石方时,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就近运输,降低外运成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 中篇p161)表土剥离现有标准内容规定平整后的土地应保持一定的肥力,为此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表土,一般挖方处保留表 2030 cm,填方超过50 cm时,必须使熟土上翻,回填熟土层厚2030 cm。旱作地区一般挖方部位,保留表土厚度以2030 cm为宜;填方部位在填厚超过50 cm左右时, 也要保留2030

31、cm的熟土层。必须保留一定厚度的表土。平整土地的施工中,能否保留一定的表土层,是保证当 年能否增产的重要一环。在南方水稻区,如在田里种有绿肥,则应将绿肥连同熟土切成 20cm的立方体,先搬迁它处,待田面平整后,再将绿肥块还原铺平。据试验,保留表 士在25cm左右厚的要比没有保留表土的,棉花单产要高出80% o但保留表土越厚,倒土工作量越大,用工量越多,从增产要求与省工结合起来考虑,保留表土的厚度一般约 25cm左右即可。(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p24)旱地坡改梯施工技术,包括:测量放线-揭表土 -砌筑地填一深啄底土 -表土复位。 主要工序如下:揭表土,表土保护。办法有三:一为横向中带聚土法,把地块

32、横向等分三带,中带 为不动土区,把上下两带的表土聚于中带;二为竖向分厢聚土法,竖向分厢,厢宽35 m, 每两厢为一组,相互翻土 ;三为逐台下翻法,从下台改起,首台不留表土,将二台土置 于首台,以此逐台下翻,最末一台表土,采用客土或深啄石骨块风化补给。(土地整理工程设计p225)原土壤掺砂现有标准内容规定土质以较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土质粘重板结的地块,要通过掺沙、多施土杂肥、 有机肥改良土壤;砂瘠地要适当掺粘土和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当土壤过砂或过黏时, 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其目的是增加土壤 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掺沙,又称客土,一

33、般 1份黏土加 两三份沙。这种改良土壤的方法,在我国南北均可采用,具有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营养、 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因水土流失而使耕作层变浅,根系裸露的桃园,压土效果则更显 著。压土最好在冬季进行,这样不仅可起到冬季覆盖提高土温的作用,而且土壤经风化沉实的时间较长,便于第二年耕作。压土工作要连年进行,土质粘重的应压含沙质较多 的疏松肥土,含沙质多的可培塘泥、河泥等较粘重的肥土。压土的方法是把土块均匀分 布全园,经晾晒打碎,通过耕作把所压的土与后来的土壤逐步混合起来。压土厚度要适 宜,过薄效果不明显,太厚通气不良对桃树根系生长不利,一般压土厚度为510 cm,经34年再压一次。土地翻耕现有

34、标准内容规定在25以下的坡耕地上,一般应修梯田,包括水平梯田、隔坡梯田和坡式梯田;对坡耕地上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性修成水平梯田;对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区,可以先修筑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方翻耕,减缓田面坡度,逐渐变成水平梯田;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20的地方,可以采用复式梯田,平台部分种庄稼,斜坡部分种牧草。(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p40)土壤翻耕的首要环节是土壤翻耕作业,在不同的季节李,应采用内翻和外翻交互使 用方法,以达到更新土壤及提高肥力的目的。翻耕时期要越早越好,在尽量提早的前提 下,要注意土壤水分的情况,一般土壤含水量占土壤持

35、水量的6070%时最易翻耕,粘质土壤要注意选择适当时期翻耕。翻耕深度不宜太深,秋耕深应在20 cm左右。翻耕后的耕地,应无大土块,松碎,平整均匀。翻耕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发育,而且还能提高根系吸收肥 水能力。土壤翻耕一般在春秋季进行,翻耕深度为1520 cm。无深松深翻基础的地块,要进行秋翻或耙茬深松,深松深度25 cm以上。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改良土壤现有标准内容规定土壤结构改良剂分有机、无机以及无机 -有机三种。有机土壤改良剂从泥炭、褐煤 及垃圾中提出的高分子化合物;无机土壤改良剂如硅酸钠及沸石等 ;有机-无机土壤改良 剂如二氧化硅有机化合物等。 上述物质可改良土壤理化性

36、质及生物学活性,能保护根层,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透水性,减少地面径流,固定流沙,加固渠壁,防止渗漏,调 节土壤酸碱度等作用。4标准内容研究分析土地平整工程要根据当地具体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其工程类型,进而进行相关平整工程的设计,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土地平整,必须充分了解广东当地的地形、 地貌及工程类型区的划分情况,根据不同类型区下土地平整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的确 定土地平整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广东省土地概况及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广东省土地概况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土地类型多样。其中,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1 %,丘陵占41 % ,岗台地占13 % ,盆地

37、和平原占 25 %。境内有珠江和韩江两大水系,水源充足农业气候条件良好,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 自然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 17.975万平方公里(统计局资料为17.808万平方公 里),人均占有耕地 面积为0.047公顷(0.71亩),人地矛盾相对十分严重。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在全国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根据类型区 内土壤、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总结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以 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的建设方式、 建设特点以及对土地利用的改良方向和 优化效果等因素,以灌排方式为基础,针对类型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条件及工程特点对 广东省工程类型区

38、进行划分,并构建相应的工程模式。具体划分及对应关系如下:1)一级类型区:山地丘陵类型区、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低地类型区、河谷平原盆 地类型区。2)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山地丘岗工程模式、浅丘冲陇工程模式、河谷平原工程 模式、滨海盐化低地工程模式、滨海脱盐平原低地工程模式。3)一级类型区与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的对应关系(1)山地丘陵类型区:山地丘岗工程模式、浅丘冲陇工程模式、河谷平原工程模式。(2)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低地类型区:滨海盐化低地工程模式、 滨海脱盐平原低地工程模式。(3)河谷平原盆地类型区:河谷平原工程模式。耕作田面平整平原区灌水单元平整耕作田块(或方田、条田)是末级固定田间工

39、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田间作业、轮作、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适用于地面坡度小于5的平原区、河滩地区。广东省内主要分布于以江门、 佛山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及以汕头、汕尾为代表的东部沿 海丘陵平原区。条田田块规模、长度和宽度的规定,应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农田灌溉与 排水等条件,满足农业机械化耕作需要,方便管理。1)耕作田块方向田块方向即田块的耕作方向, 一般以田块长边方向为准,它也是末级固定渠道等田 间工程设施的布置方向。田块布置的方向对于田间作物的光照、灌溉排水、机械作业以 及防风效果等都有着显著影响。而丘陵山区,适宜的田块方向还有助于防治水土流失。在坡度大于1%的地方实行横坡种植,既可避

40、免田面冲刷,也可实现自流灌溉。从 排除地下水与防风要求看,保持田块方向与地下水水流方向垂直,可以达到利用排水沟 截排地下水的目的。在风害较严重的地带,当田块方向与主害风方向垂直或接近90交角时,对于防止风害具有显著作用。因此,耕作田块方向应综合考虑原来田块布置、原有水利、道路及居民点的分布情 况,尽量使耕作田块长边方向为南 -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布置,保障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受 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在丘陵山区,耕作田块方向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在低洼水淹地,田块长边方向宜与地下水流方向垂直,一般要尽量使条田方向与居民点相互垂直。沿海平原有风害地区,条田方向还应与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

41、角小于30 45 。2)耕作田块长度一般根据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工程量、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水畅通度等因 素确定耕作田块的长度,同时还要适应当地地块形状和沟、渠、路的布局。河谷平原盆 地类型区条田长度宜在 200400 m之间,河口三角洲类型区条田长度宜在200600 m之间,山地丘陵类型区,应该充分考虑人力、 畜力作业的需要,田块长度以100300 m 为宜,最大不宜超过400 m。滨海滩涂区耕作田块设计应注意降低地下水位,洗盐排涝,改良土壤,长宜为300400 m。在一定范围内拖拉机机组的工作单程、行程利用率和 工作效率与田块面积、 长度成正比,与机组空转次数成反比, 长度越长,工作效

42、率越高。 因此,机械化耕作田块的长度至少应该大于400 m,接近1000 m。另外,从有利灌排的角度讲,一个田块一般是末级固定渠道所控制的范围,因此要考虑末级固定渠系的控制 面积,根据有关试验,农渠长度一般以200500 m为宜,间距一般以200 m左右为好。广东不同类型区条田长度范围见表 4.2.1-1:表4.2.1-1田块长度 单位:m类型区山地丘陵类型区河口三角洲类型区沿海平原低地类型区河谷平原盆地类型区长度100300 m200600 m300400 m200400 m综上所述,田块长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来定,如机耕区 可长些,非机耕区可短些,平原地区可稍长些,

43、丘陵地区可短些,无灌溉条件的可长些, 有灌溉条件的可短些等。3)耕作田块宽度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以及防止风害等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田块宽度以作业小区宽度的整数倍为宜。满足机械作业要求的田块宽度在200300 m之间时较为合适。在灌排设施较好的地区,田块的规划宽 度应以末级沟渠的有效间距为标准进行确定,一般在100300 m之间。在盐碱化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考虑到排盐排渍的需要,沟渠有效间距变窄,田块规划宽度也应该相应减小,宜应为3050 m。在风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为要满足防止风害的要求,田块 规划宽度一般为200300 m。广东不同类型区条田宽度范围

44、见表4.2.1-2:表4.2.1-2田块宽度单位:m类型区山地丘陵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低地河谷平原盆地类型区类型区类型区类型区宽度50100 m200300 m50200 m100300 m4)耕作田块形状田块形状是否规则,直接影响着机械作业效率与田间管理的方便程度。田块越规整,则机械作业过程中重耕与漏耕面积越少,有利于提高耕作质量,减少机械损耗。同时, 规则的田块也方便水利水电设施、道路工程、防护林带等的设计与布局, 降低整理成本,减少土地浪费。(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4 : 1为宜,其长边要

45、呈平行直线。严禁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耕作田块布置斜或过把田块设计成不规整的三角行和多边 形。(2)对于因地形条件复杂造成外形特殊的田块,应该通过分割与合并的方式, 将其变为规则的几何形状(3)对于因接近河流、沟渠、村界等导致形状弯曲的田块,不能机械分割或合并,应 尽量将自然边界作为短边,同时保持长边的平行。5)耕作田块规模田块规模的大小与项目区农业种植习惯、耕作方式、地形地势条件、社会经济状况 等因素密切有关。如种植蔬菜、瓜果或某些土特产品与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 田块规模就可以适当小一些;机械化耕作的田块比起依靠人畜耕作的田块规模要大得多;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大,而丘陵地区规模则较小;人

46、均耕地面积较大,因而整理田块规模就应大些;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田块规模就应相应缩小。根据以上要求,田块面积 大小应有利于机械作业、土地平整和土地权属的重新调整。依据田块的适宜长度和宽度, 田块规模一般宜为820 hm2,平原地区田块规模应大些,旱作机耕区应更大些,一般 为1020 hm2 。丘陵山区田块应小些,灌区应更小些,一般为0.21.0 hm2o水稻格田规模一般在 0.30.4 hm2。6)耕作田块高程田块高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田间平整工程量的大小以及灌排沟渠的布局。 地形起伏大、土层浅薄的坡耕地田面高程设计,在考虑平整工程量的同时,应根据地形 特点,尽量满足灌排设施布置的要求;地

47、势较低的低洼地,田面设计高程还应考虑到水 位要求,平整后的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 0.2 m以上,耕作田块高程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田面高程应因地制宜,并与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相结合,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田面高程应低于田间末级灌溉渠渠底高程0.1 m以上,高于排水沟沟底高程 0.6 m以上。在渍涝型灌溉水田地区,田面高程应高于排水沟沟底高程0.8 m以上;以防涝为主的水田,田面设计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0.2 m以上。(2)末级固定沟渠之间的田块高程要依沟渠的走势从高到低变化,应尽可能减小相 邻田块之间的高差,相邻田块的高差不宜超过50 cm。(3)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应将田面高程与最低田面高程比

48、较,若前者大于后者, 则以前者作为田面高程;若后者大于前者,应以后者作为田面高程,从区外运回一定数 量的客土填达田面高程。(4)地形起伏较小、地下水位低、土层厚的耕地,应将平整土地的设计高程作为具 体田面高程。(5)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薄的坡地的田面高程应根据平整土地的设计高程,并考虑 从项目区外运回客土回填。总之,田面高程要因地制宜,在充分考虑平整工程量的同时,应根据地形特点,尽 量满足灌排设施布置的要求。具体对照如表4.2.1-3:表4.2.1-3农田田面高程控制表农田类型出面图程确定地形变化小,旱涝保收农田根据土方挖填平衡确定洪涝区农田高于常年涝水位 0.2 m以上地下水位较局农田局于常年

49、地下水位0.8 m以上7)田块田面坡度平整后的地面坡度应满足灌水要求。不同的灌水技术要求的坡度不同,平整土地应以此为标准,绝不能有倒坡的情况。顺灌水方向田面坡度为1/8001/400,最小不应小于1/1000,最大不应大于1/300。一般畦灌要求的地面坡度以 1巧001/150为宜;水稻格 田要求的坡度更小,近于水平,纵向坡度不应大1/10001/2000。8)平原地区水稻格田布局水稻格田的布局过程中要求通过土地平整,确保格田内部高差在3 cm以内,格田之间以田填为界,填宽一般在1020 cm,填高以40 cm为宜,一般格田长度保持在 60 120 m,宽度保持在2040 m较为恰当。但是在机

50、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格田长度和宽 度则可以适当长些,一般长度为100200 m,宽度为50 m左右,面积在0.51.0 hm2时较为合适;而在地形起伏较大,且以人力、畜力作业为主的地区,格田规模与长宽就 应该小些。9)沟渔畦田和台田布局布局沟泄畦田时,应该重点考虑排水系统要求,田块长度由上一级排水沟的间距大 小确定,一般在300 m左右较为合适,而田块宽度则依末级固定排水沟的间距来定,一 般在50100 m之间,具体设计可根据地下水与整理区土壤质地等条件确定。布局台田时,由于整理区降水较大,排涝洗盐是主要问题,因此,应该极力抬高田 面,一般田面平整高程应该高于常年涝水位0.2 m左右。台田边坡

51、的设计土质轻的可以缓些,土质粘的则可以陡些。一般田块周围挖沟取土以垫高田面,沟深和沟宽各地不一,主要由地下水位和项目区降水情况决定,同时与毛沟、支沟、干沟等组成排水系统,确 保排水通畅。丘陵区灌水单元平整梯田(地)是坡地上沿等高线修成田面平整、地边有填的台阶式地块。一般应布置在 25。以下的坡耕地上。广东省内主要分布在以云浮、韶关为代表的北部丘陵山地区。梯 田(地)可以改变台面坡度,拦蓄雨水,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是山区和丘陵地 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梯田布局原则(1)梯田布置位置梯田一般应布置在25以下的坡耕地上。25以上的坡地原则上应予以退耕,植树种草,还林还牧,发展多种

52、经营。(2)统筹兼顾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在基本上沿等高线的原则下, 采取 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田块尽量集中连片,一次规划,分期施工。为 灌溉目的,梯田的纵向还应保留1/3001/500的比降。(3)尽量适应机械作业和灌溉要求在进行梯田设计时,要从梯田宽度、外形和道路设计等方面,注意使其适于小型机 械的田间作业,梯田田面长应沿等高线布设,梯田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若自然条件允 许,梯田田面长度一般不小于 100 m,以150200 m为宜。田面宽度应考虑灌溉和机 耕作业要求,陡坡区田面宽度一般为515 m,缓坡区一般为2040 m。相邻梯田田块的高差应小于2

53、.5 m,梯田的纵向应保留1/3001/500的比降。充分利用当地一切水源 发展灌溉,并合理布置灌排系统。(4)梯田规格及填坎形态梯田规格及填坎形态应因地制宜,视地形、地面坡度、机耕条件、土壤的性质和干 旱程度而定。梯田应尽量集中,并考虑防冲措施。填坎建设要求安全稳定,占地少,用;在土质粘性差工省,填坎材料就地取材。在土质粘性较好的区域,填坎一般采用土质 的地区,应采用石质或土石混合。土质填坎顶宽以 3040 cm为宜,填高以5060 cm 为宜。填坎高度在3以下的外侧坡,宜选用 4580,内侧坡宜选用4560。石质填 坎顶宽4050 cm为宜,石坎外坡坡度一般 1: 0.25,内坡接近垂直。

54、(5)平整后的梯田田面深度平整后的梯田田面深度 3050 cm以内没有石块、石砾,土层厚度应满足作物根系 生长要求,耕作层厚度应在 25 cm以上。(6)梯田区内应布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2)梯田类型分类(1)根据田坎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2)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不同,分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3)梯田的用途不同,分旱作物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橡胶园梯 田等。3)梯田类型选用(1)田坎建筑材料的选用温润土石山地工程类型区及一般土质丘陵、台地地区,修筑土坎梯田。一般适 用于以汕头、汕尾为代表的广东东部沿海丘陵平原区土地综合开发整理区域及以阳江、 湛江为代表的西部

55、沿海台地平原区土地综合开发整理区域。岩溶洼地工程类型区及其它土石山区修筑石坎梯田。在耕地中夹杂大量石块、 石砾的地方修梯田时,结合处理地中石块、石砾、就地取材修成石坎梯田。一般适用于 以云浮、韶关为代表的广东北部丘陵山地区土地综合开发整理区域。其他未提到的工程类型区修筑梯田时,宜修筑土坎梯田。(2)梯田断面的选用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坡耕地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有石芽露 头和土层厚度不足0.6 m的区域,不宜修筑水平梯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方,坡耕地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方翻土 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25。的地方,

56、坡耕地采用隔坡梯 田。其他未提到的工程类型区修筑梯田时,宜修筑水平梯田。(3)用途不同梯田断面的选用种植旱作物的平坡地和坡地不需要修筑梯田,坡度610的开成等宽水平梯田。坡度在10以上的坡耕地修筑为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修好排水沟,等高种植。种植水 果、茶、橡胶、剑麻等经济作物的区域参照执行。种植水稻的坡耕地,必须修筑为水平梯田,种植水生作物的区域参照执行。4)梯田设计标准(1) 土坎梯田设计标准一般适用广东东部沿海丘陵平原区及西部沿海台地平原区等土质丘陵、台地地区。 具体设计标准如下:梯田田面宽度。应依据土方量少、用工省、占地少、耕作方便原则确定。农耕 地坡度5以下的台地,以3050 m为宜,

57、15以上的山、丘陡坡地,以1015 m为宜。 梯田的长度。5以下缓坡区梯田(条田)150300 m, 15以上陡坡区梯田100 m 左右。最短不要少于 20 m。土坎高度。从土坎用工量及稳定性上考虑,填坎高度一般以不超过3m为宜。土坎侧坡。从少占地及土坎稳定性上考虑,一般土坎侧坡的坡度以1: 0.361:0.26为宜。 蓄水填。梯田田边应有蓄水填,高出田面 0.30.5 m,顶宽0.30.5 m,内外坡 比 1: 1。植物护坡。梯田坎外侧,应因地制宜栽植经济灌木,用以保护填坎,增加农民 经济收入。(2)石坎梯田设计标准一般适用广东北部丘陵山地等耕地中夹杂大量石块、石砾的土石山区。具体设计标准如下:田面宽度。土石山区土层一般较薄,确定田面宽度时,应考虑做到地修平后有 0.5 m以上厚的土层,以便作物生长。一般地面坡度10,田面宽度为1012 m;地面坡度15,田面宽度为810m;地面 坡度20,田面宽度为68 m;地面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