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_第1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_第2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_第3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_第4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钱江新城关键区城市设计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页规划范围钱江新城关键区位于钱塘江北岸,由钱塘江、庆春东路、秋涛路和清江路(西兴大桥)所围合,总用地面积401.6公顷。此次规划主要汲取了德国欧博迈亚企业对关键区规划设计咨询方案中好设计理念,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相关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结果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页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3页区域位置图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4页现实状况概况因为基地大部分地域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城郊结合过渡地

2、带,所以现实状况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域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当前规划范围内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项目)约79.28万平方米,在建、待建项目约7项(意向性项目未计),可开发地块面积约173.41万平方米。详细开发建设情况以下: (1)保留现实状况采荷东区和观音塘地域30.85公顷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2)保留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江干区政府、邵逸夫医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 公顷。(3)在建、待建项目:包含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其对应“日月同辉”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宋都房产开发企业二处住宅用地等;(4)另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

3、安江路和钱江路围合范围内已经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规划区域四面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实状况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钱江新城关键区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过江通道:现实状况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途经江大桥(或隧道)。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 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尤其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5页功效定位整个关键区功效定位为: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

4、娱乐、商业功效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效为辅,表达二十一世纪杭州当代化城市景观行政商务中心区。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6页特点保留及延承1、保留 “双轴、双核、两带、七片”规划布局结构。 即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组成关键区主轴线,沿富春江路组成关键区以商务、滨河休闲活动功效为主发展次轴线,结合城市主次干道将规划区划分成相对独立七个片区,包含四个商务办公片区、两个居住片区和一个会展片区,同时两条楔型绿带穿插入各片区,成为市中心高密度建筑开发缓冲带,在空间上又起到界定、虚实对 比作用。 2、保持分等级道路结构和抵达式交通组织特征,主次干道格局、

5、坐标不再改变。 3、重视新、老中心交通、功效、旅游和景观联络,并强调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开发方式,为改进中心区生态环境,限制两个中心高开发强度无限延伸而造成更大交通、环境压力起到缓冲作用。 4、保持钱塘江边三个“城市阳台”特色,并与楔型绿地、主轴线沟通形成完整、连续、层次丰富步行系统。 5、以高层建筑群构建新城天际轮廓线,并经过与钱塘江垂直方向纵向组群式布置形成错落有致、通透、多视角而富有韵律感滨江景观,最大程度地将钱塘江边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城市内部。 6、保留结合水系形成“两轴、两带、三廊、四点”绿地结构。 7、确保预留发展备用地,为以后发展留有空间。 8、结合轨道交通站场附近发展步行商业

6、设施。 9、采取高标准和适当灵活指标体系,包含对土地使用兼容性引导,勉励办公综合体建设,以及部分地块高强度开发,允许容积率、建筑高度有一定允许浮动范围,整个关键区范围绿地指标综合平衡等。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7页道路规划1、道路分类: 快速路:秋涛路、清江路 主干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 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暂定)、椒江路 支 路:红线宽度2026米 区内支路:车行道宽度7-9米,详细来说: 此次规划确定区内支路划入地块,考虑到提升整体环境需要,大部分支路将采取与建筑色彩、格调相协调路面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所以设计中只考虑机

7、动车道宽度,而人行道将结合建筑后退部分统一设计。规划确定: 沿新塘河设置连通宽度7米道路; 沿主干道和快速路边50米宽绿带内侧设置宽度9米辅道; 双向通行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上; 中央设隔离带区内支路,其两侧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到达6米以上。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8页2、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 (1)轨道交通 当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还处于调整阶段,还有许多不定原因,但对经过钱江新城关键区线路已经过屡次讨论,此次规划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位置考虑与周围地上、地下空间关系。同时,为加强轨道交通站与城市主轴线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关系,本设计中将原位于新安

8、江路单侧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处。 (2)公交站场 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站位置及地块用地性质,在富春江路与奉化江路交叉口东南角设置公交中心站,约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交叉口西南楔形绿地内设置公交首末站,约5300平方米,方便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 考虑到该两处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绿地内,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及对景处,地面露天公交站场对城市景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楔形绿地整体性,所以本设计要求两公交站场应与绿地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地形高低起伏改变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同时,为提升土地利用率,规划提议允许在尽可能降低地面设施前提下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商业服务设施,考虑到该原因,

9、本设计将该两处市政设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范围扩大。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9页3、停车、卸货区与交通出入口方位 全部配建停车位均依据规范要求设于区内建筑地下车库内及建筑围合内部绿化地下部分;依据控规,本设计范围内共有6处独立设置社会停车场,它们或利用高架平台下部空间,或与周围建筑、城市绿地结合设置。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设计提议高层建筑均设置3-4层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库、货车装卸和商业用途等。 规划要求尽可能使用区块内通道作为地下车库出入口,以保持临主要街路建筑立面完整性并降低对其它经过性车辆交通干扰。 公共停车除社会停车场外,建筑本身配建地下车库不但为雇员开放,

10、还可经过有偿使用方式向普通公众开放,(如白天向雇员开放,夜间和周末向区内居民、游客开放等)以提升车库利用率。出入口均采取“右进右出”方式。 大型旅游停车钱江新城关键区内对旅游业吸引主要来自观钱塘江潮汐、购物、展览几方面,所以滨江地域、主轴线空间和商业街区成为主要吸引点。针对这种特征,规划提议在高架平台下部和新塘路西侧社会停车场用地内安排大型旅游停车位。 暂时停车区各区块内均应设置满足规范要求地面暂时停车位,详细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并防止对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扰,所以本规划考虑设在城市次干道、支路两侧开发地块内。 卸货与服务区区内建筑卸货与服务区应设于地下,由区块内通路出入。卸货区面积与建筑使用面积

11、相关。依据多伦多市标准,办公楼平均卸货面积为每货车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总卸货区约为其总建筑面积5%左右,大型建筑卸货区面积可少于总建筑面积1%。商业设施每货车位面积平均约为40平方米,总卸货区平均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8%左右。地面设置暂时卸货停车区域应注意与主要人流出入口避让,设在车流和人流量小区段内。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0页交通规划从现有杭州城市整体道路交通网络出发,重视关键区域路网科学、合理布置及与老城区、钱塘江南岸交通连接可达性和便利性。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需要,新城规划强调关键区块地下空间开发和贯通,以及与大型停车场、地铁站、步行及公交系统、地下人行系统、交通换

12、乘枢纽之间联络。同时,结合主要开敞空间和景观轴线,结构优美城市景观廊道。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1页城市路网关系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2页关键区道路分析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3页步行系统分析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4页交通组织和停车分析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5页空间景观架构 1、景观骨架:由城市主轴线和富春江路形成关键区“十”字形景观主骨架,将中央公园、市民中心和波浪文化城三个主要公共开敞空间串联起来; 2、绿轴与水轴:沿规划4号路和9号路经过自然流畅绿化与休闲步道结合形成以市民

13、中心为对景绿轴,并在另一端以街头绿化广场结束;沿之江大堤以观江为目标形成水轴,沿线绿化结合高架城市阳台伴随地形起伏而富于改变,创造不一样视角与环境观江气氛。 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灵江路形成连续界面,采取统一建筑后退、连续裙房与建筑布置;沿庆春东路、清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韵律界面,重视高层建筑组合关系与韵律感塑造。 4、标志性节点:设计中结合现实状况建筑形成三组高层群,成为整个关键区标志。 5、视线组织:重点考虑主要道路与标志性建筑之间视线通廊,包含钱江路、新安江路与市民中心视线、灵江路与高层标志性建筑群视线等。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6页地域建筑高度图

14、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7页水体景观钱江新城水体景观主要从观水和亲水两个层面来处理。针对钱塘江防浪墙特点,利用城市阳台理念,形成江边生态带,最大程度地靠近水体;充分利用区域内外丰富水系,沟通很多水体,表达杭州以“水”闻名于世城市特征。新城绿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活动为中心”标准,结合区内水系布局,强调绿化系统性和网络性,重视商业旅游功效与绿化功效复合,关注广场、道路、街景、雕塑、喷泉及河道景观绿化等设计与建设,着力营造诗意般城市栖居空间。给杭州市多了一道风景线。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8页绿地景观分析图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19

15、页绿地景观分析图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0页一.钱江新城关键区城市设计1.项目背景钱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分二期滚动实施。一期规划范围东临钱塘江、南至复兴大桥、西邻秋涛路、北靠钱江二桥和艮山西路,约15.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范围东至九田路-和睦港、北至艮山东路、西至钱江二桥、南至钱塘江,约5.2平方公里。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4平方公里钱江新城关键区,是率先建设重点区域。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1页2.功效定位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效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效为辅,表达二十一世纪

16、杭州当代化城市景观行政商务中心区。 总结:明确关键区作为城市区域内功效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块功效划分。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2页3.交通组织车行系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双向结合,经过公交站场联络轨道与公交换乘。步行系统以城市主轴线为步行主区域,以楔形绿地和滨江地域作为步行次区域,并在三个高架城市阳台处交汇。总结:轨道交通支撑竖向立体交通开发,各交通无缝对接,强调步行系统连续性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线公交中心站公交中心站交通组织与停车步行系统车行系统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3页4.中轴线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组成关键区主轴线,穿越关键区中央地带,全长1.5公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中央公园城市阳台总结:突出轴线主题,强调历史与未来结合,建筑与景观结合。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第24页5.地下空间规划主要考虑公共方便抵达,地面空间与地下功效空间紧密联络。地下商业空间下沉商业广场文化波浪城电影超市、购物商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